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0页
第2页 / 共80页
第3页 / 共80页
第4页 / 共80页
第5页 / 共80页
第6页 / 共80页
第7页 / 共80页
第8页 / 共80页
第9页 / 共80页
第1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释:这首诗以梅比喻人的高洁、刚毅的品格。那墙角边的几枝梅花,迎着严寒独自开放出洁白 的花朵。远看就知道不是雪,因为有阵阵清幽的花香 飘过来。元 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屠苏: 酒名。元 日时喝屠苏酒能去除疫气。曈曈: 太阳初升, 光亮的样子 。 桃符: 古人用桃木在门上刻符驱鬼, 后人改用门联。 【白话:】在爆竹声中, 一年又过去了, 春风送来的和煦也 溶进了屠苏酒里, 就在旭日东升, 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 所有的人家都以新桃符代替去年的旧桃符, 以迎接崭新的 一年。 【欣赏:】一年复始, 万象更新, 每年的春节, 家家户户都 会燃放爆竹、张贴门联, 以驱邪避鬼。 从字义上来看, 这 首诗是写春节, 然而作者却另有用意, 当时他正拜相推行 新政, 因此想借着新年新气象隐喻自己的雄才大志, 在他 的心目中, 新政犹如春风有助屠苏酒的酿造。 后段则影射 百姓引颈祈盼的心情, 全诗寓意深长, 在不违反“一语道 破”的情况下, 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情与期望。 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因封荆国公,世称 王荆公,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文学 家。他两度为相进行变法,强调“权时之变” ,反对因循保守。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 的改革家”。 在文学上为宋朝一大家。其散文,雄健峭拔, 语言简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 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等。其诗 歌,长于说理,精于修辞,也有情韵深婉之作 ,风格遒劲有力。如明妃曲、北坡杏花 、泊船瓜洲等。所作词不多,却能“一 洗五代旧俗”,不受前人绮靡风气的影响。他 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王安石家族宗祠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临川:王安石纪念馆 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 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 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 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 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 ,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石难倒苏东坡同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与苏东坡,政见却不同,王安 石提倡变法,而苏东坡不赞成,所以两人的关系不好 据说王安石曾出题刁难苏东坡,他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要 苏东坡对出下联这副对联的上联是: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原来那年是闰八月,阴历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这个节气, 的的确确是不折不扣的两度春秋另外,对联的第四字与第十二 字都是“春”字,要求下联也具备同样的特征,这就极大地增加 了难度苏东坡虽是奇才,但碰到这种挖空心思的怪题,想了好久也 对不出来,只好交上白卷,受到王安石的耻笑不过,王安石本 人当时并没有亮出他的下联苏东坡挨了“整”,好比哑巴吃黄 连,有苦说不出时间过去几百年之后,直到清朝中叶,对联专家梁章巨才给 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下联: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王安石考苏东坡的第二句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苏东坡又被难住了。后人对了出来:王安石考苏东坡的第三句是: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镇江古名铁瓮,有金山、银山、玉山。苏东 坡刚好游览过。但还是不能成对,至今仍无人 对出,大家不妨一试。九溪蛮洞,经过中洞玉溪中。游 褒 禅 山 记第 二 课 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有奏记、游记、杂 记。 分为四类:记游、记事 、记亭台楼阁、记物 本朝人尚理严羽沧浪诗话 利用游记进行说理 文体特点: 1、亭台楼阁名胜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2、山水游记: 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小石潭记 3、杂物书画记:核舟记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 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 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 (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 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 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 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 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 观点是一致的. 学习本文步骤: 1 阅读课文。 2 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写作 线索。 3 逐段阅读,弄清文中字句含义与 用法。 4 了解本文写作特色。 5 掌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 6 背诵。课文诵读3 逐段阅读,弄清文中字句含义与 用法。6 背诵。初读课文朗读正音1、庐冢(zhng) 2、盖音谬(mi)也 3、窈(yo)然 4、咎(ji) 5、无物以相(xing)之 6、何可胜(sh ng)道 7、王回深父(f) 8、今言“华(hu )”如“华(hu )实” 之“华(hu )”者理清思路一(1、2):记叙游山经过。二(3、4):议论游山心得。三(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 游者的籍贯、姓名。研读课文整体感知齐读课文文言文学习要点 字字落实 句句解疑 熟读背诵第一段重点字词补充注释: 舍:名词作动词 ,筑舍定居 址:山脚 卒:死后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起名 乃:副词,表判断,有“为、是”之 意。 这里作“在”讲。 阳:山的南面 (也可指水的北面)第二段重点字词补充注释: 侧:名词作状语 ,从旁边 以:与 “上”“下”“东”“西”连用,表示 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 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 穷:尽,指走尽洞的深处,走到尽头,形容词作动词 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或:有的人 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第三段重点字词补充注释: 观(于天地):观察 非常:不同寻常(古今异义) 在:动词,表示一种存在。 至于:到达。于,介词,引出行为涉及的对象。 尽吾志:尽到了自己的心意,尽心尽力 所得:得到的,即收获。 其: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第四段重点字词补充注释:于:对于 (古书)之(不存):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存:保存 后世:后代的人 谬:形容词作动词,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传:动词作名词, 指流传的文字 名:指识其本名,这里用作动词。 此所以:表示原因的判断句 学者:求学的人父:通“甫”。 庐陵萧君圭君玉: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 复杂。(1)直称姓名(2)称字、号、斋名 、谥号(3)称官名、爵名(4)称籍贯。(5 )以上几种情况兼用,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 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至和元年:宋仁宗登基第一年。古代我国最 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叫年 号纪年法。由汉武帝创立纪年的先例。第五段重点字词补充注释 :写作顺序(各段主要内容) 1 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2 记游洞经过 3 抒发游洞的感慨(全文重点) 4 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5 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作业1、熟读课文,落实字词。 、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 。 、完成知识点表格。第 三 课 时重点语句 翻译检查1、其 下 平 旷, 有泉 侧 出, 而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而记游者 甚众 所谓前洞也。 (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 2、问 其 深, 则 其 好 游 者问起它的深度,就(连)那些喜欢游玩的人(也)不能穷 也 谓之后洞。不能走到尽头 (人们) 叫它后洞。 3、入 之 愈深,其进 愈难, 而进去洞里越深,那前进(的事)(就)越困难,可是其见 愈奇。那见到(的景象)(就)越奇特。4、盖 余所至, 比 好 游 者 大概我所到(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尚不能 十一来说)还不到(他们的)十分之一 5、盖 其又深,则 其 至 又加 少矣。大概洞更深,那么那些到(的人)又更加少了。 6、方 是 时, 余之力 尚足以 入, 火正当这个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进入,火把 (也)尚足以 明 也。还足够(继续)照明。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个空格只填一 个字):山之_、山之_、山 之_、山之_。 名 寺 洞 碑 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 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 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 。交代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说明文 字不超过10个字): 作者游褒禅山的踪迹 第一自然段 介绍褒禅山概况 行文顺序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 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 出本名指出音谬褒禅山(华山)华山洞慧空禅院石碑褒 禅 山 示 意 图 思考题: 为什么文章从洞的名 称和仆碑写起? 便于下文写游 洞、游洞的感想以 及对仆碑的感想, 它是文章记叙和议 论的基础。 褒 禅 山 洞 口空间方位图第二自然段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 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 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谓之後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 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 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 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 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二自然段平旷记游华山 洞的经过记游洞经过追记后洞中所见 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后洞记游者甚众窈、寒、深记游者少 悔 思考题:第二段主要写什么呢?可以分 成几层?1、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写游洞,请分析: (1) (2)(3) (4)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窈然对比; 前洞的记游者甚众与后洞的来而记 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 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 比。 2、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 比的作用是什么? 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於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 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 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