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看了以上这 些图片你有 什么感受?形的空间及质感一、体积的形成n 画面中形象的体积感的形成,是调动了许多造型因素的结果。客观的可视世界中,物体的存在是以一定体积而占有空间的。这种空间的占有,使得几个物体在一起时,某些物体会遮挡住另外的物象,而正是这种遮挡空间的形式让我们更好地体察到物象体积的存在。体积的表现-透视西画透视有三种: 1色彩透视 2消逝透视 3线透视一、用线透视表现形体结构线透视:是一种把立体三维空 间的形象表现在二维平面上 的绘画方法,使观看的人对 平面的画有立体感,如同透 过一个透明玻璃平面看立体 的景物。 透视现象: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 见的近大远小的自然现象。色彩透视n 色彩透视即空气透视:是指人在看自 然景物时所存在的如下现象:近处的景物 看起来颜色较深,也较为清晰;远处的景 物看上去则色调越远越淡;也越远越模糊 ,极远处的景物则只能看个隐隐约约。 消逝透视也叫隐没透视 n消逝透视:是指物体的明暗对比和清晰度 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弱。即 物体离开越远, 能看到的物体细节就越少,物体的形状也 越加模糊,是由于物体的明暗对比减弱造 成的。上面三种透视合起来就叫焦点透视他们 到最后只有一个中心视点在一个画面一 定是只有一个的这是西画的特点。而又 因为画画本人的观察视角不同焦点透视 也可以分为成角透视,平行透视。散点透视n散点透视:中国画是散点透视法,即一个 画面中可以有许多焦点,如同一边走一边 看,每一段可以有一个焦点,因此可以画 非常长的长卷或立轴,视域范围无限扩大 。 五调子是西方绘画体系中素描教 学所用到的专业术语。 五调子:是指具有一定形体 结构、一定材质的物体受光的影 响后在自身不同区域所体现的明 暗变化规律。 光影成像 -明暗五大调子高光中间调子反光投影明暗交界线受光面背光面高光:受光物体最亮的点,表现的是物体直 接反射光源的部分,多见于质感比较光滑的物体 。 亮灰部:高光与明暗交界线之间的区域。 明暗交界线:区分物体亮部与暗部的区域, 一般是物体的结构转折处。(明暗交界线不是指 具体的哪一条线,它的形状、明暗、虚实都会随 物体结构转折发生变化。) 反光:物体的背光部分受其他物体或物体所 处环境的反射光影响的部分。 投影:物体本身遮挡光线后在空间中产生的暗影。 n一些艺术家还巧妙地创造出了奇特的空间。阳台(石版画)(荷兰)埃舍尔画廊(石版画)(荷兰)埃舍尔当人们习惯了常规的空间形象后,奇异的空间,甚至是 有悖常理的空间,无疑是拓宽人们的“思维空间”。质感n 视觉或触觉对不同物态如固态、液态、气态的特质的感 觉。在造型艺术中则把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 的真实感称为质感。不同的物质其表面的自然特质称天然 质感,如空气、水、岩石、竹木等;而经过人工的处理的 表现感觉则称人工质感,如砖、陶瓷、玻璃、布匹、塑胶 等。不同的质感给人以软硬、虚实、滑涩、韧脆、透明与 浑浊等多种感觉。中国画以笔墨技巧如人物画的十八描法 、山水画的各种皴法为表现物象质感的非常有效的手段。 而油画则因其画种的不同,表现质感的方法亦很相异,以 或薄或厚的笔触,画刀刮磨等等具体技巧表现光影、色泽 、肌理、质地等等质感因素,追求逼肖的效果。而雕塑则 重视材料的自然特性如硬度、色泽、构造,并通过凿、刻 、塑、磨等手段处理加工,从而在纯粹材料的自然质感的 美感和人工质感的审美美感之间建立一个媒介。 不同的材质的不同肌理l自然万物都由不同的材料构成,不同的材料会有不同的质感。l不同的质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三、材料及质感画家在平面上尽量地模仿自然材质的纹理和光泽,表现 出逼真的质感效果。总之,形空间与质感的表现,是丰富而复 杂的,正因如此,才使得我们的画面丰富多彩 ,千变万化而产生视觉的魅力,希望同学们多 加思考和练习,掌握一些质感与空间表现的规 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