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武汉市吴家山中学20152016 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第 I 卷阅读题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聚落考古在文明起源研究中具有标志性、概括性意义, 在文明起源研究中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 不过文明起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工程,大型聚落和城市只是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一个结晶。 在文明形成过程中,聚落和城市可以理解成文明体的表层结构,是文明的结果与呈现。 支持表层结构进步与改变的,是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技术因素的发展特别是导致集约化生产出现的关键性技术因素的突变,以及由此引起的基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建立在其上的社会文化形态的形成。因此,技术因素在文明起源过程中,提供了原生动力,是文明起源的内因。 技术因素、 基础社会结构与文化变迁,可以理解成驱动文明这辆马车前行的两轮,相互支持, 互为表里。 从世界文明史发展的视野看,决定不同区域文明特质的常常是那些文明体的表层结构, 而驱动文明马车前行的技术因素在不同文明体中通过交流存在明显互动性,存在着趋同现象。和其他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成熟一样,夏文明体的出现并非偶然,是外因和内因交互作用的结果。 公元前 3 千纪下半叶开始以来,西方文明因素向中原地区汇集的步伐加快,使这里演变成文化的接触与交融的漩涡地带。整个公元前3 千纪的下半叶数百年间,中原文明已经孕育了深层的变革,至2 千纪初前后,夏文明诞生。公元前 3 千纪下半叶西方文化因素向中原频繁汇集,更多学者不断举出南方以水稻种植文化的北传和对黄河流域农业文化产生的深刻的影响来进行说明:源于中国境外更多的文化因素这一时期传至中原,对中原文明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所起的作用,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实际上,这些外来文化因素引起中原地区的社会变化更为深刻,甚至是革命性的,所以近来有学者立足于青铜技术的西东向传播的史实,用“青铜革命” 来概括这一时期社会的变化。青铜技术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因为每一件青铜器都需要找矿、开矿、选矿、熔炼、设计、锻造和铸造等系列工序,如果是合金,一件铜器的产生就需要更复杂的程序,这无疑需要严密有效的基础社会组织才能实现。其次是小麦, 小麦是一种高产农作物,中原地区夏代或略早突然开始普遍种植的小麦,对当时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小麦是需要灌溉的农作物,因此它的大面积种植需要公共管理系统对水源进行分配与调节。国际学术界曾站在水利资源分配的角度,探究过西亚两河流域以及埃及文明出现的动因。可以推测相应的水利灌溉与水源管理知识体系的应用,与中原夏代文明机制的不断成熟必然存在内在关系。 牛羊类动物牲畜传入中原内地对中原早期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可低估。牛羊人工畜养传入中原内地后,大大改变了当地传统的以猪肉为主的肉食结构,丰富了人类的营养,增强了人类体质。(摘编自刘学堂、李文瑛史前“青铜之路”与中原文明)1下列关于“文明起源”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聚落考古在文明起源研究中具有标志性、概括性意义,但是大型聚落和城市只是文明起源过程中的一个结晶,文明起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体系T 程。B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技术因素的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基础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建立在其上的社会文化形态的形成,是支持文明表层结构进步与改变的因素。C技术因素、基础社会结构与文化变迁,是驱动文明这辆马车前行的两轮,相互支持,互为表里,技术因素在文明起源过程中,提供了原生动力。D从世界文明史发展看,文明体的表层结构常常决定不同区域文明的特质,驱动文明车马 前行的技术因素在不同文明体中,从各不相同逐渐趋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原文在几百年间孕育了深层的变革,2 千纪初前后,夏文明诞生,夏文明体的出现并非偶然,是外因和内因交互作用的结果。B西方文明因素从公元前3 千纪下半叶开始向中原地区汇集的步伐加快,使中原地区演变 成文化的接触与交融的中心地带。C源于中国境外很多文化因素在公元前3 千纪下半叶传至中原,对中原文明形成具有重要 意义和作用,但一直遭到学界的否定。D可以用“青铜革命”来概括的,以为青铜技术的西东向传播为主要表现之一的外来文化因素引起中原地区社会革命性的变化。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件青铜器都需要找矿、开矿、选矿、熔炼、设计、锻造和铸造等系列T 序,如果是 合金, T 序更为复杂,这需要严密有效的基础社会组织才能实现。B 中原地区夏代或略早突然开始普遍种植高产农作物小麦,这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 小麦的大面积种植使公共管理系统对水源进行分配与调节。C从水利资源的分配与西亚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出现的关系,可以推测水利灌溉与水源管 理知识体系的应用,与中原夏代文明机制的不断成熟有关系。D牛羊人工畜养传人中原内地后,大大改变了当地的肉食结构,丰富了人类的营养,增强 了人类体质,对中原早期文明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曰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 “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以王也愿大王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乃谓亭长曰: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舣船:使船靠岸。4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 分)A于是 / 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 谓项王曰 / 江东虽小 / 地方千里 / 众数十万人 /亦足以王也 / 愿大王急渡 /B于是项王 / 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 待谓项王曰 / 江东虽小 / 地方千里 / 众数十万 / 人 亦足以王也 / 愿大王急渡 /C于是 / 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待/ 谓项王曰 / 江东虽小地 / 方千里众 / 数十万人 / 亦足以王也 / 愿大王急渡 /D于是项王 / 乃欲东渡乌江 / 乌江亭长舣船待/ 谓项王曰 / 江东虽小地 / 方千里 / 众数十万人 / 亦足以王也 / 愿大王急渡 /5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A项王乃复引兵而东B马童面之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D吾为若德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阴陵,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部下只剩下二十八骑。C为了证明 “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项羽奋起神威,斩汉军二将,杀数十百人,瞋目一叱, 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于是他把乌骓马送给亭长,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5 分)(2)项王乃曰: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 题。九日登梓州城杜甫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注】诗题一作“九日巴丘登高”;作者一作“张均” 。8从拟人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诗的第三联“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5 分)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7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毛泽东在 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广阔的宇宙发出了“,” 的深深感慨。(2)戴望舒在现代诗 雨巷的第二节中, 用排比句“丁香一样的颜色,” 将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伤;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3) 易水歌“,” 。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 句诗乃永垂于千古。 乙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 分) 活珠子胡也频大约十二个少年和中年的泥水匠,在初秋的太阳刚刚偏西时候,一个两个的, 说说笑笑,陆续向一家还不曾竣工的新盖的屋子低下头,挨进那竹篱笆矮矮的小门去。虽说他们不停地继续着各自的工作,但也一面做工一面说笑,并且高声向隔在远处的同伙交谈。在这时,用白色的细石灰去涂抹墙壁的陈老三,忽然想起了什么故事似的,刷灰刀突然停止在墙上,刀上那润湿的白石灰便软软一大团落了下来。“怎么的?”站在他身边和他极其相好的伙友九尾蛇,便望他说。“我在想 , ”陈老三回答。他的眼睛又很奸滑地看着九尾蛇,像嘲笑似的。“想什么?我不知道呀!”“我是想”陈老三接着说,低声地。“想起扁头王就是那个扁脑壳,鸭子的脑壳,却料不到还希奇哩,今天那个白云山游方的老道士,不是说那个脑壳里面有一颗活珠子么?假使得了这颗活珠子,不是说,在人间会富贵,想什么就是什么,并且愿意修道,成神仙也行么? , 我的心里就是盘算着这个。”九尾蛇是一个富有而且惯于歪邪思想的人。“不要想,干脆你把它拿来就是了。”他坦然说,神色一点也不介意。然而陈老三却惊诧起来,怀疑地瞧着他,迟了半响才断断续续地说:“你要知道,那颗活珠子是在扁脑壳里面呀!”他的极相好的这个伙友,于是就更亲切地偏过脸,向他笑, 又把刷灰刀向墙上划了一个 。这两个人就挨着头,怕人知道,唧唧哝哝地小语了好久。“喂,怎么不理人?”陈老二举手在扁头王的肩膀上拍了一下。王大保侧过脸,便回答:“没有瞧见。你怎么走到这条路,不回家去么?”“我想喝一点高粱 , 咱们到三盛酒店喝两杯去,怎么样?”“我不”“得啦! 一个人没有父母,没有弟兄, 也没有老婆, 什么累赘的人都没有,干干脆脆的,留下许多钱, 干什么用呀! 难道两只手能抓些东西进棺材去不成?”陈老三现着嘲笑的意思。“那有钱! 每餐的饭都很难!倘不是这一次得到长工做,怕早已饿死了吧。不过我不去喝酒却不是为了这意思 , ”“好,我也不去喝了,同到你家里去坐坐吧。”“这很好。”于是两个人在仄小的路上,说些不相关的零碎的闲话,不久便望见了王大保的家。那是一间非常古旧的近于半倾斜的矮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