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法分析句法分析 语义分析 语用分析问题1:对下列语言单位作句法分析看打乒乓球的小学生照顾孩子的妈妈客人来了 来客人了张三批评了李四。家里来了一个人。对句法结构中句子成分和词类及句型的分析,为句法分析。 指明句法单位的结构关系、类型以及对歧义的分析。 但对语言单位只作句法分析是否完成析句的任务? 如:反对的是张校长 鸡不吃了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反对的是张校长 鸡不吃了指出句中动词与有关联的名词语所指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 即动作、施事、受事、与事、工具、时间、处所等。语义成分 昨天他的弟弟在校园里与同学小李用木棒把疯狗打死了。 ()( )( )( )( )( )( ) () 语义区别于词义。语义特征吃水木头死了。 孤儿的父亲在喝酒。 语义指向我和他都只有一个弟弟。 两个报社的记者我们打完了球。 我们打赢了球。 我们打破了球。语用分析羊被狗吃啦! 狗把羊吃啦!语用分析除主题和说明以外,还包括表达重点、省略、倒装、 口气、语调、重音等等。 主题和说明语言与使用者、语境之间的关系。相对于前两种 分析,是一种动态分析。快走啊,你! 我找到老张了! 我找到老张,没找到老李! 他去北京了。 他去北京了? 难道我不想陪你啊? 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三者属 于语法分析的不同层面。把三者结合起来 ,把语法描写推向解释,是语法分析逐步 深化。指出下列句中各词的语义指向,并说明理由。 1, 他喝(光)了牛奶。 2, 他(醉)了酒。 3, 他吃(饱)了肚子。 4, 他去了(三趟)武汉。 5,她吃了(三碗)饭。 分析句子 绿色的念头愤怒地睡觉第七节 常见的句法失误一、搭配不当。三年当中,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 大踏步地向前发展。改正: 三年当中,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 的速度,大幅度地提高。2、女神的出现,像一阵狂飙卷起了一代新的诗风, 开拓了新诗的领域,为新诗运动奠下了显著的实绩。 改正:女神的出现,像一阵狂飚卷起了一代新的诗风, 开拓了新诗的领域,为新诗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世界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和转化的过程。改正:世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和 转化的过程。 世界是永远不停地运动、变化和转化的。二、残缺和多余1、由于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 提供了条件。 改正: 游泳技术的提高,为广泛深入地开展群众性游泳活动提供 了条件。2、 同志是位曾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好干部,1979年2月得到 改正,并安排他担任县银行办公室主任。改正: 同志是位曾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好干部,1979年2月得到改正,上级领导安排他担任县银行办公室主任。 同志是位曾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好干部,1979年2月得到改正, 并被安排为县银行办公室主任。3、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 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改正: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 突然发现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4、从此,原来这个平静的家庭里,就不时发生出使人不安的怪事来。 改正:从此,原来这个平静的家庭里,就不时发生使人不安的怪事。三、语序不当1、里屋北院上房,我们老两口住。 2、丰富的实践,使他广阔地接触了社会生活。3、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4、为了争取高速度,我们必须狠抓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把国民经济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搞上去。 四、句式杂糅(一)两句混杂 1听了张莲等三位同志动人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2雷锋同志有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精神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二)前后牵连 (1)当上级宣布我们摄制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 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是颇难形容的。 改正:当上级宣布我们摄制组成立并交给我们任务的时候, 我们大家有既光荣又愉快的感觉,这种感觉是颇难形容的。第八节 复句1、复句的定义、特点、复句与单句的区别。 2、复句的基本类型(表达特点、关联词语的使用) 3、紧缩复句的特点、紧缩复句与单句的区别、紧缩复句的结构类型 4、多层复句的切分(一)什么是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紧密相关、结构上互不做 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的。例如: 尽管他父亲是个普通的汽车司机,他的家庭条件还是比较优越的。 友谊既是人生的调味品,又是人生的止疼药。 (二)复句的特点1.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分句(单句形式)。(1)内容上有联系。天下雨了,地里的庄稼终于得救了。小王来了,天上有一只鸟。(2)结构上互不包含,即互相不作句子成分。他告诉我,但不许告诉你。他告诉我:不许告诉你。(3)全句只有一个句调: 通常情况下,如果只说出其中的一句,就会让人感到意尤未尽 语气不完整。 如果他努力学习 就能够学会许多新的知识。(复句特点更多见教材P122)(三)复句与单句的区别1、分句与分句如果结构上互相包含,即互作句法成分,就是单句; 如果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复句。他深深地意识到:再不看书学习,期末考试就无望了。 蓝天,白云,金黄的麦浪。2、关联词语连接的前后两部分如果是单句形式那就是复句; 如果是词或短语就是单句。只有人民,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她只有把碗刷完,晚上才有饭吃。3、几个谓语如果同时陈述一个主语,如果中间不用标点符合隔开, 或者用顿号那就是单句;如果中间用逗号隔开,就是复句。我们一起上山采药。 我们一起上山,采药。 我们爱科学爱劳动。 我们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我们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师在这堂课上,主要讲了语言的起源。 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持改 革开放的政策。 只有言之无物的文章,才没有读者。 那是个晴朗的下午,没有一丝云。 分析能力强,是这位青年同志的优点。(四)复句的意义类型联合复句偏正复句并列复句 顺承复句 解说复句 选择复句 递进复句条件复句 假设复句 因果复句 目的复句 转折复句语义上不分主次,是并列或平行的关系。 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 在一个层面上。 语序或特点关联词。语义上有主次之分,有偏有正, 正句是句子的中心。 结构上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联合复句 1、并列复句 家乡的水是甜的,家乡的山是美的。 平列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另一方面 绿既是环保的标志,又是和平的标志。对举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不是而是是不是并列复句常常运用意合法。如: 感情的短处在于会使人迷失方向,科学的长处在于它是不动感情的。 2顺承复句(承接复句、连贯复句)前后分句按时间、空间或逻辑事理上的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分句之间有先后相承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合用:首先A,然后B;刚A,就B单用:就、便、才、再 常常运用意合法。如:愿为事业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承接复句的次序是按逻辑顺序相继而下,作鱼贯式排列,不能变换语序。这与并列不同。并列复句的分句是雁行式排列, 往往可以变换次序。金山取了笔记本,走了。 金山取了笔记本走了。顺承复句连谓句3解说复句(总分复句) 分句间有解释或说明、总分的关系。 一般用意合法。(少数用“即,就是说”) 解释说明 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飞沙象山一样压下来,那在大戈壁滩是不稀罕的。 地球围绕太阳转,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先分后总 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你瞧不起我,我瞧不起你,这是一种很坏的作风。 先总后分 调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观花,一种是下马观花。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我们在这里必须弄清楚两个问题,一个是主力军问题,一个是同盟军问题。4选择复句 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这叫未定选择; 有的说出选定其中一种,舍弃另一种,这叫已定选择。一般采用形合法。未定选择(也叫“任选句”,语气灵活): 或者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已定选择(也叫“决选句”,语气肯定):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已定选择包括先舍后取(与其不如)和 先取后舍两种(宁可也不)。 注意与“不是而是(并列)”的区别。5递进复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 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反之也可。 一般采用形合法。 一般递进:不但而且;不但不反而; 衬托递进:尚且更何况;不要说就是 一般递进复句与并列复句的主要区别主要在关联词语。 有时,递进复句如果去掉了关联词语后就变成了并列复句。 如: 哥白尼的地动学说不但带来了天文学上的革命,而且开辟了 各门学科向前迈进的新时代。(递进) 哥白尼的地动学说带来了天文学上的革命,开辟了各门学科 向前迈进的新时代。(并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