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 I I 卷(阅读题)和第卷(阅读题)和第 II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15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50150分钟。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代码用 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单项选择题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多项选择题及其它试题答在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第卷(阅读题卷(阅读题 共共 7171 分)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我们祖先把5 天叫一候,3 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 72 候 24 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元前 104 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与中国古代哲学体系有密切关系,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 15 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 度,共经历 24 个节气,每月 2 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它们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 12 个节气;每月2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它们是: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 15 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谚语。二十四节气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因而成为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B我国古代把 5 天叫一候,3 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 72 候 24 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3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D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的开始。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太阳沿黄经每运行 15 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一年共经历 24 个节气,“节气”“中气”交替出现,现在人们把它们统称为“节气”。B二十四节气的制订经历了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公元前 104 年,邓平等人在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并明确了其天文位置。C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气温在一年中的升降变化。D“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谚语讲述的是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民众对此耳熟能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响,这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结合紧密,不少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B民间“冬至饺子夏至面”“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等说法说明夏至、暑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许多民俗活动也在这些节令里开展。C我国南、北方自然物候、作物的成熟不尽相同,但南方地区普遍接受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变化的包括惊蛰、芒种的二十四节气。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二、古代诗文阅读(39 分)(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222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8 题。 (47 题每小题 3 分,8 题 10 分)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万历初, 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故事,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无及史官者。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咸以史官得之,并数也。4尝讲罢,帝出御府图画,令讲官分题。慎行不善书,诗成,属人书之,具以实对。帝悦,尝大书“责难陈善”四字赐之,词林传为盛事。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及居正夺情,偕同官具疏谏。吕调阳阻之,不得上。居正闻而怒,他日谓慎行曰:“子,吾所厚,亦为此耶?”慎行从客对曰:“正以公见厚故耳。 ”居正怫然。慎行寻以疾归。居正卒,起故官。时居正已败,侍郎丘擤往籍其家。慎行遗书,言居正母老,诸子覆巢之下,颠沛可伤,宜推明主帷盖恩,全大臣簪履之谊。词极恳挚,时论韪之。慎行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先是,嘉靖中孝烈后升拊,祧仁宗。万历改元,穆宗升褙,复祧宣宗。慎行谓非礼,作太庙祧迁考 ,引晋、唐、宋故事为据。其言辨而核。事虽不行,识者服其知礼。又言:“南昌、寿春等十六王,世次既远,宜别祭陵园,不宜拊享太庙。 ”亦寝不行。十八年正月,疏请早建东宫,出阁讲读。及冬,又请。帝怒,再严旨诘责。慎行不为慑,明日复言:“册立臣部职掌,臣等不言,罪有所归。幸速决大计,放归田里。 ”帝益不悦,责以要君疑上、淆乱国本,及僚属皆夺俸。山东乡试,预传典试者名,已而果然。言者遂劾礼官,皆停俸。慎行引罪乞休。章累上,乃许。家居十余年,中外屡荐,率报寝。三十三年,始起掌詹事府。疏辞,复留不下。居二年,廷推阁臣七人,首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再辞不允,乃就道。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数日卒,年六十三。明史于慎行传【注注】鹿鸣宴:乡试放榜次日,按例举行乡饮之礼,欢宴考官和中试举人。夺情:古礼,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服满再行补职。张居正父亲病故,他不想遵制守丧,授意门生提出“夺情” 。帷盖:受恩乞恩之典。升拊: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祧(tio):迁庙。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御史欲即鹿鸣宴冠之 冠:夸赞B属人书之,具以实对 属:委托C偕同官具疏谏 疏:给皇帝的奏章D.亦寝不行 寝:废止5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5补言官B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C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D时慎行已得疾及廷谢拜起不如仪上疏请罪归卧于家遂草遗疏请帝亲大臣录遗逸补言官6下列各组对文中文化知识的理解,有误的一组是( ) (3 分)A年十七,举于乡: 文中“举于乡”意即乡试中举。 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中试者称为“举人” 。B万历初:历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文中万历即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C率以翰林大僚直日讲:明代的翰林院除主管编修国史等许多职责外,还进讲经史,以大臣充任的长官和众多不同职级的属官统称为翰林。 文中所述充当日讲官都用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官吏,而于慎行担任了日讲官是破例任用。D不宜拊享太庙: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文中于慎行认为不应该享受在太庙祭祀的是指穆宗和宣宗。7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于慎行充当日讲官后,皇上曾经让日讲官分别在图画上赋诗题字,于慎行写成诗后,委托人书写,并把实情告诉了皇上。B于慎行为人正直坦荡,对因得罪张居正而被捕的刘台,他仍去探视。对张居正不合礼制的做法,不因为张居正对自己的厚爱而放弃原则。C直到万历年间,明朝的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于慎行熟悉历代典章制度,引古代有关的事例论说,令有见识的人敬佩。D万历十八年,于慎行上书建议早立太子,皇上两次降旨责备,于慎行以辞官归乡再次劝谏。万历皇上很不高兴,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8把下面课文中及选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逍遥游 ) (2 分)(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陈情表 ) (3 分)6(3)御史刘台以劾张居正被逮,僚友悉避匿,慎行独往视之。 (2 分)(4)慎行谓非礼,作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故事为据。(3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1111 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910 题。 云门道中晚步云门道中晚步 李弥逊层林叠巘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流水赴前溪。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注注】在浙江绍兴。在陕西蓝田,唐代诗人王维的别墅所在,王维曾画辋川图 。9中间两联描写了什么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 分)10有人评价尾联“化实为虚,不但笔法有了变化,诗境也添了空灵的意味” ,请简要赏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三)名篇名句默写(6 6 分)分)11补写出下列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