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典藏豐富、深具特色的小型博物館 鹽分地帶文化館興建募款啟事 施工中 歡迎蒞臨參觀 建館緣由 漚汪人薪傳文化基金會創辦人淨悔居士(林金悔先生),為台灣的藝術文化工作積 極努力了近三十年。為推動文化紮根,早有在家鄉興建香雨齋書院之夙願。並 於民國七十六年邀請北門區(鹽分地帶)藝術家返鄉寫生,且出版北門區寫生作 品集。從此與北門區旅外鄉親密切往來,深切體會北門區人才輩出及對家鄉惦念 之熱情,遂於民國八十六年成立財團法人西甲文化傳習基金會,民國九十二年 五月改稱財團法人漚汪人薪傳文化基金會,持續推動北門區文化工作。經長期 的努力,累積不少地方文物和工作經驗,激發更多理想,於是在原鄉興建教育文化 傳承館舍,對於北門區人與林金悔先生而言,遂成勢在必行之重要美事。因而於民 國九十一年將長久構想的香雨齋書院擴大為鹽分地帶文化館,辦理鹽分地 帶文物暨台灣當代藝文文獻資料之蒐藏、整理、研究、展示與出版等重要任務,並 配合終身學習需求,開辦各項研習班。 建館之急迫性 一、由於該會典藏地方文物暨台灣當代藝文文獻為數眾多,為保存、展示、研究、 推廣文物而設計建館,已成為當務之急。 二、該會有志多方面開展業務,到處求借場地,非長久之計。 三、鹽分地帶一直缺乏以北門區為訴求之文物收藏展覽推廣單位,全台灣亦無任何 館舍收集台灣當代藝文文獻,深切體會到唯有建館,才能永續推廣地方文化事務並 保存台灣的藝文文獻。 願景 一、典藏豐富,提供研究北門區風物。 二、協助鄉土教學,培養愛鄉愛土、奮發向上的下一代。 三、溝通在地與旅外鄉親情誼,文化館提供聚會場所。 四、推廣終身學習,提升北門區鄉親視野和生活內涵。 五、奠定北門區區域研究基礎。 六、基金會已典藏當代台灣藝文文獻數千件,並規劃主館二樓長期展出,可望成 為台灣藝文界的心靈故鄉。 七、透過鄉親與各國友人的往來,讓該館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場所。 八、憧憬鹽分地帶文化館所在的北門區六鄉鎮能像法國亞維儂、西班牙古根 漢、哥倫比亞馬康多等小鎮,因文化而名揚國際。 贊助辦法 一、贊助一百萬元以上者,除了節稅以外,館內某一空間與捐贈者洽商命名事宜 。 二、捐助興建鹽分地帶文化館六千元以上者,可獲贈該會出版之精美圖書一 套(十本書、一片CD),並與已捐助的釋傳道、釋西定、釋得圓、釋圓微、李遠 哲、陳奇祿、林澄枝、張光賓、陳冠學、吳惠林、王榮文、劉來欽、吳鐘靈、戴 榮吉等名人,共同列入建館功德碑留念! 三、贊助一千元以上者,即贈送該會出版品(編號1-6,任選一冊)結緣。 四、隨喜贊助 郵政劃撥帳號:31348787 戶名:財團法人漚汪人薪傳文化基金會 電話:(06)33519753351969 興建中的館址:台南縣將軍鄉漚汪莊竹仔腳文教區(基地面積近600坪) 以苦行僧的精神籌建鹽分地帶文化館,需要您的支持鼓勵布施,共同成就饒富意 義的文化道場。No.1觀清湄、映西甲文教史料拾穗 No.2觀清湄、映西甲人間宗教惜珍 No.3蘿蔔庄崑岡情將軍鄉人拾穗 No.4陳奇祿書畫集No.5書詠北門區詩等張光賓癸未年書畫集 No.6鹽分地帶文化 No.7我的故鄉北門區寫生作品集 No.8漚汪人的薪傳鏡頭下的漚汪李義弘攝影No.9靖海侯施琅督墾文獻輯 No.10漚汪將軍施琅將軍鄉鄉名溯源暨施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No.11阮佇他鄉CD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