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4页
第2页 / 共84页
第3页 / 共84页
第4页 / 共84页
第5页 / 共84页
第6页 / 共84页
第7页 / 共84页
第8页 / 共84页
第9页 / 共84页
第1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一、城市用地的概念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 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 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通常 所说的城市用地,既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 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尚待 开发建设的土地。 第一节 城市用地及其适用性评价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一)、自然环境条件分析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 响是作为一项条件而存在并给予考虑的,通常称 之为自然环境条件或简称为自然条件。城市自然 条件的分析,包括资料的勘查、搜集和按规划阶 段的需要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这是城市规划 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影响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自然 条件是多方面的,如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 。组成的自然环境要素有地质、水文、气候、地 形、植被,以及地上地下的自然资源等。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o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分析,还须考 虑下列一些情况:o(1)由于地域的差异,自然条件的相殊,有的可能是 气候条件为主,有的也许是地质条件较为突出。而且 一项环境要素,往往可能对城市产生既有利又不利的 两方面影响。对此,在城市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中应 着重于主导要素,研究它的作用规律与影响程度。o(2)有些自然条件的影响,须要超越所在的局部地域 ,从更大的区域范围来评价其利弊。如江河洪水侵害 等的水文情况,常受上游或下游区域的自然与人为的 条件所制约。o(3)各种自然环境要素之间,有的有着相互制约或抵 消的关系;有的则相互配合加剧了某种作用。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1、地质条件:地质条件的分析主要着重在与 城市用地选择和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方 面的分析。(1)建筑地基 城市各项工程建设都由地 基来承载。自然地基的构成无非是土与石。 由于地层的地质构造和土层的自然堆积情况 不一,其组成物质也各有不同,因而对建筑 物的承载力也就不一样(表421)。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2)滑坡与崩塌 滑坡与崩塌是一种物理地质现象。滑坡是斜坡在 风化作用、地表水或地下水、人为的原因,特别是在重力的作用 下,使得斜坡上的土、石向下滑动。崩塌的成因主要是岩层或土 层的层面对山坡稳定造成的影响。当裂隙比较发育,且节理面顺 向崩塌的方向,则易于崩落;尤其是因争取用地,过分的人工开 挖,导致坡体失去稳定而崩塌。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滑坡与崩塌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o(3)冲沟 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 成的沟槽。适宜的岩层或土层、地形以及气 候条件是形成中沟的主要条件。冲沟切割用 地,使之支离破碎,对土地使用造成不利。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o(4)地震 地震是城市规划必须考虑的问题 之一。它对城市用地选择、规划布局、具体 的建筑布置,以至于各项工程的抗震设防等 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城市规划中的防震措施o1) 确定建设地区的地震烈度,以便制定各 项建设工程的设防标准。o2) 避免在强震区建设城市。一般规定,在 地震烈度7度以下,工程建设不须特殊设防; 在9度以上地区则不宜选作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o在城市规划时,应按照用地的设计烈度及地质、地形情况, 安排相宜的城市设施。如重要工业不宜放在软地基、古河道或 易于滑塌的地区。同时在分布建筑时,尽量避开断烈破碎地带 ,以减少震时的破坏。为保证震时救灾的需要,对一些通讯、 消防、公安、救护等机构不仅应有较高的设防标准,还须有适 宜的位置。在对外交通联系方面要保证畅通。在规划布置中为 减少次生灾害的损失,建筑不宜连绵成片,应留以适当的防火 间隔。同时对易于产生次生灾害的城市设施。要先期措置合适 的位置,如油库、有害的化工工厂及贮存库等不宜放在居民密 集地区的上风或上游地带。大型水库不宜建在强震区的上游, 以免震时洪水下泄,危及城市。在详细规划布置中,对建筑密 度的确定,各种疏散避难的通道和场所的安排等,都须按震时 的安全需要来考虑。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5)矿藏o矿藏是地质条件之一,也是一种资源。它 的分布与开采还影响到城市用地的选择和城 市布局的形态。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o水文条件 江河湖泊等水体,不但可作为 城市水源,同时它还在水运交通、改善气候 、稀释污水、排除雨水以及美化环境等方面 发挥作用。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o水文地质条件 它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 含水层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以及动态 等条件。地下水常常是城市的水源。地下水 按其成因与埋藏条件,可以分成上层滞水、 潜水和承压水三类。具有城市用水意义的地 下水,主要是潜水和承压水。承压水因有隔 水顶板,受大气影响较小,也不易受地面污 染,因此往往是主要水源。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3、气候条件o影响规划与建设的气象要素主要有:太阳 辐射、风象、温度、湿度与降水等几方面。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1)太阳辐射o太阳辐射具有重要的卫生价值,同时也是 取之不竭的能源。太阳辐射的强度与日照率 ,在不同纬度和不同地区存在着差别。建筑 的日照标准、间距、朝向的确定、建筑的遮 阳设施以及各项工程的热工设计,其中建筑 日照间距的考虑还将影响到建筑密度、用地 指标与用地规模。此外,由于太阳辐射的强 弱所造成不同的小气候形态,对城市建筑群 体的布置也有定的关系。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2)风象o风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如防风、通风、工程的抗风设计等。特别是 在环境保护方面,由于其与风象的密切关系 ,对城市风气候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o风是以风向与风速两个量来表示的。风向 一般是分8个或16个方位观测,累计某时 期中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并以各个风向次 数所占该时期不同风向的总次数的百分比值 (即风向的频率)来表示。各个风向的风速值 ,也可用同样的方法,按照每个风向的风速 累计平均值,绘制成风速图。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3)温度o气温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如地 区的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较大,给建筑、工程的 设计与施工会带来影响;在城市的工厂选址时, 根据气温的条件,考虑工业工艺的适应性与经济 性问题,以及根据气温状况考虑城市地区的降温 、采暖设备的设置能源耗费等问题。在大中城市 ,由于建筑密集,绿地、水面偏少,生产与生活 活动过 程散发大量的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 要高的现象,即所谓“热岛 效应”。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4)降水与湿度o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受季风影响,夏季多雨 ,且时有暴雨。雨量的多少及降水强度对城 市排水设施有较为突出的影响。此外,山洪 的形成,江河汛期的威胁等也给城市用地选 择及防治工程带来问题。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4、地形条件o城市各项工程建设总是要体现在城市用地 上。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规划布局、道路走 向、线型、各种工程的建设以及建筑的组合 布置、城市的轮廓、形态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经过规划与建设,也将对自然地貌 进行某种程度的塑造,而呈现出新的地表形 态。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地形条件对规划与建设的影响,具体有以下方面(1)影响城市规划的布局、平面结构和空间布置 (2)地面的高程和用地各部位之间的高差是对制高点 的利用、用地的竖向规划、地面排水及洪水的防 范等方面的设计依据。 (3)地面的坡度,对规划与建设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如在平地常要求不小于0.3的坡度,以利于地面 水的排除、汇集和减少排水管道唧站的设置。但 地形过陡也将出现水土冲刷等问题。地形坡度的 大小对道路的选线、纵坡的确定及土石方工程量 的影响尤为显著。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4)地形与小气候的形成有关,分析不同地形 及与之相伴的小气候特点,将可更合理地分 布建筑、绿地等设施。如在山地利用向阳坡 面布置居住建筑,以获得良好日照等。(5)地貌对通讯、电波有一定的影响。如微 波通讯、电视厂播、雷达设备等对地形都有 一定的要求。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1用地评定的要求城市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适用性评定, 是对土地的自然环境,按照城市规划与建设 的需要,进行土地使用的功能和工程的适宜 程度,以及城市建设的经济性与可行性的评 估。其作用是为城市用地选择和用地布局提 供科学依据。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按照我国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 施细则,第七条关于总体规划成果内容的规定 ,对于新建城市和城市新发展地区应绘制城市用 地工程地质评价图。主要对潜在的地质灾害、地 震、水患、地下矿藏等,作出城市土地质量的综 合评价,以确定用地适宜性区划,即划分出适宜 修建、不适宜修建和采取工程措施方能修建地区 的范围,提出土地的工程控制要求。由于城市建 设必然要落实在土地上,因此对于工程地质的条 件具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而突现其重要性。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进行城市用地质量的综合评定,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地评定是城市规划的一项基础工作。 (2)要注意用地所在区域的环境背景的可能影响。 (3)用地评定要因地制宜,按照用地的自然特性,抓住主 导环境条件对之分析与评价。 (4)用地评定,不应只是各个环境要素单独作用的总和, 而是要从环境的整体意义上考察它们相互的作用及其 后果,综合地鉴定其利弊。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2用地评定的分类按照部颁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规定 ,须对城市用地作出适宜性区划,一般将之分成三 类:n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 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 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n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 后才能修建的用地。它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分布有 一定的限制。n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现代工程技术几 无绝对难以修建的用地,所谓不适于修建的用地是指用 地条件极差,必须付以特殊工程技术措施后才能用作建 设的用地,这取决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o用地类别的划分是须要按各地区的具体条 件相对来拟定的,用地分类具有地方性和实 用性,不同地区不能作质量类比。o用地评定的成果包括图纸和文字说明,它 是城市规划文件之一。用地评定图可以按用 地的具体情况分别表出各项分析与评定的内 容,如地下水深线、洪水淹没线、地形坡度 、地基承载力等。经过综合评价加以分类, 并划定不同类别用地的范围。图纸的比例宜 与规划图纸的比例相一致。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三、城市用地的选择o(一)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城市用地选择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 。它是根据城市各项设施对用地环境的要求 、城市规划布局与用地组织的需要来对用地 进行鉴别与选定的。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o1、建设现状:指用地内已有的建筑物、构 筑物状态。o2、基础设施:用地内以及周边区域的水、 电、气、热等供应网络以及道路桥梁等状况 。 o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选择用地所在国土 管理部门制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该用 地的用途规定及调整的可能性。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4、生态环境:用地所在的区域自然环境背景 以及用地自身的自然基础和环境质量。 5、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