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5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首善”陈光标:巨富中死去是耻辱 l陈光标刚因捐款1.81 亿元,被评为2008年 度中国首善。l我捐得越多,得到的 越多。 探究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南靖教师进修学校 王阿雄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第一节: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 学观第二节: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 构原则第三节: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第四节: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内容第一节: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学科 课堂教学观一、课堂教学观的含义 课堂教学观就是指如何看待课堂教学的价 值、功能、性质、目的、过程和效果,以及它 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简单地说:课堂教学观就 是怎样认识和评价课堂教学。 二、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观(理念) (一)要树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 学思想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新课程价值取向 定位)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三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的根本 目的,也理应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核心价 值观,并要落实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首先,全班所有学生都是教师应该关注的对象,尊重 、关心、牵挂每一位学生就是最好的教育。其次,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 要充分挖掘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积极关注和引导 学生品行的发展,使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生 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使增长知识与健 全人格同步 。(二)转变教师角色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 主人 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的角色转变,具体表现 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促进者 l 思想品德学科的终极价值的体现,就是学生 德性的养育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l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把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 定为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和“四有”好公民。l教师应该注意将本人经年的道德积淀、向上的 进取意识,通过平时和课堂教学中的师表作用 ,内化为促进学生品德形成的人格魅力,这是 非常重要的。 2 、学生学习方法获得的引导者 l笛卡尔说过,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 值的知识。其实,方法获得的过程便是 能力培养和形成的过程。(“能力”目 标) l这种能力和方法是将学生的知性化为德 性的中介。一般来说,同成年人一样, 学生的能力或方法形成于问题分析和解 决的过程与情境之中。对于这种过程的 监控和情境的创设,便是我们教师的责 任,即引导。 3 、学生学习内容突破的点拨者 l教师作为点拨者,其作用表现在:第一,揭示联系,即揭示学科主干知识之 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简化联系,即将学习内容中看似比 较复杂的联系简单化;第三,建立联系,即建立书本知识与现实 社会的联系,也就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 实际。 4 、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l 学习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在 本质上应该是主动的,也是探索性、研 究性的。从形式来讲,既有个体的自主 学习,也有群体(一般是小组)的合作 学习。 l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 又强烈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的课程,所以 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的“组织者”角色就更 为重要。 5 、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激发者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 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重要。然而在 传统应试型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恰 好忽视了这一点。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在 课堂上要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 (三)树立和谐施教理念 实现多维目标有机整合 掌握知识固然重要,没有一定的知识作为载体, 也就谈不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是如果忽视 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会使学生只能 背诵思想品德课中的一些枯燥心理知识、道德知识、 法律知识和国情知识,却没有健康的心理,道德水平 低下,法制观念淡薄,更无爱国之情,进而造成教育 的极大失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得丰 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产生做有道德 的人强烈愿望,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评判、选择及践行 的能力。从而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统一,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四)变革教学方式 促进学习方式 转变 l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 破口,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l 单元题主题探究课题引文框题目题活动 正文相关链接,这一结构贯穿全套书的始终。由 于教材的呈现方式有了根本的改变,教师在施教过程 中,必然会改变传统的以说理和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 。代之以问题、情感或案例为基础,以活动为基本形式 的教学方式,这不但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而且必然引发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五)强化课程意识 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l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 括学校外的各类教育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l主要课程资源: 文本资源:图书(包括教材)、报纸、杂志、照 片、地图、图表。音像资源: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各 类教育软件。实物资源: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视听教室 、多媒体设备(网络、电视广播等)、博物馆、纪念 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机关、企业、事业单 位等。人力资源:学生与家庭成员、教师、邻居以及其 他社会人士。 第二节: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 评价体系建构原则一、体现导向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不仅是评价者评 课的依据,而且是被评价者不断转变教 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规范教学行为 的参照物,具有导向性。 二、体现以学评教原则 新的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应该 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学 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来反映课堂教学状 况,来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来体现教 学过程的本质和新课程的基本观念。三、体现质性评价为主原则 l质性评价关注复杂而丰富的课堂教学过程,强 调过程中完整和真实的表现。不仅考察认知等 层面,更要注重对“表现”等行为层面的考察。 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对以质性评价为主,课 堂教学评价的结果宜采取等级评定。 l所谓量化课程评价,就是“力图把复杂的教育 现象和课程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 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四、体现个性化原则 l 在新的课堂教学价值观指引下建构的评 价体系,必须凸现思想品德学科的个性 ,其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必须以学生 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为旨归。 五、体现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评价以发展的眼光来客观评价主 体教师的发展,重视对课堂教学过程的 评价,强调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过程 动态化及评价主体多元性等,以实现评 价的最大收益,达到促进发展和改进的 目的。 六、体现开放性原则 l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生本的多向、 丰富、适宜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交流过程 。由于主体的创造力,决定了课堂教学 中的诸多具体表现是难以预测的,企图 用一个统一的、刚性的、具体的标准来 框定教学行为是不恰当的。 七、体现可测性原则 评价标准应具有可观察、可感受、可测 量、可操作的特征。(评价内容)语言 表达要简洁、通俗易懂、具体和行为化 。第三节: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评价 主体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 评价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对教师评价 ,应采用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这一要求为 基本点。从课堂教学及其评价的参与者来看, 评价者(学科专家或学校领导)、上课教师、 同伴、学生都经历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因而 ,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评价应该由上述人员 共同完成,在评价者(学科专家或学校领导) 、上课教师、同伴、学生的评价之间找到平衡 点。 第四节: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评价 内容一、学生学习状态评价 (一)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二)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 (三)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 二、教师教学状态评价 (一)教学目标合理得当,具有适切性 1 、教学目标应符合课程标准。 2 、教学目标应符合学生实际。 3 、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简而精,便 于实施 ,保证一堂课能完成,能取得一 定收效。 (二)教学过程的有效指导与调控 1 、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指导。主要应看: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教 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 习的热情等。2 、对教学过程的有效调控。 要合理处理课堂上临时出现的问题,同时,教师 还要监控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但要做到“活而有序” ,而且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参与的机会 。 (三)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1 、灵活使用教材。实现由“教教材” 向“ 用教材”转变。 2 、善于发掘学生身边可利用的学习资 源;同时,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 方法收集学习资源。3 、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三、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 (一)课堂学习 氛围 宽松和谐 (二)学生学习效度明显 l学习效度应包括学生学习的成效度、效益度与后续度 。 l学习的成效度是指课堂教学预设目标的达成度。 l 学习的效益度(单位时间内的教学与学习效率 )l学习的后续度是指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后续学习愿望与 促进学生后续发展的有效程度。可从以下角度观察: 学生学习能力的增长。 课堂生命力的生长。 深层次问题的诱发。 四、教师素养评价 l 教师素养是一个多维度、多层面的立体 结构。一般来说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素 养是由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基本素质 三个维度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完成课 堂教学的基本条件 。五、教学特色评价 要提倡有个性的教学,教学方法有特点 ,教学艺术有特色。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 评价项目 观 察 点 等 级 评 语 A 、 B 、 C 、 D 、 E 学 生 学 习 状 态 参与状态 1 、学生参与广度 2 、学生参与深度(回答问题,发表意见等) 3 、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交往状态 1 、注意老师的教学行为 2 、与同学的沟通 3 、发表自己的意见 4 、吸取他人之长,合作学习 5 、创设和维护良好的交往氛围 有的学生能出色地参与教的活动 思维状态 1 、发现问题 2 、提出问题 3 、对提出问题独立探索和解决 4 、个性特性的表现 5 、科学的思维方法 学生能提出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的问题与见解 情感状态 1 、适度的紧张意识和愉悦感 2 、适当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教 师 教 学 状 态 教学理 念 1 、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 2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3 、教师是教学中的促进者、引导者、点拨者、组织 者、激发者 4 、体现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课堂教学的主要活 动者、积极的认知者 教学目 标 1 、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且目标具体、明确符 合学生实际 2 、内容开放、容量恰当、层次分明、针对性强 教学过 程 1 、教学内容的呈现有利于学生的接受、理解和探究 ,问题和情景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有利 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选取的材料符合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思想性、 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时代性等) 3 、灵活运用各种课程资源,如学生资源、教师资源 、环境资源和情景,网络、多媒体与 CAI 课件等 4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如:讨论式、启发式、 合作式、活动式、探究式等 5 、善于形成学习高潮 6 、善于运用课堂即时性评价手段,如鼓励主动发现 、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异想天开”与敢于批判的精 神 评价项目 观 察 点 等 级 评 语 A 、 B 、 C 、 D 、 E 教 学 有 效 性 教学目 标达成 度 1 、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 能力 2 、学生掌握了必要的思想品德课程基础知识和 技能 学习 习惯 态度兴 趣 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 课完,意未尽的感人场面 学习场 景 1 、课堂氛围宽松,如人格得到尊重,回答和质疑问 难得到鼓励 2 、课堂气氛融洽,如活跃、有序,师生、生生交流 平等、积极 3 、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并对一定的行为(案例)能做出正确的判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