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上信访与传统信访的区别组员:郑文斌唐少中李胜目录网上信访的概念传统信访的概念网上信访的实际案例传统信访的实际案例网上信访与传统信访的区别网上信访的概念“网上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通过信访部门构建在互联网上的信访平台向 党委和政府反映的情况、提出的意见建议或 者投诉请求。 传统信访的概念“传统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 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 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 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 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请求行政机关处理的 活动。 网上信访的案例传统信访的案例 帮助“羊城一号特困归侨”脱贫解困案1996年10月的一天,广州市侨办信访科来了一位自称是归侨的上访者。信访科的 同志热情地接待了他。 从此人反映的情况中信访科的同志得知,此人名叫郑林才,1933年出生于 柬埔寨,1956年从越南回到广州。回国后,由于被指控犯有盗窃罪等问题,曾 被劳教过三年,后又被判刑十年。出狱后生活一直非常困难,一家人露宿在海珠 桥下,靠拾破烂为生,长期过着流浪的生活,被称为“羊城一号特困归侨”。 后来,有位黄姓朋友同情他,让他们一家借宿在自己家中,生活这才暂时稳 定下来。1996年,因广州市旧城改造,郑林才借宿的房子要拆除,眼看一家人 又要露宿街头,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郑林才找到了广州市侨办。 广州市侨办信访科的同志瞭解到这一情况之后,马上向市侨办领导作了汇报 。办领导非常重视,立即指定专人负责处理此事,并指示一定要深入地搞好调查 。如情况属实,必须切实把问题解决好。 有关人员经过初步调查,证实了郑林才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但由于对郑林 才问题处理的年代已久远,有关材料已遗失,郑林才本人拿不出能够证明自己是 归侨的有关资料和有效证件。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广州市侨办的有关人员并没 有推诿和放弃,他们与海珠区侨办、滨江街道办事处组成联合调查组,到郑林才 当年服刑的滨江矿场进行深入地调查,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最后找到了郑林 才从越南回国的文字凭据,从而确认了其归侨身份。 在此基础上,广州市侨办为郑林才一家脱贫解困进一步做工作就有 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第三条规定:“国 家根据实际情况和归侨、侨眷的特点,给予适当照顾。”第四条规定:“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 好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的工作。”有了对郑林才归侨身份的认定, 侨办就可以依照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来维护其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 。 市侨办有关人员四处奔走,积极与有关部门商量,协调解决郑林才 的问题。为解决郑家的住房问题,经多方协商,区房管站同意从辖区公 房中调出一间7平方米的房子租给郑林才一家。后来,郑的两个女儿长 大,市、区侨办领导又多次与市房管局协商,又重新给郑家安置了一间 30平方米的公房,每平方米只收一元租金。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还给郑 家筹款3万多元,重新装修房子、申报水电、配备家俱和日用品。为了 解决郑家的生活问题,市、区侨办通过街道,为其向民政部门申请办理 了420元的救济金,并为郑妻推介了一份月薪400多元的工作。区公安部 门为郑家解决了户口问题,并免交了入户增容费。区教育局为其子女解 决了入学问题,滨江街道办事处发动本辖区的干部、职工和群众,为郑 家的两个孩子捐款助学近3万元,市、区领导还多次送上慰问金。侨务 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给郑林才一家送去了极大的温暖,也激 励了他们脱贫解困的决心。目前,郑林才的两个子女发奋学习,郑妻努 力工作,郑林才自己也做点小生意。昔日的特困归侨,而今逐渐过上了 温饱的生活 网上信访与传统信访的区别一、快捷和方便。传统信访向政府反映一个问题时要花费很多时间 ,有上访经验者说,到北京跑部委得一个星期左右 ,到省城找厅局得三五天,到市县至少要一两天。 而在网上信访,通过互联网给政府信访部门发一封 电子邮件,耗时不过数分钟。也可以向群众提供不 同地点、24小时向政府反映问题和提出诉求的“全时 空”服务。与传统信访相比,有效降低了信访成本, 使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更加快捷和方便,处理 群众的问题和诉求也更加高效和快捷。二、公开透明传统信访在向上级反应问题的同时不能有 效的把信息传递给领导和群众。而 “网上信访 ” 的最大好处是,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和办 理的结果,在网上都能一一呈现,领导和群 众都可以随时查阅。这种公开透明的信访办 理形式,形成了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促 进了工作人员认真履职,达到信访问题的及 时有效解决。三、畅通民意传统信访对于一些长期在外的上访户,自己还得 跟着长期在外“漂泊”,各种滋味难于言表。更有甚 者,有的地方为了防止老百姓上访,公然在当地醒 目的墙体上刷有“非法上访,一次训诫,二次拘留, 三次劳教”,“严厉打击缠访、闹访、无理上访,违 法上访,必受惩罚”和“非法上访后悔终生”等标语口 号,以此威胁上访者。通过“网上信访”,群众的意 见和建议可以更直接、快速地反映出来,党委、政 府就可以更快、更早地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工 作中存在的问题,获取合理化建议,有效提高决策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结“网上信访”是传统信访方式的一个有益补充,开辟 了民意“绿色通道”。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文 化水平、客观条件的限制,还有许多人不会运用“网 上信访”,因此传统的上访形式不能偏废。更重要的 是,“网上信访”只是信访方式换了一种“汤”,更重 要的是信访效果这种“药”,更能解决问题。上访群 众最盼望的是“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政府部 门要本着“执政为民”的理念,在扩大“网上信访”这 种新渠道的同时,更加重视上访问题的办结率,这 才是硬道理、硬指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