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5页 / 共62页
第6页 / 共62页
第7页 / 共62页
第8页 / 共62页
第9页 / 共62页
第1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表达技巧鉴赏之表现手法鉴赏沈丘一高诗歌鉴赏的一般知识结构图示1 、人物形象一、形象 2、景物形象(意象意境)3 、事物形象二、语言(1字词2诗眼3诗句4风格)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1 、表达方式 议论(略)记叙(略)三、技巧(广义) 说明(略)鉴赏 (表达技巧 2、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双关互文文学作品的形象 表现手法 设问反问排比拟人通感等等)语言和表达技巧 写作手法 怎样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艺术手法 怎样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艺术技巧) 3、表现手法 点面结合工笔细描(表现方法 色彩渲染视角变化表达技巧) 白描疏密诗中有画)赋比兴象征用典衬托烘托对比照应抑扬褒贬联想想象借古讽今以小见大评价 一、内容主旨 渲染铺垫文章的思想内容 二、思想感情 4、结构特点 伏笔照应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观点态度 结构对比卒章显志学习目标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表达技 巧(写 作手法 、艺术 技巧、 艺术手 法)表达方式:抒情 议论等篇章结构以小见大 伏笔照应 铺垫照应 卒章显志修辞手法:比喻夸张等表现 手法抒情方式:情景关系等描写方式:烘托渲染等其它:想象联想对比等古诗词表达技巧3.表达方式1.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夸张 借代 设问 用典 顶真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赋比兴,抑扬,对比,联 想,衬托(正、 反衬)描写类抒情类 间接抒情2.修辞方法动静,虚实,侧面 烘托,细节描写, 白描,乐景衬哀情一、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称为表现方法。 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 明强烈的表达效果,感染读者的 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 。主要着眼于使文章的整体或部 分产生效果。 二、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关系 区别 表现手法是用来增强文章的整 体或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的手法。而修辞 手法则是增强文章中句子的表达效果的手 法,主要着眼于对句子的修饰。表现手法 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 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联系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 不是绝对的。比如,反复是一种修辞手法,但它如 果间隔使用,对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就非 常明显,也可视为表现手法;比喻、对比 是一种修辞手法,有时也可以是一种表现 手法。在具体的语境中,当某种修辞手法在 文章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了文 章表现力,或是某种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反 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 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三、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区别 表达方式是作者根据客观事 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 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 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表现手法则是达到某种特殊 的表达效果的方法。四、表现手法类别包括写人、记事、写景、咏物、抒情、议 论、结构安排等的手法 。五、鉴赏表现手法的答题思路 1首先指出运用什么技巧;2结合诗文内容,举例分析;3点明在表达思想感情内容、结 构安排和审美效果等方面的作用。 准确,鲜明,生动,传神,通俗, 委婉,含蓄,节奏感强,增强语势。富有 感染力,更有想象空间,渲染气氛,烘托 环境,凸显人物形象,强化情感,突出主 旨,点题,画龙点睛。1、正面侧面: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 描写 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 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首诗不直接描摹雪的状态,而是借人 的感受作侧面描写。首句写触觉,二句写视 觉,三四句写听觉。诗人以不同感觉,不断 变换角度,处处写人,又处处写雪。李白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中,“ “天天 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 这两句主要是运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这两句主要是运用什么方式来表现 其高峻奇伟之势?其高峻奇伟之势?正面描写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则是用什么方式烘托天姥山的 高峻奇伟。侧面描写白描白描: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 画,不用渲染烘托。用最简练的笔墨 ,不加烘托的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 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工笔工笔2、白描中国画技法名。用墨线勾描物 象,不着颜色的画法。也泛指文学 创作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即使用简 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形象。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 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 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 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 牧民的生活。 又如唐代诗人刘长卿逢雪宿 芙蓉山主人可谓是运用白描手法 的名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注释】(1)芙蓉山主人:这里指作者投宿的人家。芙蓉山:地名,在今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2)苍山:青山。(3)白屋:这里说的是诗人投宿的贫苦人家的住所。通常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做白屋。(4)贫:清贫的。(5)犬吠:狗叫。(6)夜归:晚上归来。(7)日暮:太阳落山。【译文】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 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 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细描 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 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抓住典型 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 春雨迷蒙、色彩迷离的氛围。(1)乃:就。(2)发生:催发植物生长。(3)潜:暗暗地,悄悄地。(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5)野径:乡间 小路。(6)晓:天刚亮的时候。(7)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8)花重:花因沾着露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9)重:读作zhng(因前句“晓看红湿处”,意在说花团锦簇,露水盈花。花沾满露水,显得很饱满, 花自然就重(zhng) 了。“花重锦官城”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10)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译文】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的滋润着万物。田野小径的天空 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 ,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白描牡丹工笔牡丹所谓细节描写是所谓细节描写是 指文学作品中对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人物 动作、语言、神态、动作、语言、神态、 心理、外貌心理、外貌以及以及自然自然 景观、场面气氛景观、场面气氛等细等细 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准确传神鲜明诗词中的情趣盎然的细节描写。 能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能使环境描写 细致入微,能使诗歌的情趣富有生机。 例如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写出了焦急等待的心情。 返回1、苏轼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难 忘。千里孤坟坟,无处话处话 凄凉。纵纵使相 逢应应不识识,尘满尘满 面,鬓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还乡 ,小轩轩窗,正梳 妆妆。相顾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 年肠肠断处处,明月夜,短松冈冈。作者选取妻子生前闺房生活的细节来 描写。凸显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 的场景,表现了昔日夫妻恩爱幸福的 生活,也反衬出如今“无处话凄凉” 的悲伤。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 :“看似 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 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 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 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 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 写,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 浓浓的乡思。4、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 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表达更为含蓄。比如,诗人常赋予松、竹、梅、菊等特定 的象征意义,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如陆游卜算子 咏梅,以梅自喻,表现自 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 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再如虞世南的蝉中“居高声自远,非 是藉秋风”,作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 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1、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 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如以“梅”象征高 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 雪的坚强。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 心志。2、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 整体的。3、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 说象征“革命者”可以,说象征“春的使者”也可以; 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菊” 的意义具有确定性。4、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托 物言志重在言志,表现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5、点面结合: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 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 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 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 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 有机结合,其实也就是局部与整体的 关系。蜀道难中,作者先写蜀道的高险 ,又抓住蜀中富于个性特征的“剑阁” 精雕细刻,从面到点,从全景到特写 。既突出了蜀道高险的共性,又表现 了剑阁特有的地形、战争频繁等特性 。6、衬托、烘托、映衬、烘云托月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 加突出。其中有正衬与反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 壁。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 ,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 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 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 心中的主要地位。这是正衬。 月 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 痛苦的心情和刻骨的思念。【注释】鄜(f)州:今陕西省富县/ 怜:想。/未解:尚不懂得。/虚幌:hung 透明的窗帷。 【韵译】: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你在鄜州闺中却只能一人独看。我遥想那些可爱的小儿幼女们,还不理解你望月怀人思念长安!夜深露重你乌云似的头发湿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何时能依偎共赏轻纱般的月华?让月华照干我俩满是泪痕的脸! 【译文】今夜在鄜州的上空有一轮皎洁的明月,我在这看明月,妻子一定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希望相公快点回来! 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只是东瞧瞧,西瞧瞧看着天上圆圆的东西:真好看,像一轮白玉盘。 香雾沾湿了妻子的秀发,清冽的月光辉映着她雪白的双臂。 什么时候才能和她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我不禁留下了眼泪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