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导论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对金 融监管的挑战与启示 经济的全球化和经济的金融化是自人类有 史以来,最为伟大而影响深远的势态发展 ,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客现发展进程。它对 经济、金融、社会、政治、国际关系与外 交及人文历史的全部涵义与影响,其中一 些已经很明显,另一些则只初露端倪。它 在给人类带来无限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产 生一系列的全新问题,并提出种种严峻挑 战。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 (一)经济的全球化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始于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广泛发展 ,90年代迅猛推进,备受关注。“二战”刚刚结束的1947年 世界贸易量只有450亿美元,其中,美国又占了144亿美 元。到1997年整整半个世纪以后,全球贸易量已达61, 000亿美元,外加 12,000亿美元的服务贸易,50年增长 了160多倍,美国所占相对份额由原来的32下降到不足 10,但绝对量增长到6,000亿美元,是1947年的 42倍 这种“量”变的积累,必然带来世界各国经济、金融和政治 关系的“质”的飞跃。这就是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即相互依 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作为一个整体的依存性的空前 提高,以及经济、金融波动和危机的传导性急剧增长。这 些从根本上改变各民族国家和经济体历史传统关系的性质 、态势与格局,特别是根本改变了彼此间经济、金融、政 治、外交关系的性质与格局,也产生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 全新问题。(二)经济金融化的进程加剧,程度加深 经济金融化的进程,发端于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得到发展,90年 代发展加剧,异军突起。经济的全球化与经济的金融化并不是一个问 题,而是两个既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问题 。首先,经济全球化是以全球各国为一个统一体来谈各经济体相互之 间的整体依赖关系,经济全球化中当然也包括金融的全球化,所以我 们常常提经济金融全球化;其次,经济金融化是既从各民族国家及经 济体自身,也从全球经济整体来看而得出的结论。到90年代后期,全 球证券市场的年交易量为70,00080,000亿美元,国际信贷余额 为38,00040,000亿美元,年保险费收入为25,00030,000亿 美元,国际游资72,00075,000亿美元,全球日外汇交易量达20 ,000亿美元,一年交易量达几百万亿美元之巨。20世纪50年代中期 ,同全球各国间的贸易相关的国际间资本流动与贸易之外的国际资本 流动之比是9:1;而到90年代后期,这一比例关系迅速逆转为1:45 ,急剧提高了 400余倍。这些都突出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 化突飞猛进的发展。概括地讲,经济金融化的涵义与表 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融合,密不可分,成 为一个整体,故人们常称今日之市场经济为金融 经济。 2.经济关系日益金融关系化。社会上的经济 关系越来越表现为债权、债务关系、股权、股利 关系和风险与保险关系等金融关系。以美国为例 ,80年代中期美国人口的14直接有股票与债券 ,34的人口直接或间接待有股票与债券,包括 医疗保险基金、社会保障保险基金和各种投资基 金。 3.社会资产日益金融化。一般以金融相关率,即以金融资 产总量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来表示。发达国家的这一比 例在90年代初最高曾达3.26一3.62之间,90年代后期有所 下降;同期发展中国家一般在0.31.5之间,少数发展中 国家,例如韩国曾高达4.36中国最高曾达2.34.90年代后 期的东亚金融危机反映这一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在一个 世纪前,美国的金融相关率是0.07,英国是0. 03一0.35, 德国是0.120.15,法国是0.160.20,意大利是0.20, 日本是0. 021.19131935年间,上述几国家大体在0.7一 0.8之间,只有日本例外,为0.32一0.40之间。以上的统 计数字表明:(1)在一个世纪之前,由于相关国家现代 化进程的差异而使这些国家间的金融相关率存在相当大的 差异,特别是美国和日本非常之低;(2)一百年之后这 一比率提高到3.2以上,差距也大大缩小,这既表明社会 资产金融化程度的极大提高,也表明彼此间发展水平差距 的缩小;(3)少数发展中国家,例如韩国和中国,有许 多特殊情况,值得注意。中国的相关统计说明,我国助改 革开放的迅猛发展,经济金融化的迅猛提高,且发展速度 比发达国家快得多,发展进程短得多。 4.融资非中介化、证券化和金融倾斜逆转。在人类金融发展史上, 一般是间接金融发展在前、直接金融发展在后,先有短期金融业务、 后有长期金融业务,而且在间接金融与短期金融之间,直接金融与长 期金融之间,有一种大体的对应关系。这两组对应因素,不仅在产生 发展的时间上明显地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远不是平行的而且在总的 业务量或市场占有率方面,也远不是均衡的,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内,间接金融所占比重大大超过直接金融,即使是直接金融比较发达 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将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问的这种不平行发展和 不均衡发展称之为金融倾斜,实质是金融大幅度向间接金融倾斜,社 会融资体制以间接金融为主。显然,这种金融倾斜井不是任何人为设 计或构造的结果,而是商品经济、货币信用、银行制度、金融体制、 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储蓄量、收入分配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发展的产 物。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全球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与社会 发展的一系列历史性巨大变化的结果,产生了非银行金融的迅猛发展 ,融资非中介化、证券化的发展,这一切最终导致原有金融倾斜的“ 逆转”,即直接金融的发展速度大大地高手间接金融,直接金融所占 的比例日益加大,迅速赶上乃至接近或超过门接金融所占比例。这种 历史性的逆转,是经济金融化、社会资产金融化、融资非中介化和证 券化的反映。(三)以全新的战略高度观察与处 理金融问题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条件下,“金融已不 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一个产业性的、行业性的、专业性的 局部问题,而成为影响全球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的, 具有极端战略重要性的、全局性、全球性战略问题,金融 安全与主权已成为各国国家安全与主权的重要构成部分” 。 9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大规模金融危机,尤其是 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表明,当代经济学显然缺乏应 有的预见性和全面解释、解决现实经济和金融问题的能力 ,提醒人们重新审视当代经济学理论在新形势下的有效性 问题的同时,对当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深 刻的反思。 可以预言,未来世界还会以这样或那样的金融波动或 危机的方式,以其自身通过强行调整的方武,不听证明和 提醒人们金融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而且金融问题将会随经 济金融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而变得更为 突出,全面变革的压力将更为强大。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的十 大挑战 (一)全球各经济体经济金融发展稳定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空前增 强 经济金融的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的发展,使各民族国家或经济体 发展稳守的整体性以及彼此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合作、相互 竞争和共同发展的依存性空前增强。不管各民族国家各经济体之间社 会意识形态、民族宗教信仰、社会发展与科技水平有怎样的差异,它 们之间发展的整体性与依存性已经大到足以超越这些差别,而且它们 必须在相互依存并实现共同的可持续性整体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来寻 求实现它们各自的不同利益及不同发展模式与生活方式。这也表明在 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与经济体可以在闭关锁国的条件 下孤立地单独生存与发展,也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经济体可以采 取某种措施,单独损害别人而不同时损害自己。它们之间的整体依存 性当然不可能是绝对均衡对等的,但这种发展的差异性并不能改变它 们彼此之间发展的整体性与依存性。这是各国为什么必须改革开放的 理论根据和时代特征,也是世界和平的根本保证和各国必须和平共处 ,必须相互尊重、协调、合作和妥协的最深刻根源。 (二)各民族回家或经济体及全球经济金融发展 的不稳定性增强,金融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 部分 世界各国在过去20年,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 发展实践表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的后果具有 相互依存、促进共同发展的正效应,同时也具有 萧条、波动与危机联动、互动的负效应。这种双 重的效应,是一柄“双刃剑”,人们不能只要前者 ,不要后者。尤其是后者;对国别和全球的震荡 与影响有时还非常之强烈,甚至是惊心动魄的。 1.全球化负效应时时存在,金融波动已成常态,绝非偶 发事件。人们必须逐步习惯于在这种波动或危机中生活, 他们的经济金融也只能在这种动态的状态下发展,必须迅 速适应这一历史性变动,并找到和建立一套在波动危机中 求生存,求发展,求稳定的工具、手段、体制与理论,必 须在各种危险与风险中实现各自民族国家经济金融的安全 与稳定。这涉及一系列的根本性的整体变动与变革。 2.在新形势下,必须将全球化负效应这一挑战提高到 战略的高度,认真、严肃地对待与处理。在过去20年里, 全球各国发生过近百次大小不等的金融波动、震荡与危机 。各国为医治这种波动或危机的创伤有时甚至要付出相当 于其151名的年国民生产总值。1997东南亚金融危 机使马来西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倒退了十年,使泰国的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倒退了12年,使全球的国民生产总值增 长率下降13,使印尼盾对美元贬值82,使其他相关国 家的货币贬值30 40,使有关经济体股票市值下跌1 2至23,使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与政治 危机,直到独裁政权的垮台。 3. 在新形势下金融的极其脆弱性。金融是强大的,只要 人们对它有信心,只要它能正常不断地运转,它确实强大 元比。然而,一旦人们对它丧失信心,不再去存款反而大 批取款,或企业只借款、不还款,金融体系立刻就全瘫痪 。所以,对金融脆弱性的认识,必须在全球化与经济金融 化形势下变成各民族国家的共同意识,这是维护经济金融 安全与主权的社会基础与根本保证。 4.金融波动与危机的全球联动、互动加剧,危及国家 安全。金融具有极强的渗透与扩散功能,金融资源的流动 具有高速和跨国界的特征。所以,一旦某一个经济体的经 济金融出现异常波动或危机,那么就会通过金融资源流动 状态、方式、方向、规模和速度的改变,产生各相关经济 体、各民族国家间的联动、互动和国际传导,瞬息之间形 成地区性乃至全球性危机。而“金融危机具有逐渐累积不 易察觉的特殊隐蔽性和突然爆发的巨大破坏性”会立刻危 及国家安全与稳定。 5.由金融资源的不合理开发配置导致的金融危机 更不可忽视。实践表明,任何一个国家和区域政 府在自己的经济决策和政策制定方面与金融的脱 节,都会产生无法估量的负面经济效果。由此导 致的金融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配置,或者是作为 金融资源这一特种资源垄断性开发主体的政府出 于短期经济与社会利益考虑导致的对金融资源的 滥用,都极有可能形成经济金融波动与危机,对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民族信心的打击是同样 深重的,不可忽视的。 6,必须警惕某些超级大国联合运用金融手段 、政治外交手段与军事手段给一国安全造成的致 命性打击。(三)金融资源开发配置流动的全球化与 国别间争夺此类资源主导权的矛盾日趋激烈 社会资源中有两种资源,即金融资源与信息资源,在正常情况下具有 全球无国界高速流动和瞬息间跨国界转移的特征。这两种资源更具有 可能被全人类开发利用共有共享的特征,尽管它常常益有深深的民族 国家的鲜明烙印。在这种情况下,金融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流动的 全球化与强国间争夺此类资源的主导权的矛盾日益突出。现存的国际 货币金融体制,仍然是以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协定为基础的。在非 实体经济高度扩张的今天,资本在国际间流动只有不多一点是同真实 的生产与交易活动相联系的。美国是全球金融资源的最大开发利用国 。流动于全球各地的几万亿美元金融资产以及上千种的金融衍生商品 在金融、贸易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口号下,横行全球市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