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果汁加工业滞后的原因及对策 内厂商应迎头赶上(国果汁与果汁饮料的年人均消费量不到 1 公斤,仅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 1/7。正是因为看中了中国果汁市场的巨大潜力,海外果汁生产厂商纷纷抢滩中国。“都乐”、“茹梦”、“大湖”等外资品牌现已在中国果汁饮料市场上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不久前,澳大利亚第一大果汁生产商贝利公司也正式宣布进军中国市场。反观国内企业,除了“汇源”等个别品牌能叫得响外,其他的基本未形成气候。据分析,国内果汁饮料行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果汁加工原料品种不对路,加工率低。我国的苹果一般甜度高、酸度较低,适宜鲜食而不利于加工成果汁,目前我国苹果加工率仅为 而国际平均水平为 23%,德国更是高达70%以上。柑橘适宜加工的品种就更少,目前浓缩柑橘汁仍以进口为主。据了解,陕西省认识到了果汁饮料的市场前景,决定调整苹果种植结构,向高酸度苹果倾斜,争取把该省建成高酸苹果基地。其次是结构不合理,浓缩果汁原料生产线过多。国内现有浓缩苹果汁生产线百余条,70 多个生产厂家。由于国内浓缩苹果汁需求打不开,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导致 1/3 设备能力闲置,大部分企业亏损。这些企业最有条件也最有必要向生产果汁饮料转移,但出于对果汁饮料市场前景的顾虑,或担心无法与目前市场上的“洋品牌”竞争,大部分企业并未迈出这一步。再次是企业规模小。国外的果汁生产厂商的生产集中度一般都很高,如前提到的贝利公司占据着澳大利亚 70%的市场份额。因此,如何通过并购等市场手段造就 “龙头”企业,将是我国果汁饮料行业今后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中国食品网版权所有请与我们联系: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东里 5 号 中国食品报社信息咨询中心电话:0101010- 6326224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