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南昌二中 20152016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时量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第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 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待圣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统理族人者也。 ”据此可以说明我国古代的宗法制A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是处理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C是“国”与“家”的结合D是神权与王权的结合2. 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但在荆州熊家冢楚之王陵(东周时期)的遗址中清理出一处 6 匹马驾一车的遗迹。这说明: A楚王生活奢侈腐化 B楚国军事实力超强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南方经济超过北方3 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和贾环。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妒忌,但是表面又对他非常惧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 B贾环性格阴险狭隘C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 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是第一次转型的完成是在A公元前 21 世纪左右 B公元前 5 世纪到公元前 3 世纪C公元前 1 世纪到公元 1 世纪 D公元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期5.以下四种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比较普遍推行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郡国并行制B分封制郡国并行制郡县制行省制C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D行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分封制6.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27.“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该制度应是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君主立宪制8.元书地理志载:“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朝实行A二府制 B三省制 C三司制 D行省制 9.明太祖规定: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规定体现主要目的A提高办事效率 B精简政府机构 C让群臣监督皇帝 D强化君主专制10.1924 年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讲:“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 ”这表明A皇权至上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 B皇权加强是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C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 D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11.鸦片战争后,清朝把南京条约看作“永相和好” “永息兵端”的“万年和约” ,开始着手处理与各国“妥议税饷章程”等“善后事务” ,以确保“中外相安” 。此事表明:A清政府满足了列强的要求,自此中外相安 B清政府和列强的关系发生本质变化C清朝统治者看不清西方列强的本质D清朝统治者开始开眼看世界12.图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 1860 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定都天京后,天王临朝时,只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几个王可以进见,其他官员都排列在大门内,按照仪式跪拜,呼喊“万岁” ,这些表明 A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化趋势 B太平天国政权已转为封建政权C清朝用封建思想腐蚀太平天国 D洪秀全已经成为封建地主阶级代理人14.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对这一分析的正确理解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3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15.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16 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 。这表明太平天国要建立的理想社会是A绝对平均主义的社会 B官民平等,军民一体的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 D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17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主要是基于下列哪一条约的签订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8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 ,是因为梭伦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实行改革,确立国家民主制度的基础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 ,最终确立民主制19.正如恩格斯所言,到克利斯提尼改革时, “氏族制度的最后残余也随之而灭亡了” 。恩格斯评价的是A以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 B设立五百人议事会C制定“陶片放逐法” D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20 “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这样,一般公民也能当军人、法官、议员了。”这一现象开始于A雅典城邦形成时期 B梭伦执政时期C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D伯利克里执政时期21 “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和他的奴隶遗留给任何他喜爱的人。假如一个人死后没有遗嘱,也没继承人,就该在父系亲族中找一位最亲近的亲属作为继承人。如果没有任何亲属,遗产应交给他那一族的人。 ”该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A 十二铜表法 B 权利法案 C1787 年宪法 D 拿破仑法典来源:学科网422公元前 445 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 367 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A完善法律体系 B稳定社会秩序 C保障平民利益 D维护帝国统治23.罗马法第一条规定:“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你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证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假如原告及被告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 ”这表明A罗马法重视执法过程公正 B罗马法的规定太啰嗦C罗马法体系比较系统完备 D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24.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随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民主共和制25. 19 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D.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整体的确立26.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作者这句话指的是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27.参加了 1787 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A.好的政府会把人们变成天使 B. 政府权力一定要受到监督 C.人们应当自觉遵守法律和法规 D. 政府权力不能受到任何力量的控制28.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5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29.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 1870 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这说明作者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30.读图,对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白金汉宫(英国王宫)A都象征君主权力的至高无上 B都是政府首脑的办公场所C都彰显了君主的尊贵地位 D都是君主制消亡后的历史遗迹第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 2 小题,共 40 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 分)材料一 到战国之世,世变益亟古代的贵族,其地位,是与君主相逼的。起于孤寒之士则不然,君主要整顿政治,扩充自己的权力,都不得不用游士。于是君主与游士结合,以打击贵族,贵族中较为有用的,亦不可不引用游士,选举之局益盛,世袭之制愈微。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二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料三 魏、晋时代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6材料四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樊树志国史概要回答:(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到隋朝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趋势。 (8 分)(2)分析出现上述趋势的原因。 (12 分)32.阅读下列材料:(20 分)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一爆发,法国就意识到不得不紧紧追上。所以法国在 19 世纪面临着双重革命从结果看,法国做得相当不错,到 19 世纪末,法国的国家制度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工业化也基本完成,成了欧洲第二个工业化国家。选自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二 18 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英国革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