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与“独二代”父母同行,家长工作,分享内容,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解读“独二代”父母,1,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家长工作个性化尝试,“独二代”父母,当人们还在讨论“独一代”的种种优势,种种不足时,“独一代”们已经悄然多了一种身份“独二代”的父母。这些年轻的父母生长在长辈的关注与宠爱中,工作在充满竞争与压力的现今社会,他们有才学、有思想,当然也有脾气。他们正逐渐成为幼儿园家长群体的主流,给幼儿园家长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案例分析:,镜头一:“壮观”的入园第一天 镜头二:“精致”的午餐 镜头三:从小就要培养的强者 镜头四:户外活动时碰掉了牙,角色扮演,分组表演要求:1、各组讨论5分钟后按顺序根据案例内容进行表演,然后各自分析解答案例。2、表演质量高、分析透彻,各加5分。,问题,1、在案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2、遇到这些问题你怎样跟家长交流沟通?,案例解读(前两例),“独二代”孩子的家庭,大多数是6:1的家庭结构。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仅受到孩子父母的关注,还受到四位祖辈的关心。孩子是全家的核心,这样的家庭常会出现对孩子过度关注,对老师工作过于苛求的情况。认为孩子在家照顾的非常好,在幼儿园也应受到同样的关注和精心的照料。孩子哭了会心疼,孩子衣服没拉整齐会生气,孩子被蚊子咬了几个包都会抱怨幼儿园没有尽到责任。,解决对策(前两例),1、有问题提前告知,化被动为主动。2、适当邀请家长入园,感受教师工作的辛苦。3、耐心引导,纠正过度保护的教养思想。,案例解读(镜头三、四),“独二代”的父母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压力巨大的新时代。他们每天经历着激烈的职场拼杀,对朋友、同事以及孩子的老师极度的不信任,担心着无情的弱者淘汰。生活的压力让他们感受到成为“强者”的重要性。因此有很多家长像小栋爸爸这样教育孩子要“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他们将孩子当成小大人,将充满童真的儿童世界当成自己拼搏的职场,将自己的处事态度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解决对策(镜头三、四),1、向家长解读纯真的儿童世界。2、利用绘本帮助家长找回童心。,与家长沟通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会对以后的交往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是首因效应。如果第一印象被人认可和接受,就为以后的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反则会带来消极影响。首因效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教师要加强印象管理意识,提高印象管理能力,应该主动想办法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与家长沟通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如何把握好留给家长的第一印象?1、交流的前奏亲和力 a、微笑是一张名片 b、形象是一种述说 c、礼貌是一股暖流2、交流的关键当前需要 a、了解家长 b 、专业扎实 c、学会倾听,与家长沟通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3、交流的细节成就完美目光交流4、交流的成就展现自我 a、自我展现 b、解决问题,与家长沟通的首因效应,案例:新学期开始了,李老师担任中班班主任。李老师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新班级的班级工作,可是开学不久就接到家长反映她对孩子比较厉害,说孩子害怕她、不喜欢她。这让李老师很郁闷。开学以来,孩子在园生活的好好的、与家长沟通也没有问题,这些意见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问题就出在与个别家长的交流过程中。班里有三个自理能力差,上中班了还让老师喂饭,而中班幼儿的发展目标不但是自己吃饭而且学习使用筷子了,李老师在班里这样要求这三个孩子,并跟三个孩子的家长说在家里不要惯着孩子,要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些话说的都没有错,但这些家长认为还是去年的老师和蔼可亲,现在因为孩子不愿意在幼儿园自己吃饭,都不想上幼儿园了。,与家长沟通的首因效应,李老师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与家长沟通的首因效应,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问题就在首因效应上“吃了亏”。李老师的问题在于急于让孩子达到中班的发展目标,没有给自理能力弱的孩子及其家长预留缓冲空间,以致让孩子和家长感到害怕、紧张。李老师的用心是好的,但是教育之弦绷得过紧,给人留下严厉印象,实属没有把握好教育的节奏。新学年初期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和顺应孩子及其家长的现状,让他们接受和信任自己,在此基础上再提高要求,开展深入的教学活动,促进孩子达到发展目标。所以,教师最初的教育不要太急切。,与家长沟通的首因效应,除此之外,掌握首因效应趋利避害的方法,教师还应该怎么做?,1、注重衣着等外在形象;,2、第一印象并非包装的结果;,3、发挥“日久见人心”的作用;,4、通过家长培养师生感情;,与家长沟通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会对认知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很大,形成首因效应,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很大作用,形成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对首因效应产生抵消作用。近因效应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新近信息的性质。如果最近发生的事是积极的,就会消弱甚至改变第一印象留下的不良影响,反之,首因效因留下的美好印象也很容易成为泡影。,与家长沟通的近因效应,案例:淼淼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把牙齿碰掉了,老师赶紧带孩子去了医院,处理完之后通知了家长,并述说了整个过程。妈妈来了,一脸不高兴,当着老师和小朋友面问淼淼很多问题:是谁撞着你的?怎么撞的?老师什么时候送你去医院的?医生说了什么等等,盘问的过程让老师感觉妈妈完全不信任老师。然后又责问老师为什么不阻止孩子相撞。老实说户外活动的时候即使亲眼目睹孩子即将相撞,老师对瞬间发生的事情也是无能为力的,何况淼淼的牙齿本来就活动了。家长说孩子自己掉牙和被撞掉牙是不同性质的事件。妈妈不接受老师的解释与道歉,要求幼儿园换老师或者换班。老师非常伤心,认为这一件事就让妈妈全盘否定了自己对孩子平时的关心和爱护。,与家长沟通的近因效应,上述案例说明:家长也肯定过老师平时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如果这件事情是积极的,家长将更信任老师,但出现此事以后,首因效应留下来的美好印象就成为泡影了。 千好万好不如眼前好,不管平时对待孩子有多好,只要出一件事,有的家长就会不依不饶的 。,与家长沟通的近因效应,怎样才能发挥近因效应的积极作用呢?,1、沟通时注意最后一句话,举例:关于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话题 a、平常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尽管您的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管孩子。a、尽管您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管孩子,平常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b、平常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非常重要,不是吗? b、平常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非常重要,是吗?,(对家长是怀疑的 ),(对家长充满了希望 ),(对家长质疑),(委婉征求家长意见),与家长沟通的近因效应,2、善始善终地做好工作。3、同事之间相互帮助。4、用近因效应弥补首因效应的不良影响。5、放松心态面对近因效应的不良影响。,家长工作个性化尝试,分组表演 (要求同上)案例一:你们是老师,孩子的问题就应该你们来解决;案例二:老师,你们应该听我的;,家长工作个性化尝试,问题:1、小小的奶奶为什么这么不相信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2、针对喜欢给别人强加自己意思的毛毛妈妈,我们该怎么做呢?,家长工作个性化尝试,分析 (案例一)首先,对于小小奶奶这样的老年家长,我们要理解她对小小的百般疼爱,也正是因为太疼爱了,所以才对好多事情都不放心。,其次,奶奶说“你们是老师,孩子的问题就应该你们来解决”,她一方面想推卸责任,希望老师们能替她解决好小小的问题,另一方面又总是放心不下,处处不满意。,家长工作个性化尝试,对策1、我们可以设计专门针对小小的家园联系本来沟通小小在园和在家的伙食情况,里面分别有我们和小小奶奶对小小的进餐量的详细记录,使我们双方都能做到心中有数;2、我们还可以通过在园时,让小小比别的小朋友先洗手先吃饭,采用少盛多添的方法,多鼓励她向同伴学习,以促进其进餐;3、我们还可以建议小小奶奶极其家人控制小小的零食,在饭菜的制作上逐渐向幼儿园靠拢,循序渐进锻炼小小的咀嚼吞咽能力,让小小独立吃饭,通过其自理能力的提高来增强自信,从而体会到进餐的快乐;4、观念的转变才是家园共育的首要前提。,家长工作个性化尝试,分析 (案例二)毛毛妈妈是一个全职妈妈,是家里的主心骨,里里外外都是她张罗,而且她对毛毛也有着高期望高要求,而毛毛却在妈妈的强势之下越发显得退缩,因而导致离妈妈的要求更远,妈妈认为孩子不突出就是老师 责任了。所以,指点老师说: “老师,你们要听我的”。,家长工作个性化尝试,对策1、利用早晚接送孩子的时间给她介绍了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具体安排,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理念,并让她认识到班级教室的墙面并不是随意布置的,而是根据我们近期的教学目标和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实际发展水平而设计的,有着丰富的功能;2、邀请她来参加家长教学活动,和老师共同备课、共同准备活动材料,一起带孩子们开展一次集体教育活动。,幼儿园家长工作,尊重家长,用真诚赢得家长的心,用我们的专业获取家长的信任,换位思考,与家长共同商讨孩子 的成长大事,我相信,这样的“道理”对于任何家长都适用,这样的“道理”就是家长工作最根本的一条规律。,谢谢大家!,游戏,游戏:三、七、零过 规则:所有人围成一圈跳圆圈舞,中途主持人指定其中任何一个人开始喊1到100中的任何一个数字,然后顺时针或者是逆时针方向依次传下去,但是每逢个位数是3、7或者是0的必须喊“过”(数字里面含有3、7或是0的数字必须喊“过”),喊错的集体给大家表演节目。 例如:1、2、过、4、5、6、过、8、9.55、56、过、58、59、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