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解题“淮上与友人别”点出了地点、人物,告诉我们是一首离别诗。(为什么不说是送别诗?)(明确:“君向潇湘我向秦”,分别+送别)。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郑谷(公元849年),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改“数”字为“一”字,有“一字师”之称。,唐人送别的习俗,1、折柳送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送别,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折柳送别,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翻译:长江边上杨柳依依,,“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与友人 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季节。,杨花愁杀渡江人。,淮上与友人别,郑谷,翻译: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杨花愁杀渡江人。,淮上与友人别,郑谷,该句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是人内心的 愁?你如何理解?,“愁杀”二字是愁绪杀人,该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致。,数声风笛离亭晚,,淮上与友人别,郑谷,翻译:晚风阵阵,从驿亭里传来几声笛鸣。,几声风笛,带着凄清怨慕,飘入离亭宴上正要分别的友人耳中,更是显出千钧愁情。,淮上与友人别,郑谷,君向潇湘我向秦。,翻译: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湘大地,我却要往长安而去。,互道一声珍重,各奔前程,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扬子江、杨柳、杨花、渡江人、风笛、离亭。,渲染了离人的特殊的情境。从而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主 旨,本诗通过对诗人和友人握别于淮上渡口情景的叙述和描写,表现了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寓情于景,将离愁别绪寓于景物描写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