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4页
第2页 / 共94页
第3页 / 共94页
第4页 / 共94页
第5页 / 共94页
第6页 / 共94页
第7页 / 共94页
第8页 / 共94页
第9页 / 共94页
第1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面向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单位 地理国情普查培训班,2014年2月 武汉,1,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和流程湖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2月24日 武汉,2,3,汇报内容,一、背景情况 二、主要内容说明 三、征求意见情况 四、地理国情普查与基础测绘 五、面临的困难和挑战,4,一、背景情况,需求的改变-测绘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技术的进步-测绘面临巨大挑战国外测绘的快速发展-测绘工作产生重要影响,一、背 景 情 况,5,战略发展目标,需要以战略思维审视当前形势,抢夺战略制高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构建数字中国 监测地理国情 发展壮大产业 建设测绘强国,一、背 景 情 况,6,2010年12月-李克强同志在对2010年全国测绘局长会议的批示中指出“要加强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2011年3月29日,人民日报刊发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徐德明局长署名文章监测地理国情,服务科学发展,指出: 地理国情监测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的有效途径,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科学管理决策的迫切需要,催生阳光透明政府的迫切需要,加强测绘基础建设是做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重要保证。,一、背 景 情 况,7,8,2011年12月,李克强同志对进一步做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三大平台2012年12月,李克强同志再次作出“继续加强地理国情监测”的重要批示。,一、背 景 情 况,9,2011年9月,国土资源部经会签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向国务院上报的关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请示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复。 国办批复意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我国编制战略规划、实施宏观调控和重大工程等的重要依据,是提升科学管理、做好灾害应对等工作的重要基础,对带动我国相关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我国地理信息服务保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012年10月地理国情监测项目得到国家正式立项,一、背 景 情 况,一、背 景 情 况,10,2013年2月28日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正式下达。 要求: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意义: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目的:是查清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一、背 景 情 况,11,12,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 (国发20139号)测绘地信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普查总体方案,建立普查的技术和标准体系,做好技术指导、培训、质量控制、信息汇总和统计分析,帮助中西部贫困地区完成普查工作,充分利用已有地理信息和专题信息资源,建设全国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形成全国普查报告。各省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普查总体方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普查实施方案。,一、背 景 情 况,13,总体方案(国地普发20131号) 编写依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 实施方案(国地普办201312号) 编写依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办法,一、背 景 情 况,14,二、总体方案主要内容说明,15,在国家局统一指导下,一批和二批试点工作中,各省依据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地理国情普查试点方案和其他有关技术规定,开展了普查数据采集、处理相关的内业和外业等生产试验。各省结合自身特点,在组织实施机制、生产作业流程、普查内容与指标、软件工具和基本统计等方面都做了全面的试验。经过多次讨论、修改、技术交流,在此基础上形成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 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对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技术路线、技术方法、主要成果、质量管理、组织实施、进度安排以及保障措施等进行说明。,二、总体方案主要内容说明,16,普查管理文件、标准与技术规定统一原则、优先原则 特别注意与相关部门已使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协调,无适用标准时须制定专用标准或技术规定,(1)管理办法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办法(国地普发【2013】-1号)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审核与发布办法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涉密成果管理办法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档案管理办法,(2)普查方案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实施方案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工作方案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培训工作方案,普查总体方案,17,普查管理文件、 标准与技术规定,(3)普查标准与技术规定 地理国情普查内容与指标 地理国情普查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定 地理国情普查元数据规定 地理国情普查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技术规定 地理国情普查多尺度数字高程模型生产技术规定 地理国情普查外业底图制作技术规定 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查技术规定 地理国情普查内业编辑与整理技术规定 地理国情普查基本统计技术规定 地理国情普查综合统计分析技术规定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汇总上交基本要求 地理国情普查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规定 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网格及编码 地理国情普查地理单元类型与代码 地理国情普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技术规定 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图制作技术规定 地理国情普查报告编写基本规定,普查总体方案,18,普查成果管理、共享与服务,普查总体方案,国家级普查成果数据库由测绘地信局统一管理,按照“两个管理办法”审核与发布、提供共享使用。省级级普查成果参照国家级管理办法管理和使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从2015年12月起在政府内网提供共享服务。经批准可公开发布的普查成果通过政府网站和“天地图”提供服务。,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法,1、总体技术路线 2、主要数据源 3、数学基础 4、数据精度与一致性要求 5、数据采集一般要求 6、主要技术方法 7、普查各工序作业方法及要求,19,普查总体方案,数据源-以分辨率优于1米的多源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辅以国产资源3号、天绘系列和高分1号等卫星影像数据,收集、整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多行业专题数据 技术与方法-采用自动与人机交互影像处理、多源信息辅助判读解译、外业调查、空间数据库建模、统计数据空间化、多源数据融合、空间量算、地理计算、空间统计等技术与方法 工作内容-运用高新装备,内外业相结合,开展全国地形地貌、地表覆盖、重要地理国情要素的普查与建库,搭建地理国情普查统计分析专用平台,开展全国地理国情信息统计分析 目标-通过地理国情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管理系统、地理国情监测平台等技术体系建设,实现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管理、发布和应用。,1.总体技术路线-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法,20,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技术流程,普查数据采集部分的内业和外业工作,可根据任务区的特点和承担单位的设计,灵活采用“先内后外”、“先外后内”或内外业交互结合的方式开展。,21,1、多源航空航天遥感影像 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3、行业专题数据资料 4、其他参考资料,2.主要数据源-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法,22,1、多源航空航天遥感影像,2.主要数据源-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法,本次普查主要采用遥感影像实现地表覆盖分类和重要地理国情要素实体信息以及部分属性数据的前期采集以及后期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前期信息采集的主要遥感影像数据源的时相: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地面分辨率优于1米的高分辨率卫星或航摄遥感影像,荒漠、高山等无人地区以及其他需要影像补充的区域主要采用同一时间段内我国资源3号、天绘系列和高分1号等卫星影像数据,后期普查标准时点核准主要影像源: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计划获取的资源3号、天绘系列和高分1号等国产卫星影像数据。,23,24,25,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1)1:50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重要基础数据资料。对于现势性达不到要求或没有1:10000基础数据、且没有优于1米分辨率现势性较好DOM数据的区域,可采用最新版的1:50000 DLG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源之一。 (2)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的一个重要信息源。-标准不统一,现势性参差不一,需要按照地理国情普查内容需求视普查任务区情况与具体需求收集并提取、整合和利用。对于已有1:10000 数据且现势性优于1:50000数据的地区,可考虑收集使用1:10000 DLG数据作为主要基础数据源。 (3)大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部分城镇地区有更新频率较高、内容比较详尽的1:5000及以上大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可以作为各省地理国情普查信息采集的重要数据源。-需要注意与普查内容与指标的衔接,一般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满足要求,并不能简单提取相关的数据直接作为普查数据成果。,2.主要数据源-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法,26,3、行业专题数据资料,在数据生产和统计分析阶段,充分收集利用现势性较好、规范程度较高的专业部门的资料,为普查工作提供重要参考,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属性内容,行业专题数据可以发挥重要作用。,2.主要数据源-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法,4、其他参考资料,有关权威部门公开发布的相关信息可以在地理国情普查中作为参考资料使用。,27,28,平面坐标系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系统为正常高;高程值单位为“米”; 分幅数据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6分带,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与赤道的交点向西平移500千米后的点为投影带坐标原点,平面坐标单位采用“米” ,坐标值至少保留2位小数; 按任务区组织的数据库数据不分带,采用地理坐标,十进制度为单位,用双精度浮点数表示。,3.数学基础-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法,29,4.数据精度与一致性要求-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法,本次普查成果中总体上空间数据成果定位精度优于1:10000地形图成图精度。野外测量单点实测精度达到亚米级;图上地物点对附近野外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超过+0.5毫米,山地、高山地不超过+0.75毫米。统计分析成果是基于上述成果精度完成的有关长度和面积统计计算。本次普查中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的地表覆盖类型,最小图斑基本要求为400平方米,城市地区执行细化指标。,4.数据精度与一致性要求-普查技术路线与方法,平面精度指标:正射影像的精度、数据采集精度 正射影像的精度-平面精度和影像接边差两个因素 1:1万地形图覆盖区域和航摄生产区域-1:1万地形图成图精度要求进行正射影像生产。非1:10000地形图覆盖区域-1:2.5万地形图成图精度要求进行正射影像生产。对于特殊困难地区(沙漠、高原无人区等外业调查不可到达地区),正射影像精度可放宽至1:50000成图精度要求,但需将放宽精度要求的区域报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后执行。 符合地理国情普查数字正射影像生产技术规定 数据采集精度-即采集的地物界线和位置与影像上地物的边界和位置的对应程度。影像上分界明显的地表覆盖分类界线和地理国情要素的边界以及定位点的采集精度应控制在5个像素以内。特殊情况,如高层建筑物遮挡、阴影等,采集精度原则上应控制在10个像素以内。如果采用影像的分辨率差于1米,原则上对应的采集精度应控制在实地5米以内,特殊情况应控制在实地10米以内。由于摄影时存在侧视角,具有一定高度的地物在影像上产生的移位差需要处理,以符合采集精度要求。,30,分类精度 对于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没有明显分界线的过渡地带内覆盖分类应至少保证上一级类型的准确性。应综合采用包括外业调查、交叉复核等多种措施,并加强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各级类型具有优良的分类精度。数据现势性 现势性原则上应达到普查时点的要求。行政区划更新采用国家统计局网站最新发布的“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http:/www.stats.gov.cn/tjbz/),并更新到普查时点时可用的最新版本。学校、医院等单位信息应采用主管部门公布注册信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