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第 I 卷(选择题共 45 分)一、 (18 分,每小题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口角( ju?)匹( p)配当( d ng)机立断B勉强( qi ng) 联袂( mai)垂涎( y n)三尺C龟( j n)裂给( g i)予否( p)极泰来D抨( p ng)击赝( y n)品揠( y n)苗助长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塑象赡养噤若寒蝉徇情枉法B暴戾幅射煞费苦心前倨后恭C校勘陷阱黯然消魂棉里藏针D魁梧缥缈天花乱坠瑕不掩瑜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冰心老人一生都在用爱心关爱众生,以一贯的从容和,燃烧自己,烛照世间的人。这种难度极高的动作,受过专门训练,一般的人是根本无法做到的。对古人写文章,我还是出了一点道理: 古代散文家的文章中都有节奏,有韵律。A幽雅除了琢磨B优雅除非琢磨C幽雅除非捉摸D优雅除了捉摸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条路原先设计路宽50 米,最后专家们还是从长计议,决定改为60 米。B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C他这个人平时看上去和和气气、嘻嘻哈哈的,但只要有损害他人的利益,哪怕是一点点,他也会老羞成怒。D他已经逃到美国,你叫我们在国内找,这和海底捞月有什么两样。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银行对申请贷款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B这两起走私案件,不仅数额巨大,而且长期作案,竟一直没有被发现。C一种新研制开发的洗衣机,据称是用纳米技术制造的,最近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设立了销售服务网站。D刚刚结束的全国“文代会”要求:文学创作无论在思想内容或艺术表现上,都要力求创新。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魏娟站在停机坪前,望着五颜六色的天空,不时把目光投向台风研究基地的实验楼,她焦急地等待着。掩映着她那亭亭玉立的身姿。远处的山峦已被晚霞披了一层红绸。晚霞像一层红绸披在了远处的山峦上。一抹紫色的雾霭散开在草原上。一抹紫色的雾霭在草原上散开。然后又漫过绿茵茵的停机坪。然后又从绿茵茵的停机坪漫过。ABCD二、 (15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 11 题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勉幼勤经史,长而沉雅清峻。至德初,从至灵武,拜监察御史,时关东献俘百余,诏并处斩。囚有仰天叹者,勉过问之,对曰:“某被胁制守官,非逆者。”勉乃哀之,上言曰: “元恶未殄,遭点污者半天下,皆欲澡心归化。若尽杀之,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 ”肃宗遽令奔骑宥释。由是归化日至。克复西京,累历清要,迁梁州都督、山南西道观察使。勉以故吏王啐勤干,俾摄南郑令,俄有诏处死,勉问其故,乃为权所诬。即停诏拘啐,飞表上闻,啐遂获宥。后拜大理评事、龙门令,终有能名,时称知人。肃宗将大用勉,会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与己,勉不为之屈,竟为所抑。大历四年,除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番禺贼帅冯崇道、桂州叛将朱济时等阻洞为乱,前后累岁,陷没十余州,勉至,遣将并力招讨,悉斩之,五岭平。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岁才四五,勉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阅,故末年至者四十余。在官累年,器用车服无增饰,及代归,至石门停舟,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之江中。十一年,汴宋留后田神玉卒,诏加勉汴州刺史、汴宋节度使。建中四年,李希烈反,以他盗为名,悉众来寇汴州,勉城守累月,救援莫至,遂潜师溃围,南奔宋州。诏以司徒平章事征。既至朝迁,素服请罪,优诏复其位,勉引过备位而已。无何,卢杞自新州员外司马除澧州刺史,给事中袁高以杞邪佞蠹政,贬未塞责,停诏执表,遂授澧州别驾。他日,上谓勉曰:“众人皆言卢杞奸邪,朕何不知!卿知其状乎?”对曰: “天下皆知其奸邪,独陛下不知,所以为奸邪也。”时人多其正直。节选自旧唐书李勉传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俾摄南郑令。俾:使。B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资:资助,辅助。C悉众来寇汴州。寇:侵犯,进犯。D时人多其正直。多:增加。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勉性廉洁B舶来都不检阅C时人多其正直D众人皆言卢杞奸邪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长而沉雅清峻。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己。B勉乃哀之,上言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C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愿以十五城请易璧D意欲勉降礼于己。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勉正直的一组是()勉乃哀之勉不为之屈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入江中遂潜师溃围,南奔宋州独陛下不知,所以为奸邪也ABCD11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李勉是唐朝宗室,有政治远见,在灵武任监察御史时,认为对俘虏不应全部处斩,应该让他们洗心向善,归于王化,否则就是把遭污点者推向敌人。肃宗接受了他的意见,使归化者日至。B李勉爱惜人才,任梁州都督时,认为他的老部下王啐勤苦能干,让他代理南郑县令,当王啐遭到诬陷、被皇帝下令处死时,他停止执行诏令,飞表上闻,使王啐获救。C李勉在广州时,平定了当地叛乱,扩大了海外贸易,生活节俭,为政廉洁,离任时,他把家人携带的南货犀角、象牙等物,全都投入江中,更为难得。D李勉任汴州刺史、汴宋节度使时,李希烈来寇汴州,他城守累月,救援莫至,只好潜师突围,丧失了汴州。朝廷让司徒平章事去征讨他,他认罪态度很好。在回答皇上卢杞是否奸邪时,得到世人好评。三、 (12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文,完成12 15 题现存的涑水记闻 是否为司马光所作的问题,历来存在多种不同的看法。 朱子大全 书张氏所刻潜虚图后载,有人曾亲自见到该书的原稿手迹,肯定是司马光所“述见闻,手笔细书” , “非他人所得为” 。陈振孙认为, “此书行世久矣” ,之所以疑为伪作,是由于吕夷简子孙否认书中所记其祖先数事,司马光的曾孙司马汲又从而证实,并上章乞毁版。陈振孙指出,司马汲这样作,是因为秦桧严禁私史,司马汲深怕以此招祸,不得不故意说是他人“妄称名字,售其私说”,才提出毁版的要求。但是,明眼人对他这种行为是看不起的。王明清认为,书是真的,只因它记了丑闻,“实当日是非之所系,故绍述之党,多欲排之” ,所以,把它指为“谤史”,后来被人说成伪书。清人蔡上翔在王荆公年谱考略中认为,司马光品德高尚,与王安石交谊深厚,称道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之处甚多”,王安石死时,司马光还称道其贤,但涑水记闻中却对王安石“诋毁百端”,记载王安石在治水、推行青苗法和雇役等新法中的迂阔无知、轻信武断和主观自信的言行的材料有七条;记载王安石在用人问题上的偏听偏信,凭个人好恶取舍黜陟的材料有十条,如王安石不喜刘贡父而出之知曹州,轻信无术之辈,错用叶适、徐禧等,偏重私情为胡滋求官,对违忤斥逐者,虽累经教令,仍不予恢复旧职等等;记载王安石嫉贤妨能,作威作福,排斥异己的言行材料有六条:如王安石多次向皇帝诽谤范景仁,并且企图利用赵阅道以扣去范景仁;与吕吉甫沆瀣一气,阻止张方平为相;李评向皇帝反映了外事情况:王安石由是竟挤而逐之等等;记载王安石固执己见,违众拒谏的材料有五条,如李宪向皇帝反映青苗法为民害,皇帝打算停止施行,王安石却固执不可;皇帝根据诸军及宗室反映,打算停止使用陕西所铸折二钱,王安石反对,生气地说朝廷行事常为“浮言所移”并称疾而卧不出等等;记载关于王安石推行新法而造成严重恶果的材料有四条。由此断言此书系“伪造无疑”。这样,张心澄在其伪书通考中明确地把涑水记闻列为伪书。梁启超在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认为,“原书虽是真的,许是未定稿;后代的人因为司马光声名大,易于欺世骇俗,于是抽些出来,加些进去,以为攻击造谣的工具。”笔者认为,上述三种看法中,合乎事实与情理的应当是第一种,而蔡上翔等人否定该书为司马光所作的看法却是主观而片面的。涑水记闻为司马光所作,除了朱熹等人所列举的理由外,最主要的依据是涑水记闻中所反映的观点与事实,在司马光的其他论著中可以找到相同的印证,而且较诸涑水记闻更为尖锐。12现存的涑水记闻是否为司马光所作的问题,历来存在多种不同的看法。对文章中几位学者的观点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朱熹陈振孙王明清 /蔡上翔张心澄梁启超B朱熹陈振孙/王明清蔡上翔张心澄 / 梁启超C朱熹陈振孙 /王明清蔡上翔张心澄梁启超D朱熹陈振孙王明清 /蔡上翔张心澄 /梁启超13第二段中说“明眼人对他这种行为是看不起的”,这句话的意图是()A批评在吕夷简子孙否认书中所记其祖先数事时,司马汲从而证实,并上章乞毁版。B批评在秦桧严禁私史时,司马汲深怕因为涑水记闻招祸,故意说是他人妄称名字,售其私说。C说明司马汲的言行不足以证明涑水记闻非司马光所作。D说明司马汲畏于权势,不敢承认祖父著作的行为,为明眼人所鄙夷。14作者认为“蔡上翔等人否定涑水记闻为司马光所作的看法是主观而片面”的原因是()A有人曾亲自见到该书的原稿手迹,肯定涑水记闻是司马光所“述见闻,手笔细书” , “非他人所得为” 。B蔡上翔等人从司马光与王安石交谊深厚,而涑水记闻却对王安石采取了毫不留情的攻击,推断出“非其人所为”。C 涑水记闻中所反映的观点与事实,在司马光的其他论著中可以找到相同的印证,可以证明该书是司马光所作。D根据司马光的曾孙司马汲由于怕涑水记闻招祸而提出毁版要求,推断出涑水记闻非司马光所作,是不可信的。15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对涑水记闻的有关内容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涑水记闻记载,范景仁、张方平是北宋时期的贤士,他们与王安石政见不同。B 涑水记闻记载了吕夷简、王安石的一些丑闻,引起了后人极大的争议。C 涑水记闻记载,叶适、徐禧、胡滋、赵阅道皆无术之辈,而王安石在执政期间偏听偏信他们。D 涑水记闻记载,王安石推行新法,受到许多人反对,甚至皇帝也表现出对他的不信任。第 II 卷(共 105 分)四、 (18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 19 题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其中的“无我之境”和“以物观物”是根据叔本华(德国哲学家)的说法。叔本华认为,人在直观(直觉)中与万物无异,所以说“无我”,说“以物观物” ,即指直觉中的境界,直觉中的境界用触景生情来解释,是比较合适的。从“无我之境”看,实际上就是触景生情。作者当时的心里比较平静,没有什么激情,王国维称这种心境为“物”,这时凭直觉去观察外物,他称为“以物观物”。这时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激起感情,由于这种感情是由外物引起的,好像是从外物那里传过来的,所以说“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实际上,触景生情的“情”还是作者本身所具有的,所以一接触到某种景物,又被唤起了。比方陶渊明饮酒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说“采菊” ,说“悠然见南山” ,显然有个“我”在,可见“无我之境”还是有“我”的。诗人在归去来兮辞里把自己的辞官归隐比做“鸟倦飞而知还”,所以看到“飞鸟相与还”引起了自己的感触,觉得气象很好,是触景生情。元好问颍亭留别 :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诗人急于想归去,心情并不悠闲。可是他看到寒波谈谈,白鸟悠悠,很悠闲的样子,跟自己的心情并不相同。诗人于是把悠闲的物态写出来,用来同自己的心情对照,起到反衬的作用。当时诗人的心情并不悠闲,这种悠闲的感觉是外界的景物唤起来的,所以也是触景生情。这种情当然也是诗人所本有的,所以能够被外界景物所唤起。“有我之境”指的是诗人当时的心情比较激动,把这种激动的心情加到景物上去,高兴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