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组教案第五单元教学课 题17 长城课时安排2 主备教师梁生使用教师授课时间2015.秋教 学 目 标知识 与技能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 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 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过程 与 方法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加深对课文的了解。情感 态度与价 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 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及手段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的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老师:课件设计,准备。教学流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登长城;一起去看长 城;一起用心去感受长城。 2、课件出示长城的画面。 3、出示国际名人相对长城的赞誉。 (课件出示长城的美丽图画) 法国总统密特朗这样说过:没到过金字塔就等于没到过埃 及,没到过长城等于没到过中国。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游览了长城后欣然题词,她说:“我到过 世界许多地方,中国的万里长城是最美的。” 美国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 创造的伟大的奇迹。 听着这些外国元首对咱们中国长城的评价,你是一种怎样的 心情?(生畅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大带着这样的心情,这样的感受,自由读课文。读完后问问自己,长城的哪些方面给你印象特别深。 2、交流感受。师随机板书:高大坚固气魄雄伟 三、体会长城的“长”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你是怎样体会到长城的长? (1)崇山峻岭:怎样的山岭叫“崇山峻岭” ,还有哪些形容山 的词语?(峰峦起伏、层峦叠嶂、高山峻岭、悬崖峭壁、笔直陡 峭、直插云霄、高耸入云、峻峭、巍峨、险峻) (2)这些词都是形容山势的高大险峻。长城不仅地势险要, 而且跨度长, 出示地图, 辨认山海关、 嘉峪关。总长一万三千多里, 难怪作者说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3、朗读体会长城的长,并当堂背诵。 四、体会高大坚固 1、交流:这段话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长城,分别有什么特点? 2、从以上特点,你感受到什么?(不仅气魄雄伟,而且在军 事防守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3、想象一下:古人利用长城上防御匈奴的的战争场面,这样 的建筑特点在军事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多么了不起的建筑!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五、书写生字, 1、同桌检查,互帮互助 2、重点指导:旋、隔、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我国“世界遗产”的第一扇窗口: 长城。 二、体会“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1、指名读 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1)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2)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2、交流重点句:哪个词触动了你?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 一块有两三千斤种, 那时候没有火车、 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 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 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数不清”让我们感受到工程的浩大; “两三千斤重”:这千斤的重担完全靠劳动人民的肩膀和手来 承担,谁能读出这沉甸甸的感觉? “无数, 无数, ”与其说长城是由无数块的砖头和条石砌 成的,不如说是由无数条鲜活的生命铸成的。当你体会到这有点的 时候,你会怎么读这句话? “没有, 没有, ”尽管没有先进的交通工具,没有强有力 的建筑工具,可中华人民就是凭着自己的指挥,建成了如此伟大的长城!了不起的中国人!怎么读? 3、阅读补充资料: 长城是一种将彼此相望的城堡由城墙联结起来的漫长的军事 防御(y )体系。最早修筑长城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600 多年的历史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秦、赵、燕三国的长城加以修缮(sh n)、连 贯起来。总长度有五千余里。距今有2300多年。 到了汉朝前期,为防御(y )北方游牧民族,维修了秦长城,而 且还修建了塞外长城,使长城的总长度在10000里以上,成为名副 其实的“万里长城”。 到了明朝,更家重视长城的修筑,前后共分三个阶段修缮(sh n)了长城,使长城发展成一道更为完备的防御体系,由城堡、城墙、 城台、烟墩等部分组成,比历代长城更为坚固,更为完善。 4、读了这份资料,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5、千言万语,让我们化成自豪与感动齐读最后一段话。 三、小练笔 同学们,面对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此时此刻,你的心中一 定有很多很多的话想说,是吧?还记得上节课,老师为你们朗读了 三位外国元首给长城的题词,现在,你能写下你献给长城的题词 吗? 交流。作业设计做一张手抄报中国的骄傲。(早布置、本单元结束后完成)板书设计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补充资料:一号砖,长60 厘米,宽24 厘米,厚12厘米,重25 公斤。 )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城墙外沿:垛子,两米多高,相机理解词语(教师板画)嘹望口射口 垛子:整个齿形墙总称为“垛子”嘹望口:指齿形凹下去的地方。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城台: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心得反思第五单元教学课 题18 颐和园课时安排2 主备教师梁生使用教师授课时间2015.秋教 学 目 标知识 与 技能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 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 世界遗产的兴趣。过程 与方法| 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通过课前收集资料,加深对课文的了解。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及手段学生:了解课文的时代的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老师:课件设计,准备。教学流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 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 它就是颐和园,(教师板书课题)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 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 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她的魅力。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 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指名分节朗读课文(6 个学生) 3、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通过初读课文,你对颐和园 都有了哪些了解? 板书:美丽大公园练习有朗读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4、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 子画下来,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课件出示文中句子。 5、汇报,让学生上台板书: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 昆明 湖 6、对照公园地图,引导、点拨: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介 绍颐和园的 三、金秋的北京游客爆满,其中大部分是初到北京,许多旅游团的 导游是供不应求,聘请导游(怎样才能做好导游) 1、通过读课文,你对哪处景物最感兴趣?根据兴趣重新分组 学习,要求“快、静” 。然后快速选出你最信任的组长。由组长组织活动,结合课文,准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 景物。 2、再读课文,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 为什么喜欢它。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句子。 (以下教学可以由老师自己处理教学的顺序,根据学情出发安排两 课时进行教学) 四、讲读,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朗读,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明确: (1)作者是怎样来到长廊的? (2)长廊的特点是什么? (3)作者是怎样把长廊这处景观写具体的? 2按照提示给第二段分层。 从整体上和外部介绍长廊; 从内部介绍长廊; 讲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分层的结果: 第一层是第 1、2 句;第二层是第 3 句;第三层是第4、5 句。 3逐层学习:(重点学习第二层) (1)学习第一层:从整体和外部介绍长廊。长廊的外部:绿的 柱子,红漆的栏杆。 (2)学习第二层:长廊内部: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 且内容各不相同。读句子;提问:画的内容包括“人物、花草、风 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画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 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3)学习第三层: 长廊两旁:风景宜人。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 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 ”这句说明了什么?(说明长廊 两旁的花木品种多、数量多; “开”和“谢”是一对反义词,形象 地说明了长廊两旁鲜花常开的景色特点。 ) “使人神清气爽” 的: “微 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 这句话间接地说明了长廊是昆明湖边的 一处美景。长廊在昆明湖的右边。一进颐和园的大门,长廊就把它 那富有特点的美,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怎样朗读这段才能把长廊的美读出来呢? 注意:学生读的形式要丰富一些;不要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感。俗 话说“熟读成诵”,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此段。 第二课时 重点学习“登上万寿山” 同学们,你们认为观赏、游览颐和园的最佳位置在哪里?(是啊, 登高才能望远,站在万寿山上,一览无遗) 1、出示课文句子,请一组员美美地读读课文。请其他同学评 价一下。 2、你们组登上万寿山都看到哪些美景? 3、景色美在哪里? “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4、指名读。 出示从万寿山上看到的景色的图片。 体会颜色美: A、葱郁的树丛是什么颜色?(一片绿色)B、一片绿色中出现了什么颜色?(黄色、绿色、朱 红色) 体会形态美: A、掩映是什么意思?(互相遮掩、互相衬托。)B、指导看图:什么和什么相互掩映? 指导朗读。要求掌握好:掩映、黄的、绿的、朱红的这几个词的语 速和语调,把绿树与宫殿互相遮掩相互衬托的颜色美、形态美读出 来。 5、出示“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指点名读。 出示昆明湖的图片。 把昆明湖比作什么?(把昆明湖比作一面镜子、一块碧玉) 这两个比喻写了昆明湖什么特点句子中哪两个词概括了这两个特 点?(静、绿) “滑”是什么意思?(在光溜溜的表面上溜动) 为什么课文写游船,画舫在湖面上前进,用“滑”而不用“划”? 滑游船、画舫轻轻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过,使湖面保持平静。 划用力挥桨使船前进,水漾起波纹,打破了昆明湖的平静。 指导朗读:要求读得舒缓,让人感到昆明湖的静。 出示: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远眺是什么意思?(远眺往远处看的意思。)隐隐约约是什么 意思?(隐隐约约看得不太清楚。 )为什么会是隐隐约约的? 因为远眺,所以远处的景物只能看得隐隐约约,作者用词注意前后 的照应,用词是多么准确啊! 万寿山的景色真是迷人,你们愿意美美地朗读,静静地欣赏 吗?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老师来读这句话,同学们边听边在脑海中想象一下画面。请几位同 学当小导游。 那你们喜欢把这个句子积累下来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着图试着背 诵一遍。 总结学法 学习方法:明地点。看景色。理解欣赏作业设计小练笔写一篇游览作文2、拓展阅读:推荐读有关“长城”的文章;板书设计18 颐和园 长廊(长、美) 美丽的大公园万寿山脚下(佛香阁、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 昆明湖(十七孔桥。 。 )心得反思第五单元教学课 题19 秦兵马俑课时安排2 主备教师梁生使用教师授课时间2015. 秋教 学 目 标知识 与 技能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 8 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 8 个字只要认识不要求 会写。认识一个多音字“乘” 。能够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