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1页
第2页 / 共101页
第3页 / 共101页
第4页 / 共101页
第5页 / 共101页
第6页 / 共101页
第7页 / 共101页
第8页 / 共101页
第9页 / 共101页
第10页 / 共101页
亲,该文档总共10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代国外社会治理的主要经验,胡振良 (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主要内容:,一、国外“治理”的由来和社会治理的时代 二、国外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和一般情况 三、国外社会治理的主要经验与启示,一、“治理”的由来和社会治理时代,1、世界变化与全球的“失序”、“失治”,信息化、自由化(金融化)、全球化、个性化、民主化转型:技术基础生产关系社会结构资源配置范围及国际体系,等等,2、寻求“理解”和“出路”,政治学(关于权力本质与发展规律的学说)宏观叙事,提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统治学(关于公共活动的实际挑战和具体出路的实用科学)经验研究,形成“治理”理论,3、治理时代:惊艳“三极跳”,分散直觉汇为整体理念 创新理念化为系统学说 丰富理论变为广泛实践,“治理”(gouvernance)范畴史(三阶段):,中世纪:gouvernegouvernementgou- vernance同源(gouvernail 船舵、选择方向、调整修正),表示“主导、驾驭”某物意思 古典时期:gouvernement与国家统治、政府权力结合,gouvernance与“理政”联系 现在:gouvernance 治理,其内涵是指一种新的特定公共权利关系,治理学说形成,集体成果:经济、公共管理、社会学、政治学 涉及主题:企业管理与公共管理、国际关系与国家政治体系、以及各个政治权力主体关系 基础内容:现代治理(变化)、多层治理(特点)、公司治理(源头)、公共政策网络分析(方法)等等,代表作及其内容:,詹姆斯马奇、约翰奥尔森制度新探(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1989) 伯恩马兰主编:普遍的政治交换(1990-1991)(generalized Political Exchange,1990-1991) 欧洲政治学会现代治理(modern Governance),“利益相关者”及其作用,世界银行与“治理”: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三阶段、援助观、三手段) 英国工党和“第三条道路治理” 普罗蒂与关于欧洲治理的白皮书、拉法兰与为了全新的治理,以及城市治理与市长,地方治理与地方力量,4、理念、政策、制度和文化的重要创新 治理内涵和意义,“多元、平等、协商”的内涵 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当下和未来的统一 客观趋势、西方经验、文明成果,联合国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治理是个人和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它包括人民和机构同意的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摘自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治理”意味着(格斯托克):,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明确肯定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限于政府的权力、权威,而是控制和引导,三为一体:,治理主体多元(六个类别:党政民社行国际,政府不垄断,作协调) 政府权力重构(政府与市场分权、中央与地方分权、国家与社会分权) 协商合作关系:相互依赖、协商谈判、相向而行,“分析效应”、“灯下黑”与”两统一”,方法有指向性,分析结果如色镜观察反映特定光谱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 灯下有盲区”,5、国外“治理”与中国的时代,“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邓小平,,讲话,“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演化的结果”(定力) “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化为自己、形成特色(开放),创新发展,制度与治理的区别和联系 统治-管理-治理的叠加 总体与局部、内生与借鉴、自信与开放的统一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理论与实践,6、社会治理的内涵,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 丰富内涵的个性范畴 课题研究的特定对象,何为“社会”?,“人的关系的总和”、“社会形态”的概念(大社会) 人的社会生活领域、个人与国家间的定位、“人的生产和再生产”(小社会)以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为重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 (突出小社会、关联大社会),何为“社会治理”?,“国家和其它主体,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和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协商、合作、组织、协调、监督、控制、服务的过程 ”,“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事业”,概念的特点:“三统一”,广义与狭义的统一 一般与特殊的统一 管理与治理的统一,何位社会治理?,广义社会治理、国家治理、治国理政狭义社会治理、经济治理、政治治理、文化治理、生态治理,一般与特殊的统一,“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一个具有民族、时代、实践特色的崭新概念,胡锦涛同志在省部主要领导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研讨班上讲话,管理和治理的有机统一,“社会管理”使用4次,“治理”出现24次,其中“社会治理”出现7次总目标讲到“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分论之第13题“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讲了四方面问题 此外还有“法人治理”、“社区治理”、“三方治理”,习近平在省部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管理、综合施策”(理念转换和内容更新),二、国外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和一般情况,1、社会规范,以法律平衡社会主体权利与责任,规范国家社会监管,社会工作,实现社会活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除法律硬约束外,还通过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社会自律和自治水平,2、社会诚信,将诚信原则写入法律,成为人们行为的硬约束 建立征信制度和诚信档案,对个人和组织的诚信行为进行监督 开展公民教育,让诚信成为基本道德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强预算约束,提高政府公信力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共塑社会信任,4、社会组织,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框架 建立较为完备的监管体系 为非营利组织提供必要支持,形成伙伴关系,5、社会服务,加大政府对社会服务的财政支持,重视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 加快社会服务的市场化(主要形式:一是合同出租,二是公私合作,三是用者付费,四是凭单消费) 推进社会服务的社会化,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服务供给格局,6、社区工作,重视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体制的建立、完善和运行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促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积极鼓励志愿者从事社会工作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对社会工作的支撑,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为社会工作者提供舞台,7、社区治理,建立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社区组织体系和职责 为社区提供较为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社区的生活配套设施以及各种基础设施都比较齐全) 鼓励社会组织在社区发展中发挥作用,鼓励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治理 通过多种渠道筹措社区活动经费,资金支持是社区工作及志愿者组织可持续的重要基础,8、社会安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除了统一的紧急状态法以外,许多国家针对各种具体的紧急情况制定了单行法,或实施细则; 权威的应急管理机构,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与职能定位上大致分为所谓“集中专业化”和“分权和多元气化”两类; 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第一时间向大众快速,准确地传递危机信息,是诸多西方国家处理危机事件的重要经验; 此外还有有组织的志愿者社会参与机制和常态化的应急教育培训机制,三、当代国外社会治理主要经验及其启示,(一)个人还是社会本位: “第三条道路”与指导思想,关于社会管理的世界观、价值观问题,也就是回答“社会治理的指导思想、价值基础”,1、自由主义,个人责任 工作福利 社会慈善 国家保护,英国对社会干预及特点,1601年济贫法(老)以立法形式承认贫困的国家责任 1834年济贫法(新)主张“劣等处置”、“济贫检查”原则 二战后贝弗里奇报告 80年代撒切尔夫人改革,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设计了“从摇蓝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成为“福利国家之父”(在此基础上“白皮书”(44)、相关“法律”(46),英国建成福利国家(48) 原则:强调国家责任不替代个人责任;基本保障但为个人保险留有空间,私有化 低水平 个人责任 劳动福利,2、保守主义,社会秩序与社会控制 公共利益与社会团结 权威主义和国家责任 伙伴关系与社团主义,1883德国三项保险立法,社会国家传统与工业化变迁 健康保险计划、工伤事故保险计划、退休金保险计划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标志,3、社会主义,社会本位 国家责任 团结互助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民主主义与“福利国家”,社会民主主义从革命到改良 从社会民主主义到民主社会主义 走“第三条道路”与建成“福利国家”,4、新调整:“新第三条道路”理论与实践,80年代危机与社会的转型,政策陷入困境,福利难以为继 党员人数减少,得票率下降 目标理念动摇,内部矛盾发展,“新第三条道路”的内容,“社会公正”但淡化“阶级政治”、不讲“替代” 混合经济、国家责任,但重新“定位”,“可能的竞争和必要的调控” 变“福利国家”为“社会投资国家”,新第三条道路的本质和趋势,局部调整 中左定位 二者之间 发展曲折,5、问题与思考,三种模式对立统一 社会主义不是一种模式 第三条道路是一种综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超越,(二)公平与效率:公共管理理论与社会治理的目标,关于国家社会治理目标及效率和权利关系的讨论,也就是研究什么是“最好”的社会管理,一个主题:,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共价值(公民权利)的切实实现,两个阶段:,公共行政理论初创、建构与转型 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孕育和发展,现代西方公共管理的四个理论:,公共选择理论 新公共管理理论 公共治理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人性假设:自利、理性(经济人) 传统模式:垄断、失效、失位、非理、失范 改革方案:打破垄断,公私竞争,自由选择(市场化),新公共管理理论,以企业化政府,冶“政府失灵” 加强和完善政府自身的管理 实现管理的理性化和效率化,公共治理理论,公共管理=通过“治理”达到“善治”,治理(gouvernance):,统治-管理-治理,主体多元:“来自政府但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行为者参与” 合作关系:各主体间相互依赖,形成“自主自治网络” 职能转变:政府权威与其他管理方法和技术结合,对公共事务引导、调控 达到“善治”(目标、过程、结果),“善治”,公共利益最大化 合作、协调新颖关系与最佳状态 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和效率化,新公共服务理论:,关于公共管理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角色的一套理念 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撑舵,基本观点:,政府的职能是服务不是掌舵 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思想要具战略性,行动要重民主性 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 不仅关注市场,还要关注宪法 重视人,而不只是效率 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意识重于企业家精神,两种研究取向:,一种是宪法政治的价值 一种是管理效率的主张,一种结合:,两者的有机结合,(三)国家、社会、市场、公民、国际社会: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关于社会治理主体及其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讨论,也就是研究应由谁来治理,怎样治理 (治理格局、治理体制),1、社会国家对立与市民社会理论的产生、发展,国家产生与社会管理的进步 国家“垄断”和社会的管理“空间” 社会国家对立与市民社会理论产生 政府、市场失灵与新市民社会理论,2、当代公民社会理论内容:,“三分法”代替 “二分法”公民社会由社会、文化领域构成,以社会组织为载体,行整合、传播和自治功能公民社会与国家对抗、制衡、参与和互补,3、非政府组织与“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NGO)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与志愿性NGO包括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利益团体等NGO弥补市场、政府资源配置体制的不足,与政府、企业平行,构成“第三部门”,4、问题与启示:,西方社会的重要现象;社会管理的先进理念;反映关系的观点体系,具有客观性、阶级性和工具性改革政府,完善市场,发展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