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白鹤初中 任剑红,课文要点,洁身自好 不慕名利,牡丹 富贵者 众 菊 隐逸者 鲜,陶 独爱菊 世人 甚爱牡丹,予 独爱莲,不染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不可亵玩,莲 君子者 何人,托物言志对比衬托,考点追踪,2、题型,3、题量(分值11),1、内容,复习原则: 绝不推测,下大功底, 抓重点难点,重全面落实,,考点演练,5、迁移训练(难点),2、词语闯关 (实词、虚词),3、句子翻译,1、背诵闯关,4、文段考查,字词闯关,1.字音 周敦颐( ) 可爱者甚蕃 ( ) 出淤( )泥而不染 不蔓( )不枝 濯( )清涟( )而不妖 噫( ) 花之隐逸( )者也 陶后鲜( )有闻 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2.字义:(1)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 (3)陶后鲜( )有闻 ( ) (4)不可亵玩焉。( ),1.字音 周敦颐( ) 可爱者甚蕃 ( ) 出淤( )泥而不染 不蔓( )不枝 濯( )清涟( )而不妖 噫( ) 花之隐逸( )者也 陶后鲜( )有闻 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y,fn,y,zhu,lin,mn,xi,y,y,xin,美丽而不庄重,远播,洗涤,亲近而不庄重,少,更,宾语前置的标志,的,用在主谓之间,无实义,动词:到,调节音节,代词:这件事,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余谓菊,何以谓之文也,认为,(谥号)称作,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重点句子,我惟独喜爱莲,它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部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笔直的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对于菊花的爱好,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之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解题思路 方法导航,关注文言词语: 1.常考实词 2.古今词 3.通假字4.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 掌握句子翻译:a翻译原则: 1信(准确,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雅(通畅,) 3达(语言规范)b五字翻译法: 1.留 (保留) 2.删 (删除) 3.换(替换)4.补 (增补) 5.调(调整语序) 了解文言句式: 1.判断句 2.省略句 3.倒装句,周敦颐爱莲说的咏莲名句是:答: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自好的句子是: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答:香远益清。 7.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或核心句):答:莲,花之君子者也。 8.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9.请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答:比喻君子质朴、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播,美德广布四方;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威严不可亵渎。,1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在结构与内容上有什么作用?答:结构上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内容上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11本文采用了借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1(1) 牡丹-“ 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2 思想感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爱 莲 说 周敦颐,托物 言志菊 隐逸者(正衬) 莲 君子牡 丹富贵者(反衬),迁移训练 点击中考(p182),【甲】 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1)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2)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3)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4)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1)本:根。(2)体:体悟。(3)虚受:虚心接受。(4)实:充实,充满。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可爱者甚蕃( ) (2)陶后鲜有闻( )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 19.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 、 、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 、 、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4分) 20.甲乙两文都用了 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 、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3分),答案,1 .1)多 2)少 3)坚定、有节操 4)种植、栽培 2译文: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君子看见它的本性,就会想到那些待人接物不偏不倚的人。 3.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外形 香气 、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性直 心空、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4分) 4.甲乙两文都用了托物言志 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 、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 议论的表达方式。(3分),解题思路 方法导航,文段考查: 1.文段理解是前提2.主题、 3.写作方法(表现手法等)4.评价人物(要有理有据)迁移训练: 1.读 (基本) 2.忆(关键) 3.转移(落脚点)4.比较分析 求同存异,译文,竹子 像贤人,这是为什么呢?竹子的根稳固,稳固是为了确立竹子的本性,君子看见它的根,就想到要培植好坚定不移的品格(想到意志坚定不移的人)。竹子的秉性直,直是为了站住身体,君子看见它这种秉性,就想到要正直无私,不趋炎附势(想到正直、不偏不倚的人)。竹子的心空,空是为了体现道,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竹子的节坚定,坚定是为了立志,君子看见它的节,就想到要磨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一帆风顺还是遇到危险时,都始终如一(想到砥砺名节、无论穷通祸福,始终如一的人)。正因为如此,君子都 喜欢种竹,把它作为庭院 中存价值的东西。,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