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百年清华,清华园这座中国知识界的中流砥柱,其前身是1911年清政府利用美国政府偿还的庚子赔款,而办起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脱胎于苦难之中的清华学堂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和研究院,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8年清华学校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在战火纷飞、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岁月里,师生休戚与共、艰苦办学,联大也以名师云集、水平高、学风好而蜚声海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改革开放以来,清华逐步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布局,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曾经的它以“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著称于世。今天的它以世界一流大学的骄傲,屹立于东方。,3,五万学子返校 两岸清华共庆,清华大学将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周日确定为校庆日,因此百年校庆日为4月24日。校庆期间,遍布海内外的校友预计将有五万余人返校,同贺母校百年。目前已确定集体返校的班级中,年龄最大的校友已毕业六十年,还有毕业八十年的百岁校友也已与学校取得联系,期待重回清华园,追忆青春岁月。,4月22日,北京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左二)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副校长叶铭泉(左三)共同出席北京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揭幕仪式。4月24日是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纪念日,两地清华大学将共同庆祝百年华诞,并各派副校长带队前往参加庆典,4月24日,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克强等出席大会,清华校友中部分政界英才,1.政治局常委、委员名单14人 2.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16人 3.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2人 4.部级正职20人,顾秉林:清华喜迎百年华诞 大学之道责任为重,一百年来,清华大学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形成了优良的精神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一代代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涌现出众多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为中国社会进步和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致力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大学之道”,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正在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大学之道,育人为本。 大学之道,学术为魂。 大学之道,大师为先 大学之道,责任为重,8,朱镕基回母校与校友师生共庆清华百年华诞,朱镕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教导同学们要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要讲真话、做实事,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清华人应有的贡献。他用自己当年立下的箴言动情地勉励同学们:“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9,写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作中流之砥柱一:从国耻中走来,清华人的血脉中流动着的“雪耻图强”信念与生俱来,救国、爱国,成为水木清华永远的主题。二:1999年,共和国欢庆50岁生日,23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白手起家,自力更生,他们创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为中国人赢得了宝贵的民族尊严、大国底气三:清华大学的历史上,还有四个人的四年被久久怀恋,那是清华国学院。四:清华园永远涌动着一股向上的力量。季羡林说“回忆清华园就像回忆母亲”;王淦昌说她是“清华天堂”;史学家何炳棣说“如果我今生曾进过天堂,那天堂只可能是清华园”;施一公说,“回到清华,我每天早上都很激动。当你有理想,心情愉快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有劲。”更多的清华人说,“清华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永远不可能改变,谁也不想改变。”,校园景观,气象台,图书馆,百年校庆组委会办公室 2010-00-00,水木清华“是清华园内最引人入胜的一处胜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