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目标:1. 认识 3个生字,会写 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3. 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和正侧面描写及人物心理、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重难点: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课前准备:1. 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2. 多媒体课件。一、揭题导入,学会概括1. 板书,读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5 课,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提笔就是练字时,每个字都要写得端端正正、大大方方。(齐读课题)“着”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念zho, 念 zho时多用于口语中的一些词汇,如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够不着,摸不着,睡不着等等;念着(zhu)时书面色彩较浓一些,如着陆、着装、着色等。2. 好,再读课题3. 课文预习了吗?这篇文章主要写谁的?伽利略。略是生字,右边是备,不是各,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请默读课文,在写伽利略的段落前打个“”。写伽利略的段落有:(板书: 1、3、4、6)。4. 大家看看第一节,快速浏览,这一段写什么?总的介绍伽利略( 15641642)。伽利略在学生时代就被称为辩论家,注意这里的“辩”中间是“言”,板书“辨”:认识这个字吗?两者怎么区别:用话语辩论、用“辩”,用大脑和眼睛和分辨用“辨”。会动脑筋的孩子就会少写错别字。5. 第三节: 写什么?快速浏览,写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产生怀疑,能不能以小标题的形式呈现?(板书:产生怀疑)这段中有个生字磅,石字旁的磅,重量单位,1磅不到我们的 1 斤,450 多克,镑,货币单位。6. 第四节: 写什么?快速浏览,(实验还是试验?)小标题形式呈现(板书:试验求证)7. 第六节: 写什么?快速浏览,写伽利略公开试验,(这里试验?实验?)小标题呈现(板书:公开试验)8. 思考目的: 产生怀疑之后,伽利略反复试验求证,最后又公开试验,他这样做的目的,也是本文所写故事的结束,是什么呢?答案在书上,谁来读。伽利略是要告诉人们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句话很关键,记住!9. 概括内容: 请大家用上这三个小标题,用上这句话,(出示课件)说说课文写了关于伽利略的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走上比萨斜塔,通过公开实验,用事实告诉人们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评价:言简意赅,你的概括力那是相当得强)10. 小结:同学们发现没有: 写人的文章,只要找到和主人公有关的段落,把这些段落的大意合并一起,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记住了吗?二、探究品质,学习写法一)学会安排详略1. 学生推测: 同学们,伽利略做件事既然是为了告诉人们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那大家想一想,为了突出这个目的,这三个部分,(指板书)哪里该详写,哪里该略写?产生怀疑应该详写,别人都不怀疑,你却敢怀疑2000 多年前的大哲学家,只有敢怀疑,才能进一步告诉人们大哲学家也有错的时候。板书:详反复试验应该略写,关系不大。板书:略公开试验,要详写,没有勇气地公开试验,怎么能让人信服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呢?板书:详2. 那作者是不是像我们推测的这样安排材料详略的呢?我们来看一看。课文哪些段落在写产生怀疑?23节课文哪些段落在写试验求证?4 节课文哪些段落在写公开试验?56节别说,同学们推测的还挺准,说明我们的同学也会安排材料的详略了。3.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二)产生怀疑1. 先看产生怀疑这部分, 出示,指名读: “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怀疑。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 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 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 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2. 细读文本:1)指名读这段话, 看谁能把听的人读明白了?读这段时,你得像讲话一样, 把别人说明白了,不要你不会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不明白了。语义重音读得真好!2)听明白了吗?你再读读“这句话”,这句话是哪句话?出示“这句话”: “两个铁球,一个10 磅重,一个 1 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 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 磅重的 10 倍。 ”3)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物体下落的速度和物体的()有关。物体越() ,下落速度越() ;物体越() ,下落速度越() 。 (指名答,评价语:口齿伶俐、思维清晰,你将来也能成为科学家。 )(4)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如果你出生在那个年代,你是相信还是怀疑?训练说。预设: a 怀疑:敢于怀疑,你长大后一定会成为和伽利略一样的科学家。来,请你对照课件,把你的怀疑说一说。 如果把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十一磅铁球比十磅铁球重,十一磅铁球落地速度就要比十磅铁球快;把两个铁球再拴在一起往下落,同样按照这个逻辑,1 磅重的落得慢,10 磅重的落得快,慢的就会拖住快的,就像走路时走得慢的小孩拖走得快的大人后腿一样,它们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同一个前提,推理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结论,这怎能不令人怀疑呢?(评价语:你的逻辑思维特别清晰,将来能当一个和伽利略一样伟大的当科学家)b 不怀疑: 因为生活中好像的确是这样的。但是伽利略却产生了怀疑,按照亚的逻辑, 他进行了一个有趣的推理:自由读读这段话,谁来当一当伽利略,看着课件,把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推出来。3. 侧面描写:刚才同学们练说的第三节写的是伽利略的心理活动,(板书:心理)出示课件。在这一段前还写了这么一段。出示: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1)指名读2)了解亚里士多德:知道亚是怎样一个人吗?出示: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年公元前 322年) ,古希腊人。一位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在医学、哲学、物理学、美学和心理学等方面都有着杰出贡献,对世界的贡献无人可比。2)指导朗读: 对于这样一个人,人们是什么态度?信奉,(指导写奉:三长两短,五个横的长短、写法都不一样,自己待会写的时候琢磨琢磨,一撇一捺写舒展,字就大气了。(再出示第二段)说到信奉,我们往往想到信奉神灵、信奉上帝等,这说明人们相信亚里士多德到了什么程度?像信奉神灵、上帝一样。谁来带着这种感觉读第二节。最后一句是反问句,反问句表达的感情比一般陈述句要强烈!你再读!3)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伽利略敢于怀疑亚里士多德,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板书)4)侧面描写:第二段写人们写人们的语言(板书:语言),写出了当时人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看似和伽利略无关,却对表现伽利略的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叫侧面描写。(板书: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是相对于正面描写而言的,第3 节直接通过写伽利略的心理活动来表现他的品质,这叫正面描写。(板书:正面描写)二)反复试验了解事件要为人物品质服务1. 过渡:伽利略产生怀疑只是事情的起因,接下来伽利略要试验求证,这是事情的经过。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d)确说错了。”2. 指名读3. 交流: 伽利略的试验什么特点?(反复许多次)可不可以把反复换成重复?伽利略反复多次做试验,这些试验可能有哪些不同?填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他选择了不同的风力进行实验,他选择了不同的高度进行实验,他选择了不同的球进行实验,他选择了不同的地点进行实验,多么严谨的伽利略呀!4. 反复试验是事情的经过,只写了一句话?同学们有没有疑问?经过往往是事情的重点,为什么作者就这么一带而过,而不做详细地描述,去表现伽利略的治学严谨呢?小结: 写人文章中的写事既要有一定的完整性,同时又要为表现人物的品质服务,这篇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不是伽利略的治学严谨,所以反复试验这部分要略写,和作者重点表现的品质有关系的才详细刻画。三)公开试验写的训练1. 公开试验是事情的高潮部分2. 过渡句:在反复验证和公开试验这两部分之间,作者用了一个过渡句,很自然地将两部分衔接起来,请同学们在书上把过渡句画出来。出示:“他向学生宣布了试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3. 理解宣布,宣传、发布。指导写宣4. 课文第 6 节写公开试验,那第5 节都写了什么呢?人们在议论纷纷 。1)课件出示:有的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有的说:“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2)指导朗读:指导写妄、执在那个人人信奉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伽利略竟然要公开推翻亚里士多德,太不可思议了!所以作者连用两个感叹句!谁来读!3)扩写:说话的人,作者只写了任务的语言,当时人们是怎样的神态、动作、语气呢?你能想象出来吗?说:“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说: “等会儿他就固执不了啦, 事实是无情的,会让他丢尽了脸!(在横线上加上描写人们神态、动作的语句,如果语言你觉得作者写得不过瘾,也可以有所补充。)4)交流:老师示范:人群中有一位上了年纪的人,他带着高高的帽子,一边叹气,一边举起手中的拐杖,指点着塔顶上的伽利略,生气地说:“一个毛头小子,竟要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我看他是想自取其辱!亚里士多德,我们的神啊,原谅他的无知吧!”“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多德的错处!”他望着站在塔顶上的伽利略,用鼻子哼哼着。 “等他丢完人下来,我们大家都要朝他脸上吐口水。我们要用口水把他给淹死。”5. 第 5 段通过写人们对伽利略的议论,(板书:语言)写出了伽利略面临的压力之大,处境之危险,写出了伽利略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板书:执着追求真理)。这种不直接写主人公,而是通过写其他人表现主人公的品质的写法,叫侧面描写!第6 节叫正面描写)6. 拓展:伽利略公开试验推翻亚里士多德,所遭遇的仅仅是这些谴责吗?出示: 16 世纪时,意大利的哥白尼、布鲁诺等,因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坚持“日心说”而流浪异国、被捕入狱,最终被教皇活活烧死在罗马广场。哥白尼、布鲁诺的未来就是伽利略的未来!7. 人们的冷嘲热讽,人们的横加指责,甚至是生命危险的威胁,伽利略全然不顾,他勇敢地走上塔顶。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瞬间,喧闹的人群瞬间鸦雀无声。(出示课文插图)继而,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出示)8. 补写:刚才作者描述了斜塔周围人不同的语言,这次只用了一个描写神情的词惊讶。(板书:神情)这叫避免重复,至于大家都呼喊些什么,作者没有写。请大家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斜塔周围那么多的人,男女老少,身份不同、个性不同,每个人的动作、神态都不一样,每个人说的话也不一样。只需要抓住一个人来想象就行。看谁的想像最丰富,写得最有情趣。(写在插图旁边)老师范例:“这个青年真是胆大妄为,竟想找亚里士我德的错处!他简单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什么是古圣先贤,不知道什么叫自取其辱,自取灭亡!这样的大逆不道,我们应该烧死他! ”说着,那人狠狠地望了一眼塔顶上的伽俐略,又从鼻孔里哼了一句,“等着瞧吧! ”“这,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我的眼睛出了问题?亚里士多德,我们的神哪!你告诉我们这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位带着高高帽子的老人,使劲揉了揉眼睛,僵直在那里,半晌没有动。“天啊,这是怎么回事呀!这不可能,不可能!”那位像是有很钱的妇人不停地叨咕着,像是得了神经病似的。“亚里士多德,我的神, ”忽然,她往后一仰,直直地倒了下去。“妈妈,妈妈!”旁边的小女孩子大声地哭喊着。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写斜塔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