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四章教育的目的与培养目标“目的”是起源于窦毅的孔雀眼睛。“课程”最原始的意义是“庙宇”;最早使用的人:斯宾塞。教育目的的结构教育目的:国家统一制定的,或是教育家理想中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实际制定的。学校教育目的的结构各育目标: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德、智、体等各育目标。教学目的:根据各育目标制定的教学结果的总设想。教学目标:教学目的在各门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课时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的不同课时的具体要求。 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教育目的 :是教育主体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总体要求、设想或规定。(一般包含“为谁培养人” 、 “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方针 :国家或政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而教育规划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行动指针。(含有“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有明显的阶级性、 政治性和政策规定, 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强制性。)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实际制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在对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决定培养目标;同时, 教育目的只有与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落到实处, 才具有可操作性。 教育目的分解为若干培养目标,并按既定的教育目的与目标评估教育实体与教育过程的实绩。教育目的的实现依赖于各个层次、诸方面的培养目标的达成。教育方针 包括培养目标、具有较大程度的普遍性和理想化特征。区别: 教育目的是基于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认识而产生的教育结果预期,既具有客观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又具有主观性和超前性(理想性)的特点。三者相对来说:教育目的具有核心指导性、概括统一性。教育方针具有指令性、政治指向性。各育目标具有具体多样性、时间操作性。( 注:关系只有三种1.相对独立、相辅相成2.包含关系3.对立关系 ) 教育目的的四种取向(一)个人本位论 :坚信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就是真善美的体现,主张教育因以个人需要为本,强调根据儿童的本性,一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 【法】卢梭、 【瑞士】裴斯泰洛齐、 【德】康德、福禄培尔)(二)社会本位论 :认为个人的发展有依赖于社会,受社会的制约,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促使个人社会化,使人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符合国家根本精神的有用公民。 ( 【古希腊】柏拉图、 【战】荀子)(三)人文主义目的观:认为人性是美好的,并且是永恒不变的教育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就是培育人性;始终把人的价值和人自身的完善放在教育价值的首要位置;在教育中强调尊重儿童,注意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亚里士多德)(四)科学主义目的观:以社会的需要尤其是物质需要为出发点,以社会物质生产和科技进步为中心的关于教育目的的功利主义主张。(弗兰西斯培根)我国的教育目的:一、理化基础: 教育与实践、 劳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二、基本特征:2 1、 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3、 培养“劳动者”4、 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5、 注重提高全名族素质第五章学校的生产与发展第一节学校的产生一、什么是学校?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专门场所。生产力的发展二、学校的产生条件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国家机器的生产 二、学校的出现(一)学校的萌芽:1、青年之家2、宣传教会3、养老机构(二)最早的学校:两河流域上游马里;中国:商代出现比较正规的教学活动。(人类最早的学校约在公元前4000 千年出现在奴隶制初期的巴比伦、亚述、埃及、中国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第二节学校的发展一、中西方学校的发展(了解,P177)(一)我国学校的发展1、 西周:学在官府2、 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学在四夷3、 汉唐宋:官私并存,相得益彰,宋书院蓬勃发展4、 元明清:官学、书院逐渐衰落,启蒙教育主要由私学承担(二)西方学校的发展1、斯巴达的军事学校2、雅典的学校3、基督教学校4、城市学校5、中世纪大学6、人文主义学校7、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8、师范学校9、幼儿教育机构二、学制(一)学制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衔接关系。(二)学制的类型1、双轨制:(典型:西欧,特别是英国)教育是划分阶级、区别社会地位的带有阶级性的象征物。 (P194)2、单轨制:(美国)以普及初等教育为起点,推动中等教育的发展,最终与高等教育相衔接3、分支型:(苏联)出现各种类型的学校,注重普通教育的教学质量,普通教育为高院输送人才、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三)我国学制的沿革1、壬寅学制1902 年钦定学堂章程中国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颁布,但未实施的学制2、癸卯学制1904 年奏定学堂章程3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3、壬子癸丑学制1912 年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最高教育行政机构中华民国临 时政府;蔡元培任教育总长。这个学制,将小学教育缩短为7 年,中学教育缩短为7 年,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规定,设置了专门学校培养专科实用人才等等。4、壬戌学制(又叫六三三学制)1919 年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该学制是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为成熟的学制。5、我国现行的学制1952 年第六章教师及其专业发展第一节教师职业的历史演进一、教师的定义:让某人学习或获得某种知识的人,教育者,培训者。老师诞生于唐宋年间(宋),个体称位二、历史溯源:1、教师职业的萌芽:长、能者为师【原始社会】教育未能脱离生产劳动2、独立职能教师的产生:官师合一【奴隶社会】教师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未经专3、专门化教师的产生:士为师【春秋战国】门培养,教师成为独立、泛化的行业4、教师的专业化发展:1681 年,拉萨尔【法】开办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独立师范教育);1897 年,盛宣怀在南洋大学(现上海交大)设“师范院”第二节教师的角色与劳动特点期望角色:社会或团体对角色本身提出的理想要求 一、角色与教师角色领悟角色:个体对期望角色的理解与把握实践角色:个体在实践中采取的行为方式二、传统教师的角色定位:园丁、工程师、蜡烛、一桶水三、现代的教师角色定位:授业传道者、研究者、管理者、引导者、协作者、课程开发者、心理医生四、教师劳动的特点:1、示范性2、复杂性3、协作性4、创造性5、长期性6、个体性第三节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一、教师的专业知识: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2、精神的学科知识3、扎实的教育学科知识二、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设计能力,应用教学媒体能力,课堂教学技能,组织、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教学研究技能。三、教师的专业情意: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P232)问题一:怎样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答案百度的)一、提高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二、提高自身的文化业务素质1、要认真学好教育理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要用科学的态度和工作方法搞好教学工作。2、要努力提高教学基本功。所以对教师教学基本功要求做到:(1)语言准确、生动。数学教师还要做到语言简练富有逻辑性。4 (2)要熟练地掌握和正确运用教材中的教具、学具。能根据需要,自己设计制作教具,指导学生制作和运用学具,以提高教学效果。(3)提高自身的书写能力(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做到板书工整、美观、突出重点,作业批改认真规范,批语能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三、提高改革实验和教育科研能力1、努力学习教育科研的理论和方法。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3、认真总结经验。第五节教师的专业地位(或,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一、权利1、 教育教学权2、科学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获取劳动报酬待遇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二、义务1、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5、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判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第七章学生及其成长定义:正在学校或其他学习机构接受教育的人一、学生本质属性: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潜能、发展需要),完整的人(全面发展)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教育的对象)二、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和阶段性2、稳定性和可变性3、不均衡性4、整体统一性三、两种对立的学生发展观1、外塑论洛克、赫尔巴特夸大教育、教师在学僧发展中的作用2、内发论卢梭、杜威调动儿童在教育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四、学生群体类别根据群体的构成方式和原则分:1、正式群体:明文规定、成员固定、有编制、有责任、有组织(例如:学校、年级、班级等)2、非正式群体: 结构松散、 缺乏稳定性、 没有明确的职责权限(例如:学生中的亲密伙伴)学生的是权利的主体,应享有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一、权利生存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5 三、义务1、 遵守法律法规2、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习惯3、 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师生关系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威信、师生心理健康发展、优化校园文化二、师生关系的特点:1、尊师爱生、民主平等2、相互启发、合作对话3、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三、师生的类型:P278 资料夹 75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构建: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2、了解和研究学生3、热爱尊重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流5、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