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19 页甘肃省甘肃省兰州市高考实战模拟考试兰州市高考实战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试题卷共 10 页,22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 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 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 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 2B 铅笔 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 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 阅读题(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照通常的理解,前者属于“戏剧”,后者属 于“诗”,我们的元曲研究也基本上按此一分为二而进行的。但对关汉卿而言, 他是否也有“戏剧”与“诗”的分别呢?如果有,它们的分别在何处?王国维 在宋元戏曲史中说:“套数则合一宫调中诸曲为一套,与杂剧一折略同。 但杂剧以代言为事,而套数则以自叙为事,此其所以异也。”实际上,杂剧与散曲(王国维所谓的“套数”)有时并不易分别。赵景深 先生元人杂剧钩沉中收入的套曲,当归为杂剧,还是归为散曲,是还可以第 2 页 共 19 页继续探讨的。同样的,全元散曲中的很多套曲加上角色、宾白便与杂剧无 异。杂剧研究、散曲研究的两分显然不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元曲。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断然将元曲选收入的明初贾仲明等所作六种杂 剧排除于元曲之外,后来的研究者一般也依从王氏的区分,至于明代前期朱权、 朱有燉继续进行的北杂剧创作,自然应归为“明杂剧”的研究范围。作为历史 性研究,这样的区分无可厚非,但分割包片的研究有时却不利于较深入的研究。 我们现在面对的元杂剧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元刊杂剧三十种以及明万历年间 的明抄、明刻本元人杂剧。元刊杂剧为民间坊刻本,错讹、残缺甚多,并不能 代表元杂剧创作的“本来面目”。而朱有燉的杂剧现存明永乐、宣德年间的藩 府原刻本,由于朱有燉作杂剧有意追求“金元风范”,所以他的现存剧作可能 反映出一些杂剧创作的“本来面目”。又如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最初发 现时,曾引起很大的轰动。但半个世纪以来,除孙楷第、王季烈等先生曾作出 一些考辨工作外,对于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特别是其中的抄本杂剧, 还缺少进一步的研究,而抄本杂剧可能反映了元杂剧表演形态等方面的问题。 朱有燉的杂剧和脉望馆抄本杂剧长期不被重视,当然也有历史原因。前者出自 贵族之手,后者染有帝王家的色彩。80 年代以来,戏曲文物研究成为戏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华戏曲 杂志的同仁们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山西新绛元墓戏雕的发现以及山西上党 迎神赛社礼节传簿的发现,都是 80 年代元曲研究的大事。但是,戏曲文物 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绩并没有在同期或稍后的杂剧研究中反映出来。有的研究 者习惯于沿着既有的逻辑思路奔驰,昧于纸上而不及地上。如元杂剧的表演体 制、元杂剧的流布等问题,如果忽略戏曲文物的研究而径直作出结论,都是很 危险的。自近代以来,“白话文学”、“俗文学”倍受青睐,元曲研究适逢其时。 建国以来,重视有“人民性”的文学,元曲因为有“丰富的人民性”也得到高 度评价。在雅与俗的取舍之间,元曲似乎总近于“俗”,所以与文人士大夫的 雅词属两家。从建设看,也有理由分别归为曲学与词学。但元曲果真属于“俗 文学”么?元曲乃宋金词之变,这是明清人比较一致的看法,今人多以为是无 根之谈。在近人吴梅、王易等研究者那里,词、曲的研究也仍未分家。赵山林 先生对金词、元曲关系演变的考察,或可开阔我们的视野。元曲研究不能局限于元曲,仅仅凭借元曲选、元曲选外编和全 元散曲,外加上录鬼簿等,在过去不够,在今日更显局促。多一点纵横 上下,很有必要。(摘编自邹德艳二十世纪元曲研究刍议)1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第 3 页 共 19 页A一般来说,“元曲”是由元杂剧和散曲两部分组成,按照文学作品的样 式来说,元杂剧属于“戏剧”,散曲属于“诗”。B王国维认为散曲同一宫调的各曲合为一个套数,大体相当于杂剧中的一 折,但杂剧以代言为事,套数以自叙为事。C全元散曲中的很多套曲加上角色、宾白便具有了杂剧的艺术特征, 这说明元杂剧和散曲在艺术特征上并没有本质区别。D用两分法进行元曲研究,因一些研究材料在区分界限上的模糊,给研究 工作带来一定的障碍,不利于更深刻地理解元曲。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元刊杂剧虽为元人杂剧,但因错讹、残缺甚多,反而不如明代朱有燉的 杂剧因追求“金元风范”,而能真实地反映元杂剧创作的“真实面目”。B近代有的研究者在戏曲文物研究中取得了重大成绩,但这些成绩并未在 同期或者稍后的杂剧研究中反映出来,元曲研究已经步入一个认识的误区。C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白话文学”、“俗文学”具有较强的“人民性” 而备受青睐,元曲因有“丰富的人民性”而适逢其时,得到了高度的评价。D明清时人们认为元曲是宋金之词的延续发展,而现代人多不认同这一观 点,但从历史的角度多一些纵横上下,对于当今的元曲研究是很有必要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收入的元曲,排除了元代以外的元杂剧,后人 也多依从这种区分,但这种研究方法有局限性。B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被发现时虽引起很大的轰动,但对它的研究 较少,原因在于它出自贵族之手,染有帝王家的色彩。C无论是杂剧研究、散曲研究的两分,还是元曲研究的分割包片,都不利 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可见元曲研究不能局限于元曲。D元曲有“丰富的人民性”,因此收到高度评价;但至于元曲究竟属于 “雅文学”还是“俗文学”,一直以来却没有形成定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第 4 页 共 19 页清水洗尘聂鑫森这是 1966 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古城湘潭平政街“洗尘池”澡堂壁上的挂钟, 宏亮地敲了九下。按规定,澡堂营业到晚上八点就下班了,顾客早已走尽。工作人员也陆续 回家了,只剩下浴池班班长于长生和小徒弟张庆在打扫卫生。几个大池子里的 水都已放干,池底、池沿也都擦拭干净。原本浴池的顶端有几个雅间,现在紧 紧地关着,里面放着木浴盆、小床、茶几,浴盆上安着冷、热水龙头。舍得花 钱的顾客可以自己调节水温,可以洗过澡后舒服地躺到小床上,可以请人推拿 按摩,可以喝一壶泡好的茶。但这个项目在几天前已经取消了,上级说,只有 剥削阶级才有这些臭讲究!于长生望着那些雅间,惆怅地叹了口气。“张庆,关门吧,我们爷俩也该歇口气、喝口茶了,今晚轮到我们值班哩。”张庆说:“好咧师傅。 ”两个人刚走进店堂,从外面急匆匆走进一个人来。四十岁出头,脸黄而瘦, 额头上还有血迹,目光散乱,步履踉踉跄跄,身上的衣服很破旧,特别是膝盖 那个地方磨损得很厉害。张庆吆喝一声:“喂,下班了,明日再来!”那人惊悚地收住脚步,小声说:“我好多日子没洗澡了,是否可 以”于长生几步走上前,把来人上下打量一番,然后说:“您啦,请!”张庆觉得很意外,不是下班了吗?于长生对着张庆一扬手,吼道:“关门!”张庆忙答应:“是,师傅。 ”“开雅间,把锅炉烧起来,让客人好好洗个澡!”来人说:“师傅,我没带这么多钱。 ”于长生说:“放心,还是五角!请您先去雅间稍等一会,我去沏壶茶来。 ”张庆关好门,又去打开一个雅间,再一溜烟去了锅炉房,不久便听见鼓风第 5 页 共 19 页机吼叫的声音。又过了一阵,于长生端着一壶热茶和一个有盖的茶杯,走进了雅间,并顺 手带关了门。来人慌忙站起来,说:“师傅,叫我如何感谢您!”“坐!快坐!我认识您,您是成龙中学的校长齐子耘先生,我的二儿子就在 贵校读高中。我曾在家长大会上见过您。我叫于长生,活到五十岁倒真的糊涂 了,有文化的人忽然都有罪了,怪事!”齐子耘没有答话,眼睛里闪出了泪光。“我二儿子昨天回家时,说是参加了什么批斗会,被我用木棍子狠揍了一 顿,打得他鬼哭狼嚎,保证再不去胡来了。 ”齐子耘小声说:“也不能怪他们。他们太年轻”聊了一阵,张庆在雅间外高喊一声:“火旺水热咧”于长生忙站起来,走到浴盆前,先打水龙头放水,他不停地用手去试水的 温度。这时节洗澡,水要热,但不要烫。于长生关了水龙头,说:“齐先生,您先泡澡。半个小时后,我来给您推 拿按摩。 ”“不,不。我不配,也别连累了您。 ”“我不过是个工人,还能把我怎么样?”于长生走出雅间,顺手把门带拢了。“张庆,过半小时,给我到隔壁的饮食店去买一碗馄饨来!”张庆吃惊地望了望师傅,然后说道:“好咧。 ”于长生到池子边搬了条板凳来,静悄悄地坐在雅间的门边。约摸半个小时,于长生听声音就知道齐子耘洗好了,便立即推门走了进去。 灯光下,他看见齐子耘的身上、手臂上,有一些红红紫紫的伤痕,便慌忙走上 前,说:“您请伏在床上。这个项目早就取消了,但我要为您显一显手段。 ”齐子耘伏趴在床上,于长生弯腰立在旁边,双手握成空心拳,开始在他的 脊背上,小心地绕开伤痕,紧敲轻捶。“痛吗?齐先生。 ”第 6 页 共 19 页“不痛。 ”拳头忽然停住了。于长生说:“齐先生,有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您问吧。 ”“如果我猜得不错,您是从学校逃出来的?”“是。 ”“您受了许多罪,从您的目光里我看出您很绝望?”“对。您说这日子怎么熬过去,罚跪、批斗、挨打、游街,没完没了的。 ”“那么,我告诉您一句话,这个世界不可能总是这样,而且什么人都可以 没有,独不能没有老师!您要咬紧牙挺住,为了许许多多的孩子,好好地活下 去。 天地君亲师 ,这个道理是铁定的,假如连老师都不要了,这个世界也就 完了!您说是不是?”齐子耘的肩膀猛烈地抽搐起来,终于压抑不住,伤心地伏在枕上恸哭起来。“齐先生,像我,还有和我一样的人,把孩子交给老师,心里感激得很啦。”齐子耘挣扎着爬起来,揩干泪,说:“于师傅,我原本想好好洗个澡, 就现在,我要骂自己是个胆小鬼,是个不负责任的人!这个澡,把我洗明 白了。 ”于长生抓过一块大浴巾,给齐子耘披上,然后,对着他毕恭毕敬地鞠了一 个躬。门外,张庆一声高喊:“小肉馄饨趁热吃哩”第二天上午, “洗尘池”门外的大街上,传来一阵一阵的锣声和惊天动地的 口号声。于长生和张庆从澡堂里跑了出来。张庆说:“师傅,走在前面的是昨夜来洗澡的那个人。 ”于长生说:“那是齐先生,齐子耘校长!”他看见齐子耘挂着大牌子,敲着一面锣,从容地走着,脸色很是平静。他 的目光又扫视那些戴红袖章的红卫兵,里面没有他的二儿子!第 7 页 共 19 页于长生忽然响亮地喊道:“洗尘池有客人哟,里面请”(选自当代短片小说集失踪者 ,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5 年版,有删改)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小说以“洗尘池”的挂钟“宏亮地敲了九下”开头,不仅是为交代故事 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齐子耘白天不能出来洗澡的现实处境。B小说以于长生响亮的喊声作结,余韵悠长,既暗示了“洗尘池”是动乱 时代的一个清洁之所,又巧妙地传递了他对齐子耘的鼓励和敬佩,颇具匠心。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齐子耘饱受折磨后的绝望 心理,就是通过齐子耘“肩膀猛烈地抽搐” “伏在枕上恸哭”表现出来的。D小说语言简洁,情感朴实,作者通过明暗线交织的写法,生动地塑造了 古城湘潭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特殊历史时期人情世态的画卷。5小说在刻画于长生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