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9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5页 / 共59页
第6页 / 共59页
第7页 / 共59页
第8页 / 共59页
第9页 / 共59页
第1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10)班家长会,用心沟通,共创辉煌,会议议程:,二、介绍本班任课教师情况,三、月考试卷分析,四、介绍九年级学生的思想特点、对家长几点期望与建议,一、班级基本情况介绍,五、家长同校领导、各任课教师交流,本次家长会的主旨:全体教师和家长,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全面提高九年级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九年级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进入毕业班状态。,班级概况,903班有学生76人,男生44人, 女生32人,80%都是00后的孩子。独生子女多,留守儿童也有增多的趋势。,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平均分 班级最高 优分人数 语文 109 135 10 数学 102 146 15 英语 115 146 25 物理 73 90 39 化学 45 60 31 政治 57 80 21 历史 53 69 19 总分 554 702 16,八年级期末 第一次月考 第二次月考 考试成绩分析,九年级决定孩子的未来,九年级是孩子的学业及成长的分水岭九年级的孩子在学习上处于压力期,发育上处于青春期,心理上处于关键期作为家长需要对孩子的教育作出及时调整,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九年级学生处于 青春期的两个显著特征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竞争意识的觉醒,家长与教师的交流 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为了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应该与教师彼此构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作为老师与家长沟通比与学生沟通对教育自己的孩子更有效率。,成长关键期中家教的对策,中学生的叛逆根源来自与在成长的过程中得不到爱的呵护! 对于孩子的成长,家长的责任远远要比教师肩负着更为深厚的内涵。 爱可以重来,但教育的关键期没有重来,对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成长的机会也只有一次,只有家长与老师共同的努力与配合,抓住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期而不走弯路或者少走点弯路。,走出起跑线的误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终点成功才是真的成功,人生正如马拉松,最初的几步没有那么重要,已经被大量的研究和事实所证明。,家庭教育主题一:改变孩子,要从改变父母开始。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主题二: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正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己和环境的人。一个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人,主题三: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开发人与生俱有的潜能,培养良好和谐的性情,进而形成健全的人格。让人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并且能够感受到生命的喜悦。让人的活得更好,更幸福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主题四:思考家庭教育的意义,一、任何时候爱孩子,都是一种行动。你和他在一起,你带领着他,你站在他身后。 二、人生不是百米短跑,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线上的落后没有那么可怕,更重要的竞争在于耐力、信念、健康,是坚持跑下去的恒心。,主题四:思考家庭家庭教育的意义,三、孩子不需要担心,而需要关心;孩子不需要责骂,而需要理解;孩子不需要说教,而需要分享;孩子不需要考验,而需要分担;孩子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爱;孩子不需要寄予希望,因为他本身就是希望。 四、对待孩子,应该理直气和,义正辞婉,而不是理直气壮,义正辞严。 五、“温和而严格”是最恰当的教育。在“温和”中才能自由成长,在“严格”处可以学会自律。,主题五:家长行动的力量,身教胜于言教,以行动见证关爱,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主题六: 教育的方式,教要得法 严要有度,主题七:用爱温暖孩子的心,鼓励和欣赏自己的孩子,给自己孩子以信心面对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困难,积极主动与自己的孩子交流与沟通,在温馨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是不会走向叛逆的,因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爱与交流。如果学生在家庭与学校感受不到的温暖,那么,处于青春发育的孩子将很容易叛逆、早恋、迷恋网络、走向空虚、对生活没有热情、冷漠自私、暴躁无情和放弃学习的机会。,主题八:家长与教师的互动力量,作为教师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更是为家长教育自己孩子服务的,教师的定位应该在为教育服务基础之上的,教师的服务意识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在对孩子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犹如发动机似的,引导着学生成人、成材、成功;那么作为家长就是发动机的能量啊!没有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再好的发动机也不能运转。家长都不重视自己的骨肉血脉的成长,那还有谁在重视自己孩子的成长呢?教师仅仅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家长是能量的供给者。,主题九: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最需要的品格,1耐心 中国父母最缺乏的就是耐心 凡事都急于求成,希望能够立竿见影 耐心就是信心与信任 耐心造就温和与从容 耐心成全智慧与更多的可能性,主题九: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最需要的品格,2克制 没有克制就没有良善的教育 克制可以避免犯错 克制有助于改善氛围 克制帮助我们形成新的理解力,主题九: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最需要的品格,3坚持 所有的成功都源于坚持 “坚持”会影响、帮助孩子形成自己的方向感 “坚持”就是一种立场和示范,主题十:家庭教育中 提高孩子的成绩的方法(1),陪伴孩子成长 为自己的孩子建立心灵的自信,关系与成绩,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成正比例: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好,孩子的成绩必然好。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坏,孩子的成绩可能坏。,方法二:理解就是最好的爱,一个接受充分爱的人,将来必是人格健全,能爱人,有独立感,肯负责的自我实现型人格。,方法三 :成长与劳动,让自己的孩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孩子成绩提高的基础,也是孩子感恩父母,理解父母的基础!从来没有哪个孩子是由于做家务而耽误了学习,倒是从来不做家务的学生成绩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劳动与品质,劳动是热爱生活的开始 节约是走向高贵的开始,方法四:教育与态度,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应该思考一下自己教育孩子的有效性。粗暴地教育带来的后果就是让孩子更加厌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自己的孩子做朋友,以尊重与爱为前提,让自己的孩子和父母说话,让孩子主动与父母交流,这样的教育最有效。,沟通与进步,父母教育态度的改变 孩子的人生也跟着改变,家庭教育的核心,1、尊重与爱是树立孩子自信的力量源泉。 2、让自己的孩子有强壮的身体。 3、让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不断开拓视野多长见识(一、多读好书二、多去旅游),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了一个人对待人生高度与厚度,通过阅读与写作让孩子健康成长。,家庭教育的核心,4、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设计未来。 5、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绅士, 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淑女。 6、学生的差异不是表现在学校上,而是表现在家庭教育上。 7、品质永远重于能力。,家庭教育核心,1、自信是人生的基石。 2、健康是幸福的源泉。 3、见识是生命的丰盛。 4、理想是生命的路标。 5、性格是命运的主宰。 6、责任是生命的意义。 7、品质是宁静的快乐。,进入九年级应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打好基础与提高能力的关系对基础知识,学前预习,逻辑归纳,运用贯穿于全部教学和运算,使基础反复打牢。 对当日教学,认真作业,发散思维,举一反三,获得体会,以切实提高能力。教材、教学与参考书同步掌握,适当加大运算作业工作量。,二、 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 的关系,木桶原理(短板效应)众所周知,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最短的那块,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又称“短板理论”。,二、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的关系 始终在“进理想中学”的总原则下处理这一关系。因为任何偏科都会是致命的,即所谓 7-10喜爱、尊重每科老师,包容老师的失误、缺点。喜爱每一门学科。科学制定每门课程学习、作业、巩固、提高的学习方案,科学安排时间,对重点发展课程在时间和精力上作合理倾斜。 注意吸收同学成果。,三、掌握知识与健康成长的关系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锻炼习惯,热爱体育活动,防止营养不良。保持思想活跃。培养良好人际关系。做到学有余力,能打善拚。,四、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保持良好状态,不断强化心理素质。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 该紧则紧,当松则松。为自己树一个理想的目标。落后了,就立马赶上来,咬住你心中的目标。,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怎样的记忆最有效,学习的方式对记忆也有较大的影响 视觉识记可记住内容的70%, 听觉识记可记住60%, 视听觉同时启用可记住80.3%。 结论:在背诵材料时,最好发出声音,借助听觉来提高记忆的效率,心理意象训练睡觉前把当天学习的某些内容在头脑中清理和思考一遍,进行一次无纸笔的训练,早上起来以后也可以再搜索一遍.坚持做下去,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融合,使知识点、联结点、生长点织成一幅有张力的网,进而扩展学习者的认知结构。,我很努力 但成绩停滞不前 怎么办?,在日常的学习尤其是初三学生的复习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虽然也学习用功,但是成绩却常常停留在一定的水平上而不上升,有的甚至还下降,使得这些同学非常苦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呢?,从心理学上来说,这种现象叫 “高原现象” 也叫“平台现象”。,高原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1、生理性因素,如身体状况欠佳,较为疲劳,或者生病 2、心理性因素。学习兴趣的下降,学习动机的减弱,厌倦学习 3、方法性因素。 4、学习内容性因素,如何克服高原现象 首先,强化学习动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第二、冷静反思以往的学习,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三、积极争取老师的指导。 第四、加强锻炼,增强营养,保持充沛的精力,克服“高原现象” 需要“阳光心态”,功能强大的“纠错本” 给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准备一本错题集,错题放在一起,既可以归类分析,触类旁通,又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考试前再翻翻看看,还能加深理解,防止考试中再出相同的错误。把平时做错的题收入其中,并注明错在哪里,找出原因,每章小结时进行纠错检查交流。养成平时有空翻一翻,考前认真看一看的习惯。,过去 “只要一错,总是常错” 现在 “只要一错,抓住攻破,不能再错”,经常翻看纠错本 重错几率等于零,复旦大学 钱文忠教授 好的教育并不快乐独生子女群体是自地球上有人类这个物种以来,所出现的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亚种”,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多没有兄弟姐妹的人在那么短时间内,有计划地出现在一个国家。而我们所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针对有兄弟姐妹的孩子。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那么,惩戒呢?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我们教育的主体思路是对孩子不停地让步,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我觉得教育不能一味让步,我们对孩子要真的负责任。我们要有一种极度的忧患意识,而且应该是在接近绝望基础上考虑的,可能就是没治的,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我们必须让他知道,教育不仅仅是快乐,学习不仅仅是快乐。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大多数人是不会的。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 。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如果在全社会形成家长对孩子让步的氛围,以后的孩子是很可怕的,我们的未来是很可怕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接不住中国未来发展的重担。,我们现在都说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赞扬他,鼓励他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自信不是靠单纯鼓励出来的,而是由积累的知识及技能激发出来的!)在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要准备受很多委屈。我现在非常羡慕我的父母,他们敢骂孩子、揍孩子,但是,我们依然爱他们。今天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哪怕是一个眼神,没准明天就能把长辈杀了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