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 化 转 炉 工 艺 , 转 炉 炉 龄 突 破 10000炉项目鉴定材料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二 00 七年六月鉴定材料目录鉴定材料之一鉴定大纲 鉴定材料之二工作报告 鉴定材料之三技术报告 鉴定材料之四应情况报告 鉴定材料之五经济效益分析报告鉴定材料之一优化 转炉 工 艺, 转 炉炉 龄 突 破 1000 炉项目鉴定大纲鉴定委员会 二 00 七年六月优化转炉工艺,转炉炉龄突破10000炉项目鉴定大纲受技术中心的委托,对第一炼钢车间完成的“优化转炉工艺,转炉炉龄突破 10000炉”项目进行技术鉴定,鉴定委员会制定鉴定大纲如下:一、 计划下达内容:根据下达计划原文核实以下内容:1、项目名称:优化转炉工艺,转炉炉龄突破10000炉2、项目来源: 技术中心下达的 2007年第一批产品开发及创新项目计划第10 项。3、计划内容及下达的技术经济指标(1)计划内容:为了实现转炉的最佳经济炉龄(突破10000 炉) ,要优化转炉生产工艺。采取的措施: 1、系统优化炼钢工艺: (1)采用精料方针;(2)优化转炉操作规程;(3)优化溅渣护炉工艺。 2、强化补炉制度:(1)采用优质补炉料;(2)坚持高温、快补、补严、补实,突出重点和烧好的原则; (3)利用一切停炉时间进行炉衬维护,并建立台帐。(2)技术经济指标:转炉炉龄突破 10000炉。二、 项目起止时间: 2006 年 8 月至 2007 年 4 月三、 项目承担单位:第一炼钢车间项目协作单位:技术中心四、 鉴定资料及提供单位1、鉴定大纲鉴定委员会2、工作报告第一炼钢车间3、技术报告第一炼钢车间4、应用情况报告第一炼钢车间5、经济效益分析报告财务处鉴定委员会二 00 七年六月七日鉴定材料之二优化 转炉 工艺, 转 炉炉 龄突 破 1000 炉项目工作报告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二 00 七年六月优 化 转 炉 工 艺 , 转 炉 炉 龄 突 破 10000 炉工作报告转炉的最佳经济炉龄在整个转炉炼钢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车间转炉实际运行9834 炉,主要原因是公司对一炼钢铸机进行改造,为发挥R7m 连铸机的潜能,转炉随着扩容改造,提前下线。根据拆炉时残砖的厚度(熔池部位400mm ) ,第一代炉体至少要生产12000炉。一炼钢自 2006 年 8 月 30 日开炉起,已经立足搞好炉体维护,力争转炉最佳经济炉龄炉龄达到公司要求。一炼钢的生产模式为 “铁水站 30 吨转炉25 吨精炼炉 R5.25m三级三流连铸机”,各种条件限制了转炉炉体的寿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铁水温度低,导致转炉终点温度偏低,一次拉碳率较低,终渣不黏,导致溅渣护炉效果不佳。(2)单炉出钢量偏低,温降较大,转炉出钢温度高,平均在1690,溅渣层侵蚀较快。因精炼炉功率小,提温较慢,为了保证生产节奏,转炉势必要求较高的终点温度,宁高勿低。(3)因氧枪枪头的大小,决定了转炉的供氧强度,炉底上涨困难。(4)没有混铁炉,成分变化大,尤其汽运铁水含硅量偏高,平均为0.78%,炉渣碱度不稳定。针对以上各种不利因素,一炼钢采取以下措施搞好炉体维护。(1)采用优质材质的炉衬砖、综合砌炉、确保炉衬的修砌质量。炉体的砌筑虽然承包给鲁东集团,但是车间派专人全程监督炉衬砖的质量、砌筑质量。(2)优化溅渣护炉技术,充分发挥护炉效果。(3)优化转炉工艺,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终点控制的命中率,减少后吹,控制合适的终点渣成分和出钢温度,少出高温钢。大于1700的炉次严格考核。(4)加强日常炉衬的维护,及时测量炉衬砖的厚度,并及时喷补,搞好动态管理。(5)改变加料顺序。由原来的先兑铁水后加冷料,改为目前的先加冷料后兑铁水的顺序。(6)克服没有混铁炉的弊端,建立热平衡记录,把“终点温度”“终点成分” “石灰加入量”计算出来,并结合经验适当调整。(7)对炉底的修补采用“料砖混补”的方式,效果良好。在技术报告中具体阐述。车间管路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克服各种不利条件,作好各项日常维护炉体工作。才使在整个转炉运转期间,没有出现穿钢漏钢事故,顺利通过公司的验收。炼钢厂第一炼钢车间二 00 七年六月附表主要研制人员名单序号姓名单位性别年龄专业主要分工1 王建东一炼钢男36 炼钢组织实施3 黄彦飞一炼钢男30 炼钢参与方案实施4 刘元东一炼钢男34 炼钢参与方案实施5 赵滨一炼钢男23 炼钢参与方案实施6 武炜一炼钢男26 炼钢参与方案实施7 陈焕建一炼钢男 28 炼钢参与方案实施鉴定材料之三优化 转 炉工艺 , 转 炉炉 龄 突 破 10000 炉项目技术报告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二 00 七年六月优 化 转 炉 工 艺 , 转 炉 炉 龄 突 破 10000 炉技术报告第一炼钢车间申报的“优化 转 炉 工 艺 ,转 炉 炉 龄 突 破 10000炉 ”项目,被列为 2007 年第 一 批产品开发及创新项目计划。为了完成公司的计划, 车间从优化溅渣护炉工艺、 优化转炉操作、 强化管理等方面,来维护转炉炉体,充分发挥转炉潜能,达到最佳经济炉龄。车间转炉实际运行 9834 炉,主要原因是公司对一炼钢铸机进行改造,为发挥R7m连铸机的潜能,转炉随着扩容改造,提前下线。根据拆炉时残砖的厚度(熔池部位 400mm ) ,第一代炉体至少要生产12000炉。一炼钢自 2006 年 8 月 30 日开炉起,已经立足搞好炉体维护,力争转炉最佳经济炉龄炉龄达到公司要求。一炼钢的生产模式为 “铁水站 30 吨转炉25 吨精炼炉 R5.25m三级三流连铸机”,各种条件影响了转炉炉体的寿命。车间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做好各项工作来维护炉体。1、优化溅渣护炉工艺。溅渣护炉的基本原理是,利用MgO 含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炼钢终点渣,通过高压氮气的吹溅,在炉衬表面形成一层高熔点的溅渣层,并与炉衬很好地烧结附着。这个溅渣层耐蚀性较好,从而保护了炉衬砖,减缓其损坏程度,炉衬寿命得到提高。下图为溅渣示意图。(1)转炉炉渣成分的改善。当(MgO)在 412范围内变动时,随着MgO 含量增加,初始流动温度下降;MgO 含量继续升高并大于12以后,随 MgO 含量的提高,初始流动温度又开始上升。TFe含量越低, MgO 的影响越大。实践表明, 对不同熔渣, TFe含量都存在一个熔渣流动性剧烈变化区,在这个区域内, MgO 含量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熔渣初始流动温度发生很大的变化。熔渣碱度值在 2.0 5.0 范围时, MgO 含量对熔渣流动性影响不大。渣中(TFe)含量从 9提高到 30时,熔渣的初始流动温度从1642降低到 1350,变化幅度很大;(TFe)含量在 1415时,是初始流动温度变化的转折点;当渣中(TFe)15时,随 TFe含量的降低,熔渣的初始流动温度明显提高;当渣中(TFe)20时,随 TFe含量的降低,初始流动温度变化并不明显。适合一炼钢的终渣成分见下表成分MgO TFe R 含量% 1012 810 3.03.4 (2)一炼钢转炉溅渣枪位、氮气流量对溅渣护炉的摸索。对于同一氮压条件下,有一个最佳喷吹枪位。当溅渣枪位3.5m时,炉渣只在熔池底部形成一定的溅渣层,而在耳轴以上溅渣层逐渐减薄,炉帽周围机会没有溅渣层。当溅渣枪位 0.5m时,情况正好相反。流量13000m3/h 时,炉渣在 1min 以内溅干,且炉口部位溅渣层变厚,给加料带来困难,熔池部位的溅渣层只有0.3cm。溅渣的时间要求不低于3min(这由 R5.25m的连铸机产能较小, 转炉产能相对较大,所以溅渣时间可延长到3min) ,为了炉衬的各部位形成足够厚的溅渣层。适合一炼钢的终渣成分见下表溅渣枪位 m 氮气流量 m3/h 溅渣时间 min 12.5m 850011000 23.5 (3) 合适的留渣量。合适的留渣数量就是指在确保炉衬内表面形成足够厚度溅渣层,还能在溅渣后对装料侧和出钢侧进行摇炉挂渣即可。一炼钢公称吨位 30 吨的转炉,溅渣层的厚度可取1520mm 。每炉的留渣量在 1.52吨之间。2、优化转炉工艺。转炉对铁水等原材料条件比较稳定,吹炼平稳,终点控制准确,出钢温度较低。其操作程序是:(1) 吹炼开始在加入第一批造渣材料的同时,加入大部分所需的调渣剂;控制初期渣(MgO)在 8左右,可以降低炉渣熔点,并促进初期渣早化。根据铁水温度适当调整白云石和镁球的加入量。比如:当铁水温度1280时,为了控制过程温度, 可用三倍白云石的量代替1 倍镁球的量。相反铁水温度 1230,可用一倍镁球的量代替三倍白云石的量。(2) 在炉渣“返干期”之后,根据化渣情况,再分批加入剩余的调渣剂,以确保终点渣MgO 含量达到目标值。可根据温度适当调整。(3) 出钢时,通过炉口观察炉内熔渣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补加少量的调渣剂;在终点碳、温度控制准确的情况下,一般不需再补加调渣剂。当点吹或终点碳小于0.08%时,可用镁球或含碳物调渣,确保炉渣成分,让溅渣层具有较强的耐化学侵蚀和耐高温。(4) 根据炉衬实际蚀损情况进行溅渣操作。3、优化补炉工艺。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一炼钢不仅仅吸取其它单位的经验,而且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1)优化贴砖补炉工艺,其它单位贴砖补炉一般不低于70min,自优化贴砖补炉后,我们的时间缩短到50min,在烧结质量上、补炉效果上没有差距。(2)补炉底的创新。材料:1 吨大面料, 3040块补炉砖过程:出完钢后不溅渣,快速把炉渣倒掉,然后用废钢料斗把1 吨大面料和已破碎的补炉砖导入炉内。时间大约需要 3min。然后往出钢方向摇炉体 60。,在往倒渣面摇 30。来回摇动 2 次,时间需要 3min。摇正炉体后用 0.8Mpa、 10000m3/h的氮气 (点动开氮 )把补炉料吹平,时间需要 0.5min 。然后下枪用 0.3Mpa、1800m3/h的氧气烧 10min 后。然后利用炉内余热烧结 30min。结束:加料前先投 200kg 的镁球,铺在炉底。加料的角度不要低于60。效果:经过多次实验,此补炉底的方式即保证烧结,又节约了时间。4、加强管理。强化操作护炉和终点控制,稳定终点碳在0.1%左右,稳定提高一次拉碳率达到90% ,大大降低溅渣层的冲刷和侵蚀速度。5、建立健全补炉制度。在前4000 炉,根据侵蚀情况,用大面料重点部位重点补; 4000 炉6000 炉每 5 天补一次倒渣面;大于6000 炉,每 5天贴一次砖。并建立考核制度。6、 每 4小时测量一次炉底,在规定范围外(炉底深度控制在 5.55.6m) ,没吃下或上涨 1cm ,考核 20元/cm。不断的优化转炉工艺和强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补炉制度,第一代炉体顺利通过公司的验收。炼钢厂第一炼钢车间二 00 七年六月鉴定材料之四优 化 转 炉 工 艺 , 转 炉 炉 龄 突 破 10000炉应用情况报告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二 00 七年六月优 化 转 炉 工 艺 , 转 炉 炉 龄 突 破 10000 炉应用情况报告一炼钢转炉第一代炉体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一次穿钢漏钢事故,炉膛没有变形。给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使用过程中, 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转炉的产能,由原来的公称吨位30吨到后来的单炉出钢量34 吨,而且车间在使用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为以后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炼钢厂第一炼钢车间二 00 七年六月鉴定材料之三优 化 转 炉 工 艺 , 转 炉 炉 龄 突 破 10000炉经济效益分析报告山东石横特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