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4页
第2页 / 共84页
第3页 / 共84页
第4页 / 共84页
第5页 / 共84页
第6页 / 共84页
第7页 / 共84页
第8页 / 共84页
第9页 / 共84页
第1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电话网结构,何小其,2,第六章主要内容,6.1 概述 6.2 我国电话网的等级结构 6.3 本地电话网 6.4 国际电话通信网 6.5 传输链路指标 6.6 编号方案 6.7 计费方式,3,6.1 概述,组建电话网的要求保证网内每个用户都能呼叫网内任一用户;保证网内每个用户能够与世界各国用户进行通话。能适应通信技术和通信业务的发展,在电话网上开放非 话业务;投资和维护费用低,并保证满意的服务质量。,4,电话网络结构,星型网 网状网 环型网 树型网 复合网,5,6,星型网,中央节点相当于汇接局,周围节点则相当于端局。 这种结构的优点是节省传输线路,缺点是可靠性差。,7,网状网,网状网结构中,节点是个个相连的,显然这种结构可靠性最高,同时线路投资也最高,不适合节点较多的网络。 实际使用中往往采用部分网状网结构。,8,树型网和环状网,树型结构是星型结构的延伸 环状网在电话网中基本不采纳 电话网一般采用树型网结构、部分网状网结构、网状网结构相结合的混合结构形式,9,电话局的组成,10,电话局的等级结构,等级结构是对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电话局)的一种安排。 在有级网中,每个交换局分配一个等级。除了最高等级的交换局外,每个交换局都与高一级的交换局相连。 通常本地交换局的等级较低,汇接局和长途局的等级较高。,11,等级结构的缺点,不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设备 等级结构可靠性差 呼叫接续转接次数多,占用大量资源,同时对网络管理带来困难。,12,无级动态网(1),“无级”是指在电话网中的各个节点处于同一等级,不分上下级,任意两台交换机都可以组成收发交换机对; “动态”是指选择路由的方式不固定,而是随网上话务变化状况或其他因素而变化,它打破了电话网上传统的分级原则。,13,无级动态网(2),自适应选路技术整个网络的路由由路由处理机集中控制。后者与各个交换机之间通过数据链路相连。平时路由处理机采集各个交换点的状态信息,了解网络各部分的忙闲情况,根据全网信息及选路原则寻找最佳路由,并将更新后的路由表送到各交换点。,14,无级动态网(3),具体步骤 路由处理机不断向各个交换局送查询信号,以便了解全网的路由数据。 每个交换局向路由处理机回送如下应答信息:(1)出中继群目前空闲的电路数;(2)自上一次查询后每个中继群的始发呼叫次数;(3)自上一次查询后每个中继群的第一次溢呼叫次数;(4)处理机的处理能力和其他阻塞因数。 路由处理机向每个主叫交换局建议一个可能的迂回路由。 各交换局更新路由表。,15,6.2 我国长途电话网的等级结构,16,6.2.1 四级长途电话网结构,17,18,长话网结构说明,两个相邻级间都有低呼损电路群相连。 在端局下可设支局。 较高等级的交换中心可以具有较低等级交换中心的功能。 各等级交换中心除了基干结构连接外,可根据需要跨级直接相连。,19, 基干路由,一级交换中心C1,二级交换中心C2,三级交换中心C3,四级交换中心C4,五级交换中心C5,汇接局Tm,高效直达路由,低呼损直达路由,20,(1)四级交换中心之间最大串接电路数7段特别情况下:允许一级交换中心之间同级迂回一次,此时8段,(2)长途交换中心自动迂回路由数量4个,(3)长话局的设置,中心城市:一般只设一个长话局,如果是三级以上长途交换中心,端局通过汇接局接至长话局。,大中城市可设置多个长话局,原则上只有一个长话局的等级代表本长途交换中心的级别,其余为较低等级的长话局。,21,6.2.2 路由分类及路由选择顺序,路由分类 基干路由 直达路由 迂回路由,22,基干路由,基干路由是指C1级间及同一交换区内相邻级间的低呼损电路群。 基干路由上的话务量不允许溢出,保证任何两地的用户都能通话,但存在转接次数多的缺陷。,23,直达路由(1),当两个城市间话务量较大,且在地理环境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适当加设直达路由以减少通话中串接电路段数。,24,直达路由(2),直达路由分类 低呼损直达路由 根据业务需要在任意两级之间的低呼损电路群所组成的路由。低呼损直达路由上的话务不允许溢出,它可以旁路或部分旁路基干路由。 高效直达路由 根据业务需要在任意两级之间的高效电路群所组成的路由。它是高呼损路由,允许话务量溢出至其他路由。它也可以旁路或部分旁路基干路由。,25,迂回路由,当高效直达路由忙时,其溢出话务量由迂回路由疏通。所谓迂回路由就是指通过其他局迂回的路由,它由部分基干路由和部分直达路由组成。,26,路由选择顺序(1),当任意两地间有低呼损直达路由时,其话务量不允许溢出,因此不存在路由选择顺序的问题。 路由选择是指两地之间不存在低呼损直达路由的情况。,27,路由选择顺序(2),为了尽量减少转接次数,少占长途电路,路由选择的顺序应遵循以下规则: 先选高效直达路由,次选迂回路由,最终选基干路由。 选择迂回路由时,所选的任何一个转接长话局都应在发端长话局和终端长话局所构成的基干路由上,而且先在受话汇接的一边自下而上地选择,然后在发话汇接的一边自上而下选择。,28,路由设置及选择原则,基干路由:呼损1%,直达路由,高效直达路由:高呼损电路群话务量允许溢出至其它路由,低呼损直达路由:话务量不允许溢出,路由选择的基本规则,长途电路路由选择顺序,a.直达路由 b.高效迂回路由 c.最终路由,实际最终路由(低呼损电路),基干路由,29,图6.2.2(a):两个大区之间路由选择顺序示意图,图6.2.2(b):本大区内来话时的路由选择顺序,30,6.2.3 我国目前的两级长话网,省交换中心DC1汇接全省长途话务的交换中心。基本职能:汇接所在省的省际长途来去话和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DC1之间以低呼损电路群网状网连接。,31,DC1一般设在省会城市,若话务量高,可以在同一城市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DC1。 本省本地网的DC2与本省所属的DC1之间以基干路由组成网状连接。,32,长途终端交换中心DC2,主要职能:汇接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DC2一般设在地(市)本地网的中心城市。长途话务量较大的省会城市也可设置DC2,在有高话务量要求时,同一城市还可设置两个以上的DC2。,33,34,35,36,37,6.3 本地电话网,本地电话网是指在同一个长途编号区范围内所有交换设备、传输设备和用户终端组成的电话通信网络,由若干个端局和汇接局组成。 端局通过用户线路直接连接用户的交换局。 汇接局用于汇接本汇接区内的端局之间的本地业务或端局至长途局之间的长途业务,有时也兼有端局的功能。,38,在五级网中,端局用C5表示,汇接局用Tm表示; 在现在的三级网中,端局用DL表示,汇接局用DTm表示。,39,图6.3 本地电话网的结构,40,组成,若干端局 汇接局 局间中继线,长市中继线,用户线,话机,我国本地电话网五种类型,(1)京、津、沪、穗特大城市本地电话网 (千万) (2)大城市本地电话网(100万以上) (3)中等城市本地电话网(30-100万以 下) (4)小城市本地电话网(30万以下) (5)县本地电话网(县城及所辖农村范围),本地电话网服务范围300公里,打破了原有的市话,郊话和农话的界限,41,6.3.1 多局制网状网结构,该结构仅设置端局,各端局之间设置低呼损电路群,各端局到所从属的长途交换局也设置低呼损电路群。 各端局局间都使用局间中继线两两相连,以沟通各个端局,完成任意端局用户之间的交换功能,这样就形成了多局制市话网。 各端局都有长市线路连到长话局,使得与长话网连通。,42,43,6.3.2 汇接制二级本地网结构,采用汇接制的局间中继方式,将整个市话网分成若干个汇接区,每个汇接区都设有汇接局,将本汇接区的话务量汇合后再送到被呼叫的市话局。 这种设置了端局和汇接局的本地网结构称为汇接制二级本地网结构。 汇接制二级网主要有来话汇接、去话汇接、来去话汇接三种。,44,6.3.2.1 来话汇接,各端局至其他汇接区的各个端局之间的话务量较小,经过其他汇接区的汇接局汇接后话务量较大,能经济合理地设置其间的低呼损直达电路群,然后经过来话汇接局接到受话端局。,45,46,6.3.2.2 去话汇接,当本汇接区各端局至另一汇接区的端局之间的话务量较小,本汇接区经过汇接后话务量较大,能经济合理地设置其间的低呼损直达电路群时,则采用去话汇接方式。,47,48,6.3.2.3 来去话汇接,当各汇接区中端局到其他汇接区的端局话务量都较小时,宜采用来去话汇接。 来去话汇接方式下,当用户发出呼叫时,首先通过本区汇接局接到对方汇接局,然后接到所要的端局,最后接到被叫用户。 在来去话方式下,端局与端局之间共需经过3段中继电路和两个汇接局。,49,50,6.4 国际电话通信网,国际电话通信通过国际电话局完成。每个国家都设有国际电话局,国际局间形成了国际电话网。 一般情况下,国际局间设置低呼损电路群。 我国在北京和上海设置了两个国际局,在广州和南京设立了边境局。,51,52,53,6.4.2 国际电话网结构,ITU-T规定了三级国际局CT1、CT2、CT3。其中CT1国际中心局是在广大地理区域汇集话务,数量较少,在每个CT1区域内的一些较大的国家可设置CT2局,而每个国家均可有一个至多个CT3局。,54,7个CT1国际中心局如下:,55,国内长途网接到CT3,而CT2和CT1仅连接国际电路,CT1之间进行互联。这样,任意两个CT3局之间最多通过五段国际电路。 ITU-T规定国际通话时最多通过十二段电路,但国际电路最多为6段。对少数情况可允许14段,但国际电路仍是最多6段,国内电话增加到8段,分配给两个国家,每个国家最多4段。,56,57,至国内网,至国内网,58,6.5 传输链路指标,传输链路包括电话机、传输设备、传输线路、交换机。 传输质量要求包括: 响度:反映通话的音量; 清晰度:反映通话的可懂度; 逼真度:反映音色特性的不失真程度。,59,6.5.1 全程参考当量和传输损耗,一、参考系统和参考当量参考当量全名为响度参考当量。在进行传输质量评定时,将被测实际传输系统与标准参考系统进行比较,为使测试者从两个系统听到相同的语声响度,需在参考系统中加入(或减去)一定的衰耗值,这个衰耗值就是响度参考当量,其单位为分贝(dB)。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标准参考传输系统叫Nosfer系统,现设置在日内瓦ITU-T实验室,作为国际参考当量基准系统。,60,二、全程参考当量 (1)发送参考当量(SRE):从发话用户话机到所接交换局(端局)馈电桥路的参考当量。 (2)接收参考当量(RRE):从受话用户话机所在交换局(端局)的馈电桥路至被叫用户话机的参考当量。 (3)两交换端局间各段传输线路、设备及交换局参考当量之和。 三、全程传输损耗由用户线、交换局、局间传输设备在800Hz时的传输损耗之和。,61,6.5.2 本地网各种通话连接的参考当量和传输损耗的分配,数字局用户间全程参考当量和全程传输损耗的分配 对于数字本地网的全程参考量应不大于22dB,全程传输损耗不超过22dB。 图中用户到端局的传输损耗为7.0dB+0.5dB。这里7.0dB为用户线传输损耗,0.5dB为交换机馈电电桥的附加损耗。,62,63,6.5.3 长话网通话连接的参考当量和传输损耗的分配,国内任何两个用户间进行长途通话时,全程参考当量指标为不大于33.0dB,全程传输损耗不大于33.0dB。 国际通话的全程参考当量不大于36.5dB,全程传输损耗不大于37.0dB。,64,65,6.5.4 杂音,衡量通话连接的杂音大小是以受话终端局为基准点或计算总杂音。 规定总杂音功率不大于3500pW。这里包括长途电路杂音、交换机杂音和电力线感应杂音等。,66,6.5.5 串音,串音分为可懂和不可懂串音,不可懂串音作杂音处理,可懂串音破坏了通信保密性,因此提出了串音防卫度、串音衰减的要求,包括: 四线电路间在1100Hz的近端串音防卫度或远端串音防卫度应不小于65dB。 市内、长市中继线间近端串音衰减应小于70dB; 用户间串音衰减(800Hz)应不小于70dB; 交换机串音衰减(1100Hz)应不小于72dB;,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