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1页
第2页 / 共81页
第3页 / 共81页
第4页 / 共81页
第5页 / 共81页
第6页 / 共81页
第7页 / 共81页
第8页 / 共81页
第9页 / 共81页
第1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开展社区教育 实验项目的实践与思考,一、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理解,二、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实施,三、实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体会,一、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理解,二、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实施,三、实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体会,一、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理解,三个概念: 社区教育 实验 项目,1、什么是社区教育 社区内发生的教育活动(形式)特定的教育内容(休闲)(内容)由社区提供的教育服务(供体)为社区提供的教育服务(受体),从社区教育的提出看社区教育 从教育的分类看社区教育 从领导的讲话看社区教育 我对社区教育的理解,(19861993)教育与社区的联动,背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内容:以社区为依托,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体化育人模式 发动社会力量在物质上、经费上支持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形式:社会教育基金会 ;真如中学社区教育委员会 ;社区教育委员会,(19932000)社区专业教育机构的兴起,背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内容: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市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满足社区全体成员终生发展的学习需求 形式:社区学校、社区学院、市民学校、家长学校、科技学校、健康学校、再就业学校,双休日学校、终身教育节,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2000至今)开展社区教育实验,背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党的十六大:“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内容: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满足社区全体成员的学习需求 形式:设立社区教育实验区、实验街道、实验项 目、社区教育管理网络、办学网络、建立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教育名词的分类: 按教育的实施主体:学校教育、企业教育、家庭教育等。 按受教育的年龄:学前教育、学龄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 按受教育的人群: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妇女教育、职工教育、农民工教育、残疾人教育等。 按教育的内容: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文化休闲教育等。 按教育的手段:远程教育、学校教育、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等。,黄尧司长:,是一种组织教育的形式 是面向社区进行服务的一种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任务),(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发展和规范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鼓励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鲁昕副部长:,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这个载体太重要了,它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学习型社会靠学校教育肯定是完不成的,那必须找新的载体,那就是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应该成为我们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鲁昕副部长:,一是发展社区教育,可以丰富教育的内容、形式,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不然的话终身教育体系难以健全。 第二,发展社区教育可以把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落到实处。如果没有社区教育这个平台、载体,很难说终身教育。 第三,发展社区教育可以拓展教育的途径、手段,教育干什么的?教育要服务民生,教育要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要为改善老百姓民生服务,发展社区教育就可以拓展服务的领域,可以增加服务的手段。 第四,发展社区教育可以有效整合开发教育资源。我们要找到需求,只有到了社区,我们会看到多种多样的需求,多样化的需求在社区都能体现,看到社区有什么需求,我们就能找到方向,在小学、中学、大学看需求,肯定没社区多样化。 第五,发展社区教育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其实是靠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关系已经说明白了,载体、平台、基础性工程和重要措施。,我对社区教育的理解,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 发展社区教育是指社区为市民提供教育服务的能力,上海对社区教育的发展目标,构建一个网络:形成以社区学院为龙头,街道乡镇社区学校为骨干,社区内中小学校、居民小区办学点、村民学校为基础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 办好一所学校: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和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相结合,建设好社区学校。 开发一批教材:加强社区学校课程和教材建设,开发一批适应居民需求的课程教材。 建立一支队伍:建设一支专业化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发挥教育志愿者作用。,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第十八条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辖区内的社区教育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的社区教育工作。 区、县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对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的人员和经费予以保障。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应当为社区居民提供文化、技能培训服务。社区学院应当对社区学校给予业务上的指导。鼓励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为社区居民的终身教育提供服务。,发展社区教育:提高社区为市民提供教育的能力理念 环境 资源 制度,学校教育,单位教育,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社会办学,2、什么是实验,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必要的手段,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事物的实践活动。,通过实验,积累有关社区教育的经验,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建立能满足社区全体成员基本学习需求的教育培训网络,建立一大批学习型组织,对其他地区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学习化社会奠定基础.,教育部对社区教育实验的要求,为什么要实验?方法 途径 理念 现实,3、什么是项目,定义:就是在既定的资源和要求的约束下,为实现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一次性工作任务。特征:(1)有明确的目标。(2)资源的约束性。(3)必须协调相关的活动。(4)结果的不可逆转性。(5)有固定的工作期限。(6)有一定程度上有独特性。,结论,与社区教育相关的、需要探索的、可实验的、相对独立的工作。,一、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理解,二、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实施,三、实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体会,实验的方法 实验的选择 实验的内容 实验的评判 实验的推进 实验的效果,1、实验的方法,社区教育实验区 社区教育实验街镇 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社区教育实验项目2006年 设立129个“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 2007年 设立127个“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 2009年 设立10个社区教育实验招标项目37个社区教育实验重点项目150个社区教育实验一般项目 2011年 设立三类实验项目210个,项目的选择:有明确的目标有一定的工作期限有一定的独立性成果的可表达可实验,2、实验的选择,与社区教育相关 需要实验 可以实验 不同层面的实验,3、实验的内容,使更多的人参与学习 为更多的人提供教育服务,实验的内容: 如何帮助市民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学习活动、成果展示、宣传周、终身学习节 如何改善市民学习环境? 建立学校、配备人员、整合资源、学校开放 如何丰富市民的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教材编写、整合资源 如何建立促进市民学习的制度? 学习模式、激励机制、成果认定,整体规划 发挥优势 勇于探索 提供经验,探索学习模式(不同人群) 信息技术的应用 学习组织 学习资源的建设与整合 导学与助学 中介组织的介入,4、实验的评判,开展实验项目的要求: 突出重点 紧扣主题 有所创新 建立机制,有过程(怎么实验)有结果(途径、方法)有比较(实验前后),对实验项目的评判,不通过(缺乏实验)通过(有实验、效果不明显或缺乏创新)优秀(有创新、建立长效机制)示范(是社区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5、实验的推进,逐步实施、稳步推进,2006年: 青少年教育 老年教育 三级办学网络建设 队伍建设(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志愿者) 文体团队建设 专项学习活动(读书节、学习节、迎世博、三学、),2007年: 市民学习模式的实验 数字化学习 学习型组织建设 提高参与率 资源整合,2009年: 教育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功能建设 市民学习模式的实验(自主学习、网上学习) 学习资源建设 中介组织的介入 制度建设(统计、培训、队伍) 助学体系建设(学习中心户、宅基课堂、田头超市、科学商店) 学习成果评价与认定,招标项目: 区县社区学院功能建设的实验 街镇社区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实验 居村委社区教育教学点建设的实验 社区教育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的实验 社区市民网上学习模式探索的实验 社区市民自主学习模式的实验 社区教育统计工作的实验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实验 社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实验,重点项目: 三级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建设的实验(7个) 社区教育队伍建设的实验(5个) 网络学习模式的实验(8个) 不同人群教育模式的实验(5个、老年人、中青年、白领、低龄学生、外来务工人员) 导学(中心户、服务体系、社区产业、创业)(9个) 其他(3个),对实验的要求,在原有基础的提升(做深) 突出机制的建立(做透) 在层面上向两头延伸(全覆盖),6、实验的效果,(1)取得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队伍建设 经费问题 学校的建设 学习资源的建设 信息技术的应用 开展各类学习活动 建立学习型组织,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验(闸北区) 社区学院功能定位与能力建设的实验(徐汇区) 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的实验(嘉定区) 村民学校建设的实验(浦东新区) 社区教育教材建设的实验(长宁区) 文体团队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验(宝山区) 建立老年教育服务体系的实验(静安区) 社区学校实体化建设的实验(普陀区) 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搭建学生社会实践平台(黄浦区) 学校资源开放模式的实验(闵行区),(2)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从项目单位本区 从实验区非实验区 成为政府的推进项目 形成政府的文件,(3)激发了基层参与的积极性,实验参与面逐步扩大 实验内容进一步深化 实验成果逐步转化,4、有效推动了社区教育的发展,基本建成了三级办学网络 解决了社区教育的投入 有了专职的社区教育工作者 建成了一批学习资源 形成了一批学习型组织 市民参与人数每年上升,一、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理解,二、对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实施,三、实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的体会,四点体会 统一思想 政策措施落实 目标明确 推进方法多样 结合实际 创新意识强烈 追求实效 扎扎实实推进,1、统一思想 政策措施落实,两点共识: 一是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设学习型社会,必须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社区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二是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葛道凯司长:社区教育作用大、前景好。所谓作用大,是对我们国家的、社会的和谐稳定作用大,对老百姓的生活作用大;所谓前景好,就是说,社会对社区教育的需求是强烈的、是旺盛的,而且会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旺盛。,有组织 有经费 有队伍 有阵地,2、目标明确 推进方法多样,开展社区教育的目的: 使更多的人参与学习 为更多的人提供教育服务,多样化的工作方法:有实验区、实验街镇、实验项目三种不同的推进方法。 多样性的工作路径。围绕“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这样一个目标,有通过资源整合改善市民学习环境的,有发挥民间组织作用组织市民参与学习的,有通过建立网上学习平台满足市民学习的。 多样化的激励措施,如:交流会、现场会、试点工作、项目评选、资源评选、表彰会。,3、结合实际 创新意识强烈,结合实际:紧紧依靠社区教育的实施主体(街镇)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勇于创新:不等、不靠、不要 学习、创新是搞好实验的基础,嘉定区解决社区教育经费闸北区社区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徐汇区、普陀区社区学校的实体化建设长宁区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的建立浦东新区村民学校的建设静安区“白领学堂”的建设杨浦区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等等。在没有文件规定、没有现成模式的情况下,自行探索,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好做法,体现了创新的精神。,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