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1页
第2页 / 共91页
第3页 / 共91页
第4页 / 共91页
第5页 / 共91页
第6页 / 共91页
第7页 / 共91页
第8页 / 共91页
第9页 / 共91页
第1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 隋唐五代服装,一 历史回顾,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王朝,后灭陈统一中国。但隋炀帝横征暴敛,挥霍无度,致使朝廷仅维持三十余年,本人也死于非命。隋代官僚李渊、李世民父子在诸多起义军中占据优势,进而消灭各部,建立唐王朝,重新组织起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秩序,时值公元618年。自此三百年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梁王朝,使中国又陷入长达半个世纪的混乱分裂之中。因梁、唐、晋、汉、周五个朝廷相继而起,占据中原,连并同时出现的十余个封建小国,故而在历史上被称为五代十国。隋唐时期,我国南北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体现出唐代政权的巩固与强大。如西北平突厥,在高昌与庭州设两个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以及巴尔喀什湖和帕米尔高原;东北定靺鞨,设置两个都督府并任命靺鞨族首领为都督;西南安吐蕃,以文成公主嫁于松赞干布,加强汉藏人民联系;在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南诏政权并输送先进文化与技术,以扶植南诏。通过“丝绸之路”打开的国际市场,等于为各国人民互通有无创造了条件。当时,唐代首都长安不仅君临全国,而且是亚洲经济文化中心,各国使臣、异族同胞的亲密往来,无疑促进了服饰的更新与发展。服饰,作为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产物,与唐代文学、艺术、医学、科技等共同构成了大唐全盛时期的灿烂文明。,隋唐五代十国唐代承袭了先前历代的冠服制度,同时,又通过丝绸之路与和平政策与异族同胞及异域他国交往日密,博采众族之长,成为服饰史上的百花争艳的时代。其辉煌的服饰盛况是中国服饰史上的耀眼明珠,在世界服饰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 首服,2、幞头 幞头: 是这一时期 男子最为普遍的首服。 幞头的变化过程: 初期以一幅罗帕裹在头上,较为低矮。后在幞头之下另加巾子,以桐木、丝葛、藤草、皮革等制成,犹如一个假发髻,以保证裹出固定的幞头外形。中唐以后,逐渐形成定型帽子。 名称的特点 依其演变式样而定。 贞观时,顶上低平。称 平头小样 高宗和武则天时,加高顶部并分两瓣。称武家诸王样 玄宗时,顶部圆大,俯向前额。称开元内样皆为柔软纱罗,临时缠裹。, 幞头两脚的变化 初似带子,自然垂下,至颈或过肩。 后渐渐变短,弯曲朝上插入脑后结内,皆谓之软脚幞头 中唐以后的幞头之脚,或圆或阔,犹如硬翅而且微微上翘,中间似有丝弦,以令其有弹性,谓之硬脚。 这种幞头。至隋唐时不分官宦士庶老幼皆戴。,纱罗幞头,穿圆领袍衫,戴硬脚幞头的晚唐士人(韩滉文苑图局部),戴硬脚幞头、穿襕袍的晚唐士人(韩滉文苑图局部),各种幞头样式,各种幞头样式,各种幞头样式,各种幞头样式,幞头“英王踣b样”、“开元内样”、“平头小样”,三 男子服饰,唐代时男子服饰特征为头戴软脚幞头,身穿圆领窄袖的袍衫,衫长及足或膝,下穿宽口裤,足着软靴。 这一时期的袍衫又有襕袍,襕衫和缺胯袍,铭袍,铭衫之分。 这一时期的袍衫又称为圆领袍衫。,1、 襕袍和襕衫,是一种上衣下裳相连属的服装形式,是受胡服的影响而成,但有不失汉族服饰的传统,与深衣制有相同之处,即上衣下裳连属。不同之处在于,深衣为交领、大袖,领、袖、襟均有缘饰。 襕袍、襕衫是圆领、窄袖、领、袖、襟均没有缘饰,为士人之上服,亦为一般之常服。,2 缺胯衫,是指在袍、衫两腋下开衩,以利于行动。 一般作为庶民或者卑仆等下层人劳动所穿用。 其形制为圆领、窄袖、缺胯、衣长至膝下或及踝。内着小口裤。 劳作时,可将衫子一角掖与腰间,谓之“缚衫”。,3 铭袍和铭衫,铭袍、铭衫,是指在袍衫之上绣以“铭文”为纹饰的服装。 铭袍、铭衫是武则天统治时期实行的官服。 形制为右衽、圆领、大袖。 前有鸟兽纹饰,背有铭文,根据品级高低和文武官职不同而纹饰不同。文官绣禽、武官绣兽。,戴璞头穿 圆领袍衫 穿革靴,四 唐代官员服饰,隋唐时天子服用黄袍,他人服用则视为犯罪,其色成了皇权的象征,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以服色定等级,百官以服色来区分等级。 以服装颜色来区分官职,在唐时形成制度。,黄龙袍,皇帝的冕服,以服色来区分官服,三品以上服紫色 五品以上服朱色 六品服绿色 七品服青色,鱼袋,唐代官员的一种有特色的饰物,挂于腰间。 约十厘米得鱼形饰物,鱼上刻有官名、姓名 作用:明贵贱、辨等级上朝面君或皇帝召见的凭证 佩法:鱼符盛于鱼袋中,挂在腰间革带上垂于后 鱼袋由不同颜色进行装饰,分为金鱼袋和银鱼袋。 三品以上官员佩带金鱼袋。四至五品则带银鱼袋。,腰带,腰带也是唐代官员官阶的重要标识。他昂带官员要按照不同的品位系上不同的腰带。,五 女子服饰,隋至盛唐时期,女子以高瘦为美,其服饰也以纤细为时尚。至中唐,晚唐,女子服饰以大袖款裙为主,妇女以肥为美。 隋代女服 短襦长裙为特征。特点是裙腰系得较高,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 唐朝女子依隋之旧,喜欢上穿短襦,下着长裙,裙腰提得极高至腋下,以绸带系扎上襦很短,成为唐代女服特点,窄袖衫襦、长裙,上穿窄袖衫襦,下着长裙,腰系长带,肩披长巾,足着高头鞋 风格:轻盈飘逸 衫襦外可罩“半臂”半袖短衣,穿封襟短襦的唐代妇女,穿襦裙及连珠纹锦半臂的唐代妇女,梳高髻 穿窄袖衫 高腰长裙,襦裙、披帛,大袖对襟纱罗衫、长裙、披帛,穿大袖纱罗衫、长裙、披帛的妇女,半臂,半臂或者叫半袖,是由短襦演变出来的一种服式,一般为短袖、对襟,衫长至腰齐,多穿在衫襦之外,穿时在胸前结带。 帔帛是一种窄而长的飘带(长围巾),多以丝绸裁制,上面印画纹样,一般披在女子肩背上,花色和披戴方式很多。 半臂和帔帛是唐时襦裙装中的主要主城部分,半臂襦裙,穿襦裙、半臂、披帛的妇女,女子外披“披帛”的情形,穿半臂、襦裙的妇女 (陕西西安唐墓出土三彩陶俑),坦胸裙衫,腰高至胸,袒露胸部,裙长拖地,亭亭玉立。 西洋服饰风格的影响,坦领、半臂衫裙,束胸长裙 大袖纱罗 披帛,大袖纱罗衫、长裙、披帛,女装男性化是唐代社会开放的表现之一,妇女穿着男装是当时一种时尚。唐代男子服饰,主要服饰有圆领窄袖袍衫、胡服等。,着胡式女袍,着男装,骑马的唐代妇女,六 女子装饰 配饰,梳凤冠高髻 插步摇宝钗 戴珠宝项链 穿大袖衫、披帛 着圆头履发 髻 唐代女子的发髻名目众多,有半翻髻、惊鹄髻、双环望仙髻、抛家髻、同心髻、倭堕髻、回鹘髻等。这些发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崇尚高大,流行使用假发或假髻来梳妆。与此相适应,发髻上的装饰也愈加丰富,银钗、牙梳、金玉珠翠花枝、鸾凤步摇等精致秀美、光彩炫目。,梳双鬟望仙髻的妇女 (陕西西安羊头镇唐李爽墓出土壁画),大袖衫、披帛,梳凤冠高髻 插步摇宝钗 戴珠宝项链 穿大袖衫、披帛 着圆头履,大袖衫、披帛,头戴金凤冠 广插簪钗篦梳 大袖衫、披帛,梳高髻 高腰长裙 披帛,梳三角髻的妇女(河南洛阳涧西谷水第六号唐墓出土三彩俑),加钗梳高髻,插梳高髻,梳双垂髻的妇女 (新疆吐鲁番唐墓出土弈棋仕女图局部),盛唐妇女的发髻 (唐张萱捣练图局部),梳回鹘髻的回鹘族妇女 (甘肃安西榆林窟五代壁画,张大千摹),梳乌蛮髻的妇女(陕西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三彩俑),女子装饰花钿,贴于额上,女子装饰 面魇 (施于酒窝),吐鲁番出土的木俑,额头贴“花钿” 脸上涂“胭脂” 面旁画“斜红” 嘴角点“面魇”,女子妆饰画眉,柳眉状如柳叶 月眉比柳眉更宽、更弯曲 阔眉比月眉更宽,唐代妇女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式,阔眉,帏帽,藤席编成的笠帽上再装一圈丝网的帽子 源自“幂篱”,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