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 疆 医 科 大 学 教 案 首 页编号: 课程名称大学语文专 业班 级2011-2主讲教师计划时数2 学时专业层次本科专业技术 职 称讲师编写时间章节名称 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使用时间教学目的 与 要 求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大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它具有广泛的知识性、明确的思 想性、浓郁的审美性和显著的实践性。其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 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和提升语文素养及人文、 文化素质,为其人格和知识结构 的全面发展及深化专业学习提供条件。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1.欣赏体会本诗的朦胧美。 2.了解无题诗的基本特征。 3.了解李商隐的生平遭际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4.思考文学的多义性问题。 重点与难点重点:诗中名句的理解。 难点:1.含蓄朦胧的诗歌题旨和寄情深婉的艺术风格。 2.无题诗体制的基本特点。教学内容 更新情况李商隐生平介绍教学方法 与 组织安排教学方法:对比阅读,课内外结合。课堂师生互动,讨论。 组织安排:第一学时:组织教学、作者生平、阅读文本第二学时:文本赏析、小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基本教材 和参考书基本教材:大学语文 (陈洪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年版) 参考书:大学语文教师手册(陈洪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集体备课教 研 室 审查意见2新疆医科大学教案续页 (内容与进程)无题二首(其一)无题二首(其一) 李商隐李商隐 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1.欣赏体会本诗的朦胧美。 2.了解无题诗的基本特征。 3.了解李商隐的生平遭际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4.思考文学的多义性问题。 重点:重点:诗中名句的理解。 难点难点:1.含蓄朦胧的诗歌题旨和寄情深婉的艺术风格。 2.无题诗体制的基本特点。一、组织教学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致问候,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交代教学重点和难点。二、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二、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情况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封建 官僚家庭,父亲李嗣做过县令。文宗大和三年(829),李商隐年十七,受到曾在宪宗朝做过宰相的太平军节度 使令狐楚的赏识,让李在门下,与他儿子令狐绹一起学习。令狐楚长于章奏,李商 隐经他亲自指点,遂以四六章奏驰名。李商隐也自认为是令狐楚的传衣弟子。后被 署为节度府巡官,专掌章奏。从大和六年(832)以后,两次参加进士考试失败。文宗开成二年(837),令狐 楚已死,令狐绹任左补阙。这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故擢进 士第”(新唐书李商隐传)。开成三年,李商隐赴泾原节度使(治所在今甘肃省泾川县之北)王茂元幕,王茂 元爱其才,以女妻之。令狐绹父子,属于“牛党” ,王茂元属于“李党” 。因此令狐 绹认为李商隐娶王茂元之女为妻,是“背恩” ,而“牛、李党人蚩谪商隐,以为诡 薄无行,共排笮(音窄,压也)之”(新唐书李商隐传)。这年应博学鸿词科, 落选。开成四年应书判拔萃科,及格。授秘书省校书郎,但不久调补宏农(今河南灵 宝市)尉。他在开成三年曾有诗:“沈约怜何逊,延年(颜延之)毁谢庄”(漫成三 首)。说明有爱惜他的人,也有毁损他的人。他由校书郎调任职位低下的县尉, 可能也与牛李党争有关。开成五年(840),李商隐辞去县尉职。武宗会昌元年(841),李德裕入相, “李党”得势。王茂元调任忠武军节度使 (管辖今河南省许昌一带)。会昌二年,李商隐又以书判拔萃,再任秘书省正字。宣 宗继位后起用“牛党” ,大中元年(847)李德裕贬潮州(今广东潮州)司马,李党给事 中郑亚出为桂州刺史。李商隐应郑亚聘为掌书记。大中四年卢弘正出镇徐州,奏李 商隐为判官。这年,王氏夫人死。大中六年,卢弘正死,李商隐自徐州返京。求令 狐绹,补太学博士。这时的“牛李”党争虽以李德裕的贬死而告结束,但令狐绹始 终不能谅解李商隐的所谓“背恩”而在政治上予以援手。不久,柳仲郢为东川节度 使,以商隐为节度书记检校工部郎中。大中十年(856)柳仲郢调回长安,商隐亦返 京。十一年在柳仲郢手下任盐铁推官,不久还郑州。大中十二年卒,年四十六。3李商隐的一生就在牛、李党的磨擦中讨生活。虽然他不是自觉的“牛党”或“李党” ,但“牛、李党人视他为“背恩” 、 “无行” ,事实上已把他当作曾是“牛党”和后 又属“李党”看待而卷入了党争漩涡。使他不得不在“牛、李党”的官僚手下讨生 活,还不得不向庸俗的官僚如令狐绹辈再三陈情,请求谅解。不但青年时期欲回天 地的凌云壮志尽成虚幻,而且屡遭排斥,过了一辈子寄人篱下的幕僚生活。这种创 伤,使得他带有浓厚的感伤抑郁情调,从而影响了他的诗篇的风格。就他现存的近六百首诗来看,内容还是较广泛的。如有感 , 重有感的反对 宦官专权;韩碑 、 寿安公主出降 、 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的反对藩镇割 据, 城上 、 漫成五章(之五)的反对少数民族奴隶主的侵扰;可叹 、 碧城 的讽刺统治集团的荒淫无耻;瑶池 、 华岳下题西王母庙的讽刺统治者服药求 仙的愚昧:咏史 、 览古诸篇的对统治者游乐荒怠的警戒;行次西郊一百韵 对社会动乱与人民苦难的反映。当时社会上的重要方面几乎都涉及了。至于抒发个 人遭遇的坎坷、受压抑的悲愤心情的作品那就更多了。这些作品,说明了李商隐的诗篇的现实意义。而且“又闻理与乱,系人不系天” 、 “几时拓土成王道?从古穷兵是祸胎” 、 “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等诗 句也反映了他具有忧世忧国的思想。当然,他究竟是个封建士大夫,他的集子中还 有些如效徐陵体赠更衣 、 又效江南曲等轻艳怀想的作品。李商隐的古体诗,也有写得很成功的作品,但尤长于七言律、绝。他的律诗语 言精练,对偶工巧。形成深情绵邈,绮丽清新的独特风格。他的七绝善于造意,精 于遣辞,含蕴深厚,形象优美。王安石称赞他的诗, “以为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 篱者,惟义山一人而已。每诵其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永忆江湖 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与池光不受月,暮气欲沉山;江海三年客,乾坤 百战场之类,谓虽老杜亡以过也”(见蔡宽夫诗话)。但忧时伤乱的篇章之多, 关怀生民苦难的情感之深,与乎气魄的宏伟深健,李商隐是无法与杜甫相比的。至 于格律的整严,词语的秾丽流美,以及抒情的细腻深致,那确实不亚于老杜,甚至 还有比老杜更动人的句子。他的七绝也不同于李白、王昌龄,如“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 中霜里斗婵娟” 。有李、王的情韵,而不及李、王的嘹亮高朗。 李商隐的诗给人突出的感觉,是语言精美,尤其善于用典。有时他糅和几个典 故而又贴切地表达他的思想感情。但也有些篇章过于追求语言的华美,堆砌僻典, 不免有晦涩之感。甚至有时故意隐曲深藏,使人不得其解。所以元好问在论诗绝 句中讥诮他:“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尤其北宋“西昆体”的作 家,专门学他词句华丽的一面,形式主义倾向更为严重。其实这只是李商隐的部分 缺陷,他的诗并不都是晦涩难解的,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天涯)。不都是明白如话而又情韵深远吗?问题倒在他大多数诗篇的感伤情调。诗人都是具有丰富的感情的,李白、杜甫、 白居易都是深于情,而且也都是愤郁中积发而为诗的。但李、杜、白的多数篇章的 情感,都高昂愤激雄健深厚。而李商隐的多数篇章却陷于纤巧幽深、哀郁伤感。这 与他个人遭遇有关,与晚唐衰颓的时代精神也有关。有玉谿生诗集传世。以冯浩的玉谿生诗笺注 、朱鹤龄的李义山诗注 较好。三、文本详析三、文本详析4这首无题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作于唐武宗会昌末年,李商隐居母丧期 满,重任秘书省正字时。李商隐的无题诗是他别具一格的独创。诗中之意不便明言, 所以标以“无题” 。另有些诗取首句头两字为题,题目和内容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 也属无题诗。这类诗内容较为复杂。他的无题诗寄托深而措辞婉,辞藻清丽,声调 和美,令人读之,荡气回肠,不能自已。这首无题诗写的是痛苦与欢乐交织的爱情。诗的前四句是在分离时对震撼心灵 的爱情的执著回忆。“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第一句中的“昨夜” ,是指往昔的一个春 风沉醉的夜晚。这个夜晚,星光灿烂,清风宜人,在画楼之西,桂堂之东,诗人与 所爱之人度过了一个令人销魂的夜晚。然而这个温馨旖旎之夜,有如昨夜之星辰, 昨夜之清风,一去难以再返,留下的除了记忆中的幸福与欢乐外,只有今时的孤寂 与伤痛。这句诗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把往昔与今日,爱情的温馨与别离的伤痛 调和成一杯令人心醉又令人心碎的醇酒。第二联写诗人在他离开时品味这爱情之酒的感受。人为的间阻使诗人与所爱之人 不得不分离,往日的爱情的温馨成为昨夜星辰。诗人多么渴望与所爱之人团聚,然 而“身无彩凤双飞翼” ,不能高飞,去冲破人为间阻,飞到所爱的人的身边。 “身无 彩凤双飞翼” ,写出诗人对与所爱之人团聚的渴望和团聚无因相见无期的痛苦。但 一想到昔日的爱情时,又因他与所爱之人心灵契合,情意相通,又使他在分离时感 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幸福与欢乐。心灵的契合,情意的相通又战胜了彼此形体 的分离,爱情之酒就是这样有苦有甜,苦的回味是甜。这一联将对爱情的复杂感受 物化为两个美丽而贴切的比喻。使诗句的内涵复杂而深厚,表现得意深而情远,情 致缠绵。故而这两句成为历代传诵的描绘受压抑的爱情的名句。诗的最后四句,由回忆而转入现实。“隔座送钩”两句,写在一次宴席上,诗人与所爱之人在分离后意外相见了。这 两句用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气势流畅:诗人在与所爱之人和朋友们在一起,于春 酒送暖,烛光摇红的酒筵上,时而隔着座位做猜钩之戏,时而分组为射覆之戏。这 两句诗中,诗人用绘画的手法,画出有诗人和所爱之人参加的酒宴的欢乐场面。由 于前面四句诗对“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爱情的描绘,读者不难在这热闹的酒宴场面 中看到诗人与所爱之人含情脉脉的目光,捕捉到灵犀相通的深情交流。这两句诗形 象鲜明而生动。诗意却朦胧,因而取得象外有象,言外有言的艺术效果。“隔座”一联极力于虚处写诗人与所爱之人意外重聚的欢乐,还有一个目的是加 重后面两句的反跌。“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诗人不得不在鼓声的催促下,骑马去秘 书省应卯上班。此时身不由己地和所爱之人再次分离,有如随风飘转的蓬草,使今 日的重逢,又如昨夜星辰一去不可再返。这里诗人以明确的笔墨写出了这分离之苦 是自己的宦身所造成的。在这里诗人把爱情与社会联系起来,写出他的爱情悲剧的 原因。他的爱情不幸是功名利禄造成的。这里有诗人对自己的谴责,也有对功名利 禄的诅咒。这杯本应是甜蜜的爱情之酒,由于自己的错误追求才注进了苦涩,所以 他才刻骨铭心地难以忘怀了。这首诗善于把心灵的波动熔铸于诗的形象之中,构成深邃的意境,极其婉曲含 蓄地传达出细腻的感情。这是诗人寄情深婉的艺术风格的体现。四、思考题思路提示四、思考题思路提示 1. 你认为诗中的男主人公是否是诗人自己?5供学生独立思考 2. 与长恨歌那种内容十分明确的爱情诗相比,这种含混朦胧的作品的长处与 短处各有哪些?本诗具体内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的空间,更能引发 不同读者多方面的感受。缺点是不太适合痛快淋漓地表达情感以及叙述事件。 3. 能否再举出几首具有朦胧美的诗作?如阮籍咏怀 、白居易花非花 、李商隐锦瑟 、李煜菩萨蛮 “花明月暗 笼轻纱”等。五、其他参考资料五、其他参考资料 1.1.李商隐及李商隐及无题无题资料汇评资料汇评 (1)李商隐义山诗世人但称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 皆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