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8页
第2页 / 共68页
第3页 / 共68页
第4页 / 共68页
第5页 / 共68页
第6页 / 共68页
第7页 / 共68页
第8页 / 共68页
第9页 / 共68页
第1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洋地质学复习题,2011-06-23,海洋地质学考试题型,一、名称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二、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三、简述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四、论述题(二题中任选一题,25分),一、名称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海洋地质学 是研究全球地壳被海水淹没部分所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的学科,这些地质作用包括海岸和海底地形的动力学、海底沉积作用、海底火山活动、海底地质构造、大洋地质历史和海底矿产资源等。海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部分,又与海洋学有密切的联系。 2、大洋中脊 是大洋的新生部分,多数位于大洋中部,是洋壳裂开、深部物质上涌的场所,是洋底构造、岩浆活动最活跃区域。,3、海水颜色 又称海色,可用水色计测定;海色是海水表层悬浮物质和溶解物质对阳光的散射作用造成的。分为12级,颜色由黄绿转变为褐色。一般大洋海水呈深蓝色,近岸海水为蓝绿色和黄褐色。 4、波浪 在风和其他动力因素作用下,海面水体作周期性的起伏运动,称为波浪。一般为谐振运动,即作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运动,波浪运动的实质是海水表面以波动的形式在传播,水体并不随波向前运动,波浪中的每一水质点在作圆周运动。,5、海流 是海水因风、天体作用,或因热辐射、蒸发、降水和冷热等引起海水密度和盐度差异而造成大规模海水定向流动,大洋一般称洋流,浅海区便称海流。 6、大陆漂移 作为地质学发展中一个革命性的学说由德国气家魏格纳(A.Wegener,18801930)提出,魏格纳在挪威海岸看到北冰洋的大冰块漂向大西洋,从中得到启发,他认为地壳中,硅铝层组成的大陆块就像冰块那样漂浮在硅镁层上漂移。,7、海岸带 是海洋和陆地的分界线,但不是一条简单的海水和陆地的接触线,而是波浪和潮汐有显著作用的沿岸地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相互接触的地带。海岸带的宽度可从几十米至几十公里,可分为陆上岸带、潮间带和水下岸坡带等三部分。 8、海洋地球化学 研究海洋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含量、分布、存在状态,转移和通量的学科称为海洋地球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主要指溶解物质,如NaCl和CaCO3等;溶解气体,如CO2,O2等;微量元素,如Sr、Ba和Pb等,还有有机物质,放射性核素和悬浮物质等。,9、三角洲 河流携带丰富的泥沙,在河口区入海,由于河面拓宽、流速降低和坡度变缓,会以河口为顶点,向海堆积起平缓的三角形和扇形地,称为三角洲。 10、珊瑚礁 是以珊瑚的骨骼为主要骨架,辅以其他造礁生物、伴礁生物和粘结生物,构成一个能抵御风浪侵袭的生物堆积。 珊瑚礁既具有生物的特征,受生物生长规律控制,又是一个地质体。,11、海底热液矿床 是由海底热液成矿作用形成的块状硫化物、多金属软泥和多金属沉积物,它富含Cu、Pb、Zn、Au、Ag、Mn、Fe等多种金属元素,产于水深15003000m,高热流区的洋在脊,海底裂谷带和弧后边缘海盆的构成带内。 12、多金属结核 亦称锰结核、铁锰结核、锰矿球是一种富含多种金属元素,主要由铁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组成的“球状”沉积物。多金属结核由核心和壳层两部分组成。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深海区。,二、填空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我国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原则为:维护海洋权益原则、 统筹规划与协调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科技先导原则、 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开发事务的原则。 2、海水有三种物理状态,即固态海冰、液态海水和气态海雾,全球量最大的仍为液态海水,为13.71082,固态海冰主要集中在南极洲和北冰洋等高纬度区。 3、海雾的形成有一定条件,海水蒸发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便会出现海雾。 4、海水的盐度、温度和密度是研究海水物理、化学过程的基本参数,海洋中所发生的许多现象和过程与它们的分布与变化规律对海洋环境有重大影响。,5、盐度是海水含盐量的标度。海水是复杂的溶液,其中含氯、钠等80多种元素,它们形成无机盐类的总和称为该海水的盐度。在海洋垂向上,表层或上层盐度高,随着深度的增加,盐度将逐渐降低。 6、目前海水的盐度是34.7%,它们主要由1-3周期中Na、K、Mg、CI、S和I等元素组成,海水中这些元素的丰度很高。 7、海水动力有三种基本形式,即波浪,潮汐和海流,这也是海洋动力的基本要素,海水在不息的运动中,蕴藏着丰富的无污染可再生海洋能源,有待人们去开发、利用。 8、潮波由潮汐作用形成的海洋表面的波动,它的主要特点是周期长,一般最小为12h,最大不超过24h。,9、由于底摩擦作用,随着水深不断变浅,波峰处水质点的进速度将大于波谷处水质点向后运动速度,这样水质点运动的椭圆轨迹将受到破坏,当水深等于波高1.3倍时,波浪将发生倾倒,形成破浪。 10、在天体(月球、太阳)的作用下,海洋表面海水周期性的起伏或涨落运动,称这为潮汐。它与波浪运动一样,又可称为潮波,但其周期长,可达1224h。 11、月球、太阳和其他天体对地球表面上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和对地心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之差,称为引潮力。据万有引力定律。太阳的质量虽然比月球大,但它离地球远,太阳引潮力只有月球的46%,月球引潮力是太阳的2.17倍,其他更小天体对地球引潮力则忽略不计。上述表明,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潮汐现象是不同的,地形也有影响。中国海既有半日潮和全日潮,又有混合潮,潮差小的只有几十厘米,大的近10m(钱塘江口)。,12、生物在海洋中的生存和繁衍,不仅谱写了地球上生物演化史的重要部分,而且是海洋沉积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深海钻探技术发展后,人类首次在海底以下深逾750m的沉积物中,发现仍有微生物的存在,这一激动人心的发现为利用钻探技术研究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指明了方向。对洋底深处微生物的进一步采样必将取得更多的意想不到的成果。在洋底之下一个意想不到的深度、温度和压力的环境中,存在一个巨大的微生物群落聚居地,构成深部生物圈,无论对生物学科本身和对海洋沉积生物的意义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现。,13、对海洋沉积生物学说来,这些微生物不仅是沉积物质的组分,而且对沉积物中有机质向烃的转化过程中,微生物质起的作用都是目前人们急需了解的。人们还预见,这一新的、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生命形态的采样和研究将为生物工程带来新的思路和材料。 14、70年代末期(19771979年),美国深潜器“阿尔文”号对加阿帕戈斯群岛附近的深海热泉调查发现,热泉附近由于水温高,富有硫化氢和硫酸盐,因而有特殊的深海热泉生态生物群组,以滤食性动物为主。,15、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不同,大洋地壳显得厚度薄、质地致密和年轻,与大陆地壳厚度大、比重较小和古老形成鲜明对比,大洋地壳缺乏大陆地壳拥有的硅铝层,表明全球地壳的不均一性和正在经历着不同的地质演化阶段。 16、目前,许多学者认为,上地幔对流是岩石圈运动驱动力的热源,同时使地球产生磁场。,17、目前人们都把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分为三阶段,前两阶段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它们为板块构造学说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了解这两个阶段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18、海陆的起源一书,书中从海陆地形轮廓、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地质、古生物和古气候等特征方面进行了论述。证明在古生代末期以前,地球上的大陆曾经是一个统一的、巨大的陆块,称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位于地球的南极附近,在其周围量个辽阔的大洋称为泛大洋。后来,特别是中生代末期,在天体引潮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作用下,联合古陆开始分裂成欧亚、北美、南美、非洲、澳洲和南极等六个大陆块在泛大洋中漂移这样分离出来的大陆块逐渐漂移到目前的位置,其间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原泛大洋缩小成目前的太平洋。,19、岛弧与海沟由海沟与岛弧平行排列构成的地壳活动带的构造-地貌体系,分布于聚敛型板块活动边缘,主要在太平洋板块边缘。它的形成往往与俯冲带关系密切,当大洋板块沿着海沟向下俯冲时,随着深度的增大,局部洋壳会出现熔融,由此产生的岩浆上涌陆壳边缘,形成钙-碱性火山弧形带。 20、双变质带,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在板块接触地带会出现两个变质带;高压低温带和高温低压质带,它们分布在弧沟间隙两侧成对出现,又称双变质带。,21、现在对全球变化的理解,一般指更为广义的内容,除臭氧层的损耗、大气中氧化作用的减弱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三个方面外,还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地利用格局与环境质量的改变(水资源污染、荒漠化、森林退化等)、人口的急剧增长等。 22、当今的全球变化中,气候变暖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它将导致海面的升高,这是海洋地质学科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气候变暖是海面变化的重要因素。,23、海面又称海平面,即海拔高度的起点,由验潮站以每小时的潮位记录,再由长期平均值得来,作为测量地区高程系统的基准面,目前全球高程基准面,目前全球高程基准面未统一,我国于1956年规定以青岛平均海面为僵统一的高程起算面,又称“黄海基准面”,我国的海拔高度和海底深度都是从这一基准面起算的。 24、对造成地球全球变暖的基本机理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主要还是温室效应造成的,其基本原因是由于人类的活动过量地排放了CO2和CH4,其次是尘埃等。,25、虽然海面高程以每小时潮位记录的长期平均值得来,但海面仍在不断变化,随着潮汐涨落、昼夜温差和季节气候等变化,海面都会产生变化,平均在一年之中,海面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称为年较差,我国渤海年较差达6070cm,黄海为3550cm。 26、海面还有一种变化是随气候、冰期和温室效应等有关因素变化而变化的,这些因素变化具有全球性效应,因而属全球变化范畴,目前把这类变化看成是对人类的灾害,如造成海面上升,它将形成沿海地区的盐污染,加强对海岸、港埠的侵蚀作用,增加风暴潮和洪水泛滥等。,27、海面变化无论对深海和浅海沉积都有一定影响,如更新世冰期海水盐度比间冰期要高1%,当冰体融化时,冰融水汇入海中,在间冰期高海面时,出现表层水盐度较低而下层水盐度高的稳定结构,这样的变化有可能造成海底沉积中出现氧化的页岩和未经氧化、富含有机质的页岩相交替,因而,黑色页岩就与高海面海进有关,氧化作用就与低海面有关。 28、我国有海岸线长18 400km,岛屿6 500个,岛岸线长32 000km,我国海岸带处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等区,气候宜人,港口不冻,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海岸类型多种多样,有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侵蚀海岸(基岩海岸)、三角洲海岸、沙堤-泻湖型海岸、生物贝壳堤海岸、珊瑚礁海岸和红树林海岸等,具有建设海岸综合经济的优良环境,开发和研究内容十分丰富。,29、海岸带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是当前世界各沿海国家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和人类活动响应最第三的地带,河口三角洲滩涂是工、农业可利用的最好地段,是拓展城市空间和耕地的土地后备资源。海岸带湿地最富生物多样性景观,是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系统,它不仅是鸟类的重要栖息地,还是许多底栖生物、鱼类、虾和蟹等繁衍和育幼场所,以盐沼植被为代表的生物类群具有交货水质、调节气候的生态服务功能。因而,在对海岸带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湿地和潮滩等海岸带生物资源的维护和保育,实现科学发展观要求遵循“保护中利用”的原则,协调好对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当前国内外海岸带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30、目前,海岸带研究工作有三大趋势:(1)研究方法趋向多学科交叉;(2)研究重点趋向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相关的重大问题;(3)研究手段趋向高新技术和信息化。 31、塑造海岸带的动力因素主要是波浪、潮汐和海流,其次为河流作用、生物作用和风等作用。 32、在峻峭的岩壁岸,波浪带着砂砾拍击岩岸,形成海蚀穴、海蚀洞、海蚀壁垄和海蚀崖等,成为海面位置的历史见证,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波浪搬运泥砂塑造海滩和潮坪的平衡剖面。 33、生物海岸较奇特,常见有热带、亚热带区的珊瑚礁海岸,或称岸礁,如我国海南岛沿岸较发育的礁岸,另有红树林海岸,我国广西北海市南盘江河口两岸,红树林十分发育。珊瑚礁发育在无径流入海、陆源碎屑少的海岸区,多为生物砂海岸,红树林多发育于河口或淡化泻湖岸区,此外还有贝壳堤海岸,亦为砂质海岸。,34、早在1881年,意大利学者P.Cornaglia发现在水下岸坡上,泥在浅水波的作用下,作往反动,在水下岸坡上,可以找到这样一点,波浪携带泥沙向岸运动的距离加上重力作用的斜坡上使泥沙运动的距离,即泥沙在浅水波作用下,垂直岸上线来回运动一周期后,仍然回到原来位置,这一位置被Cornaglia称为中立点,把岸坡上的中立点连接起来,便称为中立线。 35、冲积物流从海湾的湾口流向湾顶,由于进入湾后流速降低,使冲积物流容量变小,强度加大,在强度大于容量处,冲积物流达到饱和状态,在湾中一定部位发育沙嘴,当沙嘴与对岸连接起来,形成沙坝,分隔出湾中泻湖,在沙坝的外侧,又可形成新的沙嘴,发育为新沙坝,分隔出新的泻湖,前期形成的泻湖可能会成为沼泽。,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