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敌昆虫,天敌昆虫,天敌昆虫对抑制害虫发生和保持生态平衡起着巨大的作用。害虫生物防治是IPM中的重要内容,已发展为一个分支学科,人们的研究日渐深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昆虫中约有28% 的种类是捕食性的,2.4% 是寄生性的。很多是农作物害虫和卫生害虫的天敌。膜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捻翅目、蜻蜓目等。其中利用赤眼蜂(Trichogramma)防治害虫最为成功和广泛。,天敌昆虫:可寄生或捕食农林害虫,它们长期在农田、林区和牧场中抑制害虫危害和蔓延的昆虫。如螳螂、寄生蜂等。,金小蜂,赤眼蜂,赤眼蜂在昆虫卵上产卵,草蛉,螳螂,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是一项特殊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 我国天敌昆虫的扩繁与利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从国外引进的防治苹果绵蚜虫的日光蜂,防治吹绵蚧的澳洲瓢虫、孟氏隐唇瓢虫,防治温室白粉虱的丽蚜小蜂,防治李始叶螨的西方盲走螨,防治二斑叶螨的智利小植绥螨,防治松突圆蚧的花角蚜小蜂,防治天牛的管氏肿腿蜂和川硬皮肿腿蜂等。 70年代以来,我国已成功地人工大量饲养赤眼蜂、平腹小蜂、草蛉、七星瓢虫、丽蚜小蜂、小花蝽、智利小植绥螨、西方盲走螨、侧沟茧蜂等捕食或寄生性天敌昆虫。 也已有许多研究工作的基础,但目前真正投入大规模生产的仅赤眼蜂、平腹小蜂。,主要有瓢虫类、草蛉类、螳螂、蜻蜓、食蚜蝇类、食虫虻类、蜂类、食虫椿象、食虫蓟马、食虫步甲等。,是指那些能够通过捕食来控制其它有害的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中有害种类的昆虫。,昆虫中捕食性天敌资源包括:蜻蜓目,螳螂目,广翅目,脉翅目,鞘翅目的肉食亚目,半翅目的猎蝽科,双翅目的虻科、食虫虻科、食蚜蝇科、蚊科,膜翅目的胡蜂科等。,鞘翅目瓢虫科。主要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和叶螨,有的还捕食鳞翅目昆虫的卵和低龄幼虫。我国研究较多或利用面积较大的有: 澳洲瓢虫(Rodolia cardinalis) 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eri)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龟纹瓢虫(Propylaes japonica) 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 多异瓢虫(Adonia variegata) 黑襟毛瓢虫(Scymnus hoffmanni) 深点食螨瓢虫(Stehorus punctillum) 大红瓢虫(Rodolia rufopilosa) 腹管食螨瓢虫(Stethorus siphonulus)等。,瓢 虫,异色瓢虫 寄主:蚜类、盾蚧类若虫等,异色瓢虫: 三月,当油菜花开遍田野的时候,瓢虫们率先苏醒了,在花丛中到处寻觅蚜虫充饥。,十八星瓢虫 寄主:菜缢管蚜,豆蚜,棉蚜,高粱蚜等,龟纹瓢虫 寄主:棉蚜,麦蚜,玉米蚜,高粱蚜等蚜虫,寄主:吹绵蚧,寄主:吹绵蚧,寄主:棉蚜,麦蚜,豆蚜(槐蚜),菜缢管蚜。,捕食蚜虫,属脉翅目草蛉科。草蛉科分为三个亚科,即网蛉亚科(Apochrysinae)、幻蛉亚科(Nothochrysinae)、草蛉亚科(Chrysopinae)。草蛉科已知有90属,约1400余种,广布世界各地。我国草蛉种类和数量均很丰富,记载18属共109种,绝大部分属于草蛉亚科。幼虫主要捕食蚜虫(蚜狮)。还可以捕食粉虱、螨类、棉铃虫等多种农业害虫。,草 蛉,捕食性天敌昆虫草蛉,草蛉幼虫(蚜狮),在我国常见和目前已开展试验做生物防治的只有下列十种:大草蛉、丽草蛉、叶色草蛉、多斑草蛉、粘蛉草蛉、黄褐草蛉、亚非草蛉、白线草蛉、普通草蛉和中华草蛉。草蛉的成虫食性有所变化,象中华草蛉、亚非草蛉等就改肉食性为植食性,它们象蜜蜂和蝴蝶一样,飞舞在花丛之中,吸食植物的花粉和蜜露,这时它们失去了消灭害虫的能力。另一些种类的草蛉则坚持肉食习性,仍以害虫为食,象大草蛉、丽草蛉等,平均一天仍能吃一百多头蚜虫。,捕食性天敌昆虫草蛉,猎 蝽,半翅目(Heteroptera)猎蝽科(Reduviidae)。 世界性分布,约4,000种。 头窄,头后有细窄颈状构造,是为本科特征。 喙短,三节,弓形,纳入前胸腹面的纵沟内,用以吮吸其它动物的体液。体多黑色或深褐色,有的色泽鲜明。 多数生活在户外,捕食其它昆虫和节肢动物,但有的吸哺乳类包括人的血液,并传播疾病。,猎 蝽,锥蝽属(Triatoma)是最为人熟知的猎蝽之一。锥蝽亦称吻猎蝽、大臭虫或墨西哥臭虫;成虫黑色,腹部两侧各有6个红点,体长25公厘,吻圆锥形。 吸血锥蝽(Triatoma sanguisuga)常在床上吸人血,叮人很痛,有毒,甚至引起昏厥、肿胀和呕吐。 南美洲的大锥蝽(Triatoma megista)是查加斯氏(Chagas)病和一种南美锥虫病的媒介。 近缘的Rhodnius prolixus分布南美,亦传播查加斯氏病。 南亚木屋地上碎屑中的红带椎猎蝽(T. rubrofasciata)可能传播黑热病。 吸血性猎蝽长期用于昆虫生理研究。,猎 蝽,吻猎蝽(Melanolestes picipes)是一重要种类,常在人的嘴周围叮咬,因而得名。 伪装猎蝽(Reduvius personatus)亦称猎臭虫蝽或吻猎蝽。若虫的触角、足和身体上密布黏毛,黏住毛绒、灰尘,外形如一团灰尘;成虫黑褐色,1520公厘长。常见于室内,捕食臭虫和蝇类;也叮人甚痛。原产中欧,引入纽约港后,已扩展到整个北美南部。,猎 蝽,食蜂猎蝽(Pristhesancus papuensis)在花上捕食蜜蜂等昆虫,吸其体液。 北美的轮背猎蝽(Arilus cristatus)胸部背侧有带缺刻的新月形斑纹,成虫黑色,蛹红色而带黑斑。喙内有一管道把含毒素的唾液注入捕获物,从喙内另一管道把体液吸入胃内。 丝足猎蝽(Emesa brevipennis)见于树上或旧建筑物中;中、后足长,丝状;前足短粗,钳状,用以捕捉。,猎 蝽,东方的浅黄猎蝽(Ptilocerus ochraceus)的捕食方法与众不同,腹部有红色丛毛,上有腺体,其分泌物引诱蚁类来舔食,食后随被麻痹,猎蝽即将喙刺入蚁体吸其体液。 扁猎蝽属(Platymerus)能把唾液喷出30cm远,准确射中目标,并可使人失明,这是它有效的防卫手段。,环斑猛猎蝽 学名:Sphedanolestes impressicollis Stal 英文名:assassin bug 形态:成虫体长17-18毫米,宽5.0-5.4毫米,头部尖长,有细颈,身体黑色光亮,有黄色环斑。本种色泽深浅及色斑大小变异颇大,夏季在福建采到的个体色泽较深,而云南、四川的较浅。 生态习性:灵活机敏,行动迅速,性情凶猛。捕食性,其取食对象多为森林害虫。 分布:山东、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台湾;日本、印度、越南。, 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蛛形纲(Arachnida)蜘蛛目(Araneida)。 中国的蜘蛛估计有3000余种,现已知1500余种。这些蜘蛛80左右可见于农田、森林、果园、茶园和草原之中,成为这些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和害虫的重要天敌。,蜘 蛛, 蜘蛛在地球上分布很广; 大多数蜘蛛都是食肉性的,它们大量捕食昆虫,而且只吃昆虫; 人们最熟悉的蜘蛛用织网来捕食,但也有些蜘蛛不能结网; 农田中常见的蜘蛛有数十种,它们是多种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我们应该好好地保护它们。,狼蛛,捕鸟蛛,花蜘蛛,其它捕食性天敌 半翅目捕食性天敌 花蝽科、蝽科、盲蝽科、猎蝽科等 ; 鞘翅目捕食性天敌 步甲科、虎甲科、隐翅虫科等; 双翅目捕食性天敌 食蚜蝇科、瘿蚊科等; 其他目捕食性天敌 缨翅目我国已发现7种捕食性蓟马可捕食蚜虫、红蜘蛛、粉蚧、食叶蓟马、木虱等小型昆虫;还有螳螂目的螳螂科;膜翅目的胡蜂;直翅目的螽斯等。,微小花蝽 寄主:捕食粉蝶的卵、蚜虫、蝗虫的卵、小叶蝉等,食蚜蝇 寄主:木虱类、粉虱类、蚜虫类、叶蝉类、软蚧类;蓟马等,小花蝽 寄主:捕食粉蝶的卵、蝗虫的卵、小叶蝉、榆长斑蚜等蚜虫,缘斑鼓额蚜蝇,异色多纹蜻 寄主:鳞翅目小幼虫;木虱类、粉虱类、蚜虫类;全爪螨类;潜叶蝇类等,苏氏步甲 寄主:夜蛾、螟蛾、果蛾等幼虫;金龟类幼虫、拟地甲类、叶甲类幼虫(含体形小的成虫);蚜虫类、叶蝉类等,食蚜蝇,蜜蜂,蜜蜂,食蚜蝇,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性天敌昆虫Parasitoidea,parasite:是指那些在某一发育阶段或终生寄生于其它昆虫或动物体内、体表,摄食寄主营养物质的昆虫。 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 主要见于捻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其中利用广泛的均属于膜翅目和双翅目的种类。 最常见的有姬蜂、茧蜂、蚜茧蜂、大腿小蜂、蚜小峰、金小蜂、赤眼蜂、平腹小峰、缨小蜂、缘复细蜂(黑卵蜂)、鳌蜂、头蝇、寄蝇、麻蝇、捻翅虫等。 其中赤眼蜂、金小蜂、蚜茧蜂、蚜小峰在生产上起着较大的作用,姬蜂、茧蜂、寄蝇等在农田的自然控制作用较强。,赤眼蜂赤眼蜂(Trichogramma)属膜翅目(Hymenoptera)小蜂总科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平腹小蜂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属膜翅目(Hymenoptera)、旋小蜂科(Eupelmidae)。其它寄生天敌金小蜂、姬小蜂、扁股小蜂、蚜小蜂、跳小蜂、缨小蜂、姬蜂、茧蜂、蚜茧蜂、缘腹卵蜂(黑卵蜂)、广腹细蜂、螯蜂、寄蝇、头蝇,赤眼蜂,膜翅目(Hymenoptera)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 主要指赤眼蜂属(Trichogramma) 。 成虫约0.8毫米,眼赤红色,故名赤眼蜂。 翅呈梨形,具单翅脉和穗状缘毛。跗节3节,明显。 幼虫在蛾类的卵中寄生,因此可用以进行生物防治。 易于实验室繁育的微小赤眼蜂(T. minutum)已成功地用来防治各种鳞翅目(Lepidoptera)农业害虫。,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和对害虫控制作用显著等特点。 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天敌昆虫,是一类很有利用价值的天敌,并被广泛用于多种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 赤眼蜂为卵寄生蜂,在玉米田可寄生玉米螟、黏虫、条螟、棉铃虫、斜纹夜蛾和地老虎等鳞翅目害虫的卵。 如能寄生玉米螟卵的赤眼蜂有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铁岭赤眼蜂。但以玉米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最重要。,赤眼蜂,赤眼蜂,成虫寿命2025时47天,30以上时12天。 雌蜂平均产卵42粒,在害虫卵内产卵,幼虫孵化后取食卵液,杀死寄主卵,712天繁殖一代。 雌蜂产卵2528,相对湿度6090为宜。 20以下以爬行为主,活动范围变小,水平扩散半径减小,25以上时,赤眼蜂水平扩散半径可达10米。 放蜂14天内降大雨,对寄生效果有不良影响。,应用于生物防治 : 首先将寄生卵制成放蜂卡。放蜂卡的制作应做到防雨、防晒及防止捕食性天敌的破坏,以保证释放到田间的赤眼蜂能够有效羽化、存活。 待蜂即将从寄生卵内羽化时,将放蜂卡挂到田间。 一般在傍晚时放蜂,从而减少新羽化的赤眼蜂遭受日晒的可能性。 放蜂时,将卵卡挂在每个放蜂点植株中部的主茎上。 赤眼蜂的主动有效扩散范围在10米左右,因此放蜂点一般掌握在每亩810点,放蜂点在田间应分布均匀。如制做的蜂卡每卡有效蜂量1000多头,每亩均匀悬挂810卡即800010000头蜂,每三天挂一次,常年一个世代需挂3次。 防治效果可高达85%至90%。 虫量过多时,可用Bt等生物农药除治残虫。,赤眼蜂,赤眼蜂,赤眼蜂,繁殖赤眼蜂,用赤眼蜂防控玉米螟,用赤眼蜂防治烟青虫、斜纹夜蛾,平腹小蜂,又名:日本平腹小蜂 卵寄生蜂,是荔枝蝽等的重要天敌。 是寄生在荔枝蝽蟓卵的一种很有效的卵寄生蜂。其成虫在荔枝树上活动,找寻荔枝蝽蟓卵寄生,把子代卵产在蝽蟓卵内,一卵一只蜂。幼虫孵化后吸食蝽蟓卵液,蜂在荔枝林中越繁越多。平腹小蜂的成虫寿命长达20多天。 防治荔枝蝽蟓效果特别好。 在椿象高峰期-月份,每隔10天放蜂次,每树有150头椿象时,可放600头平腹小蜂。,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