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特质源于约束以衡阳中心汽车站方案为例Particularity Stems frOm Constraintthe Plan of Hengyang Central Bus Station石东浩徐钦廖日红杨扬Shi Donghao Xu Qing Liao Rihong Yang Yang摘 要:通过对钨阳中心汽车站方案的的分析,本文从规划布局、交通组织、景观秩序和主站房综合楼设计等方面探讨了以约束条件为起点来把握环境要点和功能节点,将其转化为空间特质的交通建筑设计策略。欠键id:汽车客运站:交通:持质:约束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HengYangMain Passenger Coach Satation,from planlayout,traffic organization,landscape orderand the main station complex building design,etc,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sign strategyfor grasping the environment essentials andtheunctionaI nodes at the starting paint ofrestrictions in order to form the particularity oftraffic space,Keywords:passenge r coach satationtraffic:pa rticularity;constraintIflI斜分类垮:TU2483文献标il码:B文嚣编垮:1008-0422(2010)02008103交通功能的关键在于人车聚散的时空约束。在限定的范围内,聚则相挤(场所中群体拥堵),散则交错(路径中个体;中突)。这就要求交通建筑应处于城市中合理的便捷位置,并在植入城市文脉的过程中表达出标志性纹理,引导人车分流,使之各畅其行。因此,交通空间特质的建立源于环境和功能诸多约束的作用,下面以衡阳中心汽车站为例进行分析。1 项目概况衡阳市足联接湖南与广东等地的交通枢纽城市,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国道等交通干线贯通全境,具有省际商贸客流、货流的区位优势。衡阳中心汽车站建设用地位于衡阳市蒸湘区,南接船山西路,西邻蔡伦大道。本项目按照国家一级汽车客运站的标准建设,集客运、办公、商业于一体,规划用地面积约八十亩,总建筑面积约30000m。2约束分析21现状限制性约束(图1)211车流交锚性本项目周边交通中,船山西路以高架桥的形式横跨蔡伦大道,贯穿东西,是城市交通密集区域:蔡伦大道北接京珠高速公路和衡炎高作者简介:石东浩(1966一),男,湖南祁东人,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81 速公路,南入市中心,是城市出入门户。城市交通与域际交通的交会和走向限定了汽车站客运交通的布局。212城市图底性本项目隔船山西路高架桥与衡阳广电中心大楼相对。广电中心大楼高约80m,规模宏大以弧形体相组合,并通过弧面幕墙上通长水平铝塑板分格形成简约流畅、光影退晕的立面效果。其明确的线、面、体的空间逻辑性,是对相邻建筑物具有控制意义的城市背景要素。213边界障碍性汽车站用地自然地坪与周边城市道路存在34m的高差,高差的存在制约着人流、车流等交通流线在内外空间的转换性衔接。22功能制衡性约束221流程串联性:旅客查讯、购票、购物、安检、托运、候车、转换乘等行为系列和车辆安检、维护、清洁、加油、备班、发到站等作业程序表达出客运站内各功能之间、客运站与城市商业、交通之间密切的串联性。222人行时效性:客运站的空间分区和流线组织,就是要使人与车在限定的时间内从同质化的群体秩序场所中便捷地建立起异质化的个体目标路径。223视域动态性:在营运过程中,客运空间会因客运量的聚集过高而造成场所的紧张乃至混乱,导致景观失衡,失衡又加剧混乱。3空间目标限制性约束形成区域边界的相互对峙,制衡性约束意味着活动环节的彼此干扰,这是聚散关系的矛盾性在空间的体现。因此空间的营造,一方面应形成路径的层次性,使行止有度,整体秩序的控制能分级递减到局部方位的把握上来:另一方面应建立界面的导向性,使对接无缝,个体流线矢量在景观节奏的引导和遮挡中构成。设计通过寻求场所中群体稳定性与个体灵活性的兼容性平衡,最终塑造出聚散有序的交通空间(图2)。824空间特质塑造41总体规划411功能与景观4111功能布局考虑到旅客人流主要来自城市交通密集的船山西路,而客运车流要融人城际交通通通的蔡伦大道,本项目主站房综合楼被放置于用地南边,利用船山西路的匝道所围合的梯形空间形成站前广场,面对广电中心大楼;车坪及辅助用房位于主站房综合楼北边。这既是功能的环环相扣,也是对城市区域控制性建筑物形态的呼应(图3)。功能分区如下:1)站前区:由站前广场及其绿化构成:隔船山西路高架桥与衡阳广电中心大楼相对。2)客运区:包招集售票、候车、办公和到达、发送车位于一体的主站房综合楼和始末车位空间。3)停车区:位于主站房综合楼北边的车坪,由约300个停车位构成。4)辅助区:在车坪西边沿蔡伦大道布置车辆辅助用房,提供待修车库、设备和材料用房;在车坪西北端设置加油区:在车坪东北侧由维修车间和车辆安全检测棚、洗车位组成维修服务区:在车坪东侧道路边设客运服务用房,供司乘人员休息。5)商业区:主站房东边设置商场,主站房内部设有商业服务和写字楼空间。4112景观绿化衡阳广电中心大楼与汽车站主站房综合楼的关系是本区域城市景观空间的焦点,在设计过程进行多视角分析(图4),主站房综合楼通过弧形、通窗、外墙装修与既有城市肌理相协调,通过矩形对弧形的融入增加新的形态元素、塑造城市空间和谐节奏中的差序,体现客运空间的标志性。站前广场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合理的划分,以彩色拼花铺地、园林小品和成组的植被绿化构成生态的绿荫以营造可停顿氛围供人等候,并形成标志性纹理以引导人车分流,使聚散各宜。丰富多彩的广场景观也能烘托主体建筑形象特征。车坪利用停车位之间的空隙种植适合的乔木,降噪隔尘吸污减少车坪内污染对外扩散,也为停放车辆提供了遮挡曰晒雨淋的屏障。412交通与竖向旅客和行人步流、城市和城际车流与客运交通流程的对接关系决定了车站基本交通格局:用地从南到北是公交系统(包括社会车辆)、步行系统与客运系统的转换,从东到西是站内交通与城市交通、城际交通的衔接。设计将车站进出站口均安排在蔡伦大道,另在船山西路匝道处设紧急疏散口与城市交通衔接。另一方面,尊重场地高差现状,使站前广场与周边道路平接,而车坪则低于周边环境。这样可以降低营运过程中车坪上噪声、废气、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减小土石方的调配量,利于水土保持。因此从站前广场方向出入的旅客与在车坪中循环的车辆之间的位置高差矛盾成为设计的焦点约束。设计根据场地现状高差对交通竖向设计进行了比选分析(图5)。4121旅客下行方案发车位与车坪平接,旅客从站前广场经主站房综合大厅楼梯和自动扶梯下行至候车厅和发车位。优点:车坪中车辆行驶顺畅;建筑结构比较经济;主站房商业空间与站前广场同层,外界联系便利,具有商业优势。缺点:旅客进站路线较曲折。4122车辆上行方案设架空层发车坪,使发车位与站前广场平齐,旅客从站前广场经主站房综合大厅直接至候车厅和发车位。优点:旅客交通流线始终在同层,符合无障碍的人性化原则。缺点:车辆上行,站内车辆交通组织较为困难,行驶流线曲折,占地较多:架空发车坪结构较不经济;主站房商业部分在下层,商业价值低4123方案比选和交通流线经过与业主和相关方反复分析和比较,采用旅客下行方案。主站房综合大厅设大楼梯,宽度考虑节假日流量,以满足疏敖安全要求。另设自动扶梯提高交通的无障碍性;使用提升机运输所托送行李,避免货运对人流的影响。通过空间整体的层次化和细节的人性化保证人流和车流交通在平目的舒适度和节假日的安全性。由此构成交通流线层次如下I1)进出站人流步行系统进站旅客由船山西路通过站前广场进入车站综合大厅,经售票与安检区域后由连续的步行空间系统将人流引入负一层的候车大厅。建筑的西侧设置高层写字楼门厅入口,避免与车站旅客互相干扰。出站旅客从场地东南角到达车位区下车后,经踏步和缓坡上至站前广场东端,可以方便地换乘公交车、出租车或其它社会车辆离开车站。2)公共广场与客运车行系统设计考虑站前广场与船山西路匝道的无缝性,留出足够的集散空间,缓;中大量社会车流对船山西路的交通压力。另外将长短途客运车辆进出站口设置在蔡伦大道上,使得进出站客运车流及时融入城际交通中,而与城市交通相分离。3)加油车行系统汽车站必须考虑油料的快捷提供才能保证营运的有效组织。因此设计在场地的西北角布置加油站,与蔡伦大道相接。车辆加油线路与出站方向一致,符合客运行车加油习惯,也有利于发挥加油站的社会效益。42主站房综合楼建筑设计421平面布局(图6)4211主站房裙房客运部分(负一层三层)客运部分一层布置售票厅、综合大厅、商务空间和高层写字楼门厅等。综合大厅包括安检、问讯、小件寄存、行李托运、邮电服务、公用电话、触摸式信息屏等服务设施,并在中心位置布置大楼梯,配以自动扶梯辅助交通。旅客在综合大厅经过安检后下楼即进入位于负一层的普通候车厅和重点候车厅。两个候车大厅之间布置调度、广播、医务等功能用房。二层和三层布置客运办公用房。本设计将宽敞通透的综合大厅作为客运空间的纽带,以放射性方式连接售票、商业服务、候车、托运、客运办公等各功能场所,使室内各区域形成视觉连通,可以缓解串联性流程的瓶颈式制约,体现了空间内各部分的无缝衔接理念,有助干乘客在方向各异的交叉行程中准确判断自己的目标,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来回反复,乘客刚进站时较为盲目和焦虑的心理状态在这里可以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客运功能与商业服务之间的关系也是设计的重点。在合理布置旅客进站、购票、候乘功能的前提下,设计高度关注空间的综合利用,为车站运营预留尽可能多的综合商业服务空间,以提升车站服务品质,提高车站的运营效益,同时也丰富车站的空间形态。4212高层写字楼部分(四十五层)写字楼标准层平面方圆相接。主要办公空间形状规矩,以利于合理布置家俱、有效使用面积;辅助用房则灵活布置在相对异形的空间中,使功能的简洁与形式的丰富形成协调。垂直交通系统注重联系的紧凑性和疏散的安全性。每层设计了景观绿化阳台,既达到了采光通风的效果,又增强了景观,也为形成净化空气的微气候循环提供条件。写字楼空间采用大尺寸进深和自由化隔断,在大大提高建筑面积利用率的同时,也给未来的布局变化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422立面造型(图7)4221建筑的标志性裙房客运部分以综合大厅作为中心进行空间组织,以弧廊和矩窗相映衬,突出迎八方旅客,纳四季风水的入口空间表达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概。高层写字楼部分以弧面与矩体的结合,刚柔相济、阴阳和谐,体现出“夭圆地方、天人合一”的意象。4222主楼与裙房的均衡性本建筑物中,主楼偏在侧,与裙房是一种非对称关系。本设计对主楼与裙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弧与矩、虚与实、凹与凸的关系推敲,力求建立一种动态的均衡关系。4223环境的协调性主站房综合楼位于城市交通要冲,四周视角均较敏感,设计充分考虑其在不同视角城市环境中的造型。西边临蔡伦大道,乃城市出入要;中,所以弧面为主,以柔相迎,也与广电中心大楼相协调;东南衔船山西路,为城内交通千道,所以矩形突出,以剐求序,表达出其标志性特点。在立面上采用横向处理方式,通长的条窗,有利于采光及获得广阔的视野,也与广电中心大楼的表皮纹理取得协调。5结语交通建筑是体现城市形象的门户,是关联城际交通的关键,其内外流程中,限定区域中的共时性约束作用较其它建筑类型更为明显,在诸多约束中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做到环境协调性与场所标志性相融合,空间限制性与时间效率性相匹配,从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