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xx文理学院文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 应用电子技术 09201 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报告成绩: 评阅意见:评阅教师 日期 2卷卷 首首 摘摘 要要传统工业数据通信系统以单片机为下位机采集系统、PC 构建的数据中心以及 RS232 等有线方式构建通信链路组成,该系统无法同时满足高性能的要求,并受到电缆布线的限制。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ARM 的蓝牙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该系统以基于 ARM 的带蓝牙模块的嵌入式系统为下位机,通信链路使用蓝牙技术,相对于传统工业数据通信解决方案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基于 ARM 的的蓝牙无线通信的的蓝牙无线通信系统的原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系统调试。介绍了蓝牙协议及蓝牙发射和接收技术等;硬件设计是以 ARM9 处理器为核心的硬件平台的设计,详细介绍蓝牙模块硬件设计及其配置方法,嵌入式主板及接口电路的设计;软件设计中介绍了嵌入式 linux 系统的移植、make 工程管理文件的设计方法、基于 ARM 的蓝牙通信应用软件的工作流程和基于 QT 的界面设计,详细介绍了串口驱动程序设计、对串口终端参数的配置、数据发送和接收模块的的设计;系统调试中介绍了蓝牙模块和蓝牙适配器的通信调试以及嵌入式系统和蓝牙模块的通信调试过程。系统完成后进行了系统整机调试,成功的实现了基于 ARM 的带蓝牙模块的嵌入式系统和蓝牙适配器的无线通信。软硬件工作正常,系统性能达到课题预期要求。3目目 录录摘要摘要2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4 1.1 课题背景课题背景4 1.2 工业数据通信系统工业数据通信系统5 1.2.1 无线通信的分类和特点无线通信的分类和特点5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课题的研究内容6 第二章蓝牙技术基础第二章蓝牙技术基础7 2.1 蓝牙技术和蓝牙蓝牙技术和蓝牙 SIG 组织组织.7 2.2 蓝牙协议蓝牙协议.8 2.3 蓝牙发射和接收技术蓝牙发射和接收技术.9 2.3.1 蓝牙无线传播规范蓝牙无线传播规范9 2.3.2 蓝牙信号的发送与接收蓝牙信号的发送与接收9 2.3.3 蓝牙调制方式蓝牙调制方式.11 2.3.4 跳频选择和蓝牙地址跳频选择和蓝牙地址.11 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12 3.1 蓝牙模块蓝牙模块.12 3.1.1 模块概述模块概述12 3.1.2 模块配置说明模块配置说明13 3.1.3 AT 指令说明指令说明14 3.1.4 配置蓝牙模块配置蓝牙模块18 3.2 主板的设计主板的设计.18 3.3 硬件结构硬件结构.19 3.3.1 SDRAM 存储系统存储系统20 3.3.2 FLASH 存储系统存储系统21 3.3.3 电源系统及接口电源系统及接口21 3.3.4 串口串口22 3.3.5 USB 接口接口.22 3.3.6 LCD 接口接口22 第四章系统调试第四章系统调试23 4.1 嵌入式系统和蓝牙适配器通信调试嵌入式系统和蓝牙适配器通信调试23 第五章结论第五章结论25 5.1 研究总结研究总结.2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26 致谢致谢274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1.1 课题背景课题背景随着工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数据通信系统在工业中也信系统架构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带传感器的下位机备组成的数据处理中心的上位机系统;第三部分为上位机的工业数据通信系统的结构图如图 1.1 所示:在工业数据通信中往往通过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上传至上位机控制中心,这样由电脑等设备构成的上位机数据控制中心能够把握所测量和监控对象的全面信息,建立监控下位机的信息系统。传统的工业通信系统较常用的解决方案:单片机构成下位机系统实现数据的采集;电脑等设备构成的上位机系统实现数据监测;单片机和电脑的有线传输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工业信息化要求的提高,往往希望将采集到的复杂的数据进行后期的细致处理,包括利用商业化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复杂的数据运算和绘图,这些软件大多要求在 windows 平台下运行;许多工业环境下不适宜复杂的连线,如何去掉繁杂的连线,简化通信链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一个基于 ARM 的蓝牙无线通信5系统,在此系统中蓝牙代替有线电缆实现数据传输。本系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用于无线抄表,工业数据传输,智能家居等领域。1.2 工业数据通信系统工业数据通信系统根据工业数据通信的需要常用的通信链路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有线通信利用人造的传输媒体来传输信号,无线通信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来传输信号:其中有线通信分为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无线通信根据传输距离的不同可分为远程无线通信和近程无线通信1。远程无线通信包括用GSM 网络和 GPRS 网络业务承载数据;常用的近程无线通信方案包括射频、红外、无线局域网、蓝牙等。1.2.1 无线通信的分类和特点无线通信的分类和特点无线通信在工业数据通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题的目标是讨论车间级的工业数据传输,故讨论近距离无线通信数据传输设计方案。常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有射频、红外、无线局域网、蓝牙等。射频传输有低频射频和高频射频传输;低频射频通信常用于非接触式通信,如射频卡;高频射频通信常用于无线数据对传。射频通信的缺点是由于其工作频段广,对于低频、高频、甚高频需要不同的设计方案,硬件难度高,在协议层开发者需要自己编写通信协议,增加了开发难度2。红外传输的常用于遥控器、手机、电脑等手持终端之间的通信,红外通信的缺点是指向性强,中间不能有任何障碍,必须对准,通常传输角度不能大于 30 度。无线局域网对应于 802.11 标准,覆盖面积通常可达到百米,覆盖面积呈圆形分布,是目前传输速率最高的一种无线通信方式,但是使用无线局域网实现无线通信价格昂贵,多用于笔记本、无线路由器等娱乐消费类产品,目6前还没有广泛应用于对价格敏感的工业类产品。蓝牙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较多的技术优势:抗干扰能力强,组网灵活,传输速率高,功耗小。与无线局域网相比,蓝牙设备成本低廉;蓝牙设备组网灵活方便,可组成一对多或多对多的通信网络;与红外传输相比,蓝牙设备没有任何方向性限制,不受障碍物影响;其传输速率最大可高达 1Mbps;当然蓝牙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传输距离有限,常用的蓝牙芯片传输距离为 10 米,若需要增加传输距离可以通过增加功放,通信距离可提高到 100 米。综合以上几种短距离无线通信解决方案,蓝牙技术是短距离工业数据通信系统的理想解决方案之一,可以便捷的实现工业设备间短距离的无选择将蓝牙技术应用于工业设备间的短距离数据传输。1.3 课题的研究内容课题的研究内容本课题介绍一种基于 ARM 的蓝牙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重点介绍了蓝牙模块式平台上硬件和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以 ARMmini2440 为控制核心,南京国春为蓝牙模块为无线收发模块,在 Linux 操作系统上完成应用程序,具有很好的稳定好的界面。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前期准备如下:(1)系统学习蓝牙技术标准,掌握实现蓝牙无线通信所需的基础知识。包括蓝牙系,蓝牙工作方式等;(2)学习基于 ARM 的嵌入式系统的相关基础知识,如 ARM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源,了解与该模块相关的 LCD、USB 和串口,了解嵌入式软件编程的基本流程,了编译,makefie 文件的编写规则;7(3)研究该设计中所用的蓝牙模块,掌握配置该模块的方法,使用蓝牙适配器,蓝牙模块的初始化、配对、实现通信过程。归纳出课题所需要的蓝牙模块的配置和控(4)学习 Linux 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学习在平台上移植 Linux 操作系统;(5)设计蓝牙通信应用程序,调试并测试;(6)数据中心和设计的蓝牙模块进行调试,实现系统命令和数据的无线传输。第二章第二章 蓝牙技术基础蓝牙技术基础2.1 蓝牙技术和蓝牙蓝牙技术和蓝牙 SIG 组织组织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 10m 内)的无线电技术。蓝牙工作在全球通用的 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其数据速率为1Mbps。蓝牙技术可以将多个蓝牙节点组成微微网,在微微网中,其中一个蓝牙节点作为主站,主站最多可控制 7 个蓝牙从站,多个微微网可以组成一个散射网;在通信安全上,每一个蓝牙收发器都被唯一分配了一个遵循IEEE802 标准的 48 位蓝牙设备地址,以此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由于蓝牙技术具有众多的优势如:协议开放、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功耗低等优点,在未来数据通信必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蓝牙 SIG 组织的倡导者由世界最有名的 IT 产业公司(爱立信、Intel、IBM、东芝、诺基亚、3Com、微软、摩托罗拉和朗讯) ,该组织的任务是协议制定蓝牙技术标准、测试蓝牙产品的方法、协调各国蓝牙技术的使用频段。SIG 有如此的吸引力,是因为发展蓝牙技术已是大势所趋,并且参加 SIG8的成员享有一系列的优惠条件。SIG 是一个非盈利的科研、生产、营销厂商组织,它的主要职责是制定蓝牙技术规范和推广蓝牙技术。2.2 蓝牙协议蓝牙协议蓝牙协议的集合构成了蓝牙协议栈,在蓝牙协议栈内,各种协议是有层次的按序排列,成蓝牙独有的协议体系结构。蓝牙协议栈体系如图 2.1 所示:蓝牙协议按其功能可以划分为四类:1)蓝牙核心协议:基带 BB、链接管理 LMP、链接控制和适配 L2CAP、服务发现 SDP 议。基带(BB)实现蓝牙数据和帧的传输,传输的方式为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通过链管理层的设置和控制(LM)可以控制链路的建立、加密、控制等;逻辑链路控制和适协议(L2CAP)是上层协议和上层协议之间不同长度的分组的桥梁,实现拆装数据、控服务质量和协议复用等功能;服务发现 SDP 协议为上层给出能够发现并解释网络中可用议。2)蓝牙串口替代协议:串口仿真 RFCOMM 协议,RFCOMM 是串口仿真协议是为建立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 5 页在串口之上的传统应用而提供的特定接口环境。3)蓝牙电话控制协议:有电话通信 TCS 协议、AT 命令集。4)蓝牙选用协议:有PPP、UDD/TCP/IP、WAP、OBEX、WAE、VCard、Vcal、IrM 等。在以上四类协议中,进行蓝牙传输的核心是蓝牙核心协议,蓝牙设备基本上都需要核心协议,其他协议按实际通信的需要而选定。92.3 蓝牙发射和接收技术蓝牙发射和接收技术2.3.1 蓝牙无线传播规范蓝牙无线传播规范蓝牙运行频段是 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但是世界上对此却有两种同定义。其中大多数国家将频段定义范围为 2.400 GHz 到2.4835 GHz;法国等少数国家频段定义范围为 2.4465GHz 到 2.4835GHz。表2.1 列出了两种不同的频段分配方案。2.3.2 蓝牙信号的发送与接收蓝牙信号的发送与接收蓝牙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处理过程如图 2.2 所示。发送前对数据进行载波调制,接收之后对接收到的高频信号进行解调。在蓝牙数据发送和接收的过程中,有效的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同时在通道上传送,它们分别使用自己的接10口。其中数据信息向空间发送或从空间接收;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无线射频收发器的整套动作。在整套控制动作中发射时控制信息主要控制的信息有发射机载波频率调整、发射的功率级别、数据信息 bit(位)流向等。接收时控制信息主要控制数据流的接收程序、接收到信号后的解调、接收信息的强度、分析信噪比的大小等信息。由于蓝牙工作的频段 2.4GHzISM 是通用的工业、科学、医学频段,在通信过程中随时有不可预测的干扰。为了确保正蓝牙设备不受干扰的正常工作,蓝牙规范采取了“跳频”技术保证传输稳定。跳频技术是把频段分成若干个“跳频信道” ,在通信的过程中,无线电发射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