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4页
第2页 / 共74页
第3页 / 共74页
第4页 / 共74页
第5页 / 共74页
第6页 / 共74页
第7页 / 共74页
第8页 / 共74页
第9页 / 共74页
第1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方民族大学商学院 经济学系主任、社会学研究员,范建荣,区域经济学,第二章 区域资源环境,本 章 重 点,1、区域空间和区位的基本知识 2、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4、制度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第一节 区域空间与区位,一、区域空间的构成要素 (一)节点 1.节点的定义: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经济活动内聚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极化作用,使经济活动向区域的经济中心集中,这样的中心就被为节点。 2.节点一般表现: 由人口集中分布而形成居民点和集镇。 3.节点差异的原因: 集聚规模、主要功能、空间形态分布,节点 轴线 域面,4.节点的空间分布体系: 是其职能类型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在区域空间组合中的结果和表现形式 5.节点的特征 (1)节点有明确的位置 (2)节点有大小和形状 (3)节点具有不断集聚的作用 (4)节点内部存在明确的功能分区 (5)节点有数量和质量的概念,(二)轴线 1.轴线的定义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连接节点之间的线状经济景观就是轴线 2.轴线的作用 是一个区域内经济活动的基础设施,也是经济活动空间的基本条件 3.轴线的特点 (1)轴线有固定的终点和起点 (2)轴线有一定的长度和方向 (3)轴线有一定的质量标准 4.发展轴:若轴线上出现了若干个节点,(三)域面区域 1.定义: 域面是节点和轴线存在的空间基础 2.域面特征 就是一般区域的特征,是区域的质量特征 3.域面的范围: 就是经济活动的范围,所以应当是经济区域的范围,特定条件下是指行政区域 4.域面的质量: 指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及这个区域的资源丰裕度 由节点、轴线和域面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系统组成了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空间网络系统,二、区域空间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空间系统 (一)区域空间要素的相互作用 1.三要素的不同作用 (1)节点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 (2)域面是起基础作用的要素 (3)轴线是起联接作用的要素 2.节点的具体表现出来就是不同的城市功能 (1)综合性 (2)单一性 3.域面对节点来说,是经济中心的吸引地 4.轴线是节点与域面联系纽带,是经济发展血管,(二)空间系统 空间三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多种多样的空间系统,而每一个系统都会出现不同的特色 1.城镇系统 (1)节点之间关系复杂 (2)大中小城市之间,形成规模等级 2.城市区域系统城乡系统 3.区域网络系统 经济枢纽系统、基础设施系统、区域产业系统 4.区域空间系统 (1)包括等级结构系统和规模系统 (2)区域重心位置和经济区之间的关系,三、区位和区位条件 (一)区位和区位条件的概念 1.区位 指一项经济活动或经济景观在区域空间中所占的位置,是一个具体的位置,可用坐标表示 2.相对区位 区域内景观之间的位置 3.区位条件 是由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的自然要素和经济要素构成的对于一项特定经济活动的条件,包括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优越的区位条件有利于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从而必然会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程,(二)区位选择 1.区位选择的定义: 指由于区位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空间位置选择产生一定倾向性的行为。 2.区位因素的构成 (1)传统区位因素:生产要素、自然资源和中间产品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作用的范围和强度都超过传统区位因素 3.区位因素的优劣 衡量区位条件优劣的主要依据是该地的交通状况 区域化过程就是生产要素或资源向优势区位运动和集中的过程,(三)区位决策 1.区位决策的定义: 决策的主体通过考虑某地区的区位条件所作出的位置选择的过程 2.影响区位决策的因素 (1)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改变产业对区位因素的信赖程度 (2)技术进步和交通设施的完善,可以减弱流动性因素的影响程度 (3)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区位因素当中的资本要素的影响很大,影响到资本要素的区域转移情况,3.区位决策的一个重要任务 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关系,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 1、自然资源的定义 自然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 人在自然介质中可以认识的、可以萃取的、可以利用的一切要素及其集合体,包括这些要素互相作用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 只要它们在生命建造、生命维系、生命延续中不可缺少;只要它们在经济系统中构成必须的“投入”并产生积极效益;只要它们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带来合理福祉、愉悦和文明,即称为自然资源,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室 中用来提纯和纯化化合 物的手段之一。通过萃 取,能从固体或液体混 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 化合物。,2、自然资源的特点 (1)稀缺性 无论是物质或是能量,一旦被定义为“资源”,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对象的“需求”而言的,从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要求是无止境的这一点来看,只要是作为资源,它总是被消耗的,只要是被消耗的,在需求巨大的情况下,也就表现出来稀缺的特点,稀缺性是自然资源最根本的特点。 (2)区域性 在资源稀缺基础上,资源还具有下述特性:资源的竞争性、资源的选择性、资源的分散性、资源的传布性和资源的增值性。这些特点在不同的地区显示出不同的倾向,这就是资源分布的区域性,3自然资源的价值 传统的观点认为,自然资源是自然之物无价值 恩格斯: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人类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所耗费的劳动,就构成了自然资源的价值实体 不是因为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使得资源具有价值,而是在自然资源稀缺的迫使下,人类必须对自然资源投入劳动,形成新的资源产业,维护或产生新的人工自然资源。因为耗费了劳动,才使这种进入生态经济系统运转的自然资源具有了价值。 自然资源具有价值,把自然资源看做一种财富也就顺理成章了,? 怎么样看 待自然资 源的价值,(二)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发展系统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保证社会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即主张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 社会公平一方面是本代人的公平,消除区域间贫富差异过分悬殊、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现象,实现资源在区域空间上的有效配置; 另一方面是代际间的公平,即给后代人以公平利用资源、享受优美环境的权利,实现社会财富在代际间的合理转移。 社会发展则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要求相适应,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2自然资源利用有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 就其经济观而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即为集约型的生产方式和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这是一种在生产中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中多利用少排放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经济发展应同时兼顾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两部分 经济数量的增长是有限度的,而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去提高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才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3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 自然资源的作用是在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就自然观而言,区域经济发展主张人地关系的协调,保护资源与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等内涵为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以谋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这其中资源和生态是基础,经济发展是条件,社会发展是目的。,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一)纯自然资源型 1、前提条件 区域的资源禀赋条件非常好,往往有着储量巨大的一种或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2、区域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以自然资源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基础和动力 3、类型四种基本类型 (1)高消耗高效益型美国 (2)高消耗低效益型苏联、中国 (3)高输出高收益型中东各石油输出国 (4)高输出低收益型 非洲资源输出国、西部,(二)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1、前提条件 既有极好的自然资源察赋条件,同时各项社会资源也十分丰富, 2、区域发展特征: (1)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建立和发展那些以资源为基础的产业,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2)利用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活力的第三产业,使区域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3、评价模式最好,但不多见, 4、典型国家美国,(三)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1、前提条件: 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十分贫乏,区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区域内社会资源深度开发 2、特征: 由于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资源丰富,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了较好的统一,因而是一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发展模式。 3、典型: 日本、瑞士等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 中国的上海、北京、江苏等较发达的省(直辖市),(四)资源缺乏型 1、特征 (1)一般来说既缺乏可供大规模开采的矿产资源,自然资源也十分贫乏,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资源也十分稀缺,因此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低下。 (2)在没有大量的外力援助的情况下,这些区域的发展缓慢,呈低水平状态,向时还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2、典型: 国家有非洲 中南美洲的一些小国,三、区域自然资源优势评价 (一)自然资源优势度的评价 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评价方法是评价自然资源的相对丰度,主要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等。 首先将所需要考虑的各项资源排列出各地区拥有量占比较地区的位次(1,2,3,),然后根据公式进行计算。Pii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度 m被评价的资源种类数 n对比的地区数 Diji地区j种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二)中国自然资源总体评价 1、总体特征: 中国土地辽阔,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许多资源的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2、两大不足: 一是人均资源量少, 二是耕地资源、森林资源和草场资源缺少。 3、对策: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发展产业,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快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一、人力资源的概念 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是经济资源。而当经济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变得比什么资源都重要。 区域经济资源:资金、劳动力、技术和区位资源 一般而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经济资源也就越丰富;其所吸引人力资源的能力也就越强,经济社会发展也就越快。 研究人力资源,根本目的是为了运用人力。,(一)人力资源的概念 1、人力资源定义 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它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 2、宏观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的概念 以国家及大的地区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的。有时,人力资源这一概念也用于部门、企业等。 3、社会生产必须具备人、财、物三个要素 即必须具备人力、资金、设备和原材料,而资金可以看做是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 作为社会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人力和物力,4、人力的内涵 人力的最基本方面包括体质和智力。具体来说,包括体质、智力、知识、技能四部分,也就是人们所赋有的推动生产资料的各种具体能力。 体质。即人们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度、灵活度等人体运动的功能状态以及对于一定劳动负荷的承受能力和消除疲劳的能力 智力。是人们认识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判断力、想像力。 知识。是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各种经验和理论。 技能。是人们合理化、规范化、系列化、熟练化的一种动作能力。,(二)人力资源的特点 1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 2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1)自我强化 (2)选择职业 (3)积极劳动 3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4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 5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 6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