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吮吸(shn) 脊梁(j) 阔绰(chu) 荣膺(yng) B鞭挞(t) 冗长(rng) 缄默(jin) 呜咽(y) C炽热(ch) 诘责(ji) 悲恸(tng) 星宿(s) D恐吓(xi) 狙击(j) 回溯(s) 荫庇(yn),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A收敛 更胜一筹 禁锢 恪尽职守 B亵渎 龙吟凤秽 清洌 通宵达旦 C阑语 相得益彰 混淆 翻来覆去 D惬意 神秘莫测 沉缅 断壁残垣,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D)A在“课内比较学”活动中,郭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B巴金的家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C这山里的天气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真是风云突变啊。D连老师都做不出来的题,这位新同学两分钟就算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仿造得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非常相像非常逼真 抑扬顿挫:形容音乐悦耳动听或文章或诗文可读性强,朗朗上口,音调铿锵有韵。 风云突变:比喻局势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油然而生:自然地发自内心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 A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大众喜爱。B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 C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加的地方 D南极的恐龙和两栖动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其原因是板块把它们带到了南极 而造成的。,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B) 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 B C D,6用数据反映生活是现代常用的手段,对下面文段中相关数据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C)世纪周刊2011年报道全国自来水合格率只有50左右,而有关部门公布的2011年我国自来水检测合格率为83。同时,有关部门又承认2009年全国自来水检测合格率只有58。不过,直至现在,人们仍不知道17不合格自来水的生产厂家及自来水的不合格程度。 A新闻媒体关注民生,通过报道,对政府敲响警钟,提醒政府要不断改善自来水水质。 B我国自来水水质虽然近年不断提高,城镇供水总体安全,但情况仍不容乐观。 C我国自来水饮用很不安全,危及城乡居民健康。 D让百姓放心饮用自来水,为百姓健康负责,自来水生产厂家任重而道远。,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诗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有重章叠句的特点。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里边叙述了许多关于少年时代的往事,全书带有童话寓言式梦幻般色彩。 D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奥赛罗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阅读虾米那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蜀之鄙有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日:“子何恃而往?”日:“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鄙:边境。 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萤瓶:水瓶。 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8.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用箕畚B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C帝感其诚 感:感动(被感动)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顾:难道,反而。,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代词,他;加强反问语气)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转折;并列)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把;因为)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动词,去往),10.对两段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甲文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B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C甲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D.乙文作者引述蜀鄙二僧的故事,目的是在困难面前,物质条件不起决定作用,重要的 是做,是主观努力,通过主观努力克服困难,任何事情都能做成。,II.把上面两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翻译: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翻译:一个人立志,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和尚吗?,(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人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行路难中,最能表现诗人李白抱负远大、执著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沙漠风光,烘托送别气氛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惶恐和孤苦伶仃的处境,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舍身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抒发了作者爱国热情。,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的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了,就是没养成习惯。,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工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是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还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工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15。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要养成好习惯。 16. 、请根据选文第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 选文第段先针对有些人学习语文急于求成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学游泳为例,论证了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 的观点。,1 7选文第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强调了要学好语文没有秘诀,就得下功夫。 18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3分) 示例一:课外阅读,我从小就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这一习惯,使我阅读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词汇量,提高了写作水平,真可谓一举多得。 示例二:写字潦草,因为平时不认真写字,我逐渐养成了写字潦草的坏习惯,以致影响了语文考试成绩,我为此感到很苦恼。(言之有理即可),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