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65页
第2页 / 共565页
第3页 / 共565页
第4页 / 共565页
第5页 / 共565页
第6页 / 共565页
第7页 / 共565页
第8页 / 共565页
第9页 / 共565页
第10页 / 共565页
亲,该文档总共5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节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1,职业相关疾患,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职业相关疾患,包括职业伤害or工伤(occupational injuries)和职业性疾患(occupational disorders),均可导致健康损害,直到死亡。 职业性疾患包括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又称职业性多发病) 。,2,Bernardino Ramazzini (1633-1714),Diseases of Workers (De Morbis Artificum Diatriba, 1713),3,一、概述,毒物(toxicant):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中毒(poisoning):机体受毒物作用后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 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 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可引起的中毒。,4,(一)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与存在形态,5,存在形式,固态(含粉尘)毒物 液态毒物 气态或蒸气态 气溶胶态(雾、烟)毒物,(一)生产性毒物的来源与存在形态,6,原料的开采与提炼,加料和出料; 成品的处理、包装; 材料的加工、搬运、储藏; 化学反应控制不当或加料失误而引起的冒锅和冲料; 物料输送或出料口发生堵塞; 作业人员进入反应釜出料和清釜; 储存气态化学物钢瓶的泄漏; 废料的处理和回收; 化学物的采样和分析; 设备的保养、检修。,(二)生产性毒物的接触机会,7,呼吸道:重要途径 皮肤:也是主要途径之一 消化道,(三)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8,1. 经呼吸道吸收,(三)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9,(1)特点 肺泡呼吸膜薄,扩散面积大,供血丰富,毒物可迅速入体; 未经肝脏解毒即进入大循环,分布全身。 (2)主要影响因素 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或肺泡气与血浆中的分压差; 毒物的分子量及血气分配系数; 毒物进入呼吸道的深度取决于其水溶性; 劳动强度、肺通气量与肺血流量以及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2. 经皮肤吸收,(1)特点 具有屏障作用; 吸收的毒物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大循环。 (2)途径 皮肤的附属器:如毛囊、皮脂腺或汗腺等, 仅占体表面积的0.1-0.2%。 皮肤:经皮吸收的物质往往具有脂、水两溶性。 角质层:穿透这层的能力与分子量大小、脂溶性和角质层厚度有关。 颗粒层:富含磷脂,脂溶性物质可透过此层。 真皮层:有一定水溶性物质才可以进入。,(三)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10,(四)毒物的体内过程,1. 分布:取决于毒物进入细胞的能力及与组织的亲和力。 2. 生物转化: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或合成)四类反应。 3. 排出: (1)肾脏 (2)呼吸道 (3)消化道 (4)其它途径 4. 蓄积:蓄积作用是引起慢性中毒的物质基础。,11,(五)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1. 毒物的化学结构 2. 剂量、浓度和接触时间 3. 联合作用 4. 个体易感性,12,1.临床类型 由于毒物的毒性、接触程度和时间、个体差异等因素,可有: (1)急性中毒(acute poisoning) 指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几分钟至数小时)大量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如急性苯中毒、氯气中毒。 (2)慢性中毒(chronic poisoning) 指毒物少量长期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中毒。如慢性铅、锰中毒。,(六)职业中毒的临床,13,(3)亚急性中毒(subacute poisoning) 发病情况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接触毒物浓度较高,工龄一般在3个月内发病者,称亚急性中毒。如亚急性铅中毒。 此外,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超过正常范围,但无该毒物所致的临床表现,称毒物的吸收(poisons absorption),如铅吸收。,(六)职业中毒的临床,14,2. 主要临床表现 生产条件下常表现为慢性中毒,如铅、锰等。 毒性大,蓄积作用不明显的毒物,因生产事故常引起急性中毒,如光气等。 同一毒物,不同中毒类型对人体的损害有时可累及不同的靶器官,如苯。 职业中毒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六)职业中毒的临床,15,(1)神经、精神系统 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窒息性气体、有机溶剂和农药等。 慢性轻度中毒早期多表现有类神经症,甚至精神障碍,脱离接触后可逐渐恢复。有些毒物如铅、正己烷等可引起神经髓鞘、轴索变性,损害运动神经的神经肌肉接点,产生感觉和运动神经损害的周围神经病变。 一氧化碳、锰等中毒可损伤锥体外系,出现肌张力增高、震颤麻痹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中毒性脑病和脑水肿。,(六)职业中毒的临床,16,(2)呼吸系统 刺激性气体和致敏物,如氯气、光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硫酸二甲酯等。 咽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化学性肺水肿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刺激性气体。 吸入性肺炎:吸入液态有机溶剂如汽油。 过敏性哮喘、窒息:有些毒物如二异氰酸甲苯酯(TDI)。 肺部肿瘤:如砷、铬、石棉。 肺部纤维化、肺气肿:矽尘。,(六)职业中毒的临床,17,(3)血液系统 低色素性贫血:如铅; 急性溶血:砷化氢;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及亚硝酸盐; 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再障:苯和三硝基甲苯; 白血病:如苯; 碳氧血红蛋白血症:一氧化碳。,(六)职业中毒的临床,18,(4)消化系统 毒物可致消化系各种损害,常见的有: 口腔炎,见于汞、酸雾暴露;铅线、汞线; 急性胃肠炎,可见于经口汞盐、三氧化二砷急性中毒; 急性或慢性中毒性肝病,如四氯化碳、氯仿、砷化氢、三硝基甲苯中毒等。 慢性中毒性肝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症状缺乏特异性,目前尚无特异敏感的指标,确诊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职业性接触史、作业环境监测、健康监护等资料,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腹绞痛,见于慢性铅中毒急性发作,慢性铊中毒。 氟斑牙、牙齿酸蚀症、齿龈色素沉着等。,(六)职业中毒的临床,19,(5)泌尿系统 四种临床类型: 急性中毒性肾病、慢性中毒性肾病、中毒性泌尿道损害及泌尿道肿瘤,如四氯化碳、砷化氢、铅、汞、镉等,有些毒物,如-萘胺、联苯胺还可致泌尿系统肿瘤。 尿酶如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移酶、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等及尿蛋白如金属硫蛋白、2-微球蛋白等分析,已用作监测肾脏损害的重要手段。,(六)职业中毒的临床,20,(6)循环系统 许多金属毒物(钴)和有机溶剂可直接损害心肌; 氟烷烃如氟里昂使心肌应激性增强,诱发心率紊乱,促使室性心动过速或引起心室颤动; 亚硝酸盐可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一氧化碳、二硫化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六)职业中毒的临床,21,(7)生殖系统 生殖毒性(reproductive toxicity)包括对接触者的生殖器官、有关的内分泌系统、性周期和性行为、生育力、妊娠结局、分娩过程等方面的影响。 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则包括胎儿结构异常、发育迟缓、功能缺陷、甚至死亡等。如铅对男性可引起睾丸精子数量减少,畸形率增加和活动能力减弱;对女性可引起月经先兆症状发生率增高、月经周期和经期异常、痛经及月经量改变等。,(六)职业中毒的临床,22,(8)皮肤 职业性皮肤病约占职业病总数的4050,其中化学因素占90以上。 接触性皮炎,如酸、碱、有机溶剂等; 光敏性皮炎,如沥青、煤焦油等; 职业性痤疮,如矿物油类、卤代芳烃化合物等; 皮肤黑变病,如煤焦油、石油等; 职业性皮肤溃疡,如铬的化合物、铍盐等; 职业性疣赘,如沥青、焦油等; 职业性角化过度和皲裂,如脂肪溶剂、碱性物质等; 职业性毛发改变,如氯丁二烯可引起暂时脱发; 皮肤肿瘤,如砷、煤焦油等。,(六)职业中毒的临床,23,、,(9)骨骼肌肉系统 铅、砷沉积于骨骼;锌分布在横纹肌。 氟可引起氟骨症;黄磷致颌骨坏死。 振动致肌肉退行性变,骨质脱钙、疏松或增生,骨关节变形、坏死。 姿势负荷(工效学因素)致肩颈腕综合征,下背痛,网球肘。,(六)职业中毒的临床,24,(10 )感官系统 角膜、结膜刺激性炎症:刺激性化学物; 角膜、结膜坏死、糜烂:腐蚀性化合物; 白内障 三硝基甲苯、二硝基酚; 视神经炎、视网膜水肿、视神经萎缩,失明:甲醇; 铬酸雾致鼻中隔溃疡、穿孔; 噪声性耳聋; 氧化锌可引起金属烟尘热(咽喉)等。,(六)职业中毒的临床,25,(11)免疫系统 过敏性哮喘、窒息:有些毒物如二异氰酸甲苯酯(TDI)。 接触性皮炎,如酸、碱、有机溶剂等。 农民肺/甘蔗肺(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棉尘病(星期一热)。,(六)职业中毒的临床,26,职业中毒等职业病的诊断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科学性,正确的诊断涉及到职工的健康和国家劳动保护政策的贯彻执行。 (1)职业史 (2)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3)症状与体征 (4)实验室检查,3. 职业中毒的诊断综合分析,(六)职业中毒的临床,27,(1)职业史 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职业史,包括所在车间、工种、工龄、毒物种类、操作方法、防护措施及既往的工作经历,以判断患者接触毒物的可能性与接触程度,此为职业中毒诊断的前提。,(六)职业中毒的临床,28,(2)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深入作业现场,进一步了解患者所在岗位的实际职业接触、空气中毒物浓度、预防措施等。,(六)职业中毒的临床,29,(3)症状与体征 按临床表现来判断是否与所接触毒物的毒作用相符。 在询问和检查中,尤应注意各种症状发生的时间和顺序及其与接触毒物的关系。,(六)职业中毒的临床,30,(4)实验室检查 接触指标:包括测定生物材料中毒物或其代谢物,如尿铅、血铅、尿酚、尿甲基马尿酸等。 效应指标: 反映毒作用的指标如铅对卟啉代谢影响中抑制氨基酮戊酸脱水酶;有机磷农药抑制的血液胆碱酯酶等。 反映毒物所致组织器官病损的指标,如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镉致肾小管损伤的尿低分子量蛋白(2微球蛋白),以及某些其它相关指标等。,(六)职业中毒的临床,31,病因治疗是尽可能消除或减少致病的物质基础,并针对毒物致病的发病机制进行处理。 对症处理是缓解毒物引起的主要症状,促使人体功能恢复。 支持疗法可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4. 职业中毒的急救和治疗原则,(六)职业中毒的临床,32,(1)急性职业中毒 医院前救护极为重要。 现场急救: 立即搬离中毒环境,上风向或空气新鲜的场所,保持呼吸道通畅。 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处皮肤。 若发现呼吸、循环有障碍时,应及时进行现场复苏急救。,(六)职业中毒的临床,33,阻止毒物继续吸收: 如现场清洗不够彻底,到达医院应进一步清洗。 对气体或蒸气吸入中毒者,可给予吸氧。 经口中毒者,应立即采用引吐、洗胃、导泄等措施。,(六)职业中毒的临床,34,解毒和排毒 应尽早使用有关的解毒、排毒药物。 常用的特效络合剂和解毒剂有: 1) 金属络合剂:依地酸二钠钙、二乙三胺五乙酸三钠钙、二巯基丙醇、二巯基丁二酸钠等,用于治疗金属类毒物中毒,如铅、汞、砷、锰中毒等。 2)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剂:常用的有美蓝(亚甲蓝),用于治疗急性苯胺、硝基苯类中毒。 3) 氰化物中毒解毒剂:如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 4) 有机磷农药中毒解毒剂:主要有氯磷定、解磷定、阿托品等。 5) 氟乙酰胺中毒解毒剂:常用的有乙酰胺等。,(六)职业中毒的临床,35,对症治疗 对症疗法在职业中毒的治疗中极为重要,目的在于保护体内重要器官的功能,解除病痛,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六)职业中毒的临床,36,(2)慢性职业中毒 应及早诊断和处理。 应脱离毒物接触。 特效解毒剂,常用有金属络合剂如NaDMS、CaNa2EDTA等。 对症治疗:针对慢性中毒的常见症状。 适当的营养和休息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治疗后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作合理的工作安排。,(六)职业中毒的临床,37,(七)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综合治理:根除、控制或尽可能减少毒物危害;“三级预防”原则。 1根除毒物 2降低作业场所环境中毒物的浓度 3工艺、建筑布局卫生 4个体防护 5职业卫生服务 6安全卫生管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