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3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5页 / 共63页
第6页 / 共63页
第7页 / 共63页
第8页 / 共63页
第9页 / 共63页
第1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1担架搬运时A伤员头部在前、足部在后 B伤员头部在后、足部在前 C伤员俯卧、足部在前D伤员仰卧、足部在前 E以上都可以,2搬运昏迷伤员时应取的体位是 A仰卧位,下肢屈曲 B侧卧位,下肢屈曲 C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D仰卧中凹位 E半坐卧位,教 学 目 标,掌握急诊护理工作特点与护理工作流程。 掌握急诊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 熟悉急诊科的任务、设置和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了解急诊科人员组成、工作制度。,接收紧急就诊的各种病人 接收院外救护转送的伤病员 危重病人的救治与监护 承担灾害、事故的急救工作 开展急救护理科研和培训,急诊科的任务:,一、急诊科布局原则(1)自成一区,建设布局及人物流向合理,室内采光及色彩设计符合卫生学要求。 (2)建立绿色通道,设有醒目的急诊和分区标 (3)病人就诊程序简捷、方便、合理、设施完善 (4)急诊传染病隔离病房独立成区。 (5)急诊医疗各区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确 保急诊秩序。,原则:有利于病人的就诊;最大限度地节省诊前时间。 5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设急诊室 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应设急诊科 急诊病人应实行分科式急诊 急救病人实行集中式抢救、监护和留观,急诊的设置和布局 是医院诊治急重症病人的场所,设有相对独立的医疗服务单元。 布局以方便病人就诊为目的,要有专用通道和宽畅的出入口,标志和路标醒目,缩短就诊时间,争取抢救时机。,急诊科,预检分诊室急诊诊断室急诊抢救室重症监护室(EICU) 清创室/急诊手术室 观察室 综合辅助单元隔离室,急诊诊室:内、外、妇、儿 (二)扩张单元 救治场所:抢救室、ICU、 清创缝合室、手术室留观区域:输液室、留观室 (三)辅助单元:检验室、收费室、药房、X线室、 B超室、卫生间,急诊科的设备:,常用的急救药物,急救绿色通道,概念:急救绿色通道即急救绿色生命安全通道,是指对危急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的原则,医疗相关手续按情补办。,急救绿色通道,(一)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范围原则上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和预见可能危及生命的各种类型急危重病人均应纳入急救绿色通道。 (二)急救绿色通道的硬件要求,急救绿色通道(三)急救绿色通道的人员要求,急救绿色通道的各个环节24h值班,院内急诊会诊10min内到位。,急救绿色通道的各个环 节人员均应能熟练胜任各自工作,临床人员必须有3年以上急诊工作经验。,设立急救绿色通道抢救小组,由医院业务院长领导,包括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和各相关科室领导。,急救绿色通道的各环节人员应定期探讨出现的新问题及解决办法,不断完善急救绿色通道的衔接工作。,急救绿色通道(四)急救绿色通道的相应制度,制度,3,急救绿色通道转移护送制度,1,急救绿色通道首诊负责制,4,急救绿色通道备用药管理制度:按需先用药,后付款,2,急救绿色通道记录制度,急诊科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急诊科主要管理制度,急诊范围 预检分诊制度 急诊室工作制度 首诊负责制度 急诊抢救室制度 急诊留观察制度 急诊监护室工作制度 出诊抢救制度 救护车使用制度 涉及法律问题的伤病员处理办法,预检分诊制度:,1、由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护士担任 2、必须坚守工作岗位 3、热情接待,了解病情,合理分诊 4、优先安排危重者诊治 5、危重者边紧急处理边通知医护人员 6、成批伤员时及时通知科主任及上级 7、掌握急诊就诊范围,做好解释,急诊室工作制度,1、应有高度责任感,认真严肃、迅速准确 2、一切用品实行“四定”:定数量、定位置、定人管理、定期消毒和维修; 3、坚守岗位 4、护士治疗时应严格查对 5、做好各项统计工作,首诊负责制度,1、首诊科室/医师 第一个接待急诊患者的科室/医师。 2、凡多发伤、跨科疾病、诊断未明伤病员首诊科室承担主要诊治责任,负责到底。 3、需转院病人,首诊科室汇报医务处,落实接受医院。 4、涉及2个科以上疾病患者的收治,可组织会诊,由医务处协调。,急诊抢救室制度,1、急诊抢救室有呼救权和转诊权。 2、室内各类物品、药品随时备用,不外借,每班交接并记录。 3、参加抢救人员严肃认真、动作迅速准确。 4、抢救困难时,应请示上级,及时解决。抢救工作记录准确、及时、清晰、扼要、完整。 5、医护密切配合。口头医嘱复述正确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及时记录、补写医嘱、处方。,急诊抢救室制度,6、各种急救药物用后集中保存包装,以便统计、查对。 7、成批抢救病人边救治边上报。 8、病人抢救后,待病情稳定后送相关科室治疗,送前通知接受科室。 9、除工作人员外,一切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禁止入室。 10、急救后各种物资及时清理、补充、保持备用;对住院治疗病人定期追踪。,急诊留观察制度,1、留观察对象 2、由接诊医生通知观察室护士和医生 3、留观察者须建立病历 4、护士按医嘱进行诊疗护理并记录 5、留观察时间:48h-72h 6、医生应及时向病人家属交代病情 7、下班前应巡视病人,做到床边交班,并写好交班记录 8、可以出院病人应及时动员出院。并开好证明、处方,救护车使用制度,1、专供抢救运送使用,不能调做它用。 2、司机轮流值班,由医务处或急诊科 调度。 3、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4、建立车辆出车登记制度。 5、按标准收费。,急救护理中的法律责任,涉及法律问题的伤病员处理办法 1、医护人员应积极救治,同时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警惕。 2、预检护士应立即通知上级并报治安部门。 3、病历书写全面真实,准确,开具诊断证明实事求是。 4、服(中)毒者要留标本送毒鉴定。 5、留观察期间要有家属或公安人员陪守。,急诊护士,急诊护士的角色 急诊护士的素质 急诊护士的职责,急诊护士的角色,执行者 照顾着 观察者 专业顾问 维权者,教育者 研究者 协调者与联络者 管理者,急诊护士的职责,1在急诊科护士长和主管急诊科(室)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2做好急诊病人的分诊和登记工作,按病情决定优先就诊,有困难时请示医生决定。 3急诊病人来诊,在医生未到达前,遇特殊危急病人,可给予必要的急救处置,随即向医生报告。 4在急救过程中,应迅速而准确地协助医生进行抢救工作。,5做好抢救病人的特护记录、登记和疫情报告。 6护送危重病人及手术病人到病房或手术室。 7及时完成治疗及护理工作,严防差错事故。 8经常巡视观察室病人,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及治疗护理的反应等情况。 9管理好各项急救所需药品、器材、敷料,使之适用够用。,急诊科的护理工作,1.急诊科的接诊范围 2.急诊科护理工作程序 3.急诊科救护工作的特点与要求 4.急诊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5.急救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 急 忙 杂,急诊科护理工作特点,急诊救护工作特点和要求,急诊科护理工作程序,接诊分诊处理,病人,接、分诊,报告有关部门,报告医务科,重大抢救,特殊传染病、涉及法律问题,专科会诊,辅助检查,危重急诊 即刻救护,分专科急诊就诊,EICU或ICU,监护,清创缝合或 急诊手术,住专科 病房,留观,转院,离院 回家,急诊护理工作流程,急诊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 1.进行快速、准确分诊、使患者尽快就诊。 2.富有同情心和爱心,消除患者陌生感与恐惧感。 3.换位思考,赢得患者及家属信任。 4.安排检查、治疗和护理集中进行,稳定病人心 理。 5.尊重知情权,保护隐私。 6.提供心理安慰,消除孤独感与无助感。 7.对死亡病人,做好善后护理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对策,接诊普通病人:面带笑容,安排病人坐下“你好,请问你哪里不舒服?”“我已经给你挂好号了,请到第几诊室就诊” 接诊危急重病人:迅速而镇静地将病人用平车推入抢救室,尽快向家属询问有关情况,抢救病人的同时做好对家属的解释和安慰工作“您请坐,别着急,我们会尽力抢救病人的,请你耐心再抢救室外等候”“请您讲一下病人的发病情况好吗” 接诊外院送来的病人:主动迎接,根据病情安排接诊用具与安排诊室或抢救室,通知医生接诊,做好与对方医院的医护人员的床边交接,并做好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尽量放松点,我们会很快为您诊治的”,抢救室:“请您到门口走廊的凳子坐坐,家属是不允许进抢救室的,我们会尽量抢救的,抢救结束后,医生会出来给您讲解病情,请您稍等” 病人需做相关检查:护士根据医生开具的相关检查给病人和家属做好告知和解释工作“为了明确您的病情,医生给你开了某某检查项目,我们准备护送您去检查,我们有护士陪你去,请你放心 病人需转到病房:护士应电话联络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你好,因为你的病情需要转到某某病房做进一步的治疗,我们已经联系好病房,现在准备送你过去,我们帮你带齐你的物品 观察区病人:带领病人到留观床位,给病人取舒适的体位“请您稍等,我们马上过来给您输液”,1关于急诊科的布局,下列哪项不正确 A尽量远离住院部B有专门的出入口通道 C分诊室设立在入口明显位置 D清创室与抢救室、外科诊室相邻 E抢救室靠近急诊科的进口处,课后检测,2下列不属于急救物品的是 A除颤器 B心电图机 C纤维胃镜 D电动洗胃机 E简易呼吸器,3不属于观察室收治范围的是 A病情危重病人 B诊断不清病人 C候床入院病人 D小手术后病人 E输液观察病人,思考题 1、简述急诊护理工作的特点及工作程序。 2、常用的分诊技巧及其应用。 3、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4、某患者,男,13岁,入院急诊科挂号,院前体温39.5,诉腹痛2小时。问:如何对患者进行分诊?,课后预习,第 四 章 ICU的设置与管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