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1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讲 精气血津液学说,北京中医药大学 郝万山,一、精,广义的精是指人体的精华物质,凡是气血津液都属于精的范畴。狭义的精是指肾所藏的精,包含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主管人一生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在肾藏精一节中已经讲过。,二、气,气是构成宇宙和人体的基本物质,“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现代中医教材认为,气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水谷精气,呼吸之气;二是指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如心气、肺气、肾气、胃气、经脉之气。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功能表现。我用现代的语言来说:气是物质的,是携带有能量的,又是信息的载体。,1、人体气的生成父母给予的精气,饮食水谷所化生的水谷精气,肺所纳入的自然界的清气,三者结合而成。和肾、脾胃、肺的功能密切相关。2、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 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推动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2)温煦作用 阳气可以化生热能,具有温煦人体的作用。“气主煦之”。“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3)防御作用 卫护肌肤,抗御邪气的入侵,还可驱邪外出。(4)固摄作用 气对体内的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不使其无故丢失。气的固摄作用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固摄血液,防止血液溢出脉外,保证血液在脉中的正常循行。 固摄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控制其分泌量、排泄量,防止体液丢失。 固摄精液,防止妄泄。,(5)气化作用 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即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和相互转化。气化过程就是物质的新陈代谢过程,能量转化的过程。气的运动变化在人体物质代谢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通过气化,促进气、血、津液、精的生成、代谢及相互转化,保持物质之间的动态平衡,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6)营养作用 指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的作用。此气与津液结合而成为血液,经脉管运往全身而发挥营养作用。,3、气的运动升、降、出、入4、气的分类人体的气,根据其组成成分、分布部位、功能特点的不同,划分为四种,即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1)元气:又称原气。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根源于肾,由肾精化生,赖三焦循行全身。主要功能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2)宗气: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合成,聚于胸中,积聚处,称上气海,又名膻中。主要功能 走息道司呼吸:推动肺的呼吸,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贯心脉行气血:贯注入心脉,帮助心脏推动血液循行,即“助心行血”。 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有关: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言语、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3)营气水谷精气所化生,运行于脉内。具有营养作用。 主要功能 化生血液:营气注入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成分之一。 营养全身:营气循血脉流注全身,为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4)卫气由水谷精气化生,运行于脉外。主要功能 温养作用: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有赖于卫气的温煦。调节作用:管理汗孔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调节体温的恒定,维持内外环境的平衡。防御作用:温养肌肤腠理,管理汗孔开合,使皮肤柔润,肌肉壮实,腠理致密,构成抵抗外邪入侵的防线。卫气循行与人的睡眠有一定关系。,三、血,血是运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又称“血府”。脉具有运行血液的作用,血液在脉中循环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肢节,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1、血的生成 血以水谷精微中的营气和津液为主要物质基础,在以脾胃为主,配合心、肝、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而生成。,2、血的循行脉为血之府,脉管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息,流布于全身,以营养人体周身。血液正常循环须具备三个条件: 血液要充足 脉管系统完整而通畅 各脏腑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特别是与心、肺、肝、脾四脏的关系更为密切。血液正常循行需要两种力量:气的推动作用和气的固摄作用。,3、血的生理功能一是营养(因含有营气),二是滋润(因含有津液)。 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 是精神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血虚或血液运行失常,均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神志方面的病证。心血虚、肝血虚,常有惊悸、失眠、多梦等表现;大失血者,可以出现烦躁、恍惚、昏迷等精神神志失常。,四、津液,人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体液及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等。除血液外,其它所有正常的体液都属于津液范畴。1、津与液的区别 清稀的,流动性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孔窍,渗入血脉,起滋润作用的,为津;稠厚的,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起濡养作用的,为液。皆由水谷精微化生,所以津、液常并称。只是生理上“小肠主液”、“大肠主津”,病理上“伤津”(轻)、“脱液”(重),要区分。,2、津液的生理功能 滋润和濡养作用 滋润和濡养全身。 化生血液 津液渗入血脉,成为血液的基本成分之一,有濡养和滑利血脉作用。 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津液的代谢,对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作用。 排泄代谢产物 津液在代谢过程中,把机体的代谢产物通过汗、尿等方式排出体外。 运载全身之气 津液为气的载体之一,气依附津液而运动。汗、吐、下丢失大量津液时,气也会随之脱失,即气随液脱。,五、气血津液的关系,1、气与血的关系 气属阳,主动,主温煦;血属阴、主静,主濡润。两者都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在生成、输布方面关系密切。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能生血 血液的生成依靠气化;营气为化生血液的原料之一。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 血能化气气存血中,血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能量。血盛则气旺,血衰则气少。,气能行血 气是血液循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能摄血 气对血有统摄作用,使其正常循环于脉管之中而不逸于脉外。气摄血,实际上是脾统血的作用。若脾虚不能统血,则血无所摄,容易出现血液妄行的出血。血能载气 血是气的载体,血中有气,随血液运行布达周身。如血不载气,则气无所倚,易于流散。,2、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属阳,津液属阴,两者均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在其生成和输布过程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病理上气病可致水病,水病可致气病,所以在治疗上治气可治水,治水亦可治气。气能生津:气是津液生成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津液源于水谷精气,而水谷精气赖脾胃之运化而生成,气推动和激发脾胃的功能活动,使中焦之气旺盛,运化正常,则津液充足。,津能化气:水谷化生的津液,通过脾气升清散精,上输于肺,再经肺之宣降,下输于肾和膀胱。在元阳的蒸腾下,化而为气,敷布于脏腑,发挥其滋养作用,以保证脏腑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气能行津:气是津液输布排泄的动力,气行则水行。 气能摄津:气的固摄作用控制着津液的排泄。体内的津液在气的固摄作用控制下维持着一定的量。津能载气:津液是气的载体之一,气依附于津液而存在和运行,津至气亦至。,3、血与津液的关系血与津液均是液态物质,均有滋润和濡养作用,与气相对而言,二者均属于阴。生化关系血与津液同源于水谷精微,所以称“津血同源”。汗为津液所化,汗出过多则耗津,津耗则血少,故又有“血汗同源”的说法。通过气化作用,津能化血、血能化津(互化),以维持其动态平衡。血亏则津少,津少则血枯。“夺血者无汗”、“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运行关系津液是血的组成之一,津充则血行,血行则水行。在病理上,津液亏少,以致血瘀不畅,治以养阴活血。如因血液瘀滞导致的水液内停,则称“血不利则为水”,临床上常采用活血利水之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