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1页
第2页 / 共91页
第3页 / 共91页
第4页 / 共91页
第5页 / 共91页
第6页 / 共91页
第7页 / 共91页
第8页 / 共91页
第9页 / 共91页
第10页 / 共91页
亲,该文档总共9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年级上册历史目录七年级上册历史目录第 1 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 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8 第 3 课 神奇的远古传说.10 第 4 课 夏传子,家天下.16 第 5 课 公元纪年法 第 6 课 西周的分封.17 第 7 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19 第 8 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21 第 9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23 第 10 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24 第 11 课 百家争鸣.27 第 13 课 六王毕 四海一29 第 14 课 伐无道.诛暴秦32 第 15 课 汉武帝“大一统”.34 第 16 课 丝绸之路的开辟36 第 17 课 评价历史人物评秦始皇.38 第 18 课 秦汉的科学技术.41 第 19 课 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43 第 20 课 三国鼎立.48 第 22 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54 第 23 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56 第 24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57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 本单元主要讲述我国境内原始居民的生活地域、生 产和生活状况以及原始的民主政治,涉及到的历史遗址、 神话传说较多。教材是以原始居民的生活年代、地域分 布以及生产、生活状况为线索来讲述的。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 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状况和生活状况,河姆渡 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产状况以及华夏文明的起源。 教学难点为:使学生初步认识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之间 的联系。 教师在讲述时, 首先,要抓住本单元的线索,即对原始人类的生产 状况和生活状况进行分析讲解,以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 握知识。 其次,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直观式教学、启发 式教学、辩论式教学等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 氛围中感悟知识,提高能力。 再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共 3 课和一节活动课,每课 1 课时,共 4 课时。 第第 1 1 课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 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 北京人使用石器和天然火以及北京人的群居生活:山顶 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 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 通过学习本课初步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领域内各种 不同知识范围的能力以及观察、想象能力和比较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阅读,可以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 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 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重视历史 课的学习。 2、过程与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北京人、山顶洞人的 生产、生活状况”这条主线进行讲解,然后,引导学生3分析比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性有哪些” 。加深 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 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七十 多万年以前,以此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 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通过认清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这一真理,培 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2、难点:认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语一 展示远古人类的头部模型。设问:这是什么时 候的人类头部模型?那时侯,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人群? 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第 1 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导语二 播放一段有关远古人类社会生活的课件,然后 提问:该片段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 况?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请大家预习课文。 导语三 人从哪里来呢?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人由神 创造的,像西方的“上帝造人说” ,我国的女蜗造人。 二是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你同意哪一观点?学完了本 课,你或许可能找到答案。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学生根据课本回答) (2)那么,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呢?(学4生看书、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元谋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发现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和两小块烧过 的骨头,表明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会 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历史体验】下面,请同学们在我的描述中想像古猿是 怎么样变为人类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大约在二三百万年以前,由于宇宙星球的变化, 地球内部的岩浆发生剧烈变化,引起了地壳的异常变动, 有些海洋在隆起,有的陆地在沉沦,火山在喷射,风雪 在呼啸。一片片的森林在毁灭,一群群的动物在奔 逃后来,地球又经历了一个冰川横行的时期,从两 极而来的冰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赤道冲去,淹没了大块 森林和陆地,但在行进中又遇到了重重阻力,未能到达 亚热带地区。自然界的变化,改变了古猿的生存环境。 ” 古猿是在森林里生活的动物。有些地区的森林没有 遭受到这场“自然灾害” ,生活在这里的古猿继续沿着 猿的方向缓慢地向前发展,逐渐演变为现代的猿类。那 些丧失了森林的古猿不得不从树上来到地面,开始过着 流浪生活。在艰难的生活道路上,有些古猿死去了,活 着的古猿为了适应新的环境,逐渐学会了利用前肢来采 集动物和捕捉动物,并用前肢来折树枝和选取石块作武 器,以抵御野兽的侵袭,这就要求用后肢来支撑身体和 行走。于是,前肢和后肢的分工逐渐出现了。这种分工 导致了前肢的进一步解放和后肢的直立行走。而直立行 走和手脚分工又引起了整个身体结构的变化。肉食促进 了大脑的发育。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慢慢地大脑产生 了初级的意识,要求把看到的事物和联合行动的愿望表 达出来。经过简单呼叫,手势表达的长期演进,逐渐地 发出一个个清晰的音节,从而由一定的音节和一定的内 容相结合的语言产生 。语言在劳动之时并与劳动一起5出现、成熟,成为由猿到人这一根本变化的推动力。经 过漫长的过程,这些古猿在劳动中进化为人类。 【注意】在描述中,速度要放慢,声调要深沉,感情要 丰富,表述结束过一会儿再让学生睁开眼睛。 (3)那么,怎样理解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 制造工具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制造工具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人类能 够制造工具、使用工具改造自然。即使是再聪明的动物 也只能利用工具,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因而会制造 工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想一想:动物园里的黑猩猩也能利用竹竿或木棍打 下树上的野果子,这是否表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消失 了呢? 【点拨】某些动物利用现成的工具获取食物,是生存的 需要,是动物的本能。而且动物只能简单地利用现有的 工具,并不能对工具进行加工改进,更不能制造出任何 一件简单、粗糙的工具。只有人类才能根据实际需要, 制造和利用工具,改造自然。因此,人与动物的根本区 别没有消失。 2北京人(1)1929 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个洞穴里,年 轻的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先生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 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轰动了全世界。从此, “北京人” 名扬世界了。那么, “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时候呢?又 长什么样子呢?请看头像模型。 展示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模型 师问北京人与古猿相比,面部有什么特点呢?(学生 观察、比较、讨论,教师小结) 北京人前额低平、后倾,眉脊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 显下额。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北京人, 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他们 不再像古猿那样爬行,而是用腿走路,用手制造和使用6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2)那么,北京人能够制造哪些工具呢?他们又怎样 生活呢?请大家结合投影,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 投影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图 师问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京人使用了哪些生产工具?生答石块、木棒、火把。 师问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京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生答群居生活。 (3)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呢?(学生看书、思 考、讨论,教师归纳小结) 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极其简陋,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常常 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威胁。在这险恶的环境下,只靠 个人的力量,无法生活下去,因而他们必须群居在一起。 这是由当时的生产状况决定的。北京人的这种群居生活, 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4)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他们用火干什么?有什么 意义?(学生依据教材回答)议一议北京人使用的是天然火,他们是怎样保 存火种的呢? 【提示】雷电可以使森林着火;人骨和兽骨含有大量的 磷,在高温炎热的天气里可以自燃;这些自然现象都为 北京提供了天然火种。有了火种,北京人就能使用天然 火,而且还学会了保存火种。他们用干燥易燃的花草、 树叶把火种轻轻盖上,让他们冒着轻烟。这可是件技术 活,需要有经验的长者担任。到用火的时候,就用劲吹 煽,让火种再烧起来。有了火,北京人的生活一天天好 起来。 【体验设想】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回答示例】天亮以后,北京人开始成群结队往外 走,一部分人去狩猎,一部分人去采集,到天黑以后, 采集狩猎等寻找食物的人都回到洞中,把采集到的野果7分给大家。几个壮年男子把打到的动物剥皮,把肉割开, 放在洞口的火堆上烧烤。熟了以后,根据每人的具体情 况分开。当人们填饱肚子以后,便就着火先进入梦乡, 由于洞口的火堆整夜不熄,远处的野兽是不敢问津的。 北京人的衣服 一是把植物枝叶系在腰间,这类衣物不能抵御严寒, 但多少可以起一点作用,而且容易得到。 二是把猎到的动物剥皮后吹干稍稍加工当作衣服。 在食物方面,一靠采集,二靠狩猎。住的是天然的山洞。【点拨】想象一定要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要符合当时 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生活习惯。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除 了元谋人、北京人外,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活动遗址还 分布着好多,山顶洞人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山顶洞人 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长什么摸样?(学生看书 回答) (2)投影山顶洞人的生活 比一比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的生活有哪些进步? 提示从生产工具上看,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 术;已会人工取火。从劳动对象上看,山顶洞人不仅采 集、狩猎,还会捕鱼,劳动对象的范围扩大了。从活动 范围上看,山顶洞人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 交换生活用品,活动范围扩大了。从生活上看,山顶洞 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还要埋葬。 (3)山顶洞人是怎样组织在一起生活的呢?(学生看 书、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也就是说,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都有着血缘关系, 彼此都是亲属。这样,有着血缘关系的一群人生活在一 起就构成了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 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8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想一想氏族成员为什么要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 点拨因为山顶洞人的生产工具极其简陋,仅凭单个人 的力量很难获得食物,因而他们必须共同劳动,所得食 物必然共同分配。在分配过程中,谁也不能多占,否则 就会有人饿死,从而削弱整个氏族的力量,氏族就有灭 亡的危险。这样,在氏族生活中,氏族成员之间没有贫 富贵贱的差别。 议一议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差别 的氏族生活,是不是人类的理想生活? 提示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氏族成员的 生存常常受到威胁,如饥饿、寒冷、疾病、野兽、自然 灾害等,人均寿命非常短;另一方面。氏族与氏族之间 常常为争夺食物而发生血腥战争,一旦失败,整个氏族 成员就会被杀掉或吃掉。因此没有贫富贵贱差别的氏族 生活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人类的理想社会应该是共产 主义社会。 (4)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 1(学案例 2)在学习“北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