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八声甘州教案来源莲 山课件 5 Y K J.cOm 八声甘州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宋词的发展概况。2、了解作者及作品。3、体味词中表达的作者思想感情。重点难点:1、鉴赏八声甘州 。2、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宋词的鉴赏方法。教学过程:一、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讲解宋词的有关知识1、 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掌握宋词有关知识的情况。2、 根据提问情况,教师对宋词知识加以补充订正。宋代最有特色的文艺形式是词,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或者说词本是一种依照一定曲调配乐演唱的诗。每首词都有一个调2名,叫做“词牌” ,依调填词叫“倚声” 。词在宋代的别称有“曲” 、“杂曲” 、 “曲子词” 、 “乐府” 、 “琴趣” 、 “乐章”等,均与音乐有关。另一个后世比较通行的别名“长短句” ,从表面上看着眼点是文字表现上与传统五七齐言的诗不同,其实词句子的长短参差,还是因为曲调节拍的需要。词依音乐体段和节奏的不同,有“令” 、 “引” 、“近” 、 “慢”等等分别。令,也叫“小令” 。慢词,古人从字数着眼,也称为“长调” 。词的分段叫“分片” ,除单调外,一首词多由上、下两片组成,慢词有多至三四片者。 词在唐五代即由文人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引进教坊和诗坛,但所作仍以小令为主,齐言、杂言并存。慢词的大量出现,则是北宋中期的创造。从此宋词曲调大盛,兼备众体,蔚为中国诗歌史上与唐诗并峙的另一个高峰。两宋词坛的勃兴是在北宋建国七八十年之后的宋仁宗赵祯时期,代表作家有晏殊(9911055) 、欧阳修、张先(9901078) 、柳永等人。五代时,由于君主的提倡,南唐词坛特盛,晏殊、欧阳修等出自江南旧地的江西词人,沿袭南唐余绪,以风流自命,致力于创作短章小令、轻丽之词。柳永开始大量创作慢词长调,为此后宋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传世的柳永乐章集二百余首,慢词就占一百多。著名的长调如望海潮 (东南形胜) 、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以赋体的手法铺写都市生活和送别的场面,洋洋百余言,充分体现了慢词篇幅宏大、适于铺陈的特点,使宋词在唐代近体诗长于比兴的特点之外别树一帜。柳词的另一个贡献是3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宋词的题材,把词的描写范围由士大夫的小庭深院引向市中都会;同时普及了词的歌唱,使之成为雅俗共赏、 “天下咏之”的文艺形式。柳永词多为歌妓所作,故始终未脱“词为艳科”的传统束缚,这一缺点他与晏殊、欧阳修相同,另一位与柳永同时而齐名的张先,也不能免。其后以异军突起而主盟词坛的苏轼,在柳永开创的慢词长调的基础上,进一步“以诗入词” ,完全突破了词的传统题材和传统风格,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品格,使之成为一种可以表现多方面内容的新诗体,因而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新方向。关于苏轼词风与柳永的不同,宋人有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俞文豹吹剑续录 )的说法。 “大江东去”即念奴娇?赤壁怀古 ,与此相类的还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 、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等,后世以“豪放派”概括苏轼的词风,大抵正着眼于这一部分作品。其实苏轼作词,刚柔相济,所著东坡乐府 ,其中婉约词亦不少。不过就文学史上的影响而言,最能代表苏词的,还是清雄之作。苏轼作词,以意为主,常常突破词律的束缚。这一点曾引起恪守传统词法的后起作家如李清照等人的不满。在当时,他的门人、著名词家秦观(10491100)也没有走他所开辟的道路。从秦观到李清照,一般被认为是婉约派词风的正宗。秦观有淮海词传世,4代表作如踏莎行 (雾失楼台) 、 鹊桥仙 (纤云弄巧) ,声情并茂,语工而美,继承了柳永赠妓之作的遗风,而词品比他要高。李清照曾撰词论 ,力主词“别是一家”之说。传世的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写深闺中的寂寞和年轻女子惜春的心情,具有反对封建礼教束缚的社会意义;晚年避乱江南所作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 ,通过个人流离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的民族灾难,以传统词风抒写深沉的爱国情怀,均是婉约词中思想价值较高的佳作。北宋后期的重要词人还有周邦彦(10561121) 。周邦彦精通词律,能自度曲,宋徽宗时曾主持过中央音乐机关大晟府,是两宋注重音律一派词人承先启后的主要代表。著有清真集 ,以“本色” 、“当行”盛行于世。南宋前期主盟词坛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作为时代的歌手,辛弃疾一生写了大量的词,有稼轩长短句六百二十多首,著名的如破陈子?为陈同父赋壮词以寄之 、 鹧鸪天 (壮岁旌旗拥万夫) 、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等,表现了当时重大的抗战、爱国主题,抒写了在把持朝政的投降派的排斥下,壮士报国无门的忧愤心情。从艺术上讲,稼轩词继承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将“以诗为词”进一步发展到“以文为词” ,使宋词的思想和艺术都取得了空前的杰出成就。后世以“苏、辛”并称,但辛弃疾又自成特色,一时仿效或倾慕者如张孝祥、韩元吉、陆游、陈亮及稍后的刘过、刘克庄等,世称辛派词人。5南宋后期于辛词外别立一宗的是姜夔(1155?1221?) 。姜夔上承周邦彦,下开格律词派。著有白石道人歌曲六卷,多自度曲,如扬州慢等自度曲十七首,均旁注音谱,是现存宋人词集中仅见的完整的词曲谱。其时及稍后词坛较有影响者如吴文英、史达祖、王沂孙、周密、张炎等人,均远绍周邦彦,近师姜夔,以音律之讲究、辞句之精美为权舆,重形式而轻内容,与辛派词人走了相反的道路。倒是宋末爱国诗人文天祥以及刘辰翁(12321297)的一些词作,成为辛弃疾、陆游等爱国词的嗣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词在 1113 世纪的繁荣,是包括与宋先后并存的辽、西夏、金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关于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和金海陵王完颜亮闻歌柳永望海潮 , “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的记载,说明当时词的歌唱,已普及到中国西北、东北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另据辽人王鼎焚椒录记载,辽道宗耶律洪基(10551101 年在位)宣懿皇后萧观音曾创作了回心院等词作十多首。至于金代,以苏、辛词风为宗,出现了蔡松年、赵秉文、元好问等不少优秀词人。相传辛弃疾早年在北方曾从金人学词,成名之后,又成为金朝词人学习的榜样。当时中国虽暂时分裂为几个对立的政权,但在文化方面则是互相融合,相与并进的。词在 11 世纪中国的勃兴,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原因。比如商品经6济的发达,城市文化的兴起,以及歌妓制度的发展和士大夫公余生活的优容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士庶文化生活的需要和文艺形式的自身发展。沈括梦溪笔谈卷五“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的记载,叙述了音乐史上三个不同时代的配诗乐。 “雅乐”即诗经中的雅 、 颂 , “清乐”指汉魏六朝的乐府,与唐宋词配合的主要就是“宴(燕)乐” 。任何一种文艺形式的产生,总与社会上文化娱乐生活的价值取向有关,配乐演唱,乃是社会对诗歌创作的传统要求。盛唐诗歌,特别是近体绝句,本也有入乐者,宋诗承中晚唐之余,向散文化、议论化发展,愈益趋于书面文学化。于是适应秦楼楚馆助觞遣兴的词的创作也就逐渐兴盛起来了。到元代,士民对文艺的兴趣转向另一种兼有表演性质的新形式,宋词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就被新起的元曲所替代。宋人词籍除各人专集及历代词选外,近人唐圭璋编有全宋词 ,搜罗比较全面,查阅也方便,但其中有一些错字,使用时最好能与原书核对。二、简介作家作品。1、 找学生介绍。2、 教师补充。柳永: (987?1055?),字耆卿,初号三变。因排行七,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西) ,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7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 、 “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集 。三、赏析八声甘州 。1、学生朗诵诗。2、诗中重点词句讲解(略) 。3、 八声甘州简析潇潇暮雨,洒遍江天,直洗出一片清秋天地。雨过后。渐觉霜风凄紧,秋意一阵紧似一阵。词人独立高楼,极目远望,关河冷落,夕阳残照。风雨过后,到处红衰翠减,韶光休矣。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似与词人默默相对。不忍登高临远,因故乡邈渺不可见,而望乡又总使人归心难收。更遥想佳人,此刻亦独立妆楼举首凝亡命望,多少次天际识归舟,总是一场空!美人迟暮之悲,和红衰翠减之悲,亦打成一片。佳人又怎知道,此时此刻,我与你正一样凝愁相望!4、诗的艺术特色:这首传颂千古的名作,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语浅而情深。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首,其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 (苏东坡语) 。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一个“对”字,已写出登临纵8目、望极天涯的境界。当时,天色已晚,暮雨潇潇,洒遍江天,千里无垠。其中“雨”字, “洒”字,和“洗”字,三个上声,循声高诵,定觉素秋清爽,无与伦比。自“渐霜风”句起,以一个“渐”字,领起四言三句十二字。 “渐”字承上句而言,当此清秋复经雨涤,于是时光景物,遂又生一番变化。这样词人用一“渐字” ,神态毕备。秋已更深,雨洗暮空,乃觉凉风忽至,其气凄然而遒劲,直令衣单之游子,有不可禁当之势。一“紧”字,又用上声,气氛声韵写尽悲秋之气。再下一“冷”字,上声,层层逼紧。而“凄紧” 、 “冷落” ,又皆双声叠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紧接一句“残照当楼” ,境界全出。这一句精彩处在“当楼”二字,似全宇宙悲秋之气一起袭来。“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毕休。 ”词意由苍莽悲壮,而转入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之景象。 “红衰翠减”,乃用玉谿诗人之语,倍觉风流蕴藉。 “苒苒” ,正与“渐”字相为呼应。一“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接下“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的是短暂与永恒、改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直令千古词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 “无语”二字乃“无情”之意,此句蕴含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不忍 ”句点明背景是登高临远,云“不忍” ,又多一番曲折、多一番情致。至此,词以写景为主,情寓景中。但下片妙处在于词人善于推已及人,本是自己登远眺,却偏想故园之闺中人,应也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 “误几回”三字更觉灵动。结句篇末点题。9“倚阑干” ,与“对” ,与“当楼” ,与“登高临远” ,与“望” ,与“叹” ,与“想” ,都相关联、相辉映。词中登高远眺之景,皆为“倚闺”时所见;思归之情又是从“凝愁”中生发;而“争知我”三字化实为虚,使思归之苦,怀人之情表达更为曲折动人。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这样,柳永的八声甘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来源莲 山课件 5 Y K J.cOm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