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四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一、总需求曲线: 1、总需求曲线:指在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时,社会对产品与劳务的各种可能的总需求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一一对应关系所形成的一条曲线。 2、总需求与45线模型中总支出的区别:,http:/www.2979bc.com/,(1) 45线模型中的总支出是各种可能的总产出水平下的总支出水平,它并不等于现实经济中的社会总需求。在任何时候,能使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的总支出只有一个,就是与当期总产出保持一致的在一定价格与利率作用下的总需求水平。 (2) 在45线模型中,价格是不变的,总支出与总收入相联系的,是反映在各种收入下的社会实际总支出水平,而在总需求曲线上所定义的总需求,都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上能满足宏观经济一般均衡时社会对产品与劳务的总需求。,http:/www.2979db.com/,(3)在45线模型中,对应于一定价格水平的均衡的总支出仅是总需求曲线中该价格水平上的一个点,而总需求曲线是由无数个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的社会总需求所组成的,其中每一个特定的总需求都对应着一个特定的价格水平。 二、总需求曲线的导出 1、当IS曲线不变时总需求曲线的导出 2、当IS曲线左移时总需求曲线的导出 3、总需求曲线的特点:负斜率,表明价格水平与总需求水平成反向变化的关系。,http:/www.2979gw.com/,4、使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 (1)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 (2)政府购买支出: 政府购买支出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 (3)税收 税收增加,总需求曲线左移; (4)净出口 净出口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 (5)消费者财富 消费者财富增加,总需求曲线右移;,http:/www.2979tz.com/,(6)公众的乐观情绪 公众的乐观情绪上升,总需求曲线右移; (7)信贷的可获得性 信贷的可获得性提高,总需求曲线右移;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一、总供给曲线的导出 1、总供给曲线:指在一个经济社会中。表示各种不同的价格水平与厂商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各种产品与劳务的实际总量之间对应关系的一条曲线。,http:/www.2979yl.com/,1、萧条经济 特点: (1)设备闲置,失业率高(2)增加生产不会增加成本(3)价格降到最低 在萧条经济中,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表示厂商愿意在该价格上增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 2、正常情况下的经济 特点: (1)资源与设备闲置现象已基本消除,社会失业率恢复正常水平。(2)劳动边际产量出现递减,增加产量将会提高生产成本。 总供给曲线为一条正斜率曲线,表示只有在提高价格的条件下,厂商才愿意增加产品的生产。,http:/www.3095b.com/,3、充分就业经济 特点: (1)所有资源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生产能力已达到极限状态。(2)无论价格如何变动,总产出都不会再增加; 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表示总产出对价格变动已经没有任何弹性。 二、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1、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 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常引起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http:/www.3095d.com/,2、技术进步 作用:(1)创造新产品新服务(2)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进步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3、进口产品价格变化 进口产品价格上升使国内厂商生产成本上升,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4、工资率的变化 工资率上升使厂商生产成本上升,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http:/www.3095f.com/,5、税收与政府的扶持政策 减税与政府扶持政策使厂商的生产成本下降,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6、对风险的感知或承担风险意愿的变化 当风险程度上升或厂商承担风险的意愿下降时,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结论:当经济进入衰退期时,失业增加与社会总需求减少使总需求曲线在既定的价格下向左移动,社会总需求较繁荣期有所下降。,http:/www.3095w.com/,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 一、短期均衡分析 1、水平段的总供给曲线 又称为极端的凯恩斯供给状况,其均衡时的特点: (1)总产出由总需求水平所决定,有多大的总需求,就会有多大的总产出; (2)价格主要由总产出曲线决定,在总需求变动时,价格将不会变动。 2、正斜率段的总供给曲线 又称为基本的凯恩斯供给状况,其均衡时的特点:,http:/www.3095z.com/,价格由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共同来决定 3、垂直段的总供给曲线 又称为古典经济的供给状况,其均衡时的特点: (1)价格水平由总需求曲线决定; (2)总产出由总供给曲线决定; 二、扩张性政策的效应分析 1、萧条经济下的政策效应分析 在扩张性政策下,总需求增加但价格不变,产出效应由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利率上升时的挤出效应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收入效应的代数和所决定。这时产出效应最大。,http:/www.3632b.net/,2、正常情况下的政策效应分析 (1)价格上升的挤出效应: 当价格上升时,总需求因此而减少,从而使总产出因此而减少的那个数量。 (2)挤出效应的作用机制: 扩张性政策总需求曲线右移价格上升消费、投资、出口减少使实际总需求下降通过乘数作用使总产出下降。 (3)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由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减去利率上升的挤出效应再减去价格上升时所产生的挤出效应的代数和所决定。,http:/www.3632g.com/,3、充分就业经济下的政策效应 扩张性政策会产生完全挤出效应,只会使价格上涨而对总产出不起作用。 三、菲里普斯曲线 1、菲里普斯曲线定义:1958年,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任教授的新西兰经济学家菲里普斯,利用英国近100年长期的经济资料,发现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反向变动关系。这条曲线定义为菲里普斯曲线。后来美国经济学家萨谬尔森利用美国的经济资料进行了类似的研究,用通货膨胀率代替了货币工资增长率,发现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也存在着相同的反向变动关系。这就是改进后的菲里普斯曲线。,http:/www.3632w.com/,2、菲里普斯曲线的特点: 负斜率,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 3、菲里普斯曲线要说明的问题: 失业率的降低是有成本的,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之间两者不能兼得。要想降低失业率,就必须要忍受较高通货膨胀率的压力,反之,要想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就必须忍受高失业率的痛苦。西方经济学家建议政府把一国经济控制在公众能够接受的安全范围内。,http:/www.3632x.org/,四、长期均衡分析 1、短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是指工资与价格不能经过充分调整达到使市场出清的那种状况,短期总产出水平由总需求决定。 2、长期总供给曲线:指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的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长期产出水平只取决于国内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 3、影响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 随人口增长、社会平均财富和资源的增长,长期总供给曲线将缓慢地向右移动。,http:/www.3632y.net/,4、总需求变动与经济波动 当经济处于上升期时:YYf, 劳动需求大于供给工资生产成本价格 消费投资出口竞争力 产品供大于求 利润存货 压缩生产解雇工人短期总供给曲线左移工资失业 家庭收入 厂商利润 为压缩存货,厂商被迫降价销售产品 消费出口 经济开始回升新一轮经济波动又开始了,http:/www.36539b.net/,5、长期中资源的利用状况决定总产出,而总需求的变动并不影响长期总产出 初始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总需求 YYf 劳动供不应求工资 生产成本 价格 总供给曲线左移 Y=Yf,回到初始的产出状况。 只要价格与生产成本同比例上升,利润就不会增加,实际总产出将保持不变。 结论1:在充分就业经济中,名义工资与价格水平同向同比例变动,只要厂商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引起工资的上升,从而使价格上升,而不会影响实际总产出水平。,http:/www.36539g.com/,案例141:稳定房价必须向牟取暴利的开发商开刀 房地产业的利润率究竟有多高,笔者还找不到权威数据,但有一点是业内外都认可的:开发商赚取了超额利润。武汉晚报4月18日援引业内人士的估计:“(在武汉)如果是在土地“招拍挂”实施前买的地,房地产开发利润率可达5070,高的能达到100。这两年,通过土地市场买地的项目,利润率在30左右。”这里所说的利润率是利润与销售成本之比,即成本利润率。稍早些,一位银行行长在北京青年报上披露:朝阳区某楼盘商铺综合成本每平方米1.2万元,售价却高达3.8万元,同样按成本利润率这个口径计,这处楼盘利润率达到217%。,http:/www.36539s.net/,如果把上述指标换算成通用的净资产利润率(利润与开发商投入的自有资本之比),更容易比较出房地产业利润“超额”到什么程度。假定房地产项目平均开发周期为三年,平均资金占用率为销售成本的一半(因为建设期间资金是逐步投入的,销售期间资金又在逐步回收),开发商资产负债率取较保守的指标60%。则一处销售成本为1000万元的楼盘,开发商投入资金平均占用量5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净资产投入)为200万元。如果成本利润率为30%,这个项目总利润为300万,开发周期内每年获利100万,年净资产利润率为50%;,http:/www.36539t.com/,如果成本利润率为50%70,则总利润为500万700万,开发周期内,每年获利167233万,年净资产利润率约为83%116;至于上述朝阳区的那处楼盘,开发商投入自有资金200万,可得到的总利润为2170万,年获利达723万,年净资产利润率达341%!对照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社会平均利润率,房地产开发暴利达到了什么程度?!正因如此,有开发商坦言,搞过房地产,再干什么行业都觉得没意思了。,http:/www.3658055.com/,开发商在暴利的盛宴中“乐不思蜀”,社会上为此付出的代价却十分巨大。早有论者指出,要得到垄断暴利必须实行垄断高价,人们为居住消费付出过多,大大缩小了生活方式的选择空间,在别的消费方面不得不勒紧裤带,这实际上造成了消费者福利的重大损失。笔者还想指出,开发商攫取的暴利越多,就意味着买不起房的人越多,更多人失去了基本的居住权利。从宏观意义上看,人们为住房付出过多,实则减少了对其它产业的需求,其它产业需求不足,造成国民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最终对经济增长是不利的。,http:/www.3658055.net/,暴利之下,必然会掩盖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利润率如此之高,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的动力就不大。一些开发商拿地后往往不及时开发,销售时也故意控制进度,他们并不在乎因此增加的资金积压成本和人力的浪费,因为房价越走越高,利润越来越厚,更多的浪费开发商也足以能承受。暴利也带来了土地、资金等资源向低素质开发商逆向配置,利润如此之高,只要进入这个行业,就有钱可赚,一些资质不够,经营管理能力不高的商人,也拼命挤进这个行业,导致资源低效率使用。,http:/www.36580555.com/,他们有暴利支撑,下注博取更大的暴利就有了本钱。为了进入这市场上分肥,不计寻租成本,利用不正常手段取得牌照、拿地、贷款;为了操纵市场,他们可以付出更大的费用,调动所谓的专家、学者和媒体为自己代言;近几个月来,价格压力增大,很多地方商品房销售明显放缓,但是他们就是能硬撑着不降价促销,房价不降反升,他们没有暴利垫底,是不敢如此逆市场而动的。,http:/www.36580555.net/,经济学有一个利润平均化规律,是说一个部门存在超额利润,就能吸引更多的厂商进入,增大供给量,降低价格,使利润率趋向社会平均利润率。这一规律在房地产市场并没发生作用,说明房地产开发还是一个进入门坎高,开发商处于垄断地位的行业,他们牟取的是垄断暴利。这样的暴利使社会因此承担了巨额成本。,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