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课参考译文第一课参考译文如果说,在真理和谬误的问题上我们没有什么前进,那末在善和恶的问题上就 更没有前进了。这一对立完全是在道德领域中,也就是在属于人类历史的领域中运 动,在这里所播种的最后的、终极的真理恰恰是最稀少的。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 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 矛盾的。但是,如果有人提出反驳,说无论如何善不是恶,恶不是善;如果把善恶 混淆起来,那末一切道德都将完结,而每个人都将可以为所欲为了。如果除去一切 极端玄妙的词句,这也就是杜林先生的意见。但是问题毕竟不是这样简单地解决的。 如果事情真的这样简单,那末关于善和恶就根本不会有争论了,每个人都会知道什 么是善,什么是恶。但是今天的情形是怎样的呢?今天向我们宣扬的是什么样的道 德呢?首先是由过去的宗教时代传下来的基督教的封建主义的道德,这种道德主要 地又分成天主教的和新教的道德,其中又分成许多种类,从耶稣会天主教的和正统 新教的道德,直到松弛的启蒙的道德。和这些道德并列的,有现代资产阶级的道德, 和资产阶级道德并列的,又有无产阶级的未来的道德,所以仅仅在欧洲最先进国家 中,过去、现在和将来就提供了三大类同时并存的各自起着作用的道德论。哪一种 是有真理性的呢?如果就绝对的终极性来说,哪一种也不是;但是,现在代表着现 状的变革、代表着未来的那种道德,即无产阶级的道德,肯定拥有最多的能够长久 保持的因素。 但是,如果我们看到,现代社会的三个阶级即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都各有自己的特殊的道德,那末我们由此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 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 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 但是在上述三种道德论中还是有一些对所有这三者来说都是共同的东西这 不至少就是永久不变的道德的一部分吗?这三种道德论代表同一历史发展的三 个不同阶段,所以有共同的历史背景,正因为这样,就必然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不 仅如此,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互 相一致的。从动产的私有制发展起来的时候起,在一切存在着这种私有制的社会里, 道德戒律一定是共同的:切勿偷盗。这个戒律是否因此而成为永恒的道德戒律呢? 绝对不会。在偷盗动机已被消除的社会里,就是说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顶多只有精神 病患者才会偷盗的社会里,如果一个道德宣扬者想来庄严地宣布一条永恒真理:切 勿偷盗,那他将会遭到什么样的嘲笑啊!因此,我们驳斥一切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做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道德 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企图,这种企图的借口是,道德的世界也有凌驾于历史和民族差 别之上的不变的原则。相反地,我们断定,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 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 阶级的道德;它或者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者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 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的反抗和他们的未来利益。在这里没有人怀疑,在2道德方面也和人类知识的所有其他部门一样,总的说是有过进步的。但是我们还没 有越出阶级道德。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 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对这种对立的回忆的、真正人的道德才 成为可能。现在可以去评价杜林先生的自我吹嘘了,他竟在旧的阶级社会中要求在 社会革命的前夜把一种永恒的、不以时间和现实变化为转移的道德强加于未来的无 阶级的社会!即使假定这一点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他至少还概略地懂得这 种未来社会的结构,情况也是一样。 虽然我们结束了杜林先生关于平等观念的浅薄而拙劣的论述,但是我们还没有 因此结束这一观念本身,这一观念特别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在大革命 的时候以及在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的作用,而今天差不多在一切国家的 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很大的鼓动作用。这一观念的科学内容的确立,也将决定 它对无产阶级鼓动的价值。 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 平等的,这样的观念自然是非常古老的。但是现代的平等要求是与此完全不同的; 这种平等要求更应当是,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 中,引伸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 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要从这种相对平等的原始观念中得 出国家和社会中的平等权利的结论,要使这个结论甚至能够成为某种自然而然的、 不言而喻的东西,那就必然要经过而且确实已经经过了几千年。在最古的自发的公 社中,最多只谈得上公社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妇女、奴隶和外地人自然不在此列。 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人们的不平等比任何平等受重视得多。如果认为希腊人和 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 ,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末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在罗马帝国时 期,所有这些区别,除自由民和奴隶的区别外,都逐渐消失了;这样,至少对自由 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它是我们所知 道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但是只要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对立还存 在,就谈不上从一般人的平等得出的法律结论,我们不久以前还在北美联邦各蓄奴 州里看到了这一点。基督教只承认一切人的一种平等,即原罪的平等,这同它曾经作为奴隶和被压 迫者的宗教的性质是完全适合的。此外,基督教至多还承认上帝的选民的平等,但 是这种平等只是在开始时才被强调过。在新宗教的最初阶段同样可以发现的财产共 有的痕迹,与其说是来源于真正的平等观念,不如说是来源于被迫害者的团结。僧 侣和俗人对立的确立,很快就使这种基督教平等的萌芽也归于消失日耳曼人在 西欧的横行,逐渐建立了空前复杂的社会和政治的等级制度,从而在几个世纪内消 除了一切平等观念,但是同时把西欧和中欧卷入了历史的运动,在那里第一次创造 了密集的文化区域,并在这个区域内第一次建立了一个由互相影响和互相防范的、 主要是民族的国家所组成的体系。这样就准备了一个基础,后来只是在这个基础上 才有可能谈人的平等和人权的问题。3此外,在封建的中世纪的内部孕育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它进一步的发 展中,注定成为现代平等要求的代表者,这就是市民等级。最初市民等级本身是一 个封建等级,当十五世纪末,海上航路的伟大发现,为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更加广大 的活动场所时,它使封建社会内部的主要靠手工进行的工业和产品交换发展到比较 高的水平。欧洲以外的、以前只在意大利和列万特之间进行的贸易,这时已经扩大 到了美洲和印度,就重要性来说,迅速地超过了欧洲各国相互之间的和每个国家内 部的交换。美洲的黄金和白银在欧洲泛滥起来,它好似一种促进瓦解的因素渗入封 建社会的一切罅隙、裂缝和细孔。手工业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在最先进的 国家的主要工业部门里,手工业就为工场手工业所代替了。 可是社会的政治结构决不是紧跟着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的这种剧烈的变革发生 相应的改变。当社会日益成为资产阶级社会的时候,国家制度仍然是封建的。大规 模的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尤其是世界贸易,要求有自由的、在行动上不受限制 的商品所有者,他们作为商品所有者来说是有平等权利的,他们根据对他们来说全 都平等的(至少在各该当地是平等的)权利进行交换。从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的转 变,要有一定数量的自由工人所谓自由,一方面是他们解脱了行会的束缚,另一方 面是他们失去了独立使用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资料为前提,他们可以和厂主 订立契约出租他们的劳动力,因而作为缔约的一方是和厂主权利平等的。最后,所 有的人的劳动因为它们都是人的劳动并且只就这一点而言的平等和同等效用, 不自觉地但最强烈地表现在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价值规律中,根据这一规律,商 品的价值是由其中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来计量的但是。当经济关系要求自由和平 等权利时,政治制度却每一步都以行会的束缚和特殊的特权同它相对立。地方特权、 级差关税以及各种各样的特别法令,不仅在贸易方面打击外国人和殖民地居民,而 且还时常打击本国的各类国民;行会特权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阻挡着工场手工 业发展的道路。对资产阶级竞争者来说,无论在哪里,道路都不是自由通行的,机 会都不是平等的,而自由通行和机会平等是首要的和愈益迫切的要求。一旦社会的经济进步,把摆脱封建桎梏和通过消除封建不平等来确立权利平等 的要求提到日程上来,这种要求就必定迅速地获得更大的规模。虽然这一要求是为 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提出的,可是也必须为广大农民要求同样的平等权利,农民受 着各种程度的奴役,直到完全成为奴隶,他们必须把自己极大部分的劳动时间无偿 地献给仁慈的封建领主,此外,还得向领主和国家缴付无数的代役租。另一方面, 也不能不要求废除封建特惠、贵族免税权以及个别等级的政治特权。由于人们不再 生活在象罗马帝国那样的世界帝国中,而是生活在那些相互平等地交往并且处在差 不多相同的资产阶级发展阶段的独立国家所组成的体系中,所以这种要求就很自然 地获得了普遍的、超出个别国家范围的性质,而自由和平等也很自然地被宣布为人 权。可以表明这种人权的特殊资产阶级性质的是美国宪法,它最先承认了人权,同 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阶级特权被置于法律保护之外,种族特权 被神圣化了。 可是大家知道,从资产阶级由封建时代的市民等级破茧而出的时候起,从中世4纪的等级转变为现代的阶级的时候起,资产阶级就由它的影子,即无产阶级,经常 地和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同样地,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也有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 伴随着。从消灭阶级特权的资产阶级要求提出的时候起,同时就出现了消灭阶级本 身的无产阶级要求。起初采取宗教的形式,以早期基督教为凭借,以后就以资产阶 级的平等论本身为依据了。无产阶级抓住了资产阶级的话柄: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表面 的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 中实行。尤其是从法国资产阶级自大革命开始把公民的平等提到首位以来,法国无 产阶级就针锋相对地提出社会的、经济的平等的要求,这种平等成了法国无产阶级 所特有的战斗口号。 因此,平等的要求在无产阶级口中有双重的意义。或者它是对极端的社会不平 等,对富人和穷人之间、主人和奴隶之间、骄奢淫逸者和饥饿者之间的对立的自发 的反应,特别是在初期,例如在农民战争中,情况就是这样;这种自发的反应,就 其本身而言,是革命本能的简单的表现,它在这上面,而且也只有在这上面找到了 它成立的理由。或者它是从对资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反应中产生的,它从这种平等要 求中吸取了或多或少正确的、可以进一步发展的要求,成了用资本家本身的主张发 动工人起来反对资本家的鼓动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它是和资产阶级平等本身共存 亡的。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 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我们已经举出了关于这方面的例 子,当我们转到杜林先生关于未来的幻想时,我们还会发现更多的这类例子。 这样,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出现, 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关系,而这种历史关 系本身又以长期的已往的历史为前提。所以这样的平等观念什么都是,就不是永恒 的真理。如果,它在这种或那种意义上现在对广大公众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它 象马克思所说的, “已经成为国民的牢固的成见,那末这不是由于它具有公理式的真 理性,而是由于十八世纪的思想的普遍传播和仍然合乎潮流。因此,杜林先生能够 直截了当地让他那有名的两个男人在平等的基础上料理家务,那是由于这对国民的 成见来说是十分自然的。的确,杜林先生把他的哲学叫做自然哲学,因为这种哲学 是仅仅从那些对他来说是十分自然的东西出发的。但是为什么这些东西对他来说是 自然的呢?这一问题他当然是不会提出来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