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7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5页 / 共47页
第6页 / 共47页
第7页 / 共47页
第8页 / 共47页
第9页 / 共47页
第1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常见疾病的脑电图,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按侵及部位的不同分为脑炎和脑膜炎。前者主要侵及脑实质,后者主要侵及脑膜。脑实质及脑膜同时受累时称之为脑膜脑炎。当然在脑炎时亦可有较轻的脑膜改变,相反在脑膜炎时脑实质亦可有某种程度的受累。因此,无论是脑炎、脑膜炎或脑膜脑炎都有广泛性弥漫性脑实质及脑膜的损害,乃成为脑电图多呈弥漫性异常的病理基础。一般说来脑炎时的异常较脑膜炎为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很多,如病毒,细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不同病原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由于其受累部位、程度和病变性质不同,脑电图亦有差 异。 浆液性脑膜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其脑电图异常的程度较细菌性感染(化脓性、结核性等)为轻。在脑炎中,由小儿传染性疾病如麻疹、水痘、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等所伴发的脑炎,其急性期的脑电图改变虽较明显,但与乙型脑炎、带状疮疹性脑炎等相比,长期存在脑电图异常者较少。就年龄来说,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脑电图异常较成人更加显著。,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由于脑膜、脑实质的破坏和变性,使脑机能减退,脑电图表现为慢波。除脑脓肿外,炎症性改变不象肿瘤那样为大的局限性病灶,而多呈小的病灶,且广泛布及全脑,致使脑电图出现广泛性慢波,若神经细胞大部死亡或高度抑制可呈现平坦波。此外炎症性病灶对其周围神经组织有刺激作用,临床上可引起痉挛发作,脑电图上可出现棘波、尖波等发作波。,脑电图改变与感染的病程及病情变化有良好的平行关系。病期不同,脑电图改变亦异。病情愈重,脑电图改变愈明显,严重时呈高波幅大慢波,病情好转时,大慢波减少,代之为波,最后为波。若病情恶化,则 波数量增加,频率更慢,甚至可变为平坦脑波。,一般脑炎、脑膜炎的脑电图改变均缺乏特异性,在临床上不能作为定性诊断的有效 方法,但能较好地反映病情的轻重、病程经过、治疗效果及归转变化。因此,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人反复进行脑电图检查仍有一定的意义。,第一节、脑膜炎的脑电图,脑膜炎可分浆液性(病毒性)、化脓性、结核性和霉菌性等多种。因脑实质一般受 累较脑炎为轻,故脑电图异常程度多较轻,若脑电图异常明显,提示脑实质及脑表面之血管己遭受较重的损伤。,一、浆液性脑膜炎,由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ECHD)病毒6型等引起,预后较好。脑电图改变:一般急性期尤其在小儿中的异常率较高,有的报告可高达72%。就病原来说,腮腺炎病毒引起异常率较低,埃可(ECHD)病毒6型引起者异常率较高。主要表现为慢波,且多为后头部单发高波幅波。这种慢波改变程度较轻,很少有基本节律完全消失者。棘波亦可出现,其出现率约占17%,且以体温在39以上,而脑脊液细胞数增加较轻者容易出现。,上述脑波异常,一般随临床症状的恢复而减轻或消失。但也有在发病1年后仍存在 异常,主要为棘波及突发性慢波群。有的病例在急性或亚急性期并无棘波等发作波的发放,而在恢复期或其后才出现。,二、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病理改变在大脑半球外侧面及底面,早期为炎 性改变,晚期可有粘连。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烧、头痛、项强、脑膜刺激征、血沉增快及脑脊液的蛋白、细胞增高和糖、氯化物减少等。,EEG改变:疾病之早期或病情较轻者,EEG变化亦较轻。在急性期及病情较重时显示非特异性广泛性 波及/或波。临床上表现有痉挛发作者可出现癫痫发作波。随病情发展,当伴有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时,尤其小儿病人可见广泛性0.5-3次/秒的大慢波。随临床症状的改善,EEG异常亦可逐渐减轻,慢波减少,频率增快。,三、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系由脑膜炎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感染引起脑脊髓膜的化肚性炎性改变。临床表现为发烧、头痛、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混浊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起病较急,症状较重,常波及脑实质,可形成脑脓肿。,EEG改变:其异常程度常较浆液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明显。急性期多呈广泛性慢波,以波为主,且多以后头部为著。小儿常较成人突出。在合并有明显的颅内压力增高及意识障碍者,慢波频率更慢,甚至完全呈波。若合并有脑脓肿 时可有局限性波灶,在病灶中心可为平坦波,而其周围可能出现位相倒置。治疗后随临床症状的好转,大慢波迅速减少至消失者,提示预后良好。若临床有痉挛发作,可出现棘波、棘慢波综合等癫痫波型,尤其在儿童中容易出现。,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系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冬春季节流行。临床表 现为头痛、发热、项强、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脑脊液呈米汤样混浊,细胞数显著升高等。 EEG改变:一与一般化脓性脑膜炎相似。在急性期以广泛性多形性大慢波为主、随治疗好转,慢波逐渐减少至消失,在恢复期有癫痫发作者可有发作波发放。,第二节、脑炎的脑电图,脑炎与脑膜炎不同,主要损害脑实质,故脑电图异常常较脑膜炎明显。脑炎的病因 繁多,大多为病毒感染所引起。,一、普通急性脑炎,此类脑炎包括各种传染病时的脑炎、散发性脑炎等。般在小儿多见,尤具在小儿 急性传染病中更易并发。临床表现为高烧、昏迷、抽搞和精神异常等。,(一)EEG异常的频度:极高,90%-100%有改变。在小儿某些传染性疾病中,即使未出现脑炎症状,其EEG异常率仍可极高,说明脑实质已有病变存在。Goldbloom等发现63%的无脑部症状的脊髓灰质炎患儿有EEG异常。,(二)不同病期的脑电图表现:1、急性期:脑电图改变可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主要表现为a波逐渐减少、频率减慢,最后形成以47次/秒之 波为其基本节律, 波多在顶、中央区首先出现,最后扩展到其他区域,呈广泛性慢波节律。,(2)中期:主要表现为多形性高波幅波或混有 波,前者多先在额部出现,然后波及各区,呈广泛性 波,或在此背景上有局限性加重。有时这种局限性慢波有左右转移现象,即时而这侧为重,时而另一侧为重。在此期常可出现发作性或连续性棘波、棘慢波综合等发作波。特别是有临床痉挛发作者,出现发作波的倾向更明显。部分病例尚可见到周期性发作波或高波幅慢波发放。,(3)极期:在广泛性低幅慢波的背景上可出现爆发性抑制的电活动。随着病情的发展,慢波频率越来越慢,波幅逐渐降低,最后全部形成平坦EEG。有的病例并不出 现平坦波,而是很快地恢复,如麻疹脑炎在3天内即可有改善。,2、恢复期:如病情不再发展,临床症状逐渐消失。EEG的 波波幅逐渐增高、频率逐渐变快、数量逐渐减少, 波增加,波开始出现。继之恢复到以慢化a节律为主(小儿恢复至相应年龄组的频率),最后恢复正常。一般在2一4W内恢复正常,但是随病型及病情轻重可有差异。例如重症乙型脑炎,低波幅脑波可持续1月以上,而其他型脑炎,即使是出现平坦波,在急性症状消失后,脑波亦可很快恢复正常。,3、后遗症期:大部分病例经过治疗可无或几乎无后遗症。部分遗有后遗症者以癫痫发作及肢体运动障碍等最常见。此时EEG多呈广泛性或局限性异常。有人统计在遗有癫痫临床发作者,80%以上可记录到发作波型,多为棘波、尖波、棘(尖)慢波综合。,(三)脑电图表现和临床症状的关系,一般说来EEG的表现和临床症状之间有一 定的平行关系。即临床症状愈重,EEG异常率愈高,异常程度愈明显。如伴有意识障碍的脑炎,EEG几乎100%为异常,且意识障碍愈重,EEG异常亦愈明显,甚至表现为平坦波型。虽然在小儿传染病中意识清楚而无神经症状者EEG异常率也很高,但其脑波异常的程度不如有意识障碍者,特别是不会出现平坦型脑波。,(三)脑电图表现和临床症状的关系,癫痫型散发性脑炎可在弥漫性异常背景上出现棘波、棘慢波综合等发作波。 非散发性脑炎的癫痫病人的EEG多在正常背景上出现发作波。 精神症状型散发性脑炎,亦表现为弥漫性异常,多呈广泛性慢波表现,此与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病人的EEG多属正常不同。在有失语、偏瘫等局限症状者多有EEG的局限性改变。,(三)脑电图表现和临床症状的关系,EEG的改善与临床症状改善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完全步调一致。 多数报告EEG改善较临床症状恢复为晚。临床症状消失后EEG异常仍可持续存在。在临床症状消失后有发作波存在时,应警惕有癫痫发作的可能性。对于有局限症状的诊断为“脑瘤型脑炎”的病例,若经治疗临床症状好转,但EEG局灶改变仍持续存在时,应警惕脑瘤或其他占位性疾病的可能。,(四)不同类型的普通脑炎的脑电图特点,不同病原体所侵及脑部的结构不同,这是EEG差异性的病理学基础。 当灰质受累尤以皮层下灰质受损为主时,多表现为发作性两侧同步性慢波活动。 当白质受累时,EEG异常多表现为弥漫性多形性非发作性活动。 白质与灰质同时受累者,EEG可其有上述两种异常改变。,二、特殊脑炎,(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两侧大脑半球病变,以额叶、颞叶为主,常以一侧为著。组织学上常有出血、坏死、神经细胞内有包涵体存在,故又称坏死性脑炎或急性包涵体脑炎。临床上以发热、头痛,意识障碍为主。此外还可见有定向力障、人格改变、幻觉等精神症状和局限的神经症状。,脑电图改变,常见有两种形式: 1、非特异性改变:此种改变与普通脑炎相同,仅显示普遍性慢波,无局限性异常。 2、特异性改变:有些病例与上述改变不同, 波消失,有周期性异常波出现,如在慢波之上重叠有周期性尖波或高波幅慢波发放,每1-5秒发放一次,常呈局限性的表现,多以颞、额部为主,有时则在后头部。这种周期性波出现于发病后第2 -15天,其后尽管临床症状无改善也可自行消失。,一、按脑电图的变化分期,(六)丘波期 经较短的锤波期之后进入此期。主要表现为各导联先有锤波减少,而代之以象基线漂移那样并且各导联多呈同步出现的波,并混有4一5次/秒 波及变慢了的11一12次/秒之锤波,故又称丘锤波混合期。随着睡眠的进一步加探,纺锤波逐渐消失, 波频率变得更慢,波幅可达200一300mv,甚至500mv,呈连续性非同步出现,形如山丘,故名丘波期。受检者呈深睡状态。,精神病的脑电图,自将脑电图应用于临床以来,人们就用它来对精神分裂等心因性精神病作了许多研究,希望能得到对临床诊断有帮助的客观侬据,但均未能如愿以偿。相反,精神病病人的脑电图大部分为正常,而且脑电图对外界刺激及内省、心算、思维等精神活动只见到波抑制等非特异性变化,因此对精神病的诊断所起的作用较小。目前主要应用于对肿瘤、癫痫、脑血管疾病等器质性疾病产生的精神症状作鉴别诊断。如脑电图明显异常,心因性精神病的诊断就可能难以成立;又如对癫痫和癔病性痉挛发作,脑电图可提供一些鉴别的依据。,第一节神经症的脑电图,神经症即神经官能症,上要包括神经衰弱、疮病、强迫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和恐怖性神经症等。这一类病人的脑电图多数为正常,但也有一些非特异性改变。,一、神经衰弱,本症是由精神因索所致的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的部分失调。系表现为失眠、头痛、记忆力减退、情感改变及植物神经症状等,而无脑器质性损害的一种慢性疾病。 脑电图主要异常如下:(一)慢化波型:以频率7一8次/秒慢化波为基本节律。(二)单调波型:主要表现为a波缺乏波动现象,呈长程持续出现,基频率往往偏慢,波幅多为中等。有时尚可见波泛化。,一、神经衰弱,(三)不规则波型:表现为a波不规则,低波幅 活动及快波活动都增加,波形、波幅及频率的规律性差,有“不成熟脑电图”之感,常见于抑制过程占优势者。 (四)低波幅型:表现a波波幅降低,常在25微伏以下,多见于抑制过程明显占优势者。 (五)波型:表现以波为主,见于兴奋过程占优势者。,二、癔病,癔病又名歇斯底里或躁狂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为精神因素所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暂时性的机能失调。表现为运动、感觉、植物神经、特殊感官及精神方面的异常。症状复杂多变,多呈发作性。脑无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依据。 脑电图改变:多属正常,少数显示a波频率较慢,波幅增高,在枕部可见低波幅波。癔病性精神病可见慢波明显增多,对光一戊四氮诱发阂值较低,说明其脑机能的不稳定性。,二、癔病,脑电图检查常用于对癔病和器质性疾病进行鉴别。如癔病性痉孪发作或癔病性意识障碍发作不显示癫痫发作波;癔病性失明者,觉醒时光刺激仍可引起的抑制;癔病性聋者,觉醒时的声刺激可有反应,在睡眠时对声音刺激可有觉醒反应而出现K一综合波。癔病性感觉障碍区受 刺激时往往可见到与正常人相同的波的抑制反应。这些表现可与器质性疾病相鉴别。,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