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三宁土二X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酮折发展一目标导航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预习导学精练梳理(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背景1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经济上: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2-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D时间:1953年。()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3过程(D一五计划。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讽行社会主义改造。成就;-到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建立起重要工业部门;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三大改造。形式:a-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推动下,拼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结果:1956年底,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评价:a-进步性。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万最深刻的社会交革。b-.局限性: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易错易混|1.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2.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但是一五计划完成并没有实现国家工业化,只是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3-“一五“计划主要在东北地区开展的原因:东北矿产资源丫富;交通方便;工业基础好;距离苏联近,易于排或爱助。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