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1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5页 / 共41页
第6页 / 共41页
第7页 / 共41页
第8页 / 共41页
第9页 / 共41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 一 专题向青春举杯 沁园春长沙课 前 准 备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抓住“看”“忆”等关键词,理清诗歌脉络,把握诗歌主要内容。2. 指导学生诵读、品味词中精彩的词句,感受宏阔的深秋意境;在诵读中体会毛泽东诗词境界壮阔、乐观豪 迈的风格。3. 介绍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人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资料卡片1. 作者与写作背景 毛泽东(1893 年 12 月 26 日1976 年 9 月 9 日),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本词作于 1925 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 日益高涨。时年 32 岁的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 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 下了这首词,追怀曾经的学习、斗争生活。毛泽东曾于 1911 年至 1923 年间在长沙求学和进行革命斗争,并经 常与同学、战友游览岳麓山,在湘江游泳。1957 年 1 月第一次发表这首诗时,毛泽东做了这样的注释:“击水,游 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 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另注:这两句诗是毛泽东 1917 年冬天游衡山时所作)。”2. 词的一般知识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原是配合音乐曲调的歌词,在发展过程中,渐 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起初词称作“曲子词”,后称作“乐府”、“长短句”或“诗余”。每首词都有一个 曲词名称,叫词牌。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 字以内为小令,5990 字为 中调,91 字以上为长调。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 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 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如“沁园春”是词牌,“长 沙”是标题。“沁园春”:114 字长调,上片十三句四平韵,下片十二句五平韵,以东汉明帝沁水公主花园“沁园”命名, 调子较昂扬,很适宜表现毛泽东的这首作品中的“文情”。知识梳理1. 给加点字注音。沁(qn)园春 寥廓(lio)(ku)百舸()争流峥嵘(zhn)(rn)岁月挥斥方遒(qi)浪遏()飞舟2. 解释下列词语或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1) 寥廓:广远空阔。词中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2) 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峥嵘:比喻超越寻常,不平常。 (3) 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风华:风 采、才华;茂:旺盛。 (4) 激扬文字:用文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激扬:激浊扬清。相 信 未 来课 前 准 备教学目标1. 概括诗节内容,理清诗歌思路;分析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意象蕴含的深意。2. 介绍时代背景,体会诗人内心的痛苦之情和对未来的执著信念。3.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逆境中相信未来的执著,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与自信。资料卡片食指,1948 年生于山东,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为之起名郭路生。他认为在中国作为诗人,无论是写作还是 生活都存在着无形的压力,但别人在背后的指点绝对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于是他用“食指”为笔名,以 表达自己的抗争与解嘲。 食指 15 岁开始诗歌创作。1965 年考入北京 56 中学高中部。1968 年到山西杏花村插队,插队时创作了各 种体裁和风格的诗作。他的许多诗歌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知青中传唱。其大部分代表作,如鱼儿三部曲 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相信未来等,都完成于 1965 至 1969 年间。1971 年参军,1972 年因各种压力造成他精神崩溃。 1979 年他的作品终于在诗刊上首次公开发表,引起各方关注。1988 年,他的第一本诗集相信未来 面世。他的诗歌抒情纯净,语言节奏铿锵,易于朗诵。 诗人在人生之途中受到过一个又一个打击,他比常人更先看到了整个社会都在被一种政治所扭曲,因而他 在诗中抒发着强烈的不满,但他对国家仍不改初衷,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他的诗歌,痛苦的吟哦只为追问光明。 食指的作品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 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他的艺术追求。通览他的诗作,虽然我们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 乐而是痛苦,但在那压抑和痛苦中,我们也看到他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以及他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而 挣扎的身影。 相信未来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在中国大地不胫而走,迅速传诵于一代青 年人的口中。但是在那特定的年代也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殉道者的命运。江青读到了相信未来, 为诗歌独立不羁的个性所震惊、恼怒。她一定要找到“相信未来,相信生命”的“反动”诗人。诗人自己回忆: “1969 年,我下乡第二年回来,四三派的人回来聚会,要我去。我给他们背了几首诗。那些诗他们要走了一些, 作为一个动态写进报告里,给了上边。江青说,这是一个灰色的诗人。江青又说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你不 歌颂文化大革命,不相信现在相信未来,这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否定。”于是,一顶反动诗人的帽子重重地扣在了 年仅 20 岁的郭路生头上。厄运降临了。诗人曾被严格审查、批判。但在阴云密布的时代,这首诗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 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但它却看不到冰块的消亡。后来我又写出了相信未来,相信我 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 20 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知识梳理1. 给加点字注音。灰烬(jn) 凝露(nn) 瞳孔(tn)摇曳(y)轻蔑(mi)惆怅(chu)曙光(sh)不屈不挠(no)2. 解释下列词语或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1) 灰烬: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 (2) 依偎:亲热地靠着,紧挨着。 (3) 惆怅:伤感、失意。 (4) 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屈:屈服;挠:弯曲。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课 前 准 备教学目标1. 分析诗歌意象,体味意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朦胧诗的特点。2. 分析诗歌形象,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中洋溢着的青年人的创造激情,以及诗人对变革者的赞美之情。3. 欣赏本诗宝塔式的结构,体会诗歌的形式美。资料卡片1. 作者简介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 年出生,北京人。1968 年高中毕业。 1980 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1985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在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江河是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他与北岛、舒婷、顾城、杨炼一起被称为朦胧诗的五位主将。2. 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大地改革开放的初期。此时人们的思想是相当保守、落后、封闭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唤起人们的意识、唤醒沉睡的心灵、号召人们投入新的生活,成为一个特定时期内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这首诗应运而生。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本诗呈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征。呼唤时代、探索时代、创造时代,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意识,也表现出了特定时代里青年人所具备的勇于探索、敢于创造、富有活力、充满自信的优秀品质。3. 朦胧诗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出现,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是揭露黑暗与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具有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知识梳理1. 给加点字注音。矿藏(cn) 召唤(zho) 花瓣(bn)震颤(chn)战栗(l) 诞生(dn)倔强(ju) 栖息(q) 憎恨(zn)青葱(cn)蔚蓝(wi)涨满(zhn)2. 解释下列词语或成语在文中的含义。(1) 战栗:战抖。(2) 倔强:(性情)刚强不屈。(3) 青葱:形容植物浓绿。(4)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金碧:指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辉煌:光辉灿烂。十八岁和其他课 前 准 备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理解小标题的作用,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2. 引导学生关注本文谈话式的行文方式,培养学生根据表达目的选择恰当的措词和语气的能力。3. 开展学生与家长互写书信活动,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书面对话的方式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 通。资料卡片作者简介:杨子,本名杨选堂,1923 年生,广东省梅州人。台湾作家。历任前线日报中国时报新 生报民族晚报主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现任联合报系副董事长。研究经济兼长文学,以笔名杨子在报 刊开设“杨子专栏”“杨子漫谈经济”“杨子论衡”等专栏,颇受欢迎。著有散文、小说、经济论文集等作品。 写作背景: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 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 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 的成长心智?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个操作交流的平台。知识梳理1. 给加点字注音。祈祷(q) 诧异(ch) 沉湎(min)怪癖(p) 引吭(hn)摭拾(zh)溺爱(n)甫健(f)2. 解释下列词语或成语在文中的含义。 (1) 摭拾:拾;捡。多指袭用现成的事例或词句。 (2) 沉湎:沉溺,耽于。比喻潜心于某事物或处于某种境界或思维活动中,深深迷恋着,无法自拔。 (3) 我行我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时的一套去做。行:做;素:平素,平常。 (4) 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一分明。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 前。历历:清楚、分明。我 的 四 季课 前 准 备教学目标1. 理清行文线索,整体把握文意,了解四季所蕴含的人生含义。2. 赏析富有哲理的语言,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的含意,理解象征的写作手法。3.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思考、体悟人生的真谛,在活动体验中加深对青春的思考,充实精神生活,完 善自我人格。资料卡片张洁,生于 1937 年,中国现代作家。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文笔细腻,感情真挚,文 章优雅醇美。著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 只有一个太阳无字,散文集在那绿草地上,其中沉重的翅膀无字获得茅盾文学奖。她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