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1页
第2页 / 共111页
第3页 / 共111页
第4页 / 共111页
第5页 / 共111页
第6页 / 共111页
第7页 / 共111页
第8页 / 共111页
第9页 / 共111页
第10页 / 共1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主讲人:蒋海勇 副教授,财政体制与政府预算管理,主要内容,第一讲 公共财政与财政体制,第二讲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第三讲 政府预算管理,3,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构建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在理论上被称为“公共财政”,什么是公共财政?,一、公共财政,第一讲 公共财政与财政体制,公共财政的特征与内涵 1、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它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 2、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公共财政是以市场失效为前提的,其活动范围不能超出市场失效的范围,否则会有损于市场效率的发挥。 3、应当为市场活动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财政支出、税收等方面一视同仁。 4、公共财政具有非盈利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能是盈利性的市场运营主体,不能参与市场的盈利竞争。 5、公共财政是法制化的财政。,5,知识点:市场失灵,市场经济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固有的缺陷或不足,西方经济理论将它们统称为“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失灵问题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外部效应(externalities) 垄断(monopoly) 市场不完全(incomplete market) 信息不充分(incomplete information) 分配不公(unequal distribution) 宏观经济失衡(macroeconomic disequilibrium),6,二、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1.概念提出 :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1999年财政部明确基本框架。 2.改革探索:2000年,中央提出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重点工作:一是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二是税收体制改革。当时进行了各项改革如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等。2002年12月的全国财政、税务工作会议认为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基本建立。 3.写入中央全会和国家发展规划: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了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目标。,第一讲 公共财政与财政体制,7,正确确定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将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干预转为在“市场失灵”部分有所作为,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公共服务领域。,公共财政建立,建立健全政府预算制度,使政府预算收支行为规范化和法制化。,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必须抓好的两个工作,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所面临的难题,1、在公共财政体制下国有经济的定位问题。 2、如何根本变革我国的政府预算制度。 3、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是公共财政模式得以建立与运作的基础。 4、对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解决政府的“越位”与“缺位”问题。 5、公共财政的本土化问题。,思考,9,三、财政管理体制,(一)财政管理体制概念 是确定一个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 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划分 政府间支出与收入的划分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确定 财政体制,也称财政管理体制、预算管理体制、政府间财政关系(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 )。,第一讲 公共财政与财政体制,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预算管理权责划分,税收立法执法权限划分,预算收支范围划分,税收管理体制,政府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组织管理体系,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税收管理权限划分,税务机构设置及隶属关系确定,1.事权是指政府承担的职责或职能,它决定政府的支出与收入范围; 2.财权是财力的确定权与支配权; 3.财力是指财政的收支数量,它反映财政收支的规模; 事权是财权和财力的前提;财权和财力是履行事权的保证;财权决定财力,财力是财权的具体体现。,(二)事权、财权与财力,事权 财权 财力,体现为,事权、财权、财力与财政收支关系图,决定,决定,形成,决定,支出,收入,决定,满足,决定于,要求,(三)政府间转移支付 1.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无偿性转移,在各级政府之间形成的财力缴补关系。 2.建立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意义: (1)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弥补地方财政的收支差额; (2)调整地区性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利益外溢”,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对地方进行特殊救助; (3)确保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 1.公共产品理论全国性公共产品地方性公共产品 2.财权集中理论上级政府集中较大的财权下级政府集中较小的财权 3.中央政府调控的需要,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类型 1.财力性转移支付亦称一般性转移支付、无条件拨款或均衡补助。是指中央(上一级)政府拨款时并不规定用途也不要求进行资金配套,地方政府可以按照本级政府实际情况使用这笔财政资金。 2.专项性转移支付亦称专项拨款或专项补助。是指中央(上一级)政府给地方的补助在使用上附带一些条件,要求补助资金专款专用。 (1) 非配套补助 (2) 配套补助,省对下转移支付 发挥促进辖区协同发展的作用 省对下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大类 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包括均衡性转移支付、调整工作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政策性转移支付、激励性转移支付等。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调整工作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是主要类型。,(四)分税制 分税制是在一个国家各级政府间进行分权、分税、分征和分管的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也是各国财政实践中证明了的可以有效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种比较规范的方式; 分税制的基本内容包括: 1.税收分割税种 2.税权划分税收的立法、征管与调整 3.分设征收管理体系税务机关,建国以来财政体制沿革发表时间:2011-03-09 16:58:38 作者: 来源: 中国财政部网站 浏览: 262,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1.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划分 (1)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的经费,调整国民经济,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需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 (2)地方财政主要负责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事业发展所需的支出。,2.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收管理的税种划为地方税。 (1)中央固定收入 (2)地方固定收入 (3)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3.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 1994年分税制改革、2002年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后,对原属于地方的收入划为中央收入部分,给予地方的补偿。 增值税、消费税返还(1:0.3) 所得税基数返还(2002年0.5,2003年0.4) 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除由中央本级安排的替代航道养护费等支出外,其余由中央财政通过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分配给地方),4.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包括一般性、民族地区、调整工资、农村税费改革、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 2007年起,中央对地方体制性补助列入财力性转移支付。 2009年起,原财力性转移支付改称一般性转移支付,原一般性转移支付改称均衡性转移支付。,财政的省管县体制:所谓“省管县”体制是指:省市县行政管理关系由目前的“省市县” 三级体制转变为“省市、县”二级体制,对县的管理由现在的“省管市市管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实行 “省管县” 模式,其内容包括人事、财政、计划、项目审批等原由 市管理的所有方面。(省、市、县收支划分见教材44页),(五)省直管县, 乡财县管:“乡财县管”是在现行财政体制和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对乡镇财政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县乡联网”的预算管理方式,做到所有权、使用权与管理权、核算权相分离,由县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乡财县管改革,25,一、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的概念 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而筹集的一切收入的总和。,第二讲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26,2.财政收入构成 (1)税收收入 指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并按照特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向纳税人征收的收入。 目前我国税收收入 占全国财政收入的 90%左右。,(2)非税收入 指政府通过合法程序获得的除税收以外的一切收入,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专项收入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罚没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政府性基金收入 其他收入, 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具有执收执罚职能的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财政非税收入实行收入与支出两条线管理。 收缴分离 收支脱钩,知识点: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29,(3)债务收入 国家以信用方式从国内、国外取得的借款收入。 财政债务收入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国内债务收入,指国家通过在国内借款或发行的各种政府债券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国库券收入、社会保险基金结余购买国债收入、向国家银行借款收入。这部分债务收入通常被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用于弥补财政赤字。 二是国外借款收入,指国家向外国政府或金融机构组织的借款收入、在国外发行的债券收入以及各种官方或非官方的借款收入。这部分收入除了解决本国建设资金不足外,也用于平衡一国的国际收支。 三是国内其他债务收入,主要是财政专项债券、特种国债等。,(4)社会保障基金收入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时提供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失业保险基金收入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 工伤保险基金收入 生育保险基金收入 其他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1,(5)转移性收入 返还性收入、财力性转移支付收入、专项转移支付收入、政府性基金转移收入、彩票公益金转移收入、预算外转移收入、单位间转移收入、上年结余收入、调入资金。 (6)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国内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贷款回收本金收入、国内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国外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各级财政收入统计口径,全国财政收入=中央本级财政收入+地方本级收入 中央财政收入=中央本级财政收入(2009年以后) 地方财政收入=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 地方财政可支配收入=本级财政收入+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对下级转移支付支出+纳入本级预算的非税收入+上年结余+预算外转移收入+调入资金等,二、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目的是满足政府执行其职能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必须限定在市场失灵领域,从而决定了财政支出的范围也只限于市场失灵领域。,第二讲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1.公共财政支出的特点 公共性 非营利性 法治性,(1)按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分,2.财政支出的分类,政府职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3)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4)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5)按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三、政府预算收支科目,政府收支分类的背景2006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2006年以前的预算科目体系已经不适应建立公共财政的需要。改革的目标: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总体要求,逐步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较为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财政监督创造有利条件。改革的原则:公开透明、符合国情、便于操作,第二讲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完整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设“类”、“款”、“项”、“目”,完整反映政府各项职能。设“类”、“款”、“项”,明细反映各项支出具体用途。设“类”、“款”,收入分类科目 101(类) 税收收入 102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103 非税收入 104 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105 债务收入 110 转移性收入,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