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地质灾害监测中的 GPS、RTK 的技术应用GPS-RTK 技术能够实现实时、快速且高精度的地理信息定位并获取地质灾害体的变形 信息,在作出判断后对诸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预报,做到防患于未 然。一、GPS-RTK 快速实时单点定位技术的主要特征从技术原理来看,GPS-RTK 精密单点实时定位与静态精密单点定位是一样的,它们 都采用了基于传统技术的 PPP 无电离层组合模型和 UofC 无模糊度模型。但二者的主要区 别就在于 GPS-RTK 可以对精密单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精密钟差的实时处理,在应用时效 性上要强于 GPS 静态精密单点定位。另外,实时 GPS-RTK 精密单点定位还实现了以下 3 种关键技术特征。第一,它通过卫星轨道精度来进行定位,其精度可以达到 cm 级水平。而且能够为 精密单点定位所应用。第二,GPS-RTK 精密单点定位在解算过程中会对诸如天线相位中心偏差、海潮时间 等等进行精确预测,并围绕其设计精确修正模型。第三,GPS-RTK 精密单点定位还利用到了卡尔曼滤波法进行计算,该方法在实现滤 波自适应上具有一定优势,它解决了 GPS-RTK 技术在定位过程中某些状态参数的异常现 象1。二、基于 GPS-RTK 技术的山体滑坡动态实时变形监测试验分析就目前对 GPS-RTK 技术的应用实践来看,它多集中于对大型桥梁和高层建筑的沉 降变形监测,而很少运用于山体滑坡变形这样的地质灾害监测调查过程中。所以本文希望 通过对山体滑坡进行物理模拟试验,证明 GPS-RTK 技术在滑坡体从自然稳定到破坏生成 的技术监测全过程,并随时对监测数据实施分析解读。方案提出本次所研究的物理模型为粘性土山体滑坡,其中运用到了 RTK-GPS 技术来跟踪滑 坡体的整个滑坡灾害过程,并从中获得该技术在变形监测过程中的所实现的监测数据精度。滑坡物理模型规格试验中所选取的滑坡物理模型其底部长度为 20m,宽度 18m,顶部长度 12m,宽度 10m,前后缘高差为 6m,全部用粘性土填筑,滑坡体滑面则采用了人工预制,并规定其主 滑方向为正北方。滑坡变形监测试验监测点设置及方法为了提高试验监测的精确度,该滑坡模型选择布置 5 个监测点,它们的布置位置全 部在堆载区以上,并在滑坡体设置了 5 台相对应的 GPS-RTK 接收机与 1 台全站仪。如图 1.本次监测试验的时间持续 7 个小时,在此期间观察滑坡体的变形状态和完全破坏的 生成过程,直到监测其破坏过程完全生成为止。在监测过程中,利用 GPS-RTK 接收机进 行数据采样,保证其采样率平均达到 1s 左右,进而获得最全面完整的滑坡变形三维位移信 息2。监测试验结果分析在监测试验的前两个小时,滑坡体基本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它整体从北方向到东方 向的变形量非常小,而其高程方向也未在前两小时内有任何明显变形变化。从第 4 个小时开始,滑坡体的东、北两方首先发生了明显变形,特别是高程方向已 经发生了超过 35mm 的变形量,但滑坡体后缘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缝迹象,这说明滑坡体 整体处于下滑趋势。此时的 GPS-RTK 接收机在监测数据精度上与全站仪监测标称精度基 本保持相同,其平面方向监测精度与高程方向监测精度都保持在 10mm 和 20mm 上下。到下午 13:00,就要对滑坡体模型的坡脚部位进行卸载,此时的滑坡体已经出现非 常显著的裂缝变形,而且滑动状态也比较明显,GPS-RTK 接收机的位置已经开始滑塌。在 滑坡过程中,滑坡体的垂直位移非常严重,它所带来的累计垂直变形量已经超过 250mm, 北方向最大变形量为 21mm,其滑塌破坏性相当严重。在监测过程中,GPS-RTK 接收机可以跟踪卫星并为滑坡体动态变形设计相应的三维 位置精度因子,并求 PDOP 值。按照本次试验的变形监测过程来看,GPS-RTK 接收机已经 跟踪到了符合标准数量的观测卫星,这使得它的监测精度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 平面精度监测控制到 15mm 以内、高程精度控制到 20mm 以内的目标。如图 2,两个监测点在位置上有 2m 距离,再配合滑坡体已经出现多处裂缝,这证明 了各个监测点的变形方向各不相同,所以这也增加了对变形量精确定位的难度。但是可以 看到,GPS-RTK 在监测结果上与全站仪测量结果在变形状态趋势与量级表现上几乎完全一 致,这说明 GPS-RTK 技术在测量结果方面是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可以取代全站仪在滑坡 监测中使用3。总结:本文所采用的 GPS-RTK 快速动态定位监测技术可以及时捕捉到诸如滑坡这 样灾害体的实施变形信息,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监测相当到位。这就为人们提早预防、处 置地质灾害提供了更大的应对空间和更多的应对时间,减少了国家公共财产损失,具有相 当大的现实实践意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