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5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5页 / 共35页
第6页 / 共35页
第7页 / 共35页
第8页 / 共35页
第9页 / 共35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概要,美国心脏协会在1924年由六名心血管医生在纽约市成立,目前已发展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医学组织之一,在美国拥有约2000个州和市级的分支机构和部门。设法避免心血管疾病和中风是美国心脏协会的第一目标 每年约有420万名志愿者参加到美国心脏协会与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斗争中。 诺贝尔奖已经三次授予由美国心脏协会资助的科研项目的研究者们(1971、1985和1992年 。,Paul Dudley White (1886-1973) 美国心脏病学家,也是近代著名的世界级心脏病学家.他是美国心脏病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是预激综合征的最早发现者。,历史经典: 怀特医生VS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1890出生于美国德州贫困家庭,21岁考入西点军校, 1943年成为美军五星级上将,1944年任欧洲盟军远征军最高统帅,成功指挥了著名的诺曼底登陆,1952年艾森豪威尔退出军界,53岁荣登总统宝座,1955年9月24日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翌日早上怀特医生乘美国军用飞机参加抢救工作,几天后,艾森豪威尔转危为安,两人结为挚友。1965年缷任的艾森豪威尔再发心肌梗死,1969年79岁的艾森豪威尔因第三次心肌梗死死亡。,怀特医生:1904年考入哈佛大学,在麻省总院任总住院医生,1928年撰写了世界第一部心脏病学,专著,成立美国心脏学会(AHA),1940年提出心脏一级预防新理论,使心脏病发生率奇迹般下降。先后为中国培养了戚寿南、吴洁、潘绍周等在内多位心脏病大师,1971年9月,率第一个美国心脏病医生代表团访问中国,成为中美关系友好使者,1973年1月,87岁的怀特因心肌梗死逝世。,彼得沙法 (1924-2003)心肺复苏之父50年代美国医生彼得沙法(Peter Safar)教授等发表了口对口吹气术论述。 1960年,考恩医生(Kouwenhoven)等人观察用力在胸外按压,可以维持血液循环。 沙法结合两种方法,奠定了现代CPR的基础,被世人尊称为“心肺复苏之父“的当代急救医学泰斗 。,一、生存链由四环变五环,1、早期识别呼救 2、早期CPR3、早期电除颤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5、复苏后的进一步治疗,二、基础复苏由A-B-C转变为C-A-B,三、胸外按压:1)、具体办法:位置、频率、深度。2)、原则: 1.尽早开始 2.快速有力 3.连续不间断 4.每次按压要使胸廓充分回弹再按压。,四、对心搏骤停的判断删除了判定呼吸采用的看、听、感觉方法,而改为对突然意识丧失无呼吸或异常呼吸者立即胸外按压,快速激活EMS系统。,五、CPR1、鼓励未受过培训的救援者行单纯的胸 外按压CPR,并接受调度员的电话指导。2、单一胸外按压与传统CPR效果无异。,六、检查脉搏医务人员检查脉搏不再重要 ,时间不超过10秒,如患者突然倒地意识不清,无呼吸或呼吸异常,施救者不必查脉搏就可假定是心搏骤停,要警觉心搏骤停的特殊表现如抽搐等。,七、电除颤:,1、完成一次除颤按压中断5秒。 2、在除颤前准备充电时不能停胸外按压。 3、鼓励院外公众场所用AED,在专业人员到达 前,未受培训的普通人或专业人通过AED 安全有效的除颤。 4、鼓励推荐院内非专科熟练使用AED。 5、国外警务人员为第一目击人,心搏骤停者存活率4974%.,6、自动、半自动、手动除颤器效果无差别。 7、除颤前进行1.5-3分钟CPR不改善出院存活率,但对停搏超 过5分钟者除颤前进行2分钟CPR。 8、在PCI术中或CABG后室速室颤在按压前最多给3次电除颤。 9、各种波型的双向波除颤首次能量不应小于150J。 10、ICD对救援者无害,各种除颤器对救援者伤害非常小。,11、AED家庭使用证据不足。(机场 赌场 体育场) 12、儿童除颤:1 至 8 岁,应使用儿科型剂量衰减AED,如 果没有儿科型剂量衰减 AED,则施救者应使用普通 AED。对于1 岁以下婴儿,建议使用手动除颤器。如果没有手动除颤器,需要儿科型剂量衰减 AED。如果二者都没有,可以使用普通 AED。 13、先除颤还是先按压:先按压并尽量电击。 14、一次电击还是三次电击:一次电击显著提高生存率。 15、不能确定双相波最佳能量,也不能确定双向波好还是单相波(自主循环恢复及存活率更好),16、儿童除颤能量:证据有限,可考虑2J/kg。第二次4J/kg,最大不超过10J/kg(单相波);双相波无证据,如可能可增加。 17、电极位置:前-侧为默认电极位置,前后、前左肩胛、前右肩胛,四个电极位置任何一个。 18、房颤电击复律能量双相波120200J,单相波200J,房扑和其它室上速双相或单相波一般50100J,单形稳定室速复律单相或双相100J,对不稳定、多形或无脉室速给予非同步、高能量电击。 19、对无脉心脏骤停不建议起搏处理,对有症状心支过缓患者,应在药物无反应的患者进行经皮起搏,如失败,经培训,有经验操作者可心内起搏。,八、气管插管:1.一般在复苏后尽早气管插管建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2.在CPR期间应用声门上装置代替气管插管。3.如在CPR期间行气管插管和其他操作,必须不能导致 胸外按压的明显中断和电除颤的延迟。4.不再推荐气管插管时常规环状软骨施压。,九、关于用药 1、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药物确实有效。 2、肾上腺素:仍推荐1毫克3-5分钟一次静推,大剂量可能不利 3、腺苷:用于稳定、单一宽QRS波型且固定、单形态心动过速的 诊断治疗。 4、阿托品:对无脉性电活动(PEA)或心室停博,不再常规推使用阿托品。对有症状或不稳定的心动过缓,阿托品无效时,推荐使用静脉注射变时激动剂来替代体外起博。,5、加压素:40u可代替首剂或第二次肾上腺素。 6、胺碘酮:剂量 活:150mg死:300mg速度 活:慢推10分钟死:快推,十、心搏骤停后的救治1、对ROSC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认识和多学科综合干预改善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2、ROSC患者早期死亡原因:(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2)MODS (3)脑动能损害。 3、ROSC后患者有条件时及早转送到适合的医院或心博骤停救治中心或ICU,4、识别和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把发生心博骤停后确诊和 疑似ACS的患者转送到有能力完成PCI的医院,对室颤型 院外心博骤停患者推荐行冠脉造影及相关血管快速血运 重建。 5、维护及优化ROSC后患者的多器官功能及灌注 . 6、亚低温疗法,十一、没有证据证明目前复苏器械比人工复苏有效 十二、培训及教育的普及是最有效的途径 十三、特殊情况下的复苏:哮喘、过敏反应、妊娠,肺栓塞、电解质紊乱、中毒、创伤、低温、溺水,电击等心博骤停除需要救援人员提供基本的BLS和ACLS外还需要特别治疗和操作。,十四、儿童心肺复苏,1、儿童心搏骤停原因多为中毒、窒息、创伤、溺水. 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但不应超过120次/分,按压深度对所有儿童至少达胸部前后径的1/3(婴幼儿约为4cm,儿童约为5cm),按压与通气比例儿童为30:2,新生儿建议为3:1. 3、关于除颤: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AED是安全有效的,对于1-8岁儿童建议使用相关性能分析系统,将除颤器的输出能量减至50-75J,建议在儿童除颤中应用单次电击策略,最好选双相波,能量为4J/kg.,4、在婴幼儿或年幼的儿童,使用带套囊的气管插管是安全的。 5、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有助于证实气管插管的位置和评估胸外按压的质量。 6、一旦自主循环恢复,吸入氧气的浓度应该被滴定,以限制高氧血症危害。 7、传统CPR在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比成人效果好。,足月? 呼吸和啼哭? 肌张力正常?,常规治疗:保温、保持通气正常、干燥、继续评估,用力呼吸或持续紫绀,复温、开放气道、刺激,心率小于100次/分, 喘息、呼吸暂停,正压通气, 监测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小于100次/分,,提供充分的通气、考虑气管插管,心率小于60次/分,,复苏后治疗,考虑监测脉搏氧饱和度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胸外按压联合PPV、 静脉给予肾上腺素,心率小于60次/分,静脉肾上腺素,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否,否,婴儿分娩时复苏特点:,1、对于分娩时未受损伤婴儿,剪断脐带的时间应至少延迟完全后1分钟。对于分娩时受到严重损伤的婴儿,目前尚无足够证据推荐剪断脐带的时间。 2、对于足月婴儿,分娩时复苏应使用空气。若在吸空气后其血氧饱和度仍不理想,则应考虑给予高浓度氧气。对于孕周少于32周的早产儿,应氧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但应在血氧饱和度指导下谨慎给予。,3、对于孕周少于28周的早产儿,其在出生后应立即接受对人体无害的塑料包装或塑料袋完全包裹(直到颈部),勿需擦干,并在辐射加热器下接受护理,直至生命体征稳定。早产儿产房温度应在26摄氏度以上。 4、建议新生儿心肺复苏按压通气比例为3:1,对于自主循环恢复新生儿,建议监测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以证实气管插管位置。 5、当婴儿头部仍在会阴部时,不建议从未出生的婴儿口鼻中抽吸胎粪,若婴儿出生后表现为肌力松驰、窒息,则应迅速检查婴儿口咽部,并移除可能的阻塞物。气管插管与吸痰可能有益。若气管插管时间过长或气管插管不成功,尤其是患儿存在持续心动过缓时,则应立即给予面罩通气。,6、静脉给予肾上腺素的推荐剂量为10-30ug/kg,若经气管插管给药,可能的剂量为50-100ug/kg,此剂量可能与静脉给药疗效相当。 7、足月或接近足月出生的新生儿,如伴有中重度的缺血缺氧性脑病,应考虑接受低体温治疗,这并不影响复苏质量。,谢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