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0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5页 / 共40页
第6页 / 共40页
第7页 / 共40页
第8页 / 共40页
第9页 / 共4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学习目标 :国际贸易政策的概念和类型;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过程;关税措施的含义、特征和作用,并掌握关税的种类;非关税措施的基本概念、特点与作用,并掌握主要的非关税措施;出口鼓励的主要措施及其具体内容,出口管制的对象、形式和程序。,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案例导入 : 自1975年中国与欧共体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欧共体对华政策总体上来说对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是越来越有利的。1978年我国和欧共体签署了第一个贸易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同时成立了中欧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并于1985年5月在原贸易协定的基础上又签订了中欧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双方同意在工业、农业、科技、能源、交通运输、环保、发展援助等领域开展合作,对合作生产、合资经营、合作开发、技术转让、金融合作、技术援助、人员培训与交流等各种合作提供便利和促进。,1989年之后的几年,由于中欧政治关系紧张,欧共体单方面中断与我国的高层往来、军事合作、政府贷款和合作项目,使得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和阻碍。1992年,中欧政治关系大体恢复,中欧经贸关系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发展。欧盟在近年来连续制定了一系列的对华经济贸易政策,以发展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同时将我国的政治和全球化问题纳入了其政策范围内。近年来随着中欧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个案升级,欧盟的对华贸易政策逐渐发生变化。欧盟委员会近期采取的一些系列动作,实际上都是在向我国发出信号:欧盟将在未来的对华贸易政策上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一、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对本国或地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制定并实施的政策,它从总体上规定了该国或地区对外贸易活动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国际贸易政策就是从世界范围考察的贸易政策,它是世界各国贸易政策措施的总和,体现了世界贸易体制和贸易政策系统。,二、国际贸易政策的构成,1各国对外贸易总政策2进出口商品政策3国别政策,三、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自由贸易政策(free trade policy)保护贸易政策(protective trade policy),第二节 各主要历史阶段的国际贸易政策,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政策重商主义下的强制性保护贸易政策,二、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并存,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以巩固国内外市场的垄断。保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不再是简单地以高关税限制进口,还有其他各种“奖出限入”的措施。,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贸易政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先后出现了自由化倾向。这种贸易自由化是在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下发展起来的,它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有明显区别。它在一定程度上和保护贸易政策相结合,是一种有选择的贸易自由化。,五、当代国际贸易政策,新贸易保护主义 保护措施由过去的以关税壁垒和直接贸易限制为主逐渐被间接的贸易限制取代。贸易政策措施朝制度化、系统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政府减少了对贸易限制措施制定的直接参与,加强了对对外贸易立法的工作。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双边和多边谈判与协调成为扩展贸易的重要手段。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性贸易壁垒,实行区域内的共同开放和区域外的共同保护。,第三节 关税措施,导入案例世界贸易组织与2003年3月26日做出裁决:美国2002年对进口钢铁征收30%的关税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次利用世贸组织有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被称为“中国加入世贸第一案”。2002年3月,美国政府借口外国产品的进口增长损害了本国产业,提出为期3年的钢铁产品保障措施,对外国进口的14类钢铁产品征收8%30%的额外关税。巴西、日本、中国、韩国、新西兰、瑞士和欧盟15国共21 个成员联合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提出指控,经过长达近1年的调查,世贸组织最终裁决美国的做法违反国际贸易原则。,世贸组织的报告指出,美国夸大了钢铁进口增长的数量,把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量也计算在进口总量中,而该协定国之间是不存在进口数量限制的。世贸组织专家小组因此认定,美国对申诉成员的多种钢铁产品征收高关税是不合法的。,一、关税概述,(一)关税的定义关税(customs duty,tariff)是指进出口货物通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政府所设立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二)关税的特征,关税与其他税收一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关税的税收主体和客体是进出口商人和进出口货物。 关税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三)关税的作用,1增加财政收入2保护国内的产业和市场3调节进出口贸易结构,关税保护率,名义保护率(nominal rate of protection,NRP)是指由于实行关税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有效保护率(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on,ERP)是关税等保护措施对某工业单位产品“增值”部分增多给予的影响,即一国整个的贸易壁垒体系使某产业单位产出的增值提高的百分比。 ERP=(WV)/V,(四)关税的征收方法,1从量税2从价税3混合税4选择税,二、关税的主要种类,(一)按照征收的对象或商品流向分类1进口税2出口税3过境税,(二)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1进口附加税主要有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紧急关税、惩罚关税和报复关税五种,最常见的是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两种。2差价税3特惠税4普遍优惠制,(三)按照征税的目的分类,1财政关税2保护关税,可分为工业保护关税和农业保护关税。,第四节 非关税措施,一、非关税措施概述非关税措施(non-tariff measures;non-tariff barriers,NTBs)又称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国政府采取的,除了关税以外的,任何可以对国际贸易形成阻碍的措施的总和,包括一国的法律和行政规定、对本国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所有政策。非关税措施和关税措施一起充当政府干预贸易的政策工具。,(二)非关税壁垒的特点,1隐蔽性2灵活性3有效性4歧视性,(三)非关税壁垒的作用,作为防御性武器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用以保护国内陷入结构性危机的生产部门及农业部门,或者保障国内垄断资本能获得高额利润;在国际贸易谈判中提高本国的谈判力量,逼迫对方妥协让步;可以作为对其他国家实施贸易歧视的手段,以达到经济或政治利益。,二、非关税措施的种类,(一)进口配额制绝对配额全球配额、国别配额和进口商配额 关税配额 全球性关税配额和国别关税配额 优惠性关税配额和非优惠性关税配额,(二)“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出口限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VERs),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或地区)的要求和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3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或地区)的出口限额,在该限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限额即禁止出口。,(三)进口许可证制,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和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 公开一般许可证和特种商品进口许可证,(四)外汇管制,数量性外汇管制成本性外汇管制混合性外汇管制,(五)进口押金制(六)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七)国内税(八)进出口的国家垄断(九)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十)专断的海关估价,(十一)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进口国家或地区有意识地利用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标签等规定来限制商品的进口。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将技术性贸易壁垒分为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十二)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国外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 主要包括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等等。,(十三)蓝色贸易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蓝色壁垒由社会条款而来,是对国际公约中有关社会保障、劳动者待遇、劳工权利、劳动标准等方面规定的总称,它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相辅相成。,第五节 出口鼓励与出口管制措施,一、出口鼓励的主要措施(一)出口信贷1卖方信贷2买方信贷,(二)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担保对象主要有两种对出口厂商的担保对银行的直接担保,(三)出口补贴,1直接补贴2间接补贴,(四)商品倾销,根据WTO反倾销协议的规定,如果符合以下任何一条,则可以被确认是倾销行为: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正常情况下用于国内消费时的可比价格;如果没有这种国内价格,则低于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低于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管理费、销售费、运输费等费用和利润。,按照倾销的具体目的,商品倾销可以分为三种(1)偶然性倾销 (2)掠夺性倾销 (3)持续性倾销,(五)外汇倾销,是指一国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价,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从而达到提高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和扩大出口的目的。外汇倾销是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实行外汇倾销的国家往往也是外汇管制的国家。,二、出口管制,单方面出口管制多边出口管制,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